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高校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越来越得到众人的认可,高校外语教学模式也随着逐渐有所转变,许多外语教师开始重视智慧教育理念,将传统教学融合现代信息化教学,将线下教学融合线上教学,以此构建外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多元化自主学习创造机会,使得英语教学显得既有针对性,也有有效性。因此,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基于智慧学习平台构建外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智慧学习平台;外语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外语课程教学地位也在逐渐提高,外语越来越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也被高校列为公共基础课进行教学。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层出不穷,智慧教育也屡屡被提及,高校外语传统教学模式也因此暴露了缺点,开始学会基于智慧学习平台的优势,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因此,高校外语教师应加强分析、使用智慧学习平台,将外语线下、线上教学有机融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从而为构建高校外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便利。
一、智慧教育和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智慧教育。由于互联网技术层出不穷,近些年,教育领域屡屡提及的话题就是智慧教育,讨论智慧教育含义的声音开始层出不穷,虽然人们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但也略尽相同。智慧教育主要依靠云计算等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是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度信息化的智慧创新教育,是合理有效借助互联网、智能化等技术,实现智慧化教学模式。换而言之,智慧教育既能借助信息教育技术,也能设计教学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得学生拥有智慧、创造力等。因此,智慧教育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教育,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也可以促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喜欢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高校外语教学作出积极贡献。
(二)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传统教学、网络教学有机融合,即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的模式,其优点是引导学生延伸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层层递进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当前,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要包含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要包含教学设计、学习模式,教学使用信息技术结合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广度、深度,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因此,混合式教学就是将线上教学融合线下教学,促使教学模式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从目前高校外语教学模式来看,外语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受欢迎,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首选教学模式,不仅方便高校培养外语人才,也方便学生学习外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由此可见,智慧教育与混合式教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线上教学融合线下教学,两者都是基于智慧学习平台或者网络教学平台,促使高校教学既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能够顺应教育发展,从而方便高校学生学习外语。为了推广智慧教育和混合式教学,高校应选择既方便操作又高效快捷的智慧教育平台,促使外语教学更加深入人心,顺应时代发展。因此,如若能将智慧教育融合混合式教学,借助各种智慧学习平台,定能将高校外语教学质量提高到某个层次,不仅突出了智慧教育的优势,也反映了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促使高校外语教学更加顺利,为现代外语教育注入一剂切实可行的强心剂。
摘要:开展“课程思政”融入第二外语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外语类专业人才,是新时代第二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分析当前普通高校第二外语教学的特点,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第二外语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提出树立课程的思政意识,提升核心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学生的使命意识和专业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讲述中国故事,是第二外语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关键词:课程思政;第二外语;课堂教学;文化自信;国际交流
一、第二外语教学中思政导入的必要性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在知识传授中的价值引领,又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的知识底蕴凝聚,要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互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2—3]。普通高校外语类专业作为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中坚力量,同样肩负着重要的立德树人使命。新版国标也要求外国语言类专业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培养的专业人才应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以及合作精神,还应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外语专业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开展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4—5]。第二外语本来是外语类专业学生在掌握第一门外语的基础上拓展的另一门外语,现在已经成为各类大学生充分接触异域文化和加强他国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开展“课程思政”在第二外语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外语专业人才,已成为普通高等院校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旨在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第二外语在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特别是在加强与他国交流上必将发挥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6],第二外语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适宜土壤。这是因为:一是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第二外语课程由来已久,作为英语(师范)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培养外语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二是第二外语课程的授课对象除了英语专业的学生,还作为大学日语课程(以日语为例)被其他各专业学生学习,受众面广,能够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给予有效指引;三是第二外语教学周期长,本科学习一般为两年,且从本科阶段到研究生阶段一直伴随着相关专业学生,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可持续性,效果显著;四是21世纪以来,外语教学明确了跨文化交流的新目标。以日语为例,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国家发展新理念,引导学生用日语讲述中国故事,符合新时代第二外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第二外语教学的现状
第二外语是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课程。以日语课堂教学为例,目前该类课程的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摘要:外语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外语教师队伍,大力开发外语教师人力资源,是提高学校的外语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保证。管理者和教师本人都应重视这一资源的开发、培养和管理,共同创设良好的软硬环境,使管理和开发的绩效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关键词:外语教师;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一门科学,是正在不断发展的一个职业领域,旨在提升组织人力资源质量的管理战略和活动。外语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基地。大力开发外语教师人力资源,提高学校的外语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建设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外语教师队伍,不仅是新时期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值得大学的决策者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1外语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1.1外语教师人力资源开发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目前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技巧、语言素质、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观念、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都是制约教学进步的因素。因此,教师是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摘要:“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因而成为当前外语教师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回顾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总结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整体图景以及发展路径,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在职培训、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教师发展;教育技术能力;信息化
一、相关背景介绍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为教育生态带来革命性变化。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国家层面上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不断推进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历来重视信息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201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大学英语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继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教师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因此成为当前外语教师发展的重要议题。王守仁指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已全方位介入外语教学,这对广大外语教师来说是挑战,但也蕴含教师发展新的机遇。一线外语教师在探索外语教学新模式、提升自己教育技术能力的同时,可以发现和创造无限多的发展机会。”
二、近十年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述评
(一)文献回顾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作用显著,应大力推广,充分利用。”这些年来,我们结合我校实际,认真贯彻这一精神,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利用多种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公共外语教学,取得了可喜成果。在我们电教人员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努力下,我校全国四级统考通过率,由1988年的10%上升到1995年的70%,六级考试由原来的10%上升到30%。
我们在公外教学中所采用的电化教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设外语听力室。
外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模仿和练习,不断加深记忆,达到巩固的过程。以往外语教学中,仅凭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和灌输,由于时间有限,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85年开始,设立外语听力室。学生可以凭学生证,每天下午和晚上到听力室借录音机,从听力室数百盘英语录音带中,挑选自己要听的磁带进行听力训练。
2、通过录像手段,增强外语教学和考试的效果。
通过录像播放外语节目,视听效果较好。由于声音、动作、实物相配合,语言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从而使学生印象深刻。多年以来,我们利用每天晚饭以后,晚自习前的空余时间,用100英寸的投影电视,有计划的为学生播送各类外语教学片。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从未间断。有300人座位的播放厅常年座无虚席,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可随录像场景走遍美国和英国。还可观看我室每周一次的为外语协会播放的英语录像片,或者是周末晚上播放的中文字幕、但未经配音的原汁、原味的英语片,寓教于乐。这使学生在欣赏世界电影精品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