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古代文学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出现史料并对其进行的发掘,其中特别是部分作为陪葬品文物的史料,不仅在极大的程度上拓展并丰富了中国的史料库,还能够修正以及补充,有时甚至是改变以至于推翻以往的研究结论,影响着学术的理念以及研究的方法,推动新学科的产生,有利于评估文学史。想要研究文学史,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将文学史料做为基础,但同时文学史研究却不能和文学史料等同起来。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料;古代文学
通常的情况下,很难保存历史的真相,而同历史实际相比而言,现存的古代史料又是十分片面的,局部的,往往存在个人情感上的偏向。而在文学史的研究上,人们一般不仅仅针对古代史料,不自主的介入主观就成为了自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对当代而言,现存的史料往往是有限的,而对史料的理解认识却可以是无限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常常能对史料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时,应当重视并承认研究者主观作用,能够正确地体悟并分析,评价文学史料,不以文学史料为基础的研究,就可能会陷入相对主义。
1.古代文学史料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基础
想要研究真实的中国古代文化,就必须把客观的史料作为研究一切的基础和依据。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系统工程。从它的结构上来看,可以分成四个基本层次。
1.1史料确认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面临日益边缘化的尴尬处境,边缘化既有急功近利与实用主义的思想泛滥、教材内容的与现实脱节,又有课程设置的重“史”轻“文”和教学手段的陈旧单一等。面对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必须转变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养,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注重古为今用,教学接点地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等多方面手段,方能使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学习焕发生机。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边缘化;教学思考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
(一)古代文学教学地位的边缘化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是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伊始的专业主干课之一,其时间跨度跨越中华三千年历史,学科涉及哲学、史学、美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囊括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体系恢宏。其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然时移世易,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地位令人担忧,呈现日益边缘化趋势。究其边缘化表现,突出表现为教学课时不断缩减,甚至取消了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最初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组成,二者课时分开设置,课程安排贯穿三学年或两年四学期,课时充足。其具体课时数,仅古代文学史,最初部分院校达500多课时,或400学时。现在绝大部分院校将作品选课程取消,文学史课程课时压缩至200到300课时之间,而我校则直接压缩至192课时,且仅有的192学时还包含每学期6学时即四学期共24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则理论教学课时实际只有168学时。
一、重新调整课程结构,健全新的课程体系
实行学分制后,为了学生灵活掌握学习进程的需要,各个二级学科的课程设置打破了过去单一的结构模式,形成多板块多门课程的格局。中文系最近制定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以下简称《教学计划》)把本专业的全部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必修课程”又分为四小类,即“公共基础课程”“、教育类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实践类课程”“,选修课程”则分为两小类,即“专业选修课程”和“文化素质选修课程”,而“专业选修课程”又分为“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两个板块。这样各个二级学科既可以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又可以设置“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改变了过去只有一门必修课程而无选修课程的格局。这样的课程结构设置,既适应了学分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程的需要,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有选择地深入学习某方面的课程,同时也兼顾了对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古代文学的各类课程中,必修课程只有一门《中国古代文学》,限选课程有《唐诗研究》,任选课程有《〈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宋词技法研究》等。《中国古代文学》是《教学计划》中的9门“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这9门课程共有45学分《,中国古代文学》12学分,约占其中的26.7%。《教学计划》中的“专业选修课程”共有20学分,如果也按26.7%的比例计算,古代文学方面的选修课程在其中大约可以占到5学分,但古代文学的选修课程目前只设置了3门,每门2学分,共计6学分,也就是说,学生只有把这3门课程全选了,才能修满应修的5学分。很明显,可供选择的课程太少,所以古代文学方面的选修课程有待增加。那么,应该增加哪些课程呢?我们不妨进行综合考虑,在《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体系里面建立一个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我们可以把这个体系分为四个板块,即“古代文学必修课程”“、古代文学限选课程”“、古代文学任选课程”和“古代文学配套课程”,前三类课程是《教学计划》中已有的,后一类课程是增补的。下面我们就分别讨论这四类课程的设置问题。
(一)古代文学必修课程
“古代文学必修课程”当然属于“专业必修课程”,它是古代文学的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中已有一门《中国古代文学》,但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读”两部分,且学时已锐减,为解决以往教学中的“重史轻文”问题,我们可以把文学史与“作品选读”分开开课,又由于必修课程所分配的学时有限,不可能再把“作品选读”作为必修课程,我们可以把它纳入选修课程,这样在“古代文学必修课程”中就只开一门《中国古代文学史》。很明显,这门课程与原来的《中国古代文学》这一课程有很大的联系,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
(二)古代文学限选课程
“古代文学限选课程”,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古代文学基础性限定选修课程,它属于《教学计划》中的“专业限选课程”。这类课程是对“古代文学必修课程”的一种补充,之所以把它列为限选课程,是因为一方面,与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样,它的教学内容是基础性的,是本学科知识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而在必修课程中又无法挤出学时为它开课,只好把它设置为选修课程;另一方面,这类课程可以设置很多门,但由于受学时限制,学生不可能全修,只能有限制条件地让学生选修。在《教学计划》的“专业限选课程”中已有一门古代文学方面的课程《唐诗研究》,很明显,这是一门研究性的课程,与我们这里所说的基础性的“古代文学限选课程”不同(《教学计划》中的限选课程与我们这里所讲的限选课程不完全相同,它并没有限定为基础性课程),所以这门课程不宜再列入其中,我们可以把它纳入“古代文学任选课程”。那么,在“古代文学限选课程”中可以设置哪些具体的课程呢?我们不妨在其中设置“作品选读”(或称“作品导读”)和“文体专题”两类课程,因为这样就可以弥补必修课程中只讲文学史而不讲作品,只注重“史”的线索而对文体考虑不周的缺陷,从而使限选课程与必修课程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合理而全面的古代文学基础课程体系。“作品选读”可以设置《先秦两汉诗文导读》《、汉魏六朝辞赋骈文导读》《、古代文言小说导读》等课程“,文体专题’可以设置《唐诗宋词专题》(或称《唐诗宋词鉴赏》也行)《、唐宋散文专题》《、元明清戏曲小说专题》等课程。当然这么多的课程不可能让学生全修,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选修3-5门,其中《先秦两汉诗文导读》《、唐诗宋词专题》《、元明清戏曲小说专题》这三门课程必选,其它课程可以不选,也可以任选1-2门。“作品导读”和“文体专题”这两类课程,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点是,两者的教学目的都在于让学生熟悉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提高其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掌握各类文体的发展线索,都重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同之处在于“,作品导读”侧重于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具体的文学作品,以培养学生识别和评价作品优劣的能力,准确阐释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正确揭示作品所容载的文化信息的能力和合理分析作品艺术特点的能力。而“文体专题”侧重于对各类文体的特点和发展历程的描述及其作品的赏析,以让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的发展脉络,提高其鉴赏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所以两者都离不开作品,而且作品是立足点,但有所侧重。之所以要将先秦两汉诗歌散文、汉魏六朝辞赋骈文、文言小说等列为“作品导读”类课程,主要是这些作品承载着大量的中华文化信息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又有着较强的文学艺术性,学生不能不读,但这些作品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的作品,语言文字又比较古奥,学生要想读懂,需要教师先引导他们扫除语言文字障碍,然后再引导他们领悟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而唐宋以后的文学其语言相对浅近一些,艺术性和文体意识也越来越强,学生对这些作品尤其是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了解的也更多,不仅内容熟悉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评判力,所以就不能再局限在引导学生阅读具体作品的层面,而应把重点放在文体的鉴赏和文体理论知识方面。如讲授唐诗宋词,重点就在于让学生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和中国古代诗词发展的流向及特点。而对于元明清戏曲、小说尤其是白话小说,学生阅读与进行一般性的分析可以说不成问题,因此,教师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分析作品,归纳总结这类文体解读的方法要领,描述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如果还停留在一般的作品分析层次,就很难被学生认可。
一、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思考的引发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它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表现为:古代文学课时被压缩,学习意义不明确。认为在当今社会,掌握实用性的知识更为必要,古代文学离现实生活太远,对个人发展没有直接促进作用,是附庸风雅的声音时而有之。与国人忽视古代文学教学相反的是在“汉语热”的背景下,外国人对古代文学的向往。不少国家把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哪里,作为中国人的最典型特征又在哪里?这样看来,在当代社会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的思考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梁启超曰:“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中国古代文学负载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传道价值、育人价值,是中华瑰宝,是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仅教授理论知识,还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为一位典型的中国人。孟建伟提出了“文化教育”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导向的教育:它将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符合这个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释它。古代文学教学的作用是隐性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实现途径
古代文学的教学分为两大块: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古代各类文体的演变轨迹、文化思潮的兴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文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文学史为纲,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学史教材一直在变化,各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选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学史所讲述的多是知识性问题,比如文学发展的脉络、作家的贡献和地位、作者主张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等,经典作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学可以从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从将心比心,和古代作家产生共鸣;深度挖掘,领悟真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人文教育的现状
所谓人文教育,其本质在于人性教育,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加强受教育者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促进受教育者个人及社会价值的实现。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化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彰显,再加上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并不能一蹴而就,人们的教育观念开始向科学知识教育倾斜,人文教育逐渐被忽视。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对立也屡见不鲜。教师们盲目地认为,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让学生立足于社会,就必须使他们掌握特定的谋生技能,因此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一些专业技能课变成老师和学生们重点关注的对象,而文史哲等课程则被置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大学教育呈现出过分专业化的弊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2]。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观念则偏离了教育的初衷。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石,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价值导向和整个民族精神塑造的重大课题。
二、高校日本古代文学史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日本古代文学史的授课对象为高年级日语专业的学生。语言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语言这一工具,认为语言学习的目的无外乎听、说、读、写、译这几种能力的习得,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知识则无关紧要。部分教师“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观更是加深了学生这一错误认识。因此,目前高校日本古代文学史课堂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对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古代文学史中涉及到的作品及其社会文化现象只字不提或笼统概括;学生则更是出于应付考试、拿学分等目的,机械地学习此课程,教师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们为什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这是对文学人文教育作用的最高度赞颂。日本古代文学史不仅是一部日本文学发展史,也是一部日本文化、文明的进步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史。它具备文学和历史双重学科的性质,应该是对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对日本古代文学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总结,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通过对文学史中出现的著名作家的成长、经典作品的诞生、代表流派的形成等时代背景和历史要素的考察分析,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对作品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通过对中日文学发展史的对比以及文化差异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等。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日本古代文学史的教化功能,改变过去教学中只重视传授专业知识的做法,注重人文教育,使广大学生在学习日本古代文学史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心灵的熏陶和升华,“使学生变成历史意义上、文化意义上、情感意义上、道德意义上的人,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
三、人文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古代日本文学史课堂教学
(一)分析我国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学的建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日两国同属于汉文化圈,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建构,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学的建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向学生讲授日本古代文学史时,不能忽视中国古代文化的以下作用:奈良时代,汉字的传入结束了日本漫长的口承时代,使日本进入了文字记载时代,首创了由变体汉文或纯汉文书写的文字文学《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并为假名文字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平安时代初期,日本贵族文化兴起,汉字文化更是被置于公众场合,《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等大批汉诗集出现在日本文坛,一度占据日本古代文学的主流,掀起了唐风文化的高潮。初期的汉文学模仿带来了平安中后期的汉文学深层消化吸收,间接地推进了日本文学的“和风化”进程。日本古代文学双壁《源氏物语》《枕草子》中的白诗受容等就可以反映出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深远影响。镰仓室町时代是日本文学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的日本战乱频繁,文学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在中世文学代表作《沙石集》《徒然草》等作品中依旧可以看到中国儒家、道家与佛教典籍及其思想的受容;江户时代的草子文学、读本等更是处处有中国明清志怪、传奇小说的缩影,甚至出现了以中国的小说为题材的“翻案小说”。通过以上的日本古代文学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日本古代文学史是一部日本文学自身发展史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中国文化受容史,以此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及其深远的影响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