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历史知识

高中历史知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高中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中历史知识

高师历史教学适应高中历史的措施

一、高师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断裂之处及其影响

目前高师院校历史学教育采用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主要有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等出版的多种版本,其中大多数版本的第一版编写时间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诸版本教材虽再版多次,除了添加一些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外,在内容上并没有大幅度的修订。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高中历史教材已经多次修订乃至重新编写。因此,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与高师历史教材在编写时代有着较大的时代隔阂。

从编撰体例看,现行高师历史教材均是章节体,均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五种经济形态来作为中国古史分期的依据,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编排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是高师历史专业的必修课,授课时一般约占中国通史总课时的40%。而现行使用范围最大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主要是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分为25个专题。其中与中国古代史有关的专题共三个: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仅占必修专题总数的12%,其课时分配的比例占总课时数的10%~15%。选修课分为六个模块,其中与中国古代史有关的内容有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中国著名历史遗迹、明清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中国古城和古村落、中国昆曲,不到全部选修内容的10%。由于高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2~3个模块[1],因此,高中生能够通过选修课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由此可见,高师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学在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编撰体例上截然不同,在课程设置上有着很大差别,在教学课时和内容的比重上也相差巨大。

编撰体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差别,直接造成了高师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方法、目的、手段等方面的断裂。以专题为主的高中教材编撰体例使高中历史教学的日常模式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以某一历史专题为讲授的主轴,以使学生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线索为目的,最终使学生具备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理论上看,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整套教学设置似乎有利于培养出在知识、能力、情感上均较完备的合格高中生,但在应试教育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条件下,在以升学为“指挥棒”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十分堪忧。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的演变”一目为例,编撰者没有提及西晋占田制、明代的地丁银、清代的摊丁入亩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土地制度。对于均田制仅提了一个名称,基本内容没有介绍。对于中国古代的赋税征收,如西汉时期的口赋和算赋、田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租调制、户调制,唐朝的租庸调制以及明朝的一条鞭法一概删除。仅留下井田制、均田制两个名称和一些表述模糊的文字,如“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2]从中国古代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看,在中唐以前,中国社会并不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相反是存在着大量荒地没人开垦的问题。在中唐以前对于国家而言,人口比土地要重要。至宋代国家奉行的还是“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化,主要发生在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到中国以后,引发人口急剧膨胀的明清时期。由此可见,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存在着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行素质教育,而大量删除基本历史知识,为片面追求减少教材文字量,而行文表述不清乃至基本史实错误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无法培养高中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其头脑中也形不成所谓的知识体系和阶段特征,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基本历史知识的严重缺乏,使其产生“历史不过就是干瘪毫无生气的文字”的厌学情绪。这样纵使高中历史教师运用多媒体、历史剧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经历了课堂的活跃气氛之后,仍然没有多少所得。而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发现,新课标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大一历史专业新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不足、知识体系混乱、阅读文献能力较弱等诸多缺陷。这使高师历史教学很难顺利开展,不仅无法向学生介绍学术界研究成果和问题所在之处,也无法与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究,反而不得不就大一新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学习或者涉及较少的中国古代史重点历史知识,如前面所提的口赋、算赋、田租、占田制、均田制、租调制、一条鞭法等运用大量时间加以讲解和说明。这又使高师的历史教学变成了教师一人单独讲授,学生在课堂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一言堂”和应试教育。而这种教学方式又令学生索然无味,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经过这样四年的本科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这些高师生毕业后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就很成问题。这样周而复始,无疑会对承载着激发中华民族自豪感、认同感、爱国心、社会责任感的历史科学构成严重冲击。

二、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鉴于以上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诸多断裂之处及其影响,笔者认为应当尽快对高师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而高中和高师两者属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各自的管理方式及运行体制也大不相同。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高中历史教师不应再单纯地追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不要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因为再先进的教学方法都必须要落实到历史知识的讲授上。与其耗费大量精力研究看似吸引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实际教学效果十分有限的教法,不如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对历史知识的准确把握和如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体系之上。高中历史教师在使用现行将大量历史知识删除的教材的条件下,使学生对自己国家和世界历史有一个基本明确和清楚的认识,并为有志于学习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基础。总之,高中历史教师要澄清如下认识,即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不应以大幅度的删减历史知识为代价;教法、教学手段仅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手段,并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真正的教学核心仍然是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历史知识。

点击阅读全文

历史情感教学

1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

1.1情感教育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无论是学生的厌学、教学中一味的追求高智商,又或者是德育工作的不灵验都表露出眼下的教育正走向一条“唯理性主义教育”的歧路。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的信息化都向我们显示了教育的世界趋势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等都得到全面的发展的有社会注意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2情感教育的特征

情感教育具有以下四种特征:(1)成功性。情感教育的成功性特征是指情感教育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2)创造性;(3)兴趣性。情感教育的兴趣性是指情感教育总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汇总进一步的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4)审美性。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而已经是成为了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

2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全文

高中历史教学现状(10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与国情教育分析

摘要:国情教育的重要性及历史与国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在历史教学中需要贯穿国情教育,文章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三方面分析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内容系统化、教育方法多样化、教育形式创新化三项解决措施,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国情教育;内容;方法;形式

国情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基本要素,国情的重要性决定了国情教育的举足轻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高中学生的国情教育成为一项较为广泛的研究课题,即在各个教育学科都应融入国情教育。说:“所谓历史,吾兹所云,及与‘社会’同质同异观的历史。同一吾人所托以生存的社会,纵以观之,则为历史,横以观之,则为社会。横观则收之于现在,纵观则放之于往古。”①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国情与历史都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表现,社会生活横向来看就是国情,综向来看就是历史,这就印证了历史教学中贯彻国情教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对相关文献的调查发现,虽然目前我国高中历史国情教育取得一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这三个方面。

点击阅读全文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的要求下,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很高的要求,要求高中教师强化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从高中历史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在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措施,为高中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

一、高中历史教学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

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在历史课堂上照本宣科,使得高中的历史课堂进行的十分枯燥乏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中的历史教师应当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从学生的学习个性出发,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堂学习内容,尤其是在历史教学备课的时候,综合学生的显性个性和隐形个性来选择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在高中历史知识体系中,涉及了许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现象,在讲解这些历史知识的时候,高中的历史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讲解高中历史知识的时候由远及近、由古道今、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深入的探究、挖掘历史知识的时候,注意带领学生探究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把握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重塑历史知识网络,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提高学生的认知活力,督促学生从历史知识的整体出发,实现学生历史学系的长远发展。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深入的研究,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分类的展开教学,对不同学习能力的高中生历史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维度等等因素进行发展,有针对性的进行历史教育,使得高中生在历史课堂上体验更丰富的历史教学形式。例如,在学习“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势”的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身边的资料或者是利用网络查询的形式全方位的认知当时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之下,要求高中生通过学习了解明朝的内阁制度、军机处的设置以及深入地了解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历史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究,而是要认真的听取学生的学习心得,并且在历史课堂上设置多样的教学问题,分类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历史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从其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指导与强化;而对于历史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对其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并对其学习方式中的不足之处尽行知道,使得学生真正的掌握自主学习的历史学习方式;而对于历史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高中的历史教师要确保这类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信心,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挖掘学生的历史学习潜力,综合的锻炼学生的智力、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信心,等等。

二、多种角度激发高中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

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稳定心理特征出发,考量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综合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方向以及意志品质等等因素设计优化历史课堂的学习内容,尤其是使得学生科学的利用历史教材,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进而增强高中历史学习的自信心以及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阅读历史资料,使得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背景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且课后的学习能够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历史课堂之后,高中的历史教师可以灵活的布置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自主的查找、收集、阅读以及整理历史资料,从而在大量的历史资料阅读之后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得到发散,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秦汉阶段的历史的时候,高中的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史书,如《史记》《汉书》等,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课堂上学习到的历史知识的深刻印象,尤其是鼓励学生看一些官方的史书以及一些有正确历史观念的影视作品,使得高中生认识到历史知识学习的乐趣,鼓励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的探究知识,发表自己的学习观点,在历史课堂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个性,养成主动挖掘信息、归纳信息以及研读历史资料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高中生的多维思维能力,树立良好的历史学习意识,从而促进高中生的全面以及综合的发展。

点击阅读全文

高中历史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首先,高中历史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认识存在不足,有一些走向了极端,一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技术扰乱课堂,教学容量过大,学生不易吸收,另一些教师则觉得多媒体技术是万能的,与国家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明确规定相左。其次,一些高中历史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形式过分讲求,而忽略口头语言、书面语和体语言所起的作用,课件制作五花八门,虽然有极强的冲击力,但流于形式、生搬硬套、喧宾夺主,颠倒了教学内容与课件的主次关系,使学生容易被一些与教材不相关的内容所吸引。再次,一些高中历史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比较固定,对多媒体技术对历史知识展现的直观性过分强调,忽略了历史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当前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正在呈现滥用趋势。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技巧

(一)高中历史教师应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措施

高中历史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前首先应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多媒体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兴趣的调动,使枯燥的历史理论变得生动、直观,促进学生理解力的提高,同时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除了好的一面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还应看到其不足之处,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果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很容易给学生带来眼花缭乱之感,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同时会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等。另外,高中历史教学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应学会扬长避短,对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提高多媒体辅助和服务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

(二)对多媒体与历史教学内容的关系科学处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