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师论文

工程师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工程师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工程师论文

卓越工程师毕业论文

一、卓越班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1.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实施背景下,教学质量必须随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及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断提升,教学计划及教学方式也应该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2.企业的实际需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不太需要理论性太强的毕业课题,而是对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的课题有浓厚的兴趣。这造成了校企对学生毕业标准评判之间的差异。毕业论文(设计)如何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是解决校企间不同要求标准差异的关键。

3.学生毕业的设计需要。在企业实践的学生没有校内学生便利的理论研究条件,但具备校内没有的实际生产条件。按照校内学生的毕业标准对卓越班的学生进行要求,这对卓越班学生来说是不太适合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卓越班学生的毕业设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企业、学校制定的标准即可毕业。

二、卓越工程师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标准的建立

1.卓越工程师人才的总体要求

点击阅读全文

卓越工程师园林专业论文

一、卓越工程师计划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首先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道德建设。良好的道德水平是成为一个卓越工程师的前提条件,而作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大学教师,更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须有理想、有抱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坚持立德树人,从而能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次,教师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基本功是从事教学实践的基础,了解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掌握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观点,对于培养卓越工程师都是必要的。第三,教师要注意与培养对象加强协调沟通,同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四,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工程教育经验。工程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先进的技术,解决现实中面临的工程问题。这就需要在培养时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对教师的工程实践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教师需要有较强的专业外语水平。目前的工程建设需要在国际范围内展开合作和交流,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具备很高的专业英语水平。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双语教学,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成果,将教学实践与国际接轨,充分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二、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园林专业最初成立于农林院校,改革开放后,一些综合类院校和建筑院校也相继开设园林专业或类似专业,如景观专业。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队伍结构有了明显变化,教学和科研工作成效显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园林专业人才。但是,与国际著名高校的园林专业相比,师资队伍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面临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从平时一点一滴的生活习惯,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另外,个别教师把精力主要放在了科研工作上,对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责任感。

2.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从高校或科研院所毕业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尽管学历较高,但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没有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他们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是来自书本,是间接的。笔者的调查发现,许多青年教师认为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实践经验少,教学语言不够准确,实践操作能力不强。3.工程教育研究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由于受到教师考核评价和职称评聘条件的影响,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轻实践活动的问题。教师基本坐在办公室里,在电脑前写论文,忽视了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导致教学质量没有提高,甚至下滑。

点击阅读全文

卓越工程师金属材料工程论文

一培养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思考

我校金属材料专业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对于金属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我们进行了初步思考。实施金属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校内培养方面,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各类大学都不是问题。需要研究的是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优化完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完善实践型教学体系,提升教师工程素质,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1明确培养目标提升教育品质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造就一批综合能力过硬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品质概念,即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当遵从社会发展需求和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双重标准,这不仅包含了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还明确了人才培养应以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拓展为核心。这就意味着高等学府对人才的培养应具备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需求和高品质的工程技术发展要求的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求对工程技术有全方位深层次的掌握,还需通过正确的价值理性的引导,人文社会科学及企业管理精神的长期熏陶,懂得工程技术在社会和国家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目前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学生进行从事工程工作意义的教育,很多工科学生并不明确工程工作的意义及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由于社会对工程和工学的认知度的欠缺与偏差,导致出现了一种现象——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仅就学生生源方面,工学硕士明显优于专业学位硕士,甚至出现了工学硕士落榜的考生可以转向专业学位学习的第二选择。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大学生的理想职业是“不当工程师也要当技术员”。而且很多院校过去也常常以被命名为“工程师的摇篮”而自豪,但是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提法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一般为公务员、管理者、金融会计师等一些不具有工程意义的职业。对此我们不禁要发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本科毕业生,会按照原本的设想,一部分继续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习,另一部分转而攻读工学硕士吗?是不是学术研究型大学“卓越计划”的本科毕业生主要进入工学硕士阶段,从事科学研究;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则进入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习?当然,不管答案如何,都要求我们要实践好金属材料专业的三阶段(本科、硕士、博士)培养,这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及时有效地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才能真正提高教育品质。

2创新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常规的是变革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强化实践环节等。而工程教育的创新模式,例如“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分互认”也在积极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发展。针对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常见的按学年分为“2+2”“3+1”“5+1.5”等。高校应打破学校封闭办学的传统模式,积极促进通过校企合作创设工程教育的环境与条件。我校金属材料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计划采用“3+1”培养模式,即3年的校内学习,1年的企业学习,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相互交叉。在3年的校内学习时间内,穿插各类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认识实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辅修管理学、经济学、自动化等第二学位专业。在1年的企业学习中,部分学生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另一部分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项目研究。

点击阅读全文

水利工程高工职称评审问题浅议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1]。职称制度是我国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和个人的薪酬和晋升密切相关。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简称珠江委)是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在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澜沧江以东国际河流(不含澜沧江)、粤桂沿海诸河和海南省区域内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为具有行政职能的正局级事业单位[3]。珠江委设置有规划计划处等14个内设处室;有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局级)等单列机构;有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副局级)等6个事业单位;有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副局级)等4个企业。水利部珠江委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高评委)负责上述处室、单位人员的水利工程系列高级工程师(以下简称高工)的职称评审。高评委一般从上述各处室、单位正高级工程师中随机抽取,并接受珠江委纪检部门的全程监督。中国走进新时代,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做统一要求[4]。水利高工评审响应国家的要求,2017年起相应取消了职称英语、计算机理论、专业理论等考试必备条件。符合条件参评高工的人多了许多,如2018年珠江委参评人员达到102人,竞争激烈。2017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部分职称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有关问题的通知》,工程系列增设正高级工程师,各省、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组建正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相应系列正高级职称[5]。2020年12月,水利部下发《水利部关于印发工程、经济、会计系列职称评审条件的通知》,对水利工程正高级工程师评审条件作了新规定;具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权限的部属单位,可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6]。2021年6月,珠江委下发《珠江委关于印发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职称评审条件的通知》[7],对珠江委水利工程高级工程师评审作出规定。针对新的评审条件,参评人员在高工评审中,有哪些容易忽视的问题,有哪些技能技巧值得借鉴,有些什么好的建议,下面作个探讨。

1评审原则及流程

高工评审坚持避嫌原则,即本单位评委专家不能评审本单位人员。评委专家采用随机抽签形式确定。在专家到达评审地后,先召开评审预备会,人事部门在会上介绍评审条件细则,接下来交给专家评审。具体评审采用2名专家独立评审方式进行。2名专家评审分数差距过大,如10分以上,则在高评委主任主持的会上讨论决定。2位评审专家在会上负责解释说明,最后决定该参评人员分数。讨论完毕,取平均分确定每位参评人员分数,再对60分以上人员进行投票,选出符合高工的人选,走相应审批程序后公布。如图1所示。

2评审类别、条件及赋分

新的水利工程高工评审项目不再细分为科学研究、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4个类别,而是作为全口径项目合并在一起评审,包括科学研究、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行管理、水利机械、水利监管、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等[7],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就可依据条件赋分。评审条件分为A经历能力、B业绩成果、C论文著作等三大项选拔条件。下面站在规划设计人员角度对高级工程师选拔评审条件进行说明。见表1。A经历能力大项有6项小条件,可分别简略标注说明为A1[基础经历能力]、A2[项目组织能力]、A3[技术创新能力]、A4[应急处置能力]、A5[咨询评价能力]、A6[指导培养能力]。每项折项系数在0~1.5之间。总折项系数在5以上,得满分30分。B业绩成果有7项小条件,分别标注为B1[基础性成果]、B2[专项性成果]、B3[创新性成果]、B4[突破性成果]、B5[代表性成果]、B6[规范性成果]、B7[奖励性成果]。每项折项系数分在0~1.4之间。总折项系数在6以上,得满分50分。C论文著作有3项小条件,分别为C1[工作报告]、C2[发表论文]、C3[专著译著]。每项折项系数分在0~3.0之间。总折项系数在6以上,得满分20分。经历能力、业绩成果及论文著作分别为30、50、20分,合计100分。

3几个容易忽视的问题

点击阅读全文

金属材料工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简述了目前我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通过探索和实践,提出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实践;创新

1以能力培养为前提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1.1 实验教学现状

细观我国大部分现行的工科教育培养方案,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是弱项。其具体表现为:大多专业实验教学遵循实验随课程走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进度安排;实践的目的、对象、方法、步骤等关键要素都是由教师制定,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框架中,沿着既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造成了被动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脱离实际等问题。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打破原单课程设置实验与课程设计的界限,改变学生被动实践的模式,按专业方向独立设置开放性的专业综合实验课程金属材料专业综合实验(60学时)、表面工程综合实验(30学时)以及相应的综合性课程设计金属材料综合课程设计(3周)、表面工程综合课程设计(2周)。减少或取消相应课程单纯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实践。

1.2 实验教学改革与实施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