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国民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志们:
根据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今天我代表局党委作一个辅导报告,题目是《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主题,一是为了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二是抛砖引玉,倡导大家议教育谋发展,集思广益,汇聚全体干部群众的智慧,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下面我讲三个层次内容:
一、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增强又好又快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不仅是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也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的战略性思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使命、任务、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怎样办教育,办怎样的教育”等本源性问题,增强干好事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为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变革社会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的,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增进知识、培育能力、健全人格、传承文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人科学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教育才能兴国、兴省、兴市。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范畴,教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始终朝着科学和谐目标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教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对环境制约趋紧,金融危机挑战加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靠科技支撑,靠人才资源带动,教育事业必须担当社会“发动机、智力库、动力源泉”的使命。
放眼国内外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投资知识、推动创新、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和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放眼世界,围绕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的自觉意识愈益鲜明。欧盟近几年提出要重组欧洲优势,成为世界最具活动和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到2010年,把欧盟的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全世界优质教育的样板,成为世界其它地区学生和研究人员深造的首选目标。面对挑战,美国把教育创新视为21世纪成功的唯一因素,以确保“继续领导新世界”。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意志,呼吁发起第二轮“教育振兴改革”,推动第二次“经济崛起”。韩国提出建设“教育福利国家”的构想,要把长期维持于国民生产总值4%的公共教育政财投入提高到5%。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同志们:
根据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今天我代表局党委作一个辅导报告,题目是《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主题,一是为了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二是抛砖引玉,倡导大家议教育谋发展,集思广益,汇聚全体干部群众的智慧,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下面我讲三个层次内容:
一、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增强又好又快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不仅是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也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的战略性思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使命、任务、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怎样办教育,办怎样的教育”等本源性问题,增强干好事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为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变革社会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的,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增进知识、培育能力、健全人格、传承文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人科学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教育才能兴国、兴省、兴市。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范畴,教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始终朝着科学和谐目标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教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对环境制约趋紧,金融危机挑战加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靠科技支撑,靠人才资源带动,教育事业必须担当社会“发动机、智力库、动力源泉”的使命。
放眼国内外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投资知识、推动创新、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和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放眼世界,围绕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的自觉意识愈益鲜明。欧盟近几年提出要重组欧洲优势,成为世界最具活动和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到2010年,把欧盟的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全世界优质教育的样板,成为世界其它地区学生和研究人员深造的首选目标。面对挑战,美国把教育创新视为21世纪成功的唯一因素,以确保“继续领导新世界”。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意志,呼吁发起第二轮“教育振兴改革”,推动第二次“经济崛起”。韩国提出建设“教育福利国家”的构想,要把长期维持于国民生产总值4%的公共教育政财投入提高到5%。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同志们:
根据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今天我代表局党委作一个辅导报告,题目是《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主题,一是为了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二是抛砖引玉,倡导大家议教育谋发展,集思广益,汇聚全体干部群众的智慧,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下面我讲三个层次内容:
一、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增强又好又快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不仅是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也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的战略性思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使命、任务、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怎样办教育,办怎样的教育”等本源性问题,增强干好事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为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变革社会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的,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增进知识、培育能力、健全人格、传承文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人科学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教育才能兴国、兴省、兴市。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范畴,教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始终朝着科学和谐目标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教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对环境制约趋紧,金融危机挑战加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靠科技支撑,靠人才资源带动,教育事业必须担当社会“发动机、智力库、动力源泉”的使命。
放眼国内外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投资知识、推动创新、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和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放眼世界,围绕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的自觉意识愈益鲜明。欧盟近几年提出要重组欧洲优势,成为世界最具活动和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到2010年,把欧盟的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全世界优质教育的样板,成为世界其它地区学生和研究人员深造的首选目标。面对挑战,美国把教育创新视为21世纪成功的唯一因素,以确保“继续领导新世界”。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意志,呼吁发起第二轮“教育振兴改革”,推动第二次“经济崛起”。韩国提出建设“教育福利国家”的构想,要把长期维持于国民生产总值4%的公共教育政财投入提高到5%。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关键词】列宁/国民教育/措施/教育思想
【正文】
在苏维埃俄国初期,为了迅速地发展国民教育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列宁领导党和政府采取了种种有效的、有力的措施。并且,列宁在实践中就这个问题形成了重要的思想。当前研究列宁关于发展国民教育措施的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列宁提出,必须提高教师的地位,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教学与教育的基本力量。可是在旧俄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他们收入少,物质生活条件差,工作得不到统治阶级的尊重。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面对发展教育的任务,列宁提出,必须提高教师的地位。1923年初,他在《日记摘录》中提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育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时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8页。)“而不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7页。)在这一时期,列宁从尊重教师和提高他们的地位的角度出发,主张称教师为“人民教师”。有一次,中央政府负责教育工作的同志给列宁打电话,当谈到教师问题时对教师使用了一个不太礼貌的称呼。列宁听了后十分气愤地说:“用这样难听的字眼来称呼教师,真太不象话了!他们有自己的光荣称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应保持不变。”(注:《回忆列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卷,第210页。)教师被称为“人民教师”,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意味着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里教师社会地位的重大改变。在列宁来看,提高教师的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1921年,他亲自签署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教师物质生活条件的法令,如《关于农村学校的伙食安排》、《关于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工作者按其专业归队》、《关于文教单位的房舍保证》、《关于改善学校和其他文教单位的供应措施》等等。这些法令的贯彻落实,使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1923年,苏俄的经济状况和粮食供应状况尚未根本好转,但列宁要求有关部门增加对教师的面包分配额。
列宁提出,提高教师的地位,还应该从政治上信任和关怀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初期,一些教师由于受到资产阶级反动分子政治谣言的欺骗,对无产阶级革命不理解,对苏维埃政权采取不支持的态度。对于这些教师,列宁的看法是,他们在旧社会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数额不多的薪水,同无产阶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只要实行正确的政策,进行长期的耐心的团结、帮助和教育,绝大多数人能够转到拥护苏维埃政权的立场上来。事实果然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许多教师改变立场,逐渐靠近了苏维埃政权。就此,列宁1918年6月在全俄国际主义者教师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教师在下决心和苏维埃政权合作方面做得很慢,现在大家愈来愈相信这种合作是必要的了。”(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4卷,第392页。)他肯定,这是一种“从反对苏维埃政权到拥护苏维埃政权的转变”。他在讲话中还向教师发出号召:教师大军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大军,所有的教师应该使生活和知识摆脱对资本的从属,摆脱资产阶级的思想枷锁,充满信心地走到工农群众中去,同他们一起为社会主义事业而战斗。1919年1月,列宁在全俄国际主义者教师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肯定地说:“大多数教师是同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紧紧站在一起的,他们现在都深信社会主义革命有其深刻的根源,深信社会主义革命必然会扩展到全世界。因此我认为,在为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斗争中,在反对那些一直维护资产阶级旧偏见、旧制度和虚伪立场,幻想可以把旧制度的一些东西保留下来的教师的斗争中,大多数教师是一定会真心实意地拥护被剥削劳动者的政权的。”(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5卷,第421页。)这一论断,体现了他对苏俄教师队伍的充分信任。同一时期,他在党纲草案中提出:“不仅象现在这样把教师的一部或大部彻底争取过来,而且要把全体教师彻底争取过来”(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6卷,第106页。)。他在逝世前夕留下来的文章中仍然坚持这样的态度,要求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苏俄的教师队伍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
列宁认为,在团结和争取旧社会过来的一批教师的同时,党和国家应该培养一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新教师队伍。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党和国家必须培养新的教师队伍。1920年11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现在我们要培养出一支新的教育大军,它应该同党和党的思想保持紧密联系,贯彻党的精神,它应该把工人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他们,使他们关心共产党员所做的事情。”(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9卷,第403页。)在列宁看来,能不能建立这样一支新的教育大军,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能否顺利进展。
1奋翮生
奋翮生(本名蔡锷)在《军国民篇》所论述的军国民教育,就军国民的历史、内涵、中国缺乏军国民的原因、当时列强的军备以及军国民建造的方法等五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大声疾呼“居今13而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其真忘矣”l_2]来引起当时政府的注意。《军国民篇》介绍军国民主义的历史,指出,“军国民主义,昔滥觞于希腊之斯巴达,于近世诸大强国。欧西人士,即妇孺之脑质中,亦莫不深受此义。盖其国家以此为全国国民之普通教育,国民以奉斯主义为终身莫大之义务。”_3]在蔡锷看来,日本之所以能独获为亚洲独立的国家,得以睥睨于东洋,是由于其国人脑质中,含有一种特别的天性,而这种天性就是“大和魂”,即日本的尚武精神。《军国民篇》援以日本人的看法,认为军人的智慧,军人的精神,军人的本领,不应仅限于军人,全国的国民都应该拥有,其主张全民皆兵的想法,溢于言表。蔡锷列出了教育、学派、文学、风俗、体魄、武器、掷声(音乐)及国势等层面,检讨中国军国民不振的原因。其中,在教育方面,感叹欧美各国的教育是在陶铸青年的才力,使青年将来能具备有军国民的资格。而当时中国的教育,则是在摧残青年人的才力,使其能具备奴隶的资格。因此,“以腐坏不堪的奴隶,战彼勇悍不羁的国民,乌见其不败耶!乌见其不败耶!”u指出教育的重要性。在体魄方面,蔡锷就中国的体弱是这样描述的:“人称四万万,而身体不具之妇女居十之五,嗜鸦片者居十之一二,埋读窗下久事呻吟,龙种惫甚而若废人者居十之一,其他如跛者、聋者、盲者、哑者、疾病零丁者,以及老者、少者,合而计之,又居十分之一二,宗而核之,其所谓完全无缺之人,不过十之一二而已。此十分之一之中,复难保其人人孔武可恃,以此观之,欧美各强弃弹战而取拳斗,亦将悉为所格杀矣。”[5]因此,蔡锷提出用“体操”来改善中国的体弱,实施方法则是凡关系体育的项目(竞漕、击剑、竞走、击球、海泳、打靶、相扑、竞马、竞射以及竞轮等),奖励的措施应该要面面俱到。蔡锷从列强(德、法、俄、意、奥、日、美)的现役军人与全国人口比较表以及陆、海军费与人口比例表,推论当时列强,都是以扩张军备为国家的重要任务。但蔡锷认为“迄今以往,吾不欲中国之竞言军备,而欲其速培养中国国民能成为军人之资格,资格既备,即国家不置一卒,而外虏无越境之虞。偶有外衅,举国皆干城之选矣。”l_6]意在指实施军国民教育可以抵抗列强的军备。蔡锷认为“欲建造军国民,必先陶铸国魂。”而所谓国魂,是指:国家建立之大纲,国民自尊自立之种子,其于国民之关系也,如战阵中之司令官,如航海之指南针,如枪炮之照明,如星星之北斗,夜光不足喻其珍,干将不足喻其锐,日月不足喻其光明,海岳不足喻其伟大,聚数千年之训诂家而不足以释其字义,聚凌云雕龙之词人骚客,而不足以形容其原貌,聚千百之理化学士,而不足以剖化其原质。孟子之所谓浩然之气,老子之所谓道。可见,军国民教育的方法,是陶铸国魂当先的教育。事实上,蔡锷的《军国民篇》,内容多以原则性建议为主,对军国民教育并未提出具体可行的办法。然而,蒋百里所翻译的《军国民之教育》一文,则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军国民教育的内容,而且对军国民教育普及的途径也作了具体的论述。
2蒋百里
本名方震,别号百里。1882年(光绪八年9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并且都有著作,具有书香门第的传统。父亲早逝,幼年生活相当贫困。17岁中秀才(戊戌政变那一年),1900年赴日本留学,就读日本士官学校时与蔡锷同窗,经由蔡锷的介绍,认识了梁启超。1905年(光绪31年)毕业返国后,曾任盛京(沈阳)督练公所总参议。奉派赴德国实习军事,1910年(宣统二年)返国。曾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将军府将军、陆军大学校长,1938年11月4日病逝广西宜山县,享年57岁。。蒋百里在《军国民之教育》指出军国民教育,虽然是倡行于斯巴达,但是现今斯巴达教育已盛行于世界。“军务者国民之负债也,国防者国民之义务也,今日之战争,国民全体之战争,而非一人一姓之战争,其胜也国民享其利,其败也国民受其祸,是故苟不行全国皆兵主义于吾国,则终不得谈天下事o9~[10]他指出军国民教育是重在精神教育的培育,教育目标为爱国心、公德心、名誉心以及素质与忍耐力。而军国民教育为达成教育目标,应该从学校、社会与家庭三方面来进行。特别是学校方面的论述,提出了很多体育实践的思想雏形。蒋百里认为“学校者,国民之制造所也,国风之渊源也,而国民职业之预备校也。苟欲组织全体以军人乎,则当先自学校始;欲使将来国民有如何之起业心,如何之锻炼力,如何之军人气质精神,则当先知学校教育之方针。”[1ll所以,蒋百里认为学校的课程应该有:体操:“宜由简入繁,由易以入难,而尤当视生徒年龄之高下,智识之程度以为准。不取躁急而取渐进,一举一动,必使熟达及确实而后止。小学校以小队教练为终,中学校以中队运动为终。”体操外之活动游戏:“如行军、野外演习、射击、击剑、旅行、竞舟、登山等活动游戏为少年所乐为也,宜因其势而利导之,因地而制宜,必以振起尚武之精神为目的。”此外,还包括军事上智识之普及。总而言之,蒋百里指出,“一学校即一军队,一国家即一军队,苟使全国国民皆知军事之乐,则不怕敌之乘风破涛而来。”_12]至于变学校为军队的办法,蒋氏则强调:第一、小学校以小队教练为极度,期五年,其教授为学校正教员及下士。第二、中学校、师范学校以中队教练为极度,其教授以休职将校及下士任之。第三、高等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以演习至大队为止,且教兵制战术战略之一部,及国防上各要务。学校教育采小学校、中学校(师范学校)以及高等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三级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变学校为军队的目的。蒋百里所翻译的《军国民之教育》,除了丰富军国民教育的内容,而且对于普及军国民教育的途径作了具体论述外,蒋氏在文章中与蔡锷一样,对陶铸“国魂”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并且也认为中国的病根是在无国魂。1903年,与蔡锷有师承关系的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论尚武》一文,呼应《军国民篇》的主要观点。
3梁启超
梁启超在《论尚武》一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像东西各国重视国魂教育,是因为:中国轻武之习,自古然矣,鄙谚有之日,“好铁不打针,好人不当兵”其所谓军人者,直不啻是恶少无赖之代名词,其号称武士者,直视为不足齿之伧父。夫东西诸国之待军人也,尊之、重之、敬之、礼之、馨香尸祝之。一入军籍,则父母以为荣,邻里以为荣,宗族交游以为光宠,皆视此为人生第一名誉之事,故举国人之精神莫不萃于此点。一切文学、诗歌、戏剧、小说、音乐,无不激扬蹈厉,务激发国民之勇气,以养为国魂。而中国凡所接触于耳目者,无一不颓损人之雄心,锁磨人之豪气,恶风潮之所漂汤,无人不中此恶毒,如疫症之传染,如肺病之遗种,虽有雄姿英发之青年,日摩而月列之,不数年间,遂颓然如老翁。靡然如弱女l_1。所以梁启超特别强调用尚武精神,来挽救颓危的国势。因此,梁启超从传统教育的阙失,检讨中国民族不能尚武的理由,特别主张养成国民具有尚武的精神,是国家得以强盛的途径,而养成尚武的精神要素有心力、胆力和体力三方面。体力方面:“体魄与精神有密切之关系。有健康强固之体魄,然后才有坚忍不屈之精神。是以古之伟人,其能负荷艰巨,开拓世界者,类皆负绝人之异质,耐非常之艰苦。欧洲诸国,靡不汲汲从事于体育,体操而外,凡击剑、驰马、蹴鞠、习射、击枪、游泳、竞渡诸戏,无不加意奖励,务使举国之人,皆具军国民之资格。望我同胞练其筋骨,习于勇力,无奄然颓惫以坐废也。-043梁启超强力地批判中国的文弱,并且指出:近年国家讲求武事已数十年,购船练兵,置厂制械,整军经武,如今,人却称我为病夫,乃是因为仅注重“形式之武”,而非“精神之武”所致。在列强各国“汲汲从事于体育,务使举国之人皆具军国民之资格。”而能雄视于世界的情势下,积极地主张“望我同胞练其筋骨,习于勇力。”Il5乃是希望全体国民都能具有尚武的精神,以达到教育救国的目的。军国民教育思想,在《新民丛报》先后有蔡锷、蒋百里相继发表言论,梁启超撰文同声应和后;留日学生所办刊物,亦竞相提倡,以为呼应,如《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及《浙江潮》等刊物,都陆续发表有关军国民教育的相关文章,极力鼓吹;军国民教育思想在各界舆论的鼓吹下,成为清末的主流教育思潮。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后,发表新教育意见,其中则是以军国民教育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