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过控实训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互提高和促进的工程实训教学模式
在工程实训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讲原理,用实践来验证;也可采用先实际操作,为实践现象找到理论依据,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提高的过程。最初总是感觉应该把工程实训放在第三学期或者更后一些。认为没有理论基础,工程实训是没办法开展好的。但通过几轮实践后,感觉把工程实训放在第二学期末和第三学期初时还是比较对。这个时候学生有了前面机械制图的基础,以及一些对机械专业的简单了解,通过几周的实训,教师在课堂上做一些必要的讲解和介绍,但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太深,让学生能够听懂。在实训现场,要求指导教师结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及时指导学生,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数控也是,在有一些制图基础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可以编辑一些简单的程序,然后自己也可以再深入地学习。通过实训不但促进了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同时促进了对专业理论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的兴趣与积极性,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2构建不间断的实训教学体系
为强化实践教学,我们增加了工程实训的教学时间。一本二本学校安排工程实训时间为6—8周,而且一次性完成。我们安排14周分四个教学模块不间断进行工程实训,第一个模块为常规制造技术实训(共4周),学习普通机床的实际操作技能、刀具的安装、工件的装夹、零件的测量及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第二个模块为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安排4周),学习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按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任务;第三个模块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强化训练(安排3周),继续提高数控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数控编程水平,学习各种数控加工软件;第四个模块为综合实训(安排3周),提高学生掌握复杂零件加工技术水平。这样安排的工程实训,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接近生产实际,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工程训练中心,是独立学院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实践教学基地。由于平时大部分时间都被正常的教学安排占用,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练习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考虑周六和周日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工种进行实践。开放期间应安排指导教师全程跟踪,不仅有利于随时指导学生,更重要的是为了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了更好地做到实践不间断动员学生假期参加学工劳动。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宣传参加学工劳动的意义,特别是动员经过工程实训有了机械制造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学生,假期一定抽时间到有机械设备的生产企业或工厂,特别是中小企业或私企,学习和了解企业的经营和生产情况,并亲自参加自己能做的学工劳动,提高实践能力,扩大知识面,树立安全第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意识,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制定合理的教学指导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施工程实训的核心任务,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训练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挖掘教学潜力,增加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时间安排上,优化传统实习内容,压缩传统实习项目的时间,例如,刨工实习改为刨工表演,锻造、热处理改为看录像等。合理安排数控现代制造技术。在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制作设计加工学生感兴趣的实物。通过指导教师的详细讲解程序的编制和设备的操作,然后给定一固定尺寸的材料通过自己设计、自己加工出各种形状的小零件、小饰品,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实训中电子的实习,焊收音机,之前都没拿过烙铁,但是想到要自己即将听到自己制作的收音机,做起来特别起劲。钳工做个锤子,车工做个锤子把。数控实习时,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很多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图形,画图,修剪,编程序,机床加工。看着自己的作品胜过了花很多钱买来的,真自豪。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达到实习的目的和效果。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还要充分考虑到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首先要利用传统设备完成操作技能的实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及一定的基本操作训练之后,预留一定的时间用于创新设计制作,让他们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所学的加工方法和操作要点,展开想象的空间自主构思,自行设计零件,选择加工工艺,自己完成制作。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教和学的积极性。
教师节活动总结
教师节活动总结
在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办公楼四楼会议室,数控办学部第二十二届教师节座谈会在那里隆重召开。主持会议的是办学部的管坤和潘品方两位主任,数控办学部38位任课及实训教师全部出席。大家就“如何打造数控精品专业”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中各位教师情绪高涨,发言踊跃,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现总结如下:
一、“团结”是打造精品专业的前提。
建设精品专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首先需要的是一个“积极向上,勇于开拓进取”的团结的集体。座谈会上,田凤霞老师满怀真挚的情感谈了“团结的集体”对于精品专业建设的重要性。“齐心协力,艰苦努力”是打造精品专业的前提。“团队精神”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必将在精品专业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精品专业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
摘要:工业4.0的到来意味着理工科人才培养也要面对新时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进步。借助时代的发展为契机,以培养富于实践操作素养、能够运用先进科技、并具有时代责任感的理工科学生为目标,反思目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基于课堂改革的新思路,融合课程思政的内容,以利于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高效课堂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课堂改革;教学方法;发动机电控
0引言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课程是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汽车后市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集理论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起到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如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电器与电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等奠基重要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ECU、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具有根据发动机电控知识对发动机简单故障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工作提供基础。
1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1.1课程内容依然难脱窠臼,缺乏实用性。目前本课程普遍使用的教材注重的是对知识的罗列。这样教学内容的安排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是可以适用的,但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合适。书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述不仅增大教学难度而且会占据很多课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是实操能力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与本科生相比差距较大,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所以课程内容应该做到“理实一体”而且实操课程要多于理论课程。
摘要: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决定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入手,以事实为依据、以效果为标准,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对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分析和研究。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实践;探索近几年是我院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并全面落实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推行学分制改革,建立以服务于学生个个成才的教学管理机制我院是陕西省推行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所高职学院。学院学分制改革始于2004年,采取了“局部试点、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的方法和策略,首先从电气工程系2004级部分学生的改革试点开始,到2006年,已在电气工程系、人文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等系部全面推行。从2007年开始,我院大部分系部的教学计划都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各个系部在认真学习学分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系实际,开发了切实可行的学分制教学计划。结合专业实际,电气工程系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了“两大平台,七个模块”、信息工程系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了“一个突出,四个平台,多个出口”、数控工程系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了“宽基础、活模块”、人文科学系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了“选修课理论与实践学分互相替代”等一系列特点。2007年学分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在教学计划开发、分层教学、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步建立起基于“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即教务处对参与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所有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全程质量跟踪与评估,系部和专业教研室具体负责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管理。依据《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改革试点框架方案》,学院先后制订了“学分制实施方案”、“学分制实施条例”、“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学分替代管理办法”、“导师制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鼓励学生通过跨院校选课、自学考试、网上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所获学分学校给予认可。学生通过专业技能等级考试或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省部或国家组织的各种技能比赛等所获得的证书、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活动及社会实践经历取得的优良成绩等均可奖励学分,奖励学分可以替代某些理论课程(分层教学)的等值学分。学分制改革的核心是适度扩大学生的学业选择自主权,其主要内容包括:适度放宽限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在教师指导下,选修课程、选择授课教师、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进程;学生可以在多路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框架内,根据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以及个人特长与爱好,考虑各自的能力、条件和意愿,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年限;根据具体条件,逐步试行弹性学制。学生进校后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对学校、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等情况均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具备了选择学业的基本能力,在进入二年级时,可以根据个人条件和意愿自主选择专业。为有效掌握和控制学生的学业进程,学院制订了学分预警制度,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所修课程学分超过规定的最高学分,或者达不到规定的最低要求时,学院将给予提醒或警告。在学分制改革中,学院根据“前期按专业大类培养、后期分专业方向训练”的具体思路,为学分制改革试点专业搭建起了“两大平台”和“七个模块”:第一个平台为通用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平台,由公共基础必修模块、专业基础必修模块、基本技能必修模块和素质教育必修模块等四个课程模块组成;第二个平台为专门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平台,由专业知识(限选和任选)课程模块、专业技能(限选和任选)课程模块和素质拓展选修模块等三个模块组成。学分制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意愿,因材施教,非常灵活,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别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得到有个性的发展。实行学分制后,校内专业、系部、部门之间,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教师的积极性、责任感明显增强,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分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他们开始乐学、善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二、加强教学团队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以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为骨干的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各项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根本保障。我们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教学研究、岗位练兵等方式强化中青年教师培养,多种渠道加快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努力打造一支由教学名师组成的教师队伍,以此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卢庆林副教授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王津教授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张普礼教授带头的数控技术实训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曹瑜强教授等四名教师获陕西省职业教育知名教师称号。建设团结协作、作风优良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具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教学团队建设,来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全院领导教师的不懈努力,在陕西省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院长翟轰教授的专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获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特别奖和陕西省高教学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副院长赵居礼教授主持的教育部I08—3课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陕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教科研论文728篇,其中核心期刊251篇;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3项,科研到款额总计572.1万元;先后自主研发出数控万能工具磨床、数控专用针刺机、数控沟槽倒角专用磨床、数控凸轮磨床、数控框架磨床等新产品,其中多项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替代进口的数控高新产品。特别是2MK9025数控螺旋槽工具磨床等多轴联动数控精密工具磨床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经过58年的发展,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精练实用的教学和快捷有效的实训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支撑平台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前校后厂”办学格局的框架内所建立的“实验室-工业技术实训中心-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成龙并向校外产业实习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不断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2002年,在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劳动保障部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2003年,通过资源优化重组,建成了装备先进的工业技术实训中心,改建和新建了机械、电气等重点实验室和实训场所;2004年,利用国际贷款,投入800余万元,购进各类生产型数控加工、检测设备30余台套;2006年,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奖励的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大批量引进数控教学设备,建成装备齐全、技术先进的数控实训中心,该中心目前的设备总值已近1500万元。2006年我院校办实习工厂生产各类机床550台,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使重点建设专业和相关专业群的生产性专业实习得以有效实施,进一步达到设施先进、功能强大、覆盖面广、资源共享、全方位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训“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2007年,学院投资约410万元,新建了物流管理系“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系“软件实验室”、材料系“塑料成型与模具实验室”、人文系“计算机实训室”等四个实验室,扩建了信息系“单片机实验室”、电气系“模拟电子实验室”和“数字电子实验室”等三个实验室。新的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建成,使实践教学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功能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有了可靠保证,学生就业前景良好,报考率逐年上升,毕业生供不应求。据统计,目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报考率均超过了200%,录取分数超出本省高职最低分数线近百分左右。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在不断增强自身实践教学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及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的深度合作,建立新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原有实训、实习基地的功能,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校企之间的双向互动,达到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良好效果,使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实施有了可靠保障。目前,学院与省内外数十家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一种互利互惠、双向互动的全方位校企合作机制正在形成。四、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教改和探索,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继续积极推行“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新模式”的基础上,从专业教改入手,以三大骨干专业(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职业领域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行业为先导、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就业为目标”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校厂一体、产教结合”的办学机制和“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管理运行机制;创建了“基础训练—仿真实训—顶岗实习”三级递进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训练体系,促使学生带着“双证”走向社会,沿着“从操作岗位干起,向技术岗位努力,朝管理岗位迈进,力争成为“操作能手、技术骨干、管理精英、创业先锋”,为学生构筑进入职业生涯的“匹配性接口”和后续发展的“基础性平台”。以校办实习工厂为生产性实习基地开展对机械制造及工艺自动化专业“1∶1”半工半读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具有双重身份(学生+学徒)。“半工”期间一个学生原则上固定在一个岗位,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进行技能训练,参加职业资格考核;“半读”则根据“半工”的实践要求,学习必需的理论知识,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的目的。“企业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我院继续和相关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共同开发适合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动,实现“共赢”。材料工程系在和“秦川机床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又和“广州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签订了“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订单式培养班”协议书》,并于2007年8月首批接收35名学生到企业带薪顶岗实习。2007年9月,材料工程系又和“大连机床集团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校企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协议书》。在与企业多年的合作过程中,此类实例枚不胜举。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我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人员、技术、场地、任务、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分三个阶段在学校和企业两地实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动,达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的目的。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和“秦川机床集团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8个企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精密计时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和轻工业西安钟表研究所,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和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维美德西安造纸机械有限公司,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咸阳金山电气厂等多家企业的合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实施为期半年时间的集中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全面、全过程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并派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进驻企业,协助企业负责学生思想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
针对在校学生资格认证培训的不同要求,依据专业实训条件,设计出不同的项目包,以项目带培训。接受培训者根据自己文化程度、时间长短、技能高低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包接受培训。数控工程系仅2007年就承担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咸阳高等职业培训学院、咸阳秦都职教中心等四所院校的学生教学实习任务,共计263人;为山东亿沣机械有限公司培训职工3名;举办校内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短期培训班4期,培训353人,并完成655人次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中级资格证书的鉴定2007年,学院顺利完成陕西省中职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共计培训教师187人。2.专业建设、专业教改逐步深入学院坚持在“职业、市场、技术”的三维框架内不断调整、完善专业结构,主动听取各专业指导(顾问)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长线骨干专业的针对性、适应性和超前性,积极开办社会急需、生源充足、就业较好的新专业,力求专业培养目标贴近市场实际需要,使学生的操作技能、综合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与企业要求接轨。针对国家对装备制造业中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材料工程技术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学院在原有基础上,加快这些专业的改革、改造进程,加大投入力度,迅速形成了较大招生规模,及时适应了社会需求的新变化。以“部、省、院”三级专业教改试点为契机,学院加大了专业改革的专项投入力度,全面带动其它专业的改革。以“1—2—3—5”专业建设工程(1个“国家级精品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个“国家级试点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3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和5个“院级重点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应用电子技术、会计电算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为轴心,围绕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新要求,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做好专业建设。以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契机,积极遴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一批与经济社会结合紧密、人才需求量大、特色鲜明、办学条件好、影响力强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两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以数控技术、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材料工程、工商企业管理等对社会需求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专业为骨干的专业框架已经形成,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强的品牌效应。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下,系部的人才培养方案都作了很大幅度的调整,开发了切实可行的学分制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体现“三通一渗透”的原则,公共课全校打通;专业基础课按专业大类打通;本系内各专业的半年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打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加强人文社科知识和企业文化的渗透。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学院在2007年开发了“酒店管理”专业,在数控技术专业开发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使学院的专业总数达到了37个。3.不断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学院坚持“创新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课程改革思路,在课程体系、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总数达到四十门,院级精品课程达到9门,省级精品课程达到5门。在课程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全院教师主(参)编(审)出版教材214部;我院教师主编的14门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王津教授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祝西莹教授主编的《写作教程》和刘思俊副教授主编的《工程力学》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为满足不同类型学制的教学和学习需要,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在培养专业应用技能”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按照“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学制机动灵活”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了分层递进的模块化理论与实践教学并行的课程体系。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知识、能力特点,确定不同专业模块学分所占比例以及毕业所需总学分,学生按照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要求进行选课。为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课程选择机会,做到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教育与学习的平台,2007年,学院在培养方案中设计了多路经、多规格、多出口的柔性化课程结构。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设计自己的课程选修计划和进程表,确定自己的毕业时间。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我们不断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根据不同专业实际情况,合理取舍课程内容。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善课程内部结构,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重组。重点突出关键课程内容的一体化设计,形成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单元到系统、由仿真到真实、循序渐进的实践课教学内容改革模式。例如,学院电气工程系开发了如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开实验课、电气控制与PLC基本环节与典型环节实训课、及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培训等一批有特色课程,保障职业能力目标的落实。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和科技发展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将“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等过程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将相近的课程进行梳理、合并,整合成综合性课程或单项技能课。材料工程系将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基础、铸造设备、铸造工艺学等课程整合为铸造工艺及设备,并增强了目前企业广泛采用的树脂砂铸造技术。同时,将铸造工艺实习分解为铸造轮换工种实训和铸造固定工种实训,并使铸造工种实训项目与中级铸造工职业标准接轨,要求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各专业特点,适时调整课程结构。4.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积极创新,探索总结出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依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按照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将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必修模块中某些课程按照不同的课程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分别设置多学分和少学分课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多路径的选择方案。教务处为学生提供印有课程信息代码、上课时间、地点、任课教师基本信息等主要内容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使学生能够真正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条件在一定限度下进行了选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实行了分层教学,即将之分为A、B两个层次,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将教师基本信息在网上公布,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与此同时,采用以现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加强学生“产品生产现场”的岗位训练;完善质量考核与评价办法,增强学生质量、成本和效率意识,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在“项目引导教学”实践中,材料工程系的毕业设计环节坚持深入生产现场,由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此外,还采取“仿真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力争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水平、发掘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5、举办和参加各种形式竞赛,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2007年,学院各系组织车工、钳工、数控技能大赛、制图员、数控工艺员、电子制作竞赛等10多项技能大赛,参赛学生达到2000多名。组织学生参加“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备战过程中,有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的200多名学生参加培训。经过教师的有效工作和同学们的团结拼搏,参赛10个队30名同学中,获国家级二等奖(陕西赛区一等奖)一名,陕西赛区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吉武庆老师获本次竞赛陕西赛区唯一的“全国优秀征题奖”。此外,数控工程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陕西省分赛区比赛,共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信息工程系选拔38名学生参加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的2007年陕西省职业院校学生(华西杯)技能大赛,共有11名学生分别在计算机操作员、程序设计员、网络管理员三个模块中获大赛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并获团体优秀组织奖。全院推荐156件作品参加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获银奖一名、铜奖三名、优秀奖五名;在2007年数学建模大赛中,我院学生获省级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一名;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一人获全国一等奖,三人获二等奖,六人获三等奖。通过这些技能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倡导积极向上、笃学精艺的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向实用技能的转化。五、实施质量工程,建立以保障和服务于学生成才、教师成长为宗旨的质量管理体系2005年底,我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此后,学院按照整改方案,立即启动了新一轮质量工程。2006年3月,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管理中心,建立了独立于教学管理系统之外,并具有全程、全方位监控和督导职能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着力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人才培养和教学运行的全过程之中,质量保障体系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学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三个系统组成,即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监督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学院赋予三大系统把握状态、控制过程、评价反馈、咨询决策等四大职能,分院、系两级组织实施。这三个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系统高效的有力保障。教学管理系统的目标是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由院长办公会议、教学工作委员会、主管副院长、教务处和系(部)组成。院长办公会议负责学院的重大教学决策;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审议重要教管、教改项目;主管教学副院长全面指挥教学的过程运行;教务处全面负责教学管理;系(部)具体组织落实和执行学校的教学任务。教学监督系统由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构组成。教学督导机构的主要职能有:对系(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全院教学组织、安排、服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各教学环节实施过程及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对基本教学资料及教学管理文件进行抽查;对系(部)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对全校日常教学秩序、教学纪律进行巡查;对全校教学场所及仪器设备状况进行督察;对全校文化、艺术、技能培训与鉴定活动进行调研分析;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活动,召开师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活动,听取师生对教学、管理、服务与后勤保障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对有关部门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核心机构是院级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评估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对教学全过程中的各主要环节制定质量标准,对各专业基本教学环节实施状况进行评价;开展优秀教案、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等评比活动;对新教师基本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组织“教坛新秀”评选及其他评优工作;开展教研室、实验室、课程、专业等专项评估工作。2006年底以来,学院深入学习并积极贯彻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内涵建设的具体目标,把质量工程作为学院改革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以质量标准、信息采集、监督评价、反馈调控等重要环节组成的教学质量标准、监控和评价体系,正在进一步改进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有力,为学生顺利跨入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学院对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目前,学院已与6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被评为“陕西省高等院校就业先进单位”;用人单位评价陕工职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称职率为99.84%,其中优秀率为54.65%。可以说,今天的高职教育是处在时展的风口浪尖之上,在无限的机遇当中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我们正如逆水行船,不进则退;又如在发展的快车道上,停止不前也是一种倒退。在这样的形势下,唯有总结经验,摸索新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让自己培养的人才,成为祖国建设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高职教育,无愧于时代和人民。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思路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矛盾、教学内容滞后于企业的技术发展、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多途径、全方位培养人才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目前,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众多企业需要大量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本文就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业的良好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制造探索
目前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等高级技能型人才更是短缺。现有模具设计和数控技术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模具设计、开发、维修、CAM/CNC、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甚至出现了“年薪16万元招不到高级模具技工”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