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国际经济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开放型经济的深化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我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之后,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及核心分别阐述与国际经济法相关的研究,探讨我国对外贸易中国际经济法的应用,并对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具体作用进行论述,希望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对外贸易;国际经济法;作用
早在我国西汉时期,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并与西域地区进行通商,这在一定意义上来看,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逐步发展的开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确立改革开放的路线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得以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成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持续加速,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中尤为重要的部分,这与我国蓬勃发展的对外贸易是密不可分的,在对外贸易发展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联系日渐增强,这对改善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人类进步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
综合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来看(数据来源于商务部、智研咨询整理),我国进出口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尤其是2016~2019年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达到24.3万亿元、27.8万亿元、30.5万亿元、31.5万亿元,2017~2019年的增速分别是14.4%、9.7%以及3.4%。其中,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口值为14.31万亿元,出口值为17.23万亿元,与2018年相比,进口值增幅为1.5%,出口值的增幅则为5.1%,与往年相比,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而从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发展情况来看,2019年整体处于平稳状态,本年度中国服务进出口的总值达到5.42万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幅为2.8%,其中,服务进口值是3.46万亿元,同比2018年下降0.4%,出口值为1.96万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8.9%。经深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可以知道,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在全球货物进出口额中的占比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服务进出口规模也始终位于全球前列,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二、国际经济法的相关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越来越迅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培养专业化的经济贸易人才的重要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应用。本文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中的经济学教学案例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经济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经济学;教学案例
一、引言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融合度越来越高,而且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各种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被新的教学方法所取代,高校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当前高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全面,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输送专业化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经济学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引导学生加强对各种经济案例的分析,从而加深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案例和应用案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常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高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学作为该专业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经济学内容已经不能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学的适应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必须要加强对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以及经济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尽管当前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较多,教师教学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例如经济学中有很多关于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是经济学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方法,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一味地进行理论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二)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知比较片面很多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知不清楚,比较片面,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是从事国际贸易的,国际贸易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主要行业,但并不是唯一的行业,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也不只是进行国际贸易,而更多的是要对国际经济形势进行掌握,促进我国经济水平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得到提升,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该专业的认知不全面,也会导致学习效率受到影响。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当前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课程理论体系庞大,众多理论派别林立、国际经济学对数学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对数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理解困难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较严重目前国内高校通常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好国际经济学教师队伍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正确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现实经济问题分析的关系国际经济学教学中正确处理理论模型和现实经济问题分析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当前我国国际经济学教学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提高教师素质、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运用微、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因此,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关系教学目的的实现,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1课程理论体系庞大,众多理论派别林立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知国际经贸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经贸的政策法规,在工作中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和计算机等。具体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1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了解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市场、熟知宏观经济和政治制度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学会在国际贸易领域把握先机。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基础能力,是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1.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
应依附于系统化、国际化的教育,涵盖金融、投资、营销、商业计划等知识领域只有全面、完善的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高素质的人才。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打好知识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方法介绍以及选择
目前常见的双语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渗透型与穿插型的教学方法。
1.渗透型双语教学模式渗透型双语教学模式
主要是指教师仍以中文授课为主,常规的课堂用语使用中文,仅在遇有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规定以及重点词汇时使用英文辅助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以及学生的英文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双语课程容易开展,但是教学效果因为英文比例太低而受限。
2.穿插型双语教学模式
穿插型双语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例行课堂讲授主要使用英文,仅在难点、重点、疑点处使用中文辅助讲解与说明。教学活动中,师生均使用英文教材,教师讲授及板书均使用英文,几乎为全英文授课。此种模式对师生的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优点在于双语教学效果明显,最能够实现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目的。劣势在于因对师生英文基础要求较高而难以开展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