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科学概论

工程科学概论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工程科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工程科学概论

少学时材料工程教学探索

在本课程中,我们只要把《材料工程设计概论》的内容优化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原理,主要涉及原子尺度结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以及非晶态与半晶态材料,安排4个学时;第二部分是有关材料的分类,主要分为金属、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半导体,对不同材料进行介绍,其中涉及各种现代先进材料,如高性能金属材料、功能陶瓷、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航空材料、能源材料、感光材料等,安排8个学时;对于这两部分的内容比较基础,也比较通俗易懂,学生接受容易,所以安排的课时不需要太多;第三部分内容是有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的制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如纳米微粒的制备,主要有气相、液相以及固相制备三种方法,安排4个学时;第四部分内容是有关材料的性质与应用,主要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磁学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了材料的用途,是材料实际应用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所以这部分是少学时教学中的重点,安排10个学时;第五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是有关材料的表征方法,主要讲述XRD、SEM、TEM等方法,安排6个学时。对《材料工程设计概论》课程的整体内容进行优化,并不只是简单的增减,而是要将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删减,精选材料化学基础的内容,概要讲解材料的分类,重点讲解材料的制备和材料的性质与应用,是优化内容的关键。

做好多媒体课件,巧妙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少学时《材料工程设计概论》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上课学时少、内容多,如果教师仍用黑板进行板书和教授,不仅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弥补这一点。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直观化和具体化的特点能将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新意[3]。尤其是在讲授晶体结构、晶体缺陷等复杂抽象的知识点时,更需要借助多媒体,只有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实物模型或者播放一些相关的flash,学生们才能真实地了解这些离我们真实世界遥远而抽象的知识;同时,与传统的大学生不一样,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生活在日益更新的科技时代,新的科技产品可以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所以相比教师只是纯粹的默默地在课堂上讲授,枯燥而毫无新意,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反而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再者,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还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节省了教师板书时间,同时增加了课堂传递的信息量,一举多得。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多媒体教学尽管好处多多,但也不是尽善尽美,所以在不能完全只依靠多媒体来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只不过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已,教师才是教学的主角。因此我们要制定多媒体课件准入制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应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

应用教学新方法,灵活多变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4]。诚然,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们都知道传统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只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就是好的教学方法。主要做法如下:第一,万事起步难,关键在于绪论。绪论是课程的首节内容,也是学生们接触《材料工程设计概论》这门课的第一节课,学生对该门课还是一无所知的,所以教师这时候就不应该忽略绪论课的重要性,应该给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作用,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为学生的日后课程学习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第二,采用启发式和问题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教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通过适当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并找到解决的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给学生讲“所以”的时候,更要讲“之所以”,尽量避免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一知半解的局面出现。如“晶体的缺陷”的内容,除了让学生知道晶体中存在缺陷外还要令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存在缺陷,让他们自己先去思考,这样的话可以使得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的内容;第三,采用循环式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材料科学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5],在多年的教学与实践中,发现材料科学中的许多知识与应用结合很紧密,例如从可口可乐的三种包装可以看出材料的不同类型:易拉罐(金属)、玻璃瓶(陶瓷)、塑料瓶(高分子),又如用一次性杯子去装热的开水杯子不会发生形变,但是用矿泉水水瓶的话却会立刻发生很大的变形;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看到的现象,教师可以把这些生活现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更通俗易懂地向学生教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跟实际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老师也教得轻松,这是一种双赢的结果。第四,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作业是学生课后巩固知识的重要有效途径,因此课后的作业布置至关重要。教师不应该随便在课本里给学生布置几道课后习题作为课后作业,那样的话学生很轻易就能上网找到课后答案,根本达不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找一些其他的有代表性的题目作为作业,量不要太多,但是一定要学生自己去找资料才能完成,而不只是简单的从课本上就能找到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以及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展的趋势下,《材料工程设计概论》的教学也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我们要以传统的教学内容为参考,不断地从优化教学内容、完善多媒体课件以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与改革,从而提出了一种适合少学时《材料工程设计概论》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动手能力。总之,少学时的《材料工程设计概论》的改革正处于实践与探索的阶段,我们要积极的面对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不断地完善,除了教师的不断努力,同时也要借鉴和学习其他高校成功的经验,不断完善少学时《材料工程设计概论》的教学内容。

作者:邱永福范洪波兰善红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点击阅读全文

纺织类专业课程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通过梳理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尤其是最近10年以来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纺织类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充分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突出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着重能力培养、开展学科竞赛,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纺织服装概论》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等,形成了省级一流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得到了行业院校的充分肯定与广泛推广应用,学生能力培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受到了行业企业的广泛好评。

关键词:价值引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改革

一、纺织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背景

(一)行业的转型升级,要求人才应具备行业全产业链的基本知识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体现科技和时尚的融合,并为实现“美衣美居”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十五”时期,我国就编制了《纺织强国纲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行业一直在转型升级,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资本和人才密集型,经历着科技、绿色、智能、品质、特色和管理等六大方面的升级,逐步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战略转变。目前,我国纺织业规模占比已超全球50%,化纤产量占世界70%,贸易占全球三分之一;从产业完整性看,我国产业链最完整,产品品种最齐全;从制造水平看,我国纤维原料、纺纱织布、服装家纺的工艺制造和装备水平大都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对我国26个制造业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几个角度与制造业强国对比和分析,有5个行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领先的是纺织工业[1]。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高校的专业建设又是制造业的坚实基础。随着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高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也就愈显迫切。本校是中国西部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院校,是原纺织工业部三大纺织院校之一。由于纺织工业涵盖材料科学、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工程、设备制造、智能控制、艺术设计、企业管理等方方面面,产业链长,而当今专业越来越细分,为让全校学生更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具备行业全产业链知识,学校在原部分专业开设《纺织概论》《服装概论》的基础上,从2017年开始,面向所有各专业都开设了《纺织服装概论》课程。

(二)课程建设的基本概况

点击阅读全文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课程思政元素应用

摘要:针对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孤岛效应”,基于古今典型水利工程与中国基本国情紧密相连的实际,挖掘“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课程蕴含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和制度自信三方面思政元素,将其拓展为案例式、启发式和体验式三种教学方式并应用于教学中,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加深了专业认知、提高了专业素养,同时也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近年来,“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实施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一种探索。“水利水电工程概论”(以下简称“水电概论”)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大一新生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介绍水利水电工程的对象和任务、历史成就及发展趋势。学生通过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够奠定大学期间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在“水电概论”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打破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2],针对既能传授知识又能挖掘课程思政元素[3]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创新了教学方式,应用效果良好。

1“水电概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1.1水利与人类文明——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就是文化自信。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大禹治水等传说。其中,大禹改堵为疏、因势利导而成功治水,形成了以科学创新、大公无私等为内涵的治水精神。东汉时期我国就开始利用水力机械,创造出水排和水磨用于农业生产。四川都江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留存年代最久远的水利工程,其以无坝引水为特征,守护了川府之国。这些都印证了水利工程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水电概论”课程教学中以水利与灿烂的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将我国从远古至现代社会在水利资源利用上的智慧与贡献挖掘出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水利史,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点击阅读全文

大学生村官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本培训工程针对长沙市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的需求,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全市选择120名35岁以下的农民、将他们培养成直接服务当地“三农”,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科技骨干,担负起支撑和引领全村致富的重任,使之成为农村科技创业、科技示范、科技推广的骨干,继而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农业企业家、村级干部的后备人才。

二、培训对象及条件

1、培训对象

在全市行政村中,挑选120名(原则上每村1名)具有思想品德好、综合素质较好、热爱农村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一线的农业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特色基地、农村村支两委及其返乡创业农民工中的青年农民代表,(优先考虑没有挑选过的行政村)。

2、学员条件

点击阅读全文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读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完成好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战略任务,对于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这既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任务。仅就学习而言,就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同志的一系列科学著作和党的有关重要文献,这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手的最好的教材。而用教科书的形式,编写一本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和可读性的介绍、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辅助教材,帮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这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必要的基础性工作,但这也是一项政治要求很高的理论工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虞云耀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同志的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为基本依据,在重大问题的阐述上,比较准确规范,同时,尽可能吸取了理论界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容进行了系统阐释,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供了一本比较适用的学习教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博大精深,它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如何从理论上科学把握和阐述这个科学体系,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编者在认真研读原著的基础上,参考了已经出版的多种教材,进行了新的构思:分为绪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渊源、历史地位,“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等章,比较好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逻辑,有利于广大读者学习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条件下,既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同时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地理解和把握这个理论特点,就理解和把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注意处理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比较准确地阐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使读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同时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自觉性。

当前,全党正在认真学习《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学习《文选》很好的辅助教材,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同志的理论观点,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