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轨道实训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职业人才岗位及专业素养要求
苏州和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司供电专业按岗位,一般分为两大类,城轨高电压和城轨接触网,高电压工种,需要对城轨供电系统内变配电所进行日常的运行、检修,对电气设备进行试验,以及SCADA系统维护检修。接触网工种要求对城轨接触网及相关设备进行周期性维护、检修、调试,并能不断改进接触网检修工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应能培养适应城轨运营一线需要的,具有必备的基础及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的运行、检修、试验、调试、施工、调度、故障处理作业,SCADA系统运行维护,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维护、检修、调试、施工及事故抢修作业,能从事接触网工、变电检修工、变电值班员、SCADA系统检修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式与教学计划
1.培养模式目前轨道交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三种,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岗前培训式三种。在国内,大中专院校中还没有正式设置地铁供用电专业,地铁供用电的专业人才大多来自电气化铁道供电,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而随着地铁项目陆续开工及投运,轨道交通人才呈现需求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苏州轨交1号线首批一线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了“订单式”培养模式,介于当时苏州本身不具备学生现场学习与实践条件,采用了外送至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地铁公司现场培训3到6个月的实践培训方式。截至目前,苏州已有两条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在与院校原有的合作培养经验及本身现有的运营经验基础下,具备了逐步完善和深化人才培养的条件,在人才培养的周期和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可以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
2.培养课程计划结合苏州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供电中心对人才专业能力需求及校企合作的框架内容,经过校企双方专业负责人的交流及协商,确定了供电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框图如图1,主要分为四大模块。
(1)基础素质模块。该模块体现了高职教育对大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能力的要求,使其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外语、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
一、汽车制造类专业校内实训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在企业面试中,学生对企业岗位能力的认知是学生能否面试成功的关键一环。因此,汽车制造类专业学生在上岗前进行的实训项目对他们职业生涯能否成功迈出第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而我们目前的实训教学却很难达到上岗前的培养目标。首先,现在的实训课堂是三四个老师带领四十几个学生在实训车间进行,其组织分组、学生管理、实训教学全靠老师来实现。一名实训教师往往管理十几名学生,这样,学生实训经常是爱学习的学生听讲,不爱学习的学生懈怠,因此造成了只有几个学生动手,大多数学生休息的现象。老师也经常是顾东顾不了西,成了“牧羊人”。其次,学生操作没有目的,缺乏实训目标,实训时要么一起动手,要么不知从何下手。学生对实训往往停留在表面,对实训过程或实训设备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再加之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就导致出现了典型的只会看热闹、不会看门道的现象。这样,学生在实训车间坐不住,时间长了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第三,如果要全程仿制汽车制造生产现场,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场地,这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承受不起的,所以很多学校只是利用几辆汽车进行拆装实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缺乏生产现场氛围,难以进入实训角色,因此就更不愿意动手练习了。
二、汽车制造类中职学校采用任务驱动式校内实训的尝试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我们在总结多年校内实训经验的基础上,对沈阳市内的汽车制造厂和汽车维修厂进行调研,提出了任务驱动式汽车制造类校内实训方法,并在最近的实训教学中进行了实验。首先,构建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相一致的汽车制造类“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训项目。我们结合沈阳市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需求,构建了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基于岗位需求的任务引领型”实训项目。重新设计汽车制造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引进一小段生产线,生产工位采用独立式设计,在需要时可以连接在一起,这样就保证了既能进行独立操作也能进行连续操作。实训项目的内容是前期调研时根据制造厂和维修厂的实际内容进行设计的,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和修理中常见的部位。项目内容有汽车车门拆装与修理、汽车空调拆装与检修、汽车前大灯拆装与检测、汽车座椅拆装、汽车仪表板拆装与检修、汽车外包围的拆装和雨刮器等外围附件的拆装。其次,以“有用、实用、够用、有效、先进”十字方针为实训宗旨。根据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或模拟企业环境下按工艺流程的各个工序依次进行训练,加强专业实训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即“以岗位要求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汽车制造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该实训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了专业与职业一体。第三,实训车间实行企业化管理,感受企业管理氛围,养成职业习惯。实训车间的企业化管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在实训教学中融入了企业元素。如:领料、回料完全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这样学生在学校就知道以后工作时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领料时填写领料单,返料时填写回料单,这样就保证了出入库管理的数据化和环境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实训车间的数字化管理。这样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企业化氛围,养成职业习惯,熟悉岗位要求。
三、结语
学校汽车制造专业实训已经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学生乐学、乐做”的实训课堂,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各个实训学科中得到体现,对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起到良好作用。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媒介”,并通过任务的划分来设置、整合实训课程。能力的培养通过完成任务得以实现,从而使得实训课程的结构和实施更为科学合理。改变专业课和实训课改革两张皮的分离现状,凸现了实训课程改革的全局性、整体性、协调性。
为了解决当前国际高速铁路需要大批高技能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的现实问题,职业教育需要实现育人模式的创新。本文以国际高速铁路为例,对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协同培育的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这一模式与专业性质相吻合,发挥协同培育的优势,确定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教学,以期为国际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培育提供参考。国际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培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校内与校外、学生与社会、课上与课外,教学需要精心设计规划,确定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国际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协同培育不能沿用原有的方式方法,需要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提出新的教学模式。
一、国际高铁人才协同培育的必要性
1协同培育切合高职学校的实际
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一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的协同培养以建构主义为基础,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动性。这在当前国际高速铁路工程的发展中,结合人才的实际培养和需求,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铁路教学采用合作训练,实现创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1]。铁路专业教学要结合专业特点,实现工学结合,加强学科建设。
2协同培育可以推动教学改革
协同培育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观,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将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来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工程建设和运维的许多理论基础是抽象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知识的传授效果,又要起到教学的作用[2]。协同培育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跟当下的高职教育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整体方向高度契合,而这也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协同培育创建了真实的场景,借助实际项目来完成实践,可以保证教学的效果。
摘要:实操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重要环节,由于受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和事故隐患的制约,生产现场实操培训成为安全培训的“瓶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一矿坚持理论与实际、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拓展训练与实操培训、煤与非煤“四结合”,将井下现场主要生产系统优化设计并建于地面,优化实操基地功能,优选实操设备设施,优选实操培训专业工种,制定实操培训及考评标准,构建员工拓展训练和实操培训体系,增强培训基地软硬件实力,对加强安全培训实操考核,提升安全教育培训质量,推进全员素质提升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煤矿;实操培训;优化;实践
引言
实操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重要环节,由于受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和安全事故隐患的限制,在井下现场进行实操培训易因学员的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事故隐患,就是在地面车间实操培训同样不利于矿井安全生产,轻则影响生产,重则有可能造成事故。实操培训是目前煤炭行业安全培训共性弱点,生产现场实操培训成为安全培训的“瓶颈”。要实现全员适应性、应急性、提高性培训和职工素质提升,必须有安全先进的专门的实操培训基地作保证。如何为员工提供安全先进的实操培训场地和设施,是煤矿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煤矿实训基地建设优化与实践》项目的研究,坚持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推进讲练一体、实操实训,服务素质提升,服务安全生产。本课题立足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一矿培训基地现状,加强调查研究,以“仿真、体感、实操、安全”、“实际、实用、实效、创新”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际、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拓展训练与实操培训、煤与非煤“四结合”,优化实操基地工程设计,优选实操设备设施,加强施工安装质量,优选实操培训专业及工种,制定实操培训及考核标准,构建员工素质拓展训练和实操培训体系,规范实操培训安全教学管理,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实操培训的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质。
1项目优化
《煤矿实训基地建设优化与实践》项目组成立后,我们面对已取得的成绩,正视存在问题,收集学习上级有关教育培训方面的政策规定,充分认识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分工,制定项目组攻关计划,在集团领导、有关业务处室及一矿党政的大力支持下,扎实开展项目的论证、研究和实施工作。
摘要:针对部分高职院校对实习实训档案管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情况,本文从推动实践教学、促进人才培养、提高教学水平等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概括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档案管理存在的责任分工不明、管理权限不清、工作程序混乱等现象,并从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健全制度、人力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就如何加强实习实训档案管理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高校;实习实训;档案管理
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建设、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实用型、操作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快速适应岗位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灵魂和优势所在。实习实训档案也因此成为记录和反映高校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档案,它是衡量学校实训教学管理与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加强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档案管理,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影响明显。
一、加强实习实训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有助于搞好实践教学的监控和管理
实习实训档案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它准确、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成绩综合考评的参考依据。及时收集整理实习实训档案,注重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按时归档、保存实习实训档案材料,有助于对高职院校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