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高中特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老师们、同学们:
新年好!
2009年刚刚过去,2010年已经到来。在新一年开始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校教师生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工作顺利、健康幸福!
回首2009,我们倍感自豪。在这一年里,我们成功创建了衡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在这一年里,我校被评为衡阳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在这一年里,我们创建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的步伐稳健有力:合唱《葡萄园夜曲》在湖南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汇演上获省一等奖并被确定送京参赛,健美操队获全国二等奖,体育健儿在全国、省、市三级比赛中都有骄人成绩;在这一年里,我们的办学质量稳步提高,中考、高考成绩有新的突破;在这一年里,有效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实施有效教学,构建有效课堂”已成为每一个二中人的共同追求。
面对2010,我们信心依旧。我们将全力以赴抓好教学质量:向师生要质量,实施有效教学;向常规要质量,实施科学管理;向学习要质量,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我们一定要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来捍卫学校的尊严。
我们将众志成城创建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不断加强特色教育和投入,不断优化特色教育师资队伍,不断营造特色教育氛围,不断提高特色教育的质量,确保在年内挂牌为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我们将全面深入推进和长沙市一中的合作办学。长沙市一中是湖南顶级名校,近期,经过我们多方争取和长沙市一中的综合考察,我们已被长沙市一中确定为衡阳市城区的唯一一所合作学校,双方已签订合作协议。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长沙市一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实时同步直播到我们的每一个教室,我们将享受长沙市一中的一切优质教育资源。借助长沙市一中这一品牌,我们的教育理念将得到提升,我们教师队伍将得到加强,我们的办学质量将得到提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教育观念的不断革新,关于职业高中建筑学专业课程的设计也越来越引起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只有结合时展,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提高建筑造型专业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学年里掌握相对应的建筑学知识,完成职业高中建筑学课程设置任务,从而成为专业、优秀的建筑造型设计人才。
一、在发展创新中不忘继承民族传统的优秀建筑文化特色
建筑设计教学依然要求设计者在自身所在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中进行构思、创作和构建。建筑设计不仅要对本土文化、社会、艺术做一个完美的呈现,也要对文化、艺术等拥有全新的认识和创新。学习西方建筑风格的做法本身固然也有可取之处,但面对优秀的文化精神,我们应该抱着一种学习、鉴赏的良好态度。当大量的模仿甚至照搬照抄开始充斥我们本土的设计市场时,就会产生建筑风格单调、失去特色的现象,更严重的是失去了建筑造型设计的灵魂和内涵。比如,川西民居是汉族民居建筑流派之一,他们的建筑风格独具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它讲究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墙有砖墙、土墙、石块(石板)墙、木墙(木板或原木)、编夹壁墙等;屋顶用小青瓦、草、谷草、山草、石板瓦、树皮瓦等,还有用青厂条子作梁和门杠的,这些材料多能够就地取用,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十分协调,相映成趣,乡土气息格外浓郁,整体呈现出一种相互的质感美、自然美,符合我国早期人民追求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环境观。然而,近年来一味地盲目模仿西方欧式帝国的建筑风格已经使这种质朴的、传统的建筑理念受到冲击而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珍贵形象。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分析,认识到这种做法潜在的危害性,加强重视本民族传统建筑辉煌的成就,并以创新的姿态求得发展,提升、丰富和完善中国现代建筑造型设计,使其在业界获得更加引人瞩目的成就。
二、认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成就的特点
职业高中建筑造型专业课程的引入应该是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建筑造型文化传统。一个建筑造型设计人才首先要对自己的家乡故土了如指掌、全面认识。首先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所蕴涵的人文性。中国传统文化即体现人性的重要地位,它所讲究的人格的健全、人伦的和谐有序,在从古至今的建筑中都有体现。其次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哲理性。孔、孟、老、庄等名流大家,对天、地、人的存在的思索等等,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要领,我国建筑中“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也展示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再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特别突出实用性。我国贵州山寨居民的建筑尤为体现出这一特点,贵州山寨民居,是贵州各族人民取之于自然的乡土材料,通过木匠、石匠、泥瓦匠和普通的庄稼汉日积月累、代代相传逐渐创造出来的,它不仅具有浓郁的山地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又体现出朴实而又独特的中国西部山地民居文化。此外,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文化十分注重建筑的功能,对于空间、尺度的把握相对来说更为精准、严格。传统建筑几乎都能明显呈现出对外观、内部构造、色彩组合等的深沉思考与度量。
三、掌握传承我国建筑文化成就的要点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普通高中教育是连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桥梁。改革与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国家继加强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之后,当前教育的又一项重点工作。为加快推进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适应群岛新区建设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和《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精神,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群岛新区建设、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加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坚持“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合理定位、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实现普通高中的优质、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普通高中布局和规模更加合理,50%以上普通高中达到省一级或二级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的执教能力、学校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二、优化资源、科学布局,进一步提高全市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和效益
摘要:基础教育中大兴特色学校建设之风,这既与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相悖,也与基础教育的阶段属性不符,又与国家政策的主要走向逆行。因此,我们需要厘清基础教育的应然使命和阶段属性,并对基础教育中特色学校的真实面目进行反思和审视。
关键词:基础教育;特色学校;悖论
近年来,基础教育界大兴特色学校建设之风,什么德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奥赛特色学校,什么诵读特色学校、国学特色学校、京剧特色学校、陶艺特色学校等等。对基础教育的应然使命和特色学校的实然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基础教育要谨慎对待特色学校之建设。
一、基础教育的应然使命
什么是基础教育?这是基础教育界必须时刻反思和铭记的根本问题。只有把基础教育的应然使命镌刻在心头上、落实在行动中,才能避免基础教育越位、缺位和错位。现在基础教育说过头话、做偏激事,主要原因就在于忘记了自己是谁、自己应该做什么,在急功近利的追逐中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本分,这是地地道道的“忘本”。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基础教育一般是指幼儿教育阶段至普通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而目前我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及其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的基础教育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广义的基础教育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tutor)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1]基础教育的根本性质是基础性,基础教育是为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奠定基础而进行养育身心、启智立德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念、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基础教育是合格标准、机会均等的教育,培养合格“公民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2]基础教育是人人走向成人世界和社会生活的“通行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个体的人生历程中,基础教育属于养成教育,是人生的基础工程。②在教育系统结构层次上,基础教育处于最基层,是教育系统的基础工程。③就其教学内容而言,基础教育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的认知基础,是人生学习的基础工程。④在国家管理与发展战略上,培养合格公民和创新人才是核心要素,没有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何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基础教育是国家管理与发展的基础工程。基础教育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基础教育具有不依附于其他类型和层次教育的独立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如此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服务于“每一个人”,培养“基本素养”,这是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都不能同时具备的。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等,都必须毫不含糊地、毫不动摇地服从“培养‘每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这个教育目标。[3]这才是基础教育的本分和天职!
二、“特色学校”的真实面目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市2009年教育工作会,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工作,加快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步伐,为推动新一轮市域经济发展,构建“活力*”,建设滇中特色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局面已经形成,教育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第25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全市教育战线上的全体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对关心和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我们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坚持以教育教学和质量建设为中心,加强管理,推进改革,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和谐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获得了州教育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教育工作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