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管理实习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文关键词]临床实习生;临床教学;带教管理;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的医学教育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第一步.是培养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能力的关键期。医院经过实践,在实习阶段,严格临床实习生的教学与管理,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是金州区的医疗中心,是大连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是金州区的高校毕业就业见习基地。医院每年承担大连医科大学一个班的临床毕业实习任务。临床实习的教学是医学大学学习的继续,是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必须经过的实践过程,此阶段是医学生的医学教育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的能力。对于从学院课堂走向临床实习的学生.尽管心理上有准备。但对医院的工作对象和环境,医疗流程,各项规章制度还是陌生的。如何让学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熟悉医院的流程和了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他们实习期间乃至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至关重要。现将医院的具体做法小结如下:
1领导重视,保障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和实施
院领导对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分管领导明确,组织机构健全。院内成立由院长、主管副院长、科教科、护理部、医务科和各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专家组成教学领导小组及教学委员会,负责对全院教学工作的领导、管理和质量监控。教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科教科),具体负责医院教学日常事物性工作;执行医院教学委员会的决议和工作任务;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院内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检查评教工作.促进教学工作任务的落实。
医院从主管领导到各带教老师,都有明确的责任,各负其责。学生上岗前,主管部门科教科,组织各有关科室,分工对学生集中进行岗前培训,使学生尽快适应医院的规章制度。科教科定期向主管院长汇报教学工作进展情况,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管院长有针对性地做出部署,以保证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和实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接受省内外护理院校实习生约600名,2014年接受护理实习生602名,其中女579名、男23名;年龄18~24(21.3±1.16)岁;专科493名,本科109名。分别安排在全院54个护理单元实习,临床实习时间为8~10个月,均采用护理实习生综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1.2设计与应用
1.2.1设计思路
护理实习生综合管理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临床护理实习管理的事务流程,设计思路坚持需求牵引、技术推动、信息主导、综合集成的原则,把以往的教学经验加以总结、提炼,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进一步规范护理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本文作者:朱凤萍作者单位:江苏射阳明达学院
实习生
作为实习生要克服依赖心理、攀比和嫉妒心理[1]。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攀比、嫉妒心理问题严重,他们往往将自己和其他岗位(领域)的同学薪酬待遇进行比较,产生对别人的嫉妒心理,从而产生对本职工作的不满意情绪。为了克服不利心理因素造成的影响,实习生自身应树立全局观,克服自私狭隘等心理,摆正实习的心态。另外实习生本人也要学会正确处理好内部与外部人际关系,通过建立师徒之间、同事之间以及上下级的良好关系,主动适应实习社会化过程,融入实习酒店氛围中,只有这样才会有舒心的工作情绪,才会坚持留在本岗位、酒店甚至本行业。
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在校期间对学生的教育
80后特别是90后的学生普遍表现为不能吃苦、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等特点。针对这些缺点,学校、系部和任课老师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的活动树立集体观、培养团队意识以及磨砺学生的意志。学校应尽早让学生通过社团组织、认知见习、课程实习等方式获得与其专业相关的实践经历[2]。
一、医学院校方面的原因
1.1入学门槛低,生源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进入卫生学校的学生均为中考成绩不理想甚至免试入学的学生,无法为医院提供更多优秀的护生。鉴于各种原因,到基层妇幼保健院的护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无法分配到综合医院实习而做出的无奈选择。
1.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方法滞后从事护理教学工作的老师很多没有经过临床经验的积累,专门从事教学工作,对护理发展的前沿知识不了解;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甚至出现与卫生部颁发的各种护理规范、指南不一致的情况;为了一味提高执业考试的通过率,教给学生更多是如何应对执业考试的技巧。
二、护生方面的原因
2.1专业知识的缺乏,护理安全意识淡薄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导致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学校和医院均没有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护生系统地学习医疗法规及各项护理制度,面对病人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出现对护理安全隐患预见性不足的现象。
2.2思想准备不足,应变能力差护生初到医院的时候,对护理工作还有较强的新鲜感,实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但随着实习的进行,对护理工作的理想化逐渐淡薄,加上医疗环境的恶劣,病人及家属的不信任,快节奏的医院工作和生活,使他们产生紧张、自卑、自我怀疑、无所适从等心理问题。加上护生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专业技术操作、各科的高危因素不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故障的排除不熟悉或未能完全掌握,从而表现出工作无条理、无计划,出现问题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应然功能
旅游管理作为一个专业出现,在我国的历史还不是很长。综观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均以培养旅行社、饭店、风景区等行业一线管理人才为目标。从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强调技能角度出发,各校普遍加大了实习学时在总学时中比重。在2,600左右的总学时中,实习学时一般在540~900之间。以对中部某省的调查为例,具体操作时主要是两种模式。约有60%的院校实行“2+1”模式,即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进入企业实习。另有40%的院校在第五学期的前2个月集中授课,然后安排学生离校实习直至毕业。实习形式化和走过场的倾向,实践和理论教学缺乏统筹等现象引起广大学生及家长的质疑。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功能进行合理界定。
(一)实习功能的客观性。从学生认知规律上看,旅游管理专业的部分理论课程若缺少实践环节的支撑,则难以实现知识的内化。从就业需求看,缺乏实习这一载体,学生的职业精神与伦理、职业技能和素养难以形成。对学校而言,实习更是检验教学质量、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尽管在现实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但这并不能成为完全取消实习环节的充分理由。实习功能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实习功能的有限性。实习的目标仅在于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最通用的技能,初步适应企业文化,从而比较顺利地实现“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化,完成学校和企业的对接。当前有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专家都认为,实习阶段的训练就是让学生在毕业前成为一个熟练的员工,企业招之即可顺手使用。这种认识并不切合实际。从宏观看,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样面临妥善处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关系的问题。若以熟练员工作为实习的终极目标,实习时间必然要拉长,通才教育将受到影响,二者此长彼消的关系相当明显。当前,旅游高职教育正面临着“高等性”和“职业性”协调的突出矛盾,以“职业性”取向为特征、强调起航能力的实习环节若占用学时过多,则代表毕业生持久发展能力(或曰远航能力)的“高等性”往往无法通过充足的理论课学时落实。我们在对用人单位进行的毕业生质量调查结论证实了这点。诧异的是,多数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抱怨的并非专业技能,而是感觉毕业生在发展后劲方面与中职生、高中毕业生相差无几。他们普遍希望学校在外语、计算机及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上加大力度。
(三)实习功能的指向性。从逻辑上讲,高职学生在三年学制期内均为学习者身份,通过校内课程来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校外实习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遗憾的是,我国旅游高职教育专业的实践表明,实多已异化为就业:譬如企业来学校大张旗鼓地举行招聘见面会,学生上岗后领取一份还算体面的工资,尽管我国的法律及司法解释还并不承认学生的劳动者身份。学生的“学习者”属性淡化的同时,“劳动者”属性日益彰显,学校与学生的联系松散,教育管理职责难以落实,最终“放羊式”实习盛行全国。其直接的后果是,社会各界开始质疑三年学制存在的合理性。学费按照三年来收取是否经得起正义尺子的检验?正如北大的朱苏力先生所言,在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情况下,非教学管理期间收取的学费变成了法律上的、实实在在的“不当得利”,学校的公益性形象大打折扣。总之,实习环节的教学本质属性意味着学生实习不应以获得报酬为前提,实习仅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探索,其主旨在于检验所学知识,积累必要的经验。实习环节的这一本质属性还意味着其时长的设置应以技能学习的必要性为限度。超出这一限度的实习将背离我国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亦难以找到法律依据。从内涵的归属指向性看,实习应界定为教学工作的自然延续。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传统实习模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