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耕作技术论文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耕作技术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耕作技术论文

基诺族游耕误区

关于基诺族的“游耕”问题的研究,目前有三种意见:

第一,由国家民委主持编辑,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以下简称概况),关于基诺族历史上的“游耕农业”有这样一段叙述:新中国成立以前……,刀耕火种,轮歇游耕的原始农业还占主要位置,由于土地不固定,因而形成“地跟山转,人跟地走,寨跟山跑,广种薄收”的原始游耕农业。再有,1988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双版纳国土经济考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第156页中写道:“基诺族由于土地不固定,因而形成了地跟山转,人跟地走,寨跟山跑,广种薄收”“当村寨周围的森林砍光,无法再进行轮歇耕作时,基诺人便举族而迁,整个村寨迁往他处。”

第二,周新文和陶联明在《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发表了论文《基诺族不是“游耕”“游居”民族》(以下简称周文)。文章说:“笔者从小生长在基诺山,是土生土长的基诺人,对基诺山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了如指掌。”周文认为上述第一种意见失实。“基诺族山民们只能在本寨拥有的土地上耕种,这恐怕称不上‘游耕’吧?”

第三,石奕龙在《民族研究》1999年第5期上发表了《基诺族是游耕民族而非游居民族——与周新文、陶联明同志商榷》(以下简称石文),认为:在人类学、民族学的文献中,刀耕火种也称游耕、山田烧垦、初耕农业、园艺式农业、降雨农业等。游耕是刀耕火种的一种指称,它强调的只是耕地变动性较大这一特征,而与游居无必然联系。周新文、陶联明同志既然承认基诺族过去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活动,那么就无法否认基诺族是从事游耕农业的事实。因此,基诺族是游耕民族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游耕并非游居,把基诺族视为游居民族则不妥,应该说解放前的基诺族是游耕民族而不是游居民族。

笔者认为上述三种意见是围绕基诺族是不是游耕民族进行讨论的,但是,三者都忽略了对基诺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予更准确的历史定位,因为这实在是讨论这一问题的非常重要的大前提。由于三者忽略了这样的重要问题,也就使三种意见先后步入了误区,反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概念的混乱,应当预以澄清。

一、中国是否存在“游耕民族”有待查考,不能称基诺族为“游耕民族”

点击阅读全文

农机学会总结

一、学会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农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在中国农机学会、自治区科协的关怀和指导下,在挂靠单位*自治区农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经自治区农科院农机化所、*机械研究院、兵团农机局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与地(州)农机学会的共同努力,为我区科技兴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区农业机械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十五”以来,学会始终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围绕农机化工作重心,以服务于“三农”为己任,充分发挥农机学会自身优势紧紧围绕自治区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开展了学术交流、调查研究、决策建议、科学普及、论文评选、人才举荐等多种形式的学会活动,推动学会活动向社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为自治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四年来,曾被中国农机学会、自治区科协评为“先进学会”。回顾这几年的学会工作,主要作了一下工作:

一、抓好自身建设,是学会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

本届理事会自上任以来,首先,狠抓了组织机构建设,明确了工作分工,由常务理事会集体领导,一名副理事长主抓学会工作,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设有*农机学会办公室,财务实行独立核算,配备学会兼职干部,学会有九个专业委员会。学会工作符合社团管理条例。第二,把学会章程和社团条例作为工作依据,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履行工作的义务和职责,从体制上防止行政化倾向管理,发挥了跨部门,跨地区、相对独立的特点,在全区创造性的开展学会工作。第三,加强了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理事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并充分发挥专业委员,地州市农机学会的作用,联合开展学会活动,使农学机会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四,规范行文,加强了文书档案管理,建立了学会资料、专家资料库,为农机学会业务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做了准备,使农机学会工作逐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二、组织调查研究,是学会工作发展的推动力

农机学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具有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优势,针对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撰写论文,进行考察和调查研究把学术研讨与决策论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好参谋和助手。“十五”以来,学会紧紧围绕自治区农机化发展目标,每年把我区农机化发展中的热点关键问题确立为学术研讨主题,通过学术研讨会发现和挖掘闪光点,组织有关专家,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撰写决策建议。*5年组织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农机学会协作工作会议暨西部大开发与农机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饲草畜牧业、草原机械化西部大开发。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五省区农机学会理事长、秘书长、理事、专职工作人员,*农科院农机化所、*机械研究院、*农业大学、兵团农垦科学院,还邀请了华东片区浙江农机学会、江西农机学会16位代表、专家、教授、学者共9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各地具有地方特色学术论文43篇,4篇论文在大会上作了重点交流发言。22篇论文评为优秀论文;举办了自治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研班,期间同时举办了为期7天的项目管理培训班,来自全疆各地农机系统的94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邀请*农业大学的知名教授以及我区农机行业的专家为大家授课,授课内容涉及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政策法规、农机推广项目管理以及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学员们在培训期间参加了在奇台召开的全疆保护性耕体学员们经考试合格,均取得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合格证》。积极参加对我区农机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研究,以学会为主体的专家组参与对规划的制定和论证。

点击阅读全文

棉叶螨防治

论文关键词棉叶螨;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论文摘要阐述了棉叶螨的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棉叶螨又名棉花红蜘蛛,发生早、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在防治过程中方法措施稍有不当,对棉花生产便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由于新疆气候干燥、风多雨量少,棉花叶内汁液浓缩,有利于给叶螨提供营养,所以棉叶螨常年发生且严重。因此,了解棉叶螨的发生规律,做好防治工作,是夺取棉花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

1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

我场主要以土耳其斯坦叶螨为优势种群,以成螨和若螨在寄主背面结网,在网下刺吸寄主汁液。被害叶片正面初呈黄白色斑点,逐渐变为红色,蔓延到全叶,叶背面布满丝网,严重者造成棉株叶片变红脱落,使棉株生长停滞和延缓生长,造成大量减产,严重者甚至绝产。棉叶螨在我垦区1年发生9~11代,以雌成螨在寄主附近的土缝、枯枝败叶、杂草根部、铃壳、树缝等处吐丝结网,群集越冬。翌年早春,当平均气温达5~6℃时,越冬成螨便开始在萌芽较早田旋花、苦苣菜、独行草、小蓟等杂草上活动,进行孤雌生殖并产卵。气温达10℃以上时,卵相继孵化,在田边路旁的杂草上可见,当棉苗出土后,棉花叶螨便由邻近棉田边缘上的寄主转入棉田,在棉叶背面吐丝结网,并大量产卵繁殖。

棉叶螨的发生蔓延和繁殖速度与温、湿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土耳其斯坦叶螨是高温活动型,高温干燥对其发生有利。在15~30℃的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发育速度加快,而发育历期缩短。当气温升高到30℃以上时,产卵量就下降,升高到34℃时就停止产卵。当气温在23.0~27.5℃时,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生长、繁殖最有利。5月中下旬至6月初,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繁殖速度随之加快,并集中开始危害棉花,棉叶上很快出现红斑,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繁殖和传播蔓延速度最快,于是6月中旬至7月初便出现第1个危害高峰期,7月中下旬会出现第2个高峰期。这2个时期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到8月下旬会使棉田呈现一片红,对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9月份以后,随气温下降,棉株开始衰老,棉叶螨逐渐转移到杂草上为害,并准备进行越冬。土耳其斯坦叶螨要求的湿度范围在40%~65%最有利,当湿度超过78%以上时,对其繁殖不利。因此,大的降雨可以抑制棉叶螨的发生数量,如果连续下1~2场大雨或暴雨,可以抑制棉叶螨10~15d。

点击阅读全文

春油菜机械化生产

论文关键词春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

论文摘要甘蓝型春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是解决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油菜大面积高产高效的关键。其技术包括整地、播种、育苗移栽、植保、收获、秸秆还田、脱粒等环节,核心内容是机械化播种、育苗移栽和收获。

青海省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甘蓝型优质油菜的生产。生产的油菜产量高,平均产量可达3750kg/hm2,最高产量达到5250kg/hm2;产值高,每生产1kg油菜籽的产值,比生产1kg春小麦的产值高2~3倍;品质优,需用量大。

甘蓝型油菜生产全机械化技术包括整地、播种、育苗移栽、植保、收获、秸秆还田、脱粒等环节,核心内容是机械化播种、育苗移栽和收获。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油菜生产技术装备,是提高油菜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甘蓝型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必由之路。

1栽培技术要求

油菜直播通常采用条播和点播,要求下种均匀,无明显断条,行距相同,行向笔直,播种深度2~3cm,播量5.25kg/hm2,行距25~35cm。

点击阅读全文

农科类生产实习的创新

在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的时间安排与正常教学安排存在矛盾。这样生产实习也应该具有不连贯性,要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又不影响正常教学,应根据农作物生长和管理的时间,在两学期内安排几周时间就可以完成生产实习。生产实习的多学科交叉性。农作物的生产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如种子学、耕作学、杂草学、病理学及昆虫学等多学科交叉,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有充分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生产实习的教师安排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专业及实践技术水平,不是所有专业教师均适合作为主带教师的。

农科类生产实习模式的多样性

农科类生产实习的模式决定了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根据当农作物生长和种植特点以及实践基地的管理方式,确定一个合适的实习模式是保证实习正常有序进行的前提。我们尝试过以下几种实习模式,各有利弊,供大家在实习计划制定时的参考。

1.集中式的生产实习模式。集中式生产实习是指从作物开始种植一直到采收这段时间,学生不安排其他课程,以集中在一起,由指导教师带领进行实习。这种实习的优点是:学生能够完整的从事整个生产实习过程,充分接触生产实践,在实习时间上容易安排;缺点是:占用时间过长,导致整个学期无法排课,致使其他学期课程过多,学生理论学习效果不佳。

2.分散式的生产实习模式。在教学计划中预留出3~4周时间,根据农事操作的时间,随时安排生产实习,不影响上课的周数,但可能会因生产实习串动上课的周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分散式生产实习优点是从作物开始种植一直到采收这段时间,不占用正常教学时数,学生每学期的理论课程安排的比较充分;缺点是由于没有固定时间,会使教学秩序有所混乱,加重学生的学习工作量,如果安排不合理将会影响教学效果。

3.混合式的生产实习模式。在教学计划中,不将生产实习单独进行,而是随本科生导师进行毕业论文时,一同进行生产实习。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时间比较充足,可以与毕业论文或导师科研课题结合起来,更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充足的经费来源;缺点是多数导师的科研方向和指导本科生论文内容与实际生产结合不紧密,有些实习内容与以后的工作无关,对学生就业帮助不大,往往失去了生产实习的意义。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期刊更多

耕作与栽培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河北农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