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工程实训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实习报告
2005-2006学年上学期,我们在新迎校区工程实训中心进行了为期13周的金工实习。期间,我们接触了铸、锻、焊、热处理、钳、车、铣、刨、滚齿、数控和特种加工等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技术教程。每个星期,大家都要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并在4小时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一例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13周的实习。
实习期间,通过学习车工、锻工。我们做出了自己设计的工艺品,铣工、车工、刨工的实习每人都能按照图纸要求做出一个工件;最辛苦的要数车工和钳工,车工的危险性最高,在一天中同学们先要掌握开车床的要领,然后按照图纸要求车出锤子柄。所有工种中,钳工是最费体力的,通过锉刀、钢锯等工具,手工将一个铁块磨成六角螺母,再经过打孔、攻螺纹等步骤最终做成一个精美的螺母。一个下午下来虽然很多同学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浑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厂中做出的成品,大家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次金工实习给我的体会是:
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②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金融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既要注重岗位技能的规程化实训,同时还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增加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和责任感。引入EIP-CDIO培养模式做到了做人与做事相结合,“做中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金融实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实训教学的主要模式
目前金融专业实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传统实验室教学。这种形式是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实验室机房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模拟演示,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个感官上的认知。这种模拟演示比较机械,知识点不系统,很难满足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二是校内仿真实训教学。金融仿真实训就是在学院内岗位模拟操作,主要做法是建设证券模拟大厅、银行营业大厅和保险客户开发模拟,实训设备装有金融仿真操作软件,营造真实的职场氛围,既锻炼了学生实践操作专业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我院使用的大智慧仿真软件就为理论教学、学生模拟实训和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帮助。三是校外“校企、校社”共建实训基地教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校社、校企”联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战略。实训基地是金融专业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培养事业心和职业道德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加了就业竞争能力。实训基地教学使学生进入了真实的金融企业环境学习锻炼,实现了就业的无缝对接。四是寒暑假社会实践报告。金融专业实训教学体现内隐知识的特征,与理工科实践教学有所不同,不但要学生掌握操作规程,同时要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情景,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我院每年要求金融专业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调研,上交实践报告并开展优秀报告的评选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判断力,从而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
(二)金融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金融实训教学虽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效果,但随着金融业态的不断发展,现行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有差距,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达不到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一是实验室教学和校内仿真教学是模拟性质,脱离了行业、企业的真实环境,不能够在企业文化氛围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校内仿真教学由于投入过大,大多数学校都存在软硬件不能满足学生综合性实训的情况,学生的实训时间和实训项目都得不到保证,以至于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与金融行业标准有一定的差距。二是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主要形式为顶岗实习,但是金融行业与其他企业不同,企业不但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还要替客户保密等诸多条件限制,接纳实训教学的学生人数受到了限制。由于自身利益关系,达不到共赢状态,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导致校企联动不足,实践实训教学环节结构性、系统性较差。三是学生对实训教学的态度不端正,学生认为实践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只要学好理论,今后可以到企业学习专业技能,导致实训教学流于形式,交实训报告了事,这种行为在疏于管理的校外实训教学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中表现尤为突出。四是实训教师能力和态度达不到实训教学的要求,虽然明确了实训教师“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改革方向,但是“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师各行其是,沟通不畅,结果是校外专家实践性强,理论不足和校内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现象没有得到真正的改观。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一再受到人们的质疑,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课程及教学方法改革也成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措施,而项目化教学方法也成为了加快完成这一任务的主力军。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学生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直接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地进行体验、感悟与探究。国务院于2014年5月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基本原则。为深入贯彻该项决定,基于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校园建设项目,创新高职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建筑工程学院针对建筑装饰材料与检测专业的学生,结合校园建设中数字化大厦前道路施工工程项目,开设了特色实训课程,按照道路施工工程工作的流程进行课程教学,涉及到哪一部分知识点,就由哪门课程的专业教师进行讲解及实训,在该工程完成的过程当中,实现了真正的“教学做”一体化。
一、项目化教学方案的制定
项目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学生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式,将案例及情景教学法互相结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多数项目化教学方案的设定均以课堂为主。本次项目化教学方案是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来进行制定的,针对大厦前道路施工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结合建筑装饰材料与检测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及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制定了特色实训课程。基于学院在建工程,充分利用和挖掘项目建设前、建设中及建设后与该专业学生相关的教学资源,实现真实项目与项目教学的有机结合。遵照这一原则,由专业教师进行讨论,使学生所学理论课程,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施工及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等多门课程与工程施工进度相结合。同时在项目方案制定过程中,要依据企业需求划分岗位技能,再依据岗位技能制定项目化方案,将学生将来步入到工作岗位当中所应具备的实践技能体现在项目中。结合上述原则,我们最终确定了“了解工程情况”“安全教育”“识读道路施工图纸”“道路施工监理”“道路给排水系统”“道路施工技术”“材料进场验收”等12个实训项目,每一实训项目均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教学目标,在方案制定过程中使实训项目与工程进度相匹配。即工程进度具体实施到哪一实训项目涉及到的内容时,由负责本项目的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现场的实训以及后期的总结,学院在教学运行安排上也给予了配套支持。
二、项目化教学方案的实施
结合特色实训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案,以2013级建筑装饰材料与检测01班为教学对象,进行了项目化特色实训课程的教学,依据工程进度,开展实训项目。如在具体施工项目实施前,进行的实训项目为“安全教育”。该项目的实施,是以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到施工现场,结合施工现场中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隐患,向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这一形式展开的。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知识,同时也感性地认识到施工现场存在有哪些安全隐患,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除此之外,其他实训项目采取了施工现场与教室及实训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道路施工监理”项目实训,教师在带领学生在施工现场熟悉场地、了解工地工人施工情况以及模拟监理工作,行使相应职责后,又将学生带回教室,指导学生依据现场情况分别填写《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日记》及《工程暂停令》等监理资料。再比如“材料进场验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在施工现场中实地参观,根据路面施工进度,对现阶段所使用到的材料进行讲解及认识,介绍道路工程中所使用到的材料,启发学生将道路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与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对比,了解其异同点,并现场取样,带到实训室中进行具体性能测试,使学生掌握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同时在实训室中带领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建筑材料课程中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此作为基础向学生讲解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对比,加深学生记忆。其他实训项目如“识读道路施工图纸”“道路给排水系统”“道路施工技术”等也在实际施工场地中随着工程进度陆续实施。全部实训项目结束后,最终以形成的实训产品及编制实训报告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三、项目化教学方案实施达到的效果
1土木工程专业实训室建设现状
1.1土木工程专业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从土木工程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土木工程学可以说是实践先于理论的学科。高职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相比,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特点,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为企业基层服务的专门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训室是实践教学的场所,实训室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1.2土木工程专业实践室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大力推进高职实践教学的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都加大了实训建设的力度。但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训室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实训室建设“仿真性”差,没有为学生提供真实性的工作岗位环境,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感;②学生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实训设备投入,加之实训设备更新速度慢,学生无法在现有的资源上学到最新的专业技能;③实训室建设与实训教学模式不同步,以及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指导教材的开发,但实训室未建立,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④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不够。
2“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1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不容乐观的就业现状与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较差的就业能力,不得不让我们对现有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调整与相关资料分析,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学实训基地不完善,缺乏就业实践平台;第二,缺少经验丰富的专职师资队伍。教师是中职院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的实施者。可是我们的中职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大学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都是在学校这圈子里,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创业就业的经历有限,要求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很少;第三,传统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不够协调。
2提升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途径
2.1通过产学结合,强化与改善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
(1)校企共建,实现前厂后校,探索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当地建筑工程类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分散式”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把很难操作的大量学生一起集中实训化解成“多点分散式”的实训形式,使教师与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开展,切实受到锻炼。
(2)开展岗位教学,营造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内部建立工种实训场及综合实训场,依据建筑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开展建设。实训环境按照建筑行业施工现场设置,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依据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