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工作考察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为汲取周边地区农民培训工作的先进经验,为我县进一步做好农民培训工作提供借鉴,年2月26日-28日,县委办副主任、县农办主任带领农办、财政、人劳及各定点培训学校负责人一行13人,赴市区、县,市县等地考察学习农民培训工作,重点考察农民培训规范化建设、资金管理机制及工作措施等。
根据安排,我们先后考察了市区镇农技站、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和市县西造纸中专等培训基地。同时,听取了各地农民培训工作的经验介绍,我们对、等地的农民培训的创新与特色有了一个较完整、较深刻的认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县及县农民培训基本情况
1、区农民培训基本情况。市区位于省西南部,是市政府驻地。全区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3万人。耕地面积16.98万亩,人均耕地0.67亩。去年,全区全年农业总产值16.3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402元。该区从年开始实施农民培训工程,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等举措,农村劳动力素质及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该区外出人口从年的4.6万人增加到年的5.96万人,劳务收入从年的1.62亿元增加到年的3.21亿元,年平均递增18个百分点以上,农民培训工程在该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县农民培训基本情况。市县地处西南山区,是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县。全县总人口10.8万人,农村劳动力5.87万人。支柱产业是木制玩具和香菇种植。该县年以来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培训重点以结合当地香菇产业,推广香菇种植为主。他们在培训过程中实行了“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制定实施培训规划、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培训师资、统一资金管理”的“五统一”战略,有效地克服了分散培训、重复培训、低效能培训等弊病。该县精心打造的“师傅”培训品牌已闻名大江南北。
3、县农民培训基本情况。市县地处省中西部,全县总人口41万人,农业人口36.4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89.02%。该县将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方法到位,措施有力。该县着力培育的“保姆”,也是“保姆”的发源地,已成为全省知名的劳务品牌,为促进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做好外来人口大量导入带来的挑战分析研究,2005年4月22日到23日,受副书记委托,由副区长带队,政法委、劳动局及计委有关同志一行11人,到江苏市考察学习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经验。按照安排,我们先后考察学习了群叶打工公寓、千叶打工公寓、玉山镇同心外来人口管理站、周市镇市北社区外来人口登记服务站的工作、管理情况,并与市政法委外口办、发改委、计生委、劳动局、公安局等部门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研讨学习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经验。现将简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外来人口基本情况。
市是一个新兴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辖10个镇和1个国家级技术开发区,辖区户籍人口63.7万人,登记外来暂住人口62.5万人,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是1:1,外来人口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来人口总量不断上升。2000年登记外来人口数为13.5万人,2004年登记数为62.5万人。外来人口每年以48%的速度递增。
2、外来人口文化水平较低。市外来人口中80%来自农村,80%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3、外来人口以经济活动为主,主要分四类:
月中旬,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带领部分政协常委、委员,采取现场视察、集中座谈等形式,对全县交通运输工作开展了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交通运输工作现状
(一)交通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今年以来,县交通运输部门按照“对外升等出口路、对内实现多循环、县乡道路黑色化、村级道路等级化”整体思路,深入开展“交通固本超越年”活动,交通建设掀起了热潮。谷竹高速、龙王垭隧道建设圆了竹溪人多年的梦想;水兵路建设、鄂洪路改造、兴界路复修如火如荼;县乡干道建设全面铺开,水毁公路复修扎实推进。通过现场视察,委员们看到了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的场面,看到了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给全县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看到了交通人苦干实干的精神面貌。全长1898米的龙王垭隧道,自年月动工建设,采取双向进洞、三班倒挺进的办法,目前洞身已掘进50米,可望在明年底竣工通车。潘口电站水兵公路复建一期工程路基已完成总工程量的0%,11座公路桥已完成8座,另3座正在进行上部构造施工,路面硬化正在全面铺开。
(二)交通运输项目建设卓有成效。通过视察,委员们切身感受到了交通运输项目工作很主动、很扎实、很有成效,项目争取力度大,项目建设成效十分明显。“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4.7亿元;今年至月,已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2亿元,占年计划2.5亿元的88%,全年可望突破3亿元。
(三)“十二五”规划编制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年月,县交通运输局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开展外业勘察的基础上,编制了《交通发展规划》、《“十二五”交通(干线路网)发展规划》、《交通(旅游公路)发展规划》、《“十二五”交通(农村公路)发展规划》草稿。县委召开“四家”联席会议,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县交通运输局及时进行修改完善,现已形成正式的《“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方案》呈报到市交通运输局。与此同时,注重做好《规划》的对上衔接、立项、申报、争取工作,“十二五”计划申报一级公路项目3个、二级公路项目6个、三级公路项目8个、隧道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120亿元。目前,襄关公路城绕城段一级公路申报工作,经多方争取得到了省交通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首肯,有望纳入省市“十二五”规划和年拟开工计划;水向路提档升级为二级路已做好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对上申报也有了明显进展。
(四)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比较规范。一是注重公路养护管理。县交通运输部门以推进养护体制改革为重点,严格落实养护责任制,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水平。全县列入国家正式养护公路539公里(其中:干线225公里),干支线好路率完成78%,其中干线公路好路率完成87.4%。二是注重交通行业管理。以运输市场整顿为重点,着力抓好运输市场的规范管理工作,客运市场、货运市场、维修市场和从业人员培训市场运行比较规范。三是注重抓好安全管理。以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管理为重点,着重加强项目调度、资金运作、工程监督、施工安全、运输安全、质量安全等管理,保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全县道路、水路运输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龙王垭隧道等县内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零事故。四是注重交通队伍管理。以政风行风评议为契机,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做到廉政监督与质量监督同步进行,廉政合同和工程合同同步签订,廉政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验收,做到了交通建设质量不降,交通运输干部队伍不倒。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做好外来人口大量导入带来的挑战分析研究,2005年4月22日到23日,受副书记委托,由副区长带队,政法委、劳动局及计委有关同志一行11人,到江苏市考察学习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经验。按照安排,我们先后考察学习了群叶打工公寓、千叶打工公寓、玉山镇同心外来人口管理站、周市镇市北社区外来人口登记服务站的工作、管理情况,并与市政法委外口办、发改委、计生委、劳动局、公安局等部门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研讨学习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经验。现将简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外来人口基本情况。
市是一个新兴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辖10个镇和1个国家级技术开发区,辖区户籍人口63.7万人,登记外来暂住人口62.5万人,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基本是1:1,外来人口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来人口总量不断上升。2000年登记外来人口数为13.5万人,2004年登记数为62.5万人。外来人口每年以48%的速度递增。
2、外来人口文化水平较低。市外来人口中80%来自农村,80%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3、外来人口以经济活动为主,主要分四类:一是“白领”,以人才引进为主,有较高的学历,他们思想、工作、生活比较稳定,约占10%;二是“蓝领”,以打工为主,居住相对集中分布在工厂企业,占外来人口总数的77%;三是“灰领”,即自由职业者,以小商小贩为主,占总数的8.2%;四是“黑领”,即“三无”人员,居无定所,素质较差,对社会危害大,约占2‰。
考察报告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
考察报告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统称为考察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写作文体。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表明:认识的唯一源泉是物质世界。.认识依赖于实践,人们的认识过程必须经过感性认识阶段,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到社会实践中去考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具体运用。
重要领导人的职责是发现问题,制定政策,解决问题。要发现问题,就必须考察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考察它的内部、外部的各种联系。至于作出决策,解决问题,那就更需要通过系统、周密的考察,探寻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然后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重要领导人亲自进行考察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不可能事必躬亲,他们需要借助别人的考察结果来协助他们制定有关政策。这样,考察活动就日趋社会化,群众化。在以信息为基础,讲究决策科学化,工作高效率的新时期,考察报告就具有更大的意义与作用了。
科研人员要为某项科研任务获取科学数据,也需要亲自进行实地考察——对事物的内部的活动规律进行考察,对有关资料进行考察,否则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我国社会科学的考察工作有良好的传统,但对自然科学的考察,由于种种原因,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大规模区域经济开发的需要,才开展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工作。建国四十年来,综合考察范围遍及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特别是对许多边远地区,进行过数次综合考察。以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为例,1956年国务院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完成其中规定的有关国家边远地区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考察任务,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组织各项综合考察,先后组成十个大型综合考察队,每年有上千人同时考察。这一时期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国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地区开发方案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和依据;促进了资源研究和考察事业的发展。在综合考察活动开展的基础上,还建立了许多科研机构。有的考察队还系统地编写了地貌、气候、土壤、植物等科学考察报告,成为学科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