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管理世界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从研究主题、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了管理会计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进而采用文献回顾对《会计研究》和JMAR在19962006共11年发表的管理会计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前述分析。最后,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如何走向世界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理论基础
一、引言
管理会计诞生于19世纪西方纺织、钢铁等重型制造企业中。二战后,管理会计正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一门专业学科,并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几十年来,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伴随着众多企业的生存与竞争不断地突破自我和创新,研究内容不断增加,研究方法日趋多样,理论基础也不断扩展。可以说,这门学科的研究目前在西方已经比较成熟。
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早期的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还没有自己的体系和重点。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研究逐渐与实务相结合,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摸索,取得了许多丰富的成果。时至今日,与国外相比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能够使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我们以相关文献为依据,从研究主题、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来分析管理会计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提供建议。
二、管理会计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摘要:为探究档案学领域作者合作关系与合作主题,选取该领域7种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其2014年至2018年间发表的合著论文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领域作者合作特征进行剖析、得出结论:档案学领域作者总体合作程度较低;高产作者间合作网络可达性较好,信息交流、传播比较容易实现;合作小团体数量较少,且合作关系受地理位置影响大,合作主题各有特点。
关键词:档案学;社会网络;合作关系;合作主题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大数据与档案、云计算与档案馆、物联网与档案馆等,知识共享与合作逐渐成为档案学领域的主流发展模式之一。通过检索文献发现,有不少学者曾对我国档案学领域的合作展开探究,但研究内容多集中于档案资源合作共建、数字化档案合作保存等方面,鲜有学者针对科研合作模式开展研究,目前可检索到的文献有王德庄与姜鑫运用AKCA方法(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研究了我国档案学领域的作者潜在合作关系[1];刘扬扬与周丽霞以《兰台世界》作者合著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档案学领域作者合著的特点[2];张成丽通过梳理《档案管理》期刊学术论文,从合作论文的年代产出分布、高产合作作者分布、作者合作的网络结构等方面,对《档案管理》所刊登论文的作者合作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探索[3]。本文拟以档案学领域7种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科研论文作者合作网络特征进行研究,力图发现我国档案学领域的知识合作现状,为该领域的知识共享与团队合作提供指导性建议。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档案学领域作者的合作网络,采用的分析工具是Ucinet,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主要用到网络密度分析法和网络中心性分析法。网络密度测量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整体密度反映了网络的连通性;中心性描述的是个人或组织在所处的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及重要性。社会网络分析法已经被证实可以应用于作者合作关系分析及其网络结构阐释[4],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档案学领域作者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将作者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看成一张网,其中,一个节点代表一位作者,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囿于数据处理能力,在检索数据时对数据来源期刊进行了限定:从2017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选择7种档案学核心期刊:《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北京档案》《档案管理》《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检索各类档案机构在这7种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具体检索方法:在中国知网中,设定检索篇名为“档案”,同时文献来源设定为上述七种核心期刊,发表时间为“2014—2018”年,共检索出论文5880篇(检索时间:2019-09-12)。为确保数据准确性,笔者进行如下操作:①剔除政策解读、新闻集萃、讲话稿、人物访谈、征稿启事等非学术性以及无署名作者的相关文献;②为使计量和图谱分析具有可比性,未将极少量的英文文献纳入分析。经过数据清洗,本文共筛选出2014—2018年发表的4341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论文信息导入NoteExpress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软件,分别统计年度发文量以及合作发文数量等数据,获得档案学领域2014—2018年合作概况;运用Bibexcel软件构造合作者共现矩阵,导入Ucinet6软件读取并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合作发文情况
企业管理论文 在管理学的几个主要分支中,战略管理学(StrategicManagement)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一般认为只有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战略管理才形成了真正的理论体系。在商学院里,战略管理学在此以前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依赖案例作为研究和教学的手段。今天,战略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其他领域一样,被视为广义的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战略管理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通过在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做出的。
我们试图通过对国内管理学刊物上发表的战略管理论文进行检阅,试图对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现状进行评估。在进行调研与分析之后,我们选取国内两份典型性管理学刊物《管理世界》和《南开管理评论》,对它们2003年全年中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研究。
战略管理学的主要课题包括:战略制订与实施、战略规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报酬制度、资源配置、多元化与组合战略、竞争战略、合作战略、总经理的选择及其行为、以及高层管理团队的组成与机制。按照这些标准,我们分别从两本刊物的论文中确定二十三篇(《管理世界》)和十九篇(《南开管理评论》)战略管理论文。
我们发现,第一,国内战略管理学研究从内容上讲尚停留在学科“边缘”。
出现频率最高的题目属于“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董事会”这一类,共有约11篇论文;其次为“竞争力/竞争优势”类与“跨国公司/国际战略”类,各有6篇左右;其他至少有三篇的还有“创新”类和“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类。
如果把这一结果与前述的战略管理学的“领域陈述”相对照,可以看到本领域内一些最基本的课题,例如属于战略内容的行业分析、战略组别、商务层战略、横向多元化与纵向一体化、合并与兼并等,以及属于战略过程的决策机制、结构选择等,均未得到应有的位置。
摘要:发展医学科技事业是同志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医学科技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必须重视医学科技伦理问题;医学科技的发展必须为人类造福;尊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护知识产权;诚信、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这些内容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
医学科学技术作为科学技术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推动医学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医学科学技术是同志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有过许多精辟论述,他特别强调在发展医学科学技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伦理道德规范。
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同志医学科技伦理思想,对于促进我国医学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医学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中的作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志医学科技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客观、公正地评价医学科学技术的作用,重视医学科学技术伦理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运用于各个领域。在医疗卫生行业,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一些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之中,为人类的健康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带来了福音。在新的历史时期,医学科学技术更深入、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正如同志于2000年8月21日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20世纪,人类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从量子理论、相对论的创立,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信息科学的诞生,到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绘就,世界科技发生的深刻的革命,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可以预计,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1]220“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生物工程技术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为农业、医药和人类健康开辟了全新的前景。”[2]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高新医学技术的运用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新医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高新医学技术在医疗工作中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健康服务。2000年8月5日,同志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强调:“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3]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为人类造福历史经验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同志曾多次指出: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以知识造福于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责任。”[1]601995年5月26日,他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工作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主战场,把攻克国民经济发展中迫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4]“要十分重视解决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减灾防灾、人口控制、人民健康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问题,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作出贡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1]54防病治病,促进人们的健康是医学的根本目的。高新医学技术的运用是实现医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要使高新医学技术发挥积极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操作、运用高新医学技术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为病人服务的崇高品德。因此,应对医务人员加强医学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真正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从而有利于医务人员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克服医学技术主义至上的观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贯彻和落实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