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家庭教育

高中家庭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高中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中家庭教育

教育局开展优秀培训点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学校:母亲是孩子最早、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教育者,母亲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也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2007年以来,我县各学校利用家长学校,针对母亲的家庭教育素养开展系列教育培训,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家长整体素养的提高,赢得了家庭和社会的认可。为进一步培养和造就一支创新能力强、教育子女好、自身素质高的母亲群体,县妇联、县教育局经研究,决定在各镇乡(街道)妇联、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展母亲素养工程优秀培训点(服务站)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0日,培训子女在18周岁以下处于婴儿期、少儿期、青春期的母亲群体,要求每个学员完成24参训学时,其中12学时集中学习,12学时自主学习。

二、培训内容

(一)通用课程(适用所有年龄阶段孩子母亲的必修课)如下:

1、如何做一位成功的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长教子观念,传授科学教子方法,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帮助孩子成功。

点击阅读全文

高中生的家庭教育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评价标准。56分以上:您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成功,可以提供很多经验。47一55分:您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做法基本正确,但是不要忘记好激动有时是不利于教育的。36一46分:您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您对孩子的看法是否正确,尽管您有时也可能会联想到自己年轻时的情况。21一35分:您常常是不公正的,您对孩子的教育和看法容易出现偏差。o一20分:您可能不受孩子的喜爱,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您是失败的。

二、结果与分析

1.数据分析

运用Excel表格统计问卷的得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得分最多集中在36一46分阶段,占45.2%,也就是有近一半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其次集中在21一35分阶段,占18.8%,加上21分以下的5%,即约有2/3的家长存在不同程度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教育和看法容易出现偏差。只有少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成功,可以提供很多经验。

2.问题分析

点击阅读全文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与回归探究

摘要:家庭教育是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家庭教育的主要担负者中,父亲角色严重缺位。只有母爱和父爱完美地结合,才能使孩子在刚柔并济、和谐完美的环境中成长。国家、学校、家庭应共同行动,帮助父亲角色回归教育本位。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亲角色;家校合作家

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起点。家庭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孩子的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还是影响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键因素。父亲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当前社会父亲承担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现实原因,导致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处于缺失状态,成为不可触摸的影子。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父亲教育应得到全社会重视并使其早日回归。

一、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无论是古代圣人的观点、现代名家的感悟还是科学研究都表明,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

(一)父亲是孩子性别认同的榜样和模板。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在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方面,虽然父母双方都会起作用,但是父亲的作用比母亲的作用要大很多。对于男孩,父亲的言行提供了直接的榜样;对于女孩,父亲与女儿的联结方式及影响效果也直接决定女孩性别角色和行为。父亲不仅是孩子性别认同的模板,也是孩子社会认同的榜样,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参照对象。对于男孩,他们会以父亲为标杆,通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强大、更优秀的父亲而成长为男人;对于女孩,则会以父女关系为模板,会以父亲为原型,去寻找心目中理想的男友及未来的丈夫。

点击阅读全文

浅谈家庭教育问题

现在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引起我们家长的关注。确实,这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绝大多数的家长对教育子女有很多的困惑,感觉到家庭教育问题是个现实的问题是个严峻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家庭教育”,到底“家庭教育”指的是什么?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当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长根据自己的期望对孩子实施的一种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家庭环境、心理氛围、长辈语言等行为去影响孩子,孩子根据自己的表现反作用于家长的双向的互动过程。家庭教育比较完整的涵义是它不是单独的讲家长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对孩子有什么命令,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具有很明显的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全面性。

点击阅读全文

城镇学生教育补习思路

一、问题提出

教育补习指除正常学校教育外,家庭购买的额外的教育服务形式,包括聘请家庭教师为子女授课或送子女到补习班就读等。近几十年来,作为一种“影子教育体系”(shadoweducationsystem),教育补习在很多国家已具相当规模,俨然成为主流教育的补充与仿效(马克贝磊,2000)。教育补习的蓬勃发展对社会及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它可能维护与扩大了社会的不平等,使校外的学习改变了校内学习的内涵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形态,此外,它还对劳动力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MarkBray,1999)。在我国,面对蓬勃兴起的教育补习活动,政府往往基于提倡素质教育的理由对教育补习活动进行管制。不过,政府的管制因遭受家长质疑和反对而处境尴尬。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教育补习活动屡禁不止,教育补习市场成为社会领域的“灰色地带”(雷万鹏,2005)。为全面认识教育补习活动的特征和成因以制定有效的教育政策,我们需要探究如下问题:中国背景下教育补习主要是补差还是培优?地区间、不同类型和质量的学校间、不同社会经济背景间的家庭教育补习支出有无差异?如果有差异,这种差异与教育公平目标有何关联?政府应如何调整对待教育补习的政策?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只有极少数学者对教育补习现象进行了研究(雷万鹏,2005;王有升,1997;谢丽玲,2004;张增建,2005;丁小浩,薛海平,2006)。

由于与主流教育体系相比,作为“影子教育体系”的教育补习很难被观测和监控,相关的数据也很难被收集,只有极少数学者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国内教育补习支出及影响因素。值得一提的是,雷万鹏(2005)采用北京市、江苏省、湖北省和陕西省的高中生调查数据探讨了中国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中国背景下,教育补习主要是“补差”,即教育补习主要帮助成绩落后学生提高成绩,地区背景、城乡背景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对教育补习支出有显著影响,作者建议有关教育补习的政策应考虑教育补习合法性并力图减少教育补习活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不利影响。这些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国内教育补习现象,对政府出台合理的教育补习政策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由于这些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样本量比较小,再加上选取的变量也很有限,其对教育补习现象的探讨是不全面和不深入的。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将采用2005年国家统计局调查的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数据对我国城镇学生的教育补习现象进行更全面和更深入的实证研究,希望有所裨益。

二、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的规模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委托国家统计局实施的《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数据项主要涉及2004年城镇居民家庭及个人基本情况、受教育和培训情况、家庭教育支出以及家庭主要成员工作经历和收入情况等。2004年家庭在校生上学的教育支出包括了课外学习班支出、家教支出、择校费支出等多项支出,本文的教育补习支出为课外补习班支出和家教支出之和,将教育补习费用为0的在校生界定为没有参加教育补习,否则界定为参加了教育补习。不同类型的城镇学生参加教育补习的比例见。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