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资调查报告

工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工资调查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工资调查报告

上班族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80后”一直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人群,特别是80后上班族,已经成为企业的基层员工和经理层的主力人群。

80后是变革的一代?还是颓废的一代?他们又是如何看待70后的?

近日,搜狐新闻、中国最大的上班族网站忙否网与知名咨询公司大度咨询共同了《80后上班族生存状态调查报告》,在北京CBD地区通过走进公司访谈的方式进行了1对1调查,原始调查样本超过1000人,年龄限定在80-85年出生的用户,最后由大度咨询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整理、分析,最终生成调查报告。

80后上班族58%讨厌70后

有人说80后追求时尚和前卫?《80后上班族生存状态调查报告》指出:58%的受访者讨厌70后。其中,15%的受访者认为70后抠门,20%的受访者认为70后太死板老套,23%的受访者认为70后太假不敢讲真话。

42%的80后认为70后很强

点击阅读全文

企业员工离职报告

离职的三大主因

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变化,不同的阶段造成人才离职和更替的原因也不尽相同。那么近一个时期,是哪些因素成为影响“人心思动”的主导因素呢?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显示,“更好的发展机会”、“家庭、健康等个人因素”以及“对薪资福利的不满”是排名前三位的造成员工离职的原因。

调查分析显示,由于目前企业发展迅速,造成求职机遇和人才流动的频繁。这也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遴选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位。智联招聘职业顾问郝健说,现在是产生机遇的时代,每个人谋求自身价值和发展的空间也大大增加,“奔前程”而且奔个好前程是个人的头等大事。因此,既然社会能够提供出更多的发展机会,自然人才流动会相应增加。但是,这种流动也需要合理性,例如“扎堆”式的集中向某些热门行业或职业拥挤或者大量的跨行业跳槽,则都是不正常的离职流动。另外,现今竞争激烈,人才面临的各种压力都非常大,也的确会有人出现“不能承受之重”的情况。而“对薪资福利的不满”产生的离职始终都是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离职高发期的两大时段

企业的发展都是长远的建设和规划,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同样是需要时间的。而从此次离职率的调查显示,工作2-3年后的员工人群是离职的第一个高发阶段,而比较新的动向是在工作7年后的员工人群呈现出第二个易离职的高发时段。因此,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规划的时候,需要格外关注。调查结果显示,工作2-3年的员工离职率最高,达到了33%,而工作年限超过5年则呈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在工作7年以上的员工离职率达到了16%,特别是在制造业员工离职率则超过了20%,呈明显增长的态势。

本科生离职率偏高,工资是“诱因”

点击阅读全文

集团职员离职报告

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变化,不同的阶段造成人才离职和更替的原因也不尽相同。那么近一个时期,是哪些因素成为影响“人心思动”的主导因素呢?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显示,“更好的发展机会”、“家庭、健康等个人因素”以及“对薪资福利的不满”是排名前三位的造成员工离职的原因。

调查分析显示,由于目前企业发展迅速,造成求职机遇和人才流动的频繁。这也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遴选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位。智联招聘职业顾问郝健说,现在是产生机遇的时代,每个人谋求自身价值和发展的空间也大大增加,“奔前程”而且奔个好前程是个人的头等大事。因此,既然社会能够提供出更多的发展机会,自然人才流动会相应增加。但是,这种流动也需要合理性,例如“扎堆”式的集中向某些热门行业或职业拥挤或者大量的跨行业跳槽,则都是不正常的离职流动。另外,现今竞争激烈,人才面临的各种压力都非常大,也的确会有人出现“不能承受之重”的情况。而“对薪资福利的不满”产生的离职始终都是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离职高发期的两大时段

企业的发展都是长远的建设和规划,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同样是需要时间的。而从此次离职率的调查显示,工作2-3年后的员工人群是离职的第一个高发阶段,而比较新的动向是在工作7年后的员工人群呈现出第二个易离职的高发时段。因此,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规划的时候,需要格外关注。调查结果显示,工作2-3年的员工离职率最高,达到了33%,而工作年限超过5年则呈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在工作7年以上的员工离职率达到了16%,特别是在制造业员工离职率则超过了20%,呈明显增长的态势。

本科生离职率偏高,工资是“诱因”

在此次调查报告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科学历的员工与其他各种不同层次学历的员工比较,是容易离职的一个群体。其离职率在服务行业和其他行业类的调查中均超过了60%,即使在制造业中也达到了31%,大大高于以往认为容易发生离职的低学历专科生群体。

点击阅读全文

对储运有限公司申贷的社会调查报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关于×,×××储运有限公司申贷的调查报告

姓名向军学号021020468

专业金融入学时间2002年秋

试点单位××电大开放教育学院

调查单位××××储运有限公司

点击阅读全文

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完善论文

摘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已被广泛应用于未成年人刑事审判领域,有的法院还将该制度引入民事审判领域,经过实践检验,它对于实现刑罚个别化,教育、感化和矫正未成年罪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立法上的欠缺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社会调查制度在运行中遇到诸多障碍,使其应有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其法律性质、工作程序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进一步完善该制度。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法律定位及实践意义

社会调查制度,是指在未成年刑事诉讼中,判决宣告前由有关部门对未成年被告人犯罪行为的社会背景、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实施犯罪前后的表现等进行调查,并形成书面社会调查报告提交到法庭,为司法机关正确处理和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提供重要依据。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社会调查制度的实质是一种人格调查制度。因为人格调查制度是在刑事诉讼中,特别是在法院的判决前,对行为人的性格爱好、身心状况、家庭状况、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社会交往等情况进行调查,综合判别被告人的人格状况、测定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作为对行为人作出恰当处置时参考因素的活动,其本质是强调对犯罪人个体的尊重与关注,强调刑法的实质公正,这与社会调查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一致的。

考察域外有关人格调查制度的法律规定,可以看出,人格调查制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人格调查紧紧以行为人为核心展开。人格调查需要调查的项目有很多,包括行为人的性格特点、身体状况、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社会交往、平日及实施指控行为前后的表现等,这些项目繁多的调查,看起来非常分散与杂乱,实际上,这些调查都是紧紧以行为人为核心展开的,对行为人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等背景情况的调查以及对被告身体、性格等自身状况的调查,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目的在于从各个方面收集和行为人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全面掌握行为人的个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判定行为人的人格。

二是人格调查通常由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来完成。对行为人的人格状况的测定与评估,不是把各个项目简单罗列,而是通过由表及里、由表象到实质的调查分析,来综合判断行为人的个性特征、心理活动、发展趋势,其调查程序的严谨性和调查结论的法律属性,决定了调查主体的特殊性。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