前言:在撰写高校廉洁风险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高校各种类型人才群体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履行着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岗位职责。高校全体教育管理人员、教育教学人员、教育科研人员,都要自觉践行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自律的政治要求。政治忠诚,就是要做到对党无限热爱、对党无限忠诚,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意识、语言和行动,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政治担当,就是要做到愿意担当想干事、能够担当会干事、确实担当干成事、廉洁担当不出事,亲临一线身体力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政治自律,就是要做到洞察腐败的多发性,识别腐败的隐秘性,警惕腐败的侵蚀性,筑牢规矩、纪律、法律防线,廉洁自律,拒腐防变。
关键词:高校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政治要求;政治建设
新时代高校人才队伍是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广义概念,其中包括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全体教育管理人员、教育教学人员、教育科研人员(以下简称“高校管理教学科研人员”)等各种类型人才群体。他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履行着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岗位职责。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党组织以及高校管理、教学、科研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并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1],都要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坚持政治办学,强化政治治校;都要鼓足干劲,积极担当,肩负起艰巨任务,承担起神圣使命;都要力争上游,主动作为,发挥好职能作用,履行好岗位职责;都要增强政治意识,严守政治规矩,把握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在各自相关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岗位上,自觉践行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自律的政治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1自觉践行政治忠诚的政治要求
对党无限热爱、对党无限忠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定不移地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高校管理、教学、科研人员政治上可靠、政治上成熟、政治上过硬的基本条件,也是最为重要的政治品质、政治品格、政治品行,从根本上讲这就是政治合格的标志性要件。
1.1牢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
高校会计核算风险,是指高校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时所面临的风险。随着高校财务活动的日益复杂,高校会计人员面临的会计核算风险也与日俱增,它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出错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些会计差错主要包括:由于会计人员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而使不合法、手续不完备的票据进入核算过程;会计人员对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会计科目与项目的入账错误等等,这样就容易导致高校会计信息失真。因此,高校必须对会计核算风险高
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把会计核算风险控制到最低点。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防范和控制高校会计核算风险。
一、高校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合理设岗,合理配备高素质会计核算人员
会计核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直接关系到高校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同时,会计核算又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繁重而复杂的工作,会计核算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因此高校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对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以下措施把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支持落到实处。
(一)合理设置会计核算岗位
目前,高校会计核算人员普遍感觉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条件下容易出现会计核算差错,引发会计核算风险。按需设置会计核算岗位,切实减轻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压力,是防范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必由之路。因此,会计核算人员的配备应在按岗定人的基础上,结合业务量合理配置人员,使各项业务都能做到双向复核,并加强岗位间的相互制约,杜绝兼岗、混岗现象,将会计核算业务的各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监督之下。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是维护社会公平、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保障,关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始终把质量和公平作为两项核心任务,把改革和创新作为两大发展动力,把稳定和廉洁作为两条基本底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履行职责,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以理念和思路创新为先导,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创新的关键。纪检组密切结合教育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努力构建反腐倡廉建设的三大平台和推动工作落实的五项机制,做到反腐倡廉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每年把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与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套开,党组书记作反腐倡廉总体部署,纪检组组长作工作报告;每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纪检组组长代表党组专题部署反腐倡廉工作;每年分类召开直属高校纪委书记、省级教育纪工委书记座谈会,研究部署和推动工作。建立了直属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直属机关、直属高校、驻外机构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直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招生考试督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纪检组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工作理念,加强组织协调,实现纪检监察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建立起运转协调、衔接紧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紧紧围绕维护教育公平和人民群众利益,着力加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
自觉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治理工作。年,查处各级各类学校乱收费问题涉及金额1.38亿元,已清退1.2亿元,2482人受到处理。积极实施“一省一方案”制,制定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八条措施,推进均衡发展;落实“一省一规定”制,制定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管理办法,强化公开透明;推进“一教一辅”制,修订《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规范教辅材料发行,着力从源头上治理教育乱收费。坚持以社会认可和群众满意为评价标准,借鉴第三方评议方式,在全国开展民主评议教育行风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同时,进一步完善七部委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部内协调机制、信访举报反馈通报机制、督查督办机制、民主评议行风机制,积极推行治理工作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横向配合的工作格局,取得了治理工作的新成效。
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紧紧围绕强化高等教育四大功能,着力加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今年学校干部廉政教育大会,学习贯彻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省纪委六次全会会议、教育部今年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和《廉洁从政准则》,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确保我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刚才,魏跃春同志对《廉洁从政准则》进行了解读,并就我校学习贯彻《廉洁从政准则》工作进行了部署,下面,我就学习贯彻中纪委、省纪委和教育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和《廉洁从政准则》,进一步做好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高校反腐倡廉形势,增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高等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阵地,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事关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改革发展,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总书记、总理、同志在每年的中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都对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明确要求,刘延东同志在去年9月的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上和年底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反复要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的反腐倡廉建设。
近年来,我校党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始终不懈地抓紧抓实,有力的保证了学校事业健康发展,出现了风气正、人心齐、事业兴的可喜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成功升格为“二本一”本科高校,实现了国家级科研项目突破,并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湖北省文明单位”,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高校学生和教职员工数量、资产购置和基建投资规模、经费总量都有了大幅度增长,高校领导干部处置人、财、物的权力越来越大,高校职务犯罪案件仍呈多发态势,反腐倡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在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学校与社会联系日益广泛,社会上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渗透高校,加之对多元投资监督不力、监管不严,为腐败创造了可乘之机。二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为权钱交易提供了土壤。三是高校快速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大幅上升,多校区建设不断增加,资金大额调度不仅造成资金不足,干部准备也不充分。管理水平有限、制度监管不力、操作不规范、长官意志等为问题出现埋下了隐患。四是高校干部队伍结构、专业背景多元,从政经验较少,法制意识不强,党性锻炼、严格党内生活考验缺乏,经不起诱惑。五是学术腐败问题严重,表现在急功近利、违背科学精神、心态浮躁、弄虚作假等多方面,学术腐败问题呈上升势头且逐渐传染学生。
一、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审计制度
高校内部审计要践行促进高校法制建设的增值路径,首要任务就是建章立制,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与审计业务直接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高校审计部门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开展工作,因此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各项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如重要审计项目审计方案外部“论证”和内部“会诊”制、审前调查操作规程、审计组长岗位目标责任制、委托社会审计相关办法等。同时要建立高校审计联动机制,一是要建立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保障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信息反馈渠道畅通,促进审计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审计实施顺利及审计结果运用。二是要建立审计公告制度,规范审计公告的程序、形式和内容,真正履行审计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职能。三是要建立跟踪审计整改落实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督查机制。四要建立内部审计轮审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开展对若干下属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在一定年限内完成一轮审计,实现审计对象全覆盖。
二、优化高校内部审计资源配置
高校内部审计资源是高校内部审计正常履行职能、提供增值服务的基础保障,在总量稀缺的客观条件下,审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考虑风险、重要性水平和审计目标等因素,对审计资源科学有效地加以配置,促进高校内部审计价值实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依据风险分配审计资源,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去识别学校各部门、领域的风险系数,根据高风险高配额的原则分配审计资源,将审计力量集中在高风险领域和关键控制点上,放弃低风险环节得以释放审计资源,减少审计成本。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也要依据重要性水平来分配审计资源,审计人员靠专业判断科学合理地对各个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进行确定,包括性质、涉及金额、牵涉面等,确定审计资源的配置。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还要依据审计目标来分配审计资源。按审计目标分主要有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财务收支审计、预决算审计等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目标,一般不能直接增加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促进规范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管理效益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则侧重于效益性审计目标,能直接增加经济效益,促进被审计单位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等量的审计资源投入,效益性审计为高校增加的经济效益一般要大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
三、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是内审机构发挥增值功能的本源条件和筹码,其控制可从机构质量和项目质量两方面上下功夫,确保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能满足内审增值服务职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