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工地实训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建筑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其中中职建筑专业是培养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与管理人员的重要场所,而建筑专业的实训课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较强之能力的建筑从业人员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建筑专业实训课教学的目标
(一)职业意识培养
职业意识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生产意识。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假设属于高危行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非常高,这就对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作为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因素,人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要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向学生不断灌输“安全第一”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具有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的自觉性以及识别安全风险的能力,以此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故得以有效避免。2)文明施工意识。作为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文明施工使现代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对环境保护提出了一定要求,需要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同时还强调减小施工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与干扰。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文明施工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有效提高。
(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
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目标具体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1)施工计划的制定。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必须要求施工员具备施工工作计划的制定能力,包括下料、分工、设备、施工等过程的计划制定,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流程予以明确,进而使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2)岗位操作技能。该项内容在实训课教学中非常重要,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的岗位基本操作能力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施工技能。3)产品质量评估能力。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实训课培训内容应包括产品质量控制,使学生掌握要点,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施工组织、协调能力。现代建筑工程建设十分复杂,涉及到诸多环境,并且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与综合性,对建筑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使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调动,使劳动生产率与施工质量得以提高,在实训课教学中就应加强学生组织与协调能力的培养。5)档案建立、整理与总结能力。实训课教学应培养学生档案意识,促使其具备对档案的建立、整理与总结能力。
对于各专业的学生而言,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导向主要是要求其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有助于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其大部分工作场地在施工现场,具体的实践与室内理论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所以,在建筑专业教学中有关教育人员必须针对职业能力目标导向做出一系列改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职业能力的科学内涵
我国在认识职业能力方面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较大,例如德国学者划分职业能力为三个部位,分别是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与专业能力,前二者就是人们所说的职业关键能力,这是因为其职业可迁移性非常广泛。而我国则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生活与生存,工作以及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不断学习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接受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职业技能与知识。
二、建筑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并且越来越重视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一线专业人员,急需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对于建筑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在施工过程中其主要存在的现象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的专业基础比较差,不能够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其次就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低;再次,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实际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第四,不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建筑工作多在户外进行,而学生在家中很少吃苦,通常不愿意下工地;最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总而言之,目前建筑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普遍较差。
三、职业能力目标导向在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中等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提高策略
﹙一﹚提高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措施
在中等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中,首先要对职业道德教育所具有的内涵进行充分的认识。新时期中等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向学生讲道理,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实践,避免出现言行不一的冲突。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而言,关键在实现灌输式教育形式向知行合一教育形式的转变,并使开放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替代封闭式教育;其次要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中持有开放性观念。这要求学校要重视社会功能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发挥,通过强化学校与社会、企业、家庭、科研部门以及其他学校的合作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互动性以及通融性。另外有必要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职业教育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来确保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三是要确保职业道德教育保障措施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对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体系的完善,通过由学校领导、教师等组成的指导小组对学生思想情况进行定期研究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选取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教师来担任指导工作,从而在确保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发挥出教师的示范作用。另外有必要根据学校实际来制定系统的方案,如职业道德教育总规划、实习实施办法、校企合作计划等。并通过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建设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包括教材建设、教学大纲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等,也包括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资源的挖掘,确保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做到全面和有效。
﹙二﹚在实训过程中实现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强化
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开展实训并引导学生对他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产生认同以及对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培养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强化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中等职业院校需要从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行为以及职业道德习惯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来以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意识。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企业负责人,都应当在学生实习之前进行备课,确保学生能够对企业实际、行业实际、技术发展、工艺发展等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做出了解,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行业发展前景,从而树立学生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师以及企业负责人要对实习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如可以通过由企业工作人员向学生讲述职业道德理论以及自我体会来开展更有说服力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这些方法可以对学生的热情进行有效的激发与调动。而在企业参观或实习完毕后,教师有必要要求学生总结自身的体会与感受,并引导学生对劳动者所具有的职业情感产生认同,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素养奠定基础。其次需要通过锻炼学生意志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培养。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实习过程中,为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培养,都应当事先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实现学习纪律教育和职业纪律教育的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在实习方面主要使用课堂化的组织形式,即以班级为单位参与工地或者车间的工作,然而由于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数量有限,所以职业纪律的管理十分重要,作为指导教师,应当重视制度的形成与落实;二是要实现学生规范教育与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结合。中等职业院校实训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职业的不同来制定具有差异的实习规范,具体内容应涉及到安全工具的佩戴、安全用电、环境保洁、作息时间、设备维护与保养等,在这些方面应当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与标准,并通过布置任务与检查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三是实现创新教育与敬业教育的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能够重视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同时爱岗敬业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训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与吸取先进的经验与技术,同时要做到勤奋努力与刻苦训练,从而让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形成并接受考验。再次需要通过锻炼学生毅力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在树立职业道德意识以及养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础上逐渐让学生将职业道德精神落实到实践中并形成一种习惯,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坚强的毅力。学生实习的过程是对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向劳动者转变的过程,同时是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于深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单位与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构建健全的运行机制,在学生参加实训之前制定可行科学的实训计划,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实训过程中要紧抓检测、督促、巡查与指导工作,确保学生实训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在实训之后要重视表彰会等总结性活动的开展,从而对先进学生进行鼓励,对表现一般或者表现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鞭策。另外,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十分重要,这要求在实训过程当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暗示和启发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作出认识,并抓住时机对学生开展磨难教育,同时要重视在学生群体中挖掘职业道德典型以及展示职业道德典型,从而使学生通过比较来对自己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完善以及教育。
二、综上所述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一再受到人们的质疑,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课程及教学方法改革也成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措施,而项目化教学方法也成为了加快完成这一任务的主力军。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学生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直接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地进行体验、感悟与探究。国务院于2014年5月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基本原则。为深入贯彻该项决定,基于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校园建设项目,创新高职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建筑工程学院针对建筑装饰材料与检测专业的学生,结合校园建设中数字化大厦前道路施工工程项目,开设了特色实训课程,按照道路施工工程工作的流程进行课程教学,涉及到哪一部分知识点,就由哪门课程的专业教师进行讲解及实训,在该工程完成的过程当中,实现了真正的“教学做”一体化。
一、项目化教学方案的制定
项目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学生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式,将案例及情景教学法互相结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多数项目化教学方案的设定均以课堂为主。本次项目化教学方案是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来进行制定的,针对大厦前道路施工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结合建筑装饰材料与检测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及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制定了特色实训课程。基于学院在建工程,充分利用和挖掘项目建设前、建设中及建设后与该专业学生相关的教学资源,实现真实项目与项目教学的有机结合。遵照这一原则,由专业教师进行讨论,使学生所学理论课程,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施工及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等多门课程与工程施工进度相结合。同时在项目方案制定过程中,要依据企业需求划分岗位技能,再依据岗位技能制定项目化方案,将学生将来步入到工作岗位当中所应具备的实践技能体现在项目中。结合上述原则,我们最终确定了“了解工程情况”“安全教育”“识读道路施工图纸”“道路施工监理”“道路给排水系统”“道路施工技术”“材料进场验收”等12个实训项目,每一实训项目均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教学目标,在方案制定过程中使实训项目与工程进度相匹配。即工程进度具体实施到哪一实训项目涉及到的内容时,由负责本项目的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现场的实训以及后期的总结,学院在教学运行安排上也给予了配套支持。
二、项目化教学方案的实施
结合特色实训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案,以2013级建筑装饰材料与检测01班为教学对象,进行了项目化特色实训课程的教学,依据工程进度,开展实训项目。如在具体施工项目实施前,进行的实训项目为“安全教育”。该项目的实施,是以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到施工现场,结合施工现场中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隐患,向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这一形式展开的。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知识,同时也感性地认识到施工现场存在有哪些安全隐患,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除此之外,其他实训项目采取了施工现场与教室及实训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道路施工监理”项目实训,教师在带领学生在施工现场熟悉场地、了解工地工人施工情况以及模拟监理工作,行使相应职责后,又将学生带回教室,指导学生依据现场情况分别填写《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日记》及《工程暂停令》等监理资料。再比如“材料进场验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在施工现场中实地参观,根据路面施工进度,对现阶段所使用到的材料进行讲解及认识,介绍道路工程中所使用到的材料,启发学生将道路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与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对比,了解其异同点,并现场取样,带到实训室中进行具体性能测试,使学生掌握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同时在实训室中带领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建筑材料课程中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此作为基础向学生讲解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对比,加深学生记忆。其他实训项目如“识读道路施工图纸”“道路给排水系统”“道路施工技术”等也在实际施工场地中随着工程进度陆续实施。全部实训项目结束后,最终以形成的实训产品及编制实训报告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三、项目化教学方案实施达到的效果
一当前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困境
1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高职院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虽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现实中并未建立或健全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一方面,学生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还是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实践考核比重相对较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实践活动数量不足,也缺乏相应的奖励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受到很大限制。2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没有形成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现有的实践教学只是按知识结构而没有按能力结构实施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没有打破学科界线、专业界线甚至是课程界线,因此,实验只是单一的或局部的技能训练,不能提高综合技能。
3教师实践培养能力不足
从现实来看,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使教师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对此,实践能力指导教师也必然是具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经验的专职教师。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专职的实践教师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高职院校并没有积极地引进用工单位的工程师加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理论课程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锻炼,进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教学方向。
4用工单位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