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国际贸易合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目前学界对国际贸易惯例的认识存在不足,本文以惯例的要义为基础,探讨其渊源,分析惯例与其它法律规范的区别,最后从其对国际贸易合同当事人约束力的角度阐述了惯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公约;国际贸易合同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渐接轨“,国际贸易惯例”一词的使用频率日渐增多。但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在国际贸易惯例的涵义、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等问题上认识都较模糊,分歧颇大。由于国际贸易惯例对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科和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了探讨。
一、国际贸易惯例要义阐释。
《辞海》“对外贸易”一词是这样定义的:“一国或一个地区与他国或另一地区之间的商品买卖活动,即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对外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亦称进出口贸易”,而国际贸易则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1](P411)如果认为商品分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则这一定义并无不妥。但在国际贸易学界,占主流意见的观点是,商品专指有形的物质产品,无形的产品即是服务。因此,国际贸易的对象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还包括无形的服务。长期以来,商品买卖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而所谓国际贸易惯例大多指有关商品买卖或与商品买卖有关的各类服务的惯例,这也是本文的讨论对象。具体而言,本文研究的是从买卖双方贸易洽商到最终履约(或未能履约)整个过程的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所谓服务贸易范畴,因此源于有形商品的跨国交换,并为卖方交付商品和买方支付货款提供便利或保障的有关服务也属本文的研究范围。惯例是一个经常使用却又语义含糊的词,也是一个在我国学术界备受争议的用语(国外也有类似争议)。学术界对惯例应用的普遍性和实践性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但在涉及惯例的本质问题方面,则歧见颇大。
(一)惯例是否需要成文化。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运作方式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快速向国际贸易渗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国际贸易运作方式的创新,而这些创新同时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变化。电子商务为国际贸易带来了更便利、更快捷的交易工具、交流平台、付款方式、货物交付方式。EDI按照商定的协议用标准化文件将贸易往来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送。电子商务利用网络广告代替了传统媒体起到了宣传作用;网上银行系统在网络上实现了电子货币支付。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运作方式的创新
(一)信息收集工作的创新相较于传统模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卖方的信息途径有了较大拓展,可以通过网络广告、邮件、电子商务平台自己的商品信息,有效地扩大了贸易范围和市场份额。买方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所需商品的信息来源,在电子商务平台自己的需求信息。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成为了主要的信息、收集渠道,目前信息收集工作成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应用最成功的一部分。
(二)商务洽谈方式的创新在交易双方都充分了解对方的供求信息以后就开始了具体的商务洽谈工作。在传统的单证环境贸易中,磋商都是通过纸质媒介进行的,时间长、花费大。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整个商务洽谈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电子商务平台和专用的数据交换协议保证了在信息传递过程的安全、准确、可靠,提高了交易速度;规范的数据流程,为信息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减少了人为的失误。
(三)交易中合同订立方式的创新在传统国际贸易交易中,合同的订立需要当面进行或者采用国际邮件的方式完成。随着作为电子合同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签章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确认其的法律地位,电子合同逐渐成为了国际贸易合同订立的重要方式。(四)合同订立后履约方式的创新货款支付、货物运输、货物通关这三个方面是合同履约的主要工作。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三方面的工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在金融业中引入EDI技术、电子银行的出现,实现了电子货币的国际支付;物流业引入电子商务平台后,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查询;海关引入电子报关系统实现了电子报关与自动通关,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运作速度。
摘要: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子商务将是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新挑战,本文将就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带来的新问题,如数字鸿沟、法律问题、税收问题、安全问题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数字鸿沟。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和商务理念,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与管理,而且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了重大影响。电子商务促进了贸易效率的提高,降低了贸易成本,简化了交易过程,但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对国际贸易提出了新的挑战。
1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冲击。
1.1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冲击。
传统的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流贯穿于电子商务活动的始终,信息是电子商务重要构成要素,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信息比较优势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之一。信息比较优势是指国与国之间对信息的生产、传播、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技术因素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和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国家或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成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和信息产业的规模比重都极大地影响了一国在国际贸易甚至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这种情况也使发展中国家原来具有的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力的比较优势和重要性降低,在信息流动的自由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少好处的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要:开放型经济的深化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我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之后,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及核心分别阐述与国际经济法相关的研究,探讨我国对外贸易中国际经济法的应用,并对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具体作用进行论述,希望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对外贸易;国际经济法;作用
早在我国西汉时期,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并与西域地区进行通商,这在一定意义上来看,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逐步发展的开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确立改革开放的路线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得以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成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持续加速,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中尤为重要的部分,这与我国蓬勃发展的对外贸易是密不可分的,在对外贸易发展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联系日渐增强,这对改善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人类进步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
综合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来看(数据来源于商务部、智研咨询整理),我国进出口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尤其是2016~2019年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达到24.3万亿元、27.8万亿元、30.5万亿元、31.5万亿元,2017~2019年的增速分别是14.4%、9.7%以及3.4%。其中,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口值为14.31万亿元,出口值为17.23万亿元,与2018年相比,进口值增幅为1.5%,出口值的增幅则为5.1%,与往年相比,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而从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发展情况来看,2019年整体处于平稳状态,本年度中国服务进出口的总值达到5.42万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幅为2.8%,其中,服务进口值是3.46万亿元,同比2018年下降0.4%,出口值为1.96万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8.9%。经深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可以知道,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在全球货物进出口额中的占比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服务进出口规模也始终位于全球前列,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二、国际经济法的相关研究
实习要求:在具体的商业活动中能掌握主要的业务技能。
实习内容:根据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结合我过的实际情况与国际贸易实践,以出口贸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模拟设定的具体出口商品交易作背景,针对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原创: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以及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
实习目的:培养我们的自学和动手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通过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让我们能够在一个仿真的国际商业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进出易的全过程,能够在实际业务的操作过程中使其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进出易的主要操作技能。
总结:
经过了两周的贸易实务实习,让我们了解到商务工作挺复杂的,而且在此工作中要有忍心、恒心、信心。
实习中,我们在模拟的商务活动中,有十五个主要业务操作,针对这些操作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问题,可以说在是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