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师德总结

高校师德总结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高校师德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师德总结

高校师德现状及评价体系建设分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师德建设和考核评价现状基础上,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师德考核评价标准、规范评价程序、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构建并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师德现状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在2014年教师节座谈时讲到: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但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师队伍规模迅速变大,在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带来考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教师价值观念变形,甚至出现失德、违纪行为。

1高校师德研究现状

在师德现状与对策研究方面,部分学者[1-5]从教书育人观念淡薄、治学作风不严谨、举止行为不规范、奉献意识淡化、团队意识差、缺乏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不能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等方面分析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深化思想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师德宣传、注重典型示范、强化制度建设和职业技能建设、改革教师评价与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在师德考核体系构建方面,部分学者[6-10]从师德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师德践行的层次划分着手,提出从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在评价标准、评价手段、评价范围、评价程序等方面构建全面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但目前涉及师德长效机制建设和系统化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较少。

2高校师德建设和考核评价面临的问题

点击阅读全文

大学行政人员师德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养,立德为本”。建立一直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教育的生命源泉,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的灵魂所在,在教师队伍中进行作风建设和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作为一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高校各项工作的质量和高校领导决策的执行力度。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师德建设进行探讨。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的行政管理是实现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基础。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作为行政管理的首要要素———人员要素,它既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又是行政管理的基础。行政管理要靠人来组织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本质上是人的活动,离开了人的要素,行政管理也就无从谈起。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智慧和潜能。在全面推广教育质量工程向管理要素质,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人才的形式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显得很是紧迫。然而,在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中,却普遍存在师德建设意识薄弱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对自身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不足。很多在行政岗位上的高校教师,只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事人员,却不知其行为是否符合一个高校教师的道德要求关系以对学生直接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对学校教师的评价。第二,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高校行政人员在注重自身业务能力提高的同时,往往却忽略了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和道德修养。第三,未形成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建设培养体系。目前相关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可行的实施办法、常态化的培养计划、师德建设的评价制度等更是缺失。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十二五”高校科技工作要求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必须把高校行政人员师德建设工作推向深入,形成制度。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培养,明确自身定位

政治思想素质主要是指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的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基本品质。政治思想素质是基本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要想做好行政管理工作,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基本要求。高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提高服务的重任,行政管理人员需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单位做好服务、综合协调工作;同时也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和执行。这就要求其工作人员在政治上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切实领会其精神实质,树立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的思想,不计名利,忠于职守。在高校中,管理工作、教学工作、服务工作是学校培养大学生的三个方面,三位一体,不可缺失,只是岗位、分工不同,其担负的使命是一样的,行政管理人员应以高素质的高校教师要求自己,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水平。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道德素养

(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行政管理工作杂而繁琐,但却是学校正常运作的基本保障,只有行政管理人员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中不分巨细均以百年育人的理念进行对待,对工作无怨无悔、孜孜以求,投入热情和精力,才能保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点击阅读全文

高校师德建设策略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在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时必须遵守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它既要体现教师的工作特点与性质,又要体现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与期待,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目前,一些高校对师德治理重视不够,师德治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教师敬业精神欠缺,功利思想严重,育人意识淡化。。分析师德失范的原因并探寻师德建设的对策,对于我国高校教学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师德有待加强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冲击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师德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是,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竞争原则、等价交换原则不加分析和选择地盲目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泛起,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倾向;下海热,跳槽热及第二职业热使部分教师很少关注自身师德建设;敬业奉献精神受到“实惠”的侵袭。由于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师德的内在自我约束力和外在制约力相对脆弱,师德教育缺乏理论化与系统化,而流于形式。

2.教师考评制度不完善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过多强调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而缺乏师德方面的评价机制。从新进教师的选拔录用到教育教学的考核,从教师的职称评聘到进修、考博,都把学历学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和刊物等级作为硬性指标和主要标准,而师德师风评价往往有意无意被忽略,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软要求,也就是说评价标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这种重才轻德的考评制度,势必导致高校教师重视科研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忽视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点击阅读全文

辅导员师德论文

1加强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辅导员师德师风有利于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随着高校竞争的不断加剧,高校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通过提高社会知名度吸引生源,而提高高校社会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社会对高校人才的认可度。高校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辅导员的辛勤工作,只有具有优秀师德师风的辅导员管理队伍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因此加强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提高辅导员自己素质的要求,也是提升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

2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虽然国家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有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辅导员的数量配比也做出了相应的约束,但是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2.1缺乏责任心,不安心工作我国高校的辅导员一般来源于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以及不满于现状的工作,导致他们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认真负责,其主要表现在:一是辅导员对本职工作不满意。很多辅导员将辅导员工作看做是自己职业生源中的一个过渡,而没有把辅导员工作看做是自己毕生的事业来看待,从而辅导员在工作时不会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管理中,而是将精力放在如何转换到别的岗位或部门中;二是辅导员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由于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比较繁琐,而且没有所谓的“大事”,因此辅导员对其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样他们在工作时不认真负责。例如辅导员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处于情面因素,采取得过且过的方式,甚至一些辅导员在处理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时,他们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及时开导学生,结果造成学生的成长出现问题。

2.2奉献意识不高我们不可否认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任务非常大,而且从事的工作内容比较繁琐,但是辅导员的薪酬福利待遇却不高的现实,但是其决不能成为辅导员消极工作的理由。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会以薪酬福利等作为自己工作业绩差的借口,其实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辅导员的奉献意识不高。他们过分强调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忽视了辅导员工作的社会公共价值,以至一些辅导员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商业活动,影响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点击阅读全文

教师职业道德师德论文

一、师德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它包括呈现在外的师德行为和隐含在内的师德品性。其内涵总结起来就是“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素质拓展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其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而师德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

二、保定市某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调查发现,在全国地级市中,保定市的高校综合数量排名第一,其中本科院校达到7所。因此加强保定市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对保定市某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进行了一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的调查,并做了详细的统计及分析,能够为高校及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参考。本文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保定市某高校师德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与分析。针对学生(全日制本科生及全日制研究生)共发放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87份,回收率达97.4%。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2)教师为人师表及教书育人;(3)教学态度及责任心;(4)对学校师德建设的满意度;(5)造成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6)职业道德与业务水平;(7)提高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调查结果发现:

1.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作作风,其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求真创新;诚实守信人格高尚;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等四个方面。看出该校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比较满意,只有6%的学生认为该校教师职业道德总体素质为一般。但在教书育人方面,有51%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关心程度为一般,这说明该校教师应当适当的增加与学生的交流,热爱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之一。在为人师表方面,可以看出该校教师在言行举止、衣着方面是符合教师的职业形象,做到了“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2.对当前的师德师风建设状况最不满意的方面是什么。学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教师在行课过程中态度敷衍,散漫随意,这个比例达到了47%。学生不满意的地方还有就是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粗暴,品行不端。这说明该校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学习,并引入新的考核评估机制,调动教师的教学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