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国民经济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报告,请连同《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工作回顾
“”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等省藏区发展的有利机遇,应对危机,破解难题,扎实苦干,顺利完成“”规划的各项任务,一些主要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21.8亿元,年均增长16.3%,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4224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3亿元,年均增长28.4%,是“十五”末的3.5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5亿元,年均增长24%,是“十五”末的2.9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亿元,年均增长17.6%,是“十五”末的2.2倍。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立足“小财政”办好“大民生”,五年累计投入262亿元,落实了一大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073元和5450元,年均增长10.9%和16%,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根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四化两型”战略方针和市委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建成“两型”城市的总体部署,以“一带两区三中心,率先全面城市化”为总体目标,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本民生为根本,深入实施“高端引领、强西拓东、创新提升、和谐惠民”的发展战略,高品质打造长沙*中央商务区,高标准建设隆平新城区,城市化水平全省率先,区域经济实力中部领先,和谐社会建设全国争先。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1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累计达到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87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45000元;直接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8亿美元,实际引进省外境内资金累计达到300亿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以内。
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设经济强区。推进三产优化升级。加快建设长沙*中央商务区,完成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的开发建设,中央商务区对财税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突出发展楼宇经济,商务楼宇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培育20栋税收过亿元楼宇、40栋税收过5000万元楼宇。重点发展金融、信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引进和培育大型商贸综合体,吸纳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快推进三湘南湖、马王堆等市场群提质改造和万家丽国际商务中心等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巩固传统商贸业领先地位。集约提升都市工业。谋划隆平高科技园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产业向楼宇工业、总部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转型,与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实现有机对接。加快建设隆平总部工业园,大力发展总部工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服务业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15个以上、过10亿元的企业8个以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支撑的科技投入体系。整合区域优势科技资源,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搭建公共技术研发支撑平台,增强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区域经济外向度。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对外开放。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及中外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突出引进金融产业、高端商业地产、现代服务业、总部工业等方面的战略投资者。牢牢把握中部崛起、“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等战略机遇,加强区域经贸合作,提升*形象,打造*品牌。
(二)建设精美城区。推进全面城市化进程。隆平新城区按照“一带、两圈、三轴、四区”的功能分区,建设好浏阳河东岸休闲风光带,构建马坡岭商圈、望龙商圈,形成营盘东路、远大路、人民东路发展轴,推进科研教学区、高科技园区、商贸物流区、生态居住区四个片区开发。完善城区公共设施配套,完成“一环线二高架三隧道四横五纵四桥”的路网配套建设(一环线:东二环改造;二高架:人民路与红旗路口高架、人民路与万家丽路口高架;三隧道:解放路下穿京广线、竹园路下穿京广线、荷花路下穿浏阳河隧道;四横:营盘路东延线、远大路东延线、荷花路东延线、人民路东延线;五纵:滨河路、农园路、双杨路、京珠双辅道南延线、红旗路南延线;四桥:营盘路浏阳河大桥、京珠辅道浏阳河大桥、红旗路浏阳河大桥、望龙路浏阳河大桥),形成东接黄花航空港、南承武广新城、西连中央商务区、北通长沙经开区的大交通格局,完善内外畅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强市政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社区、公园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区域整体承载功能。基本完成中心城区特别是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域的棚户区改造,完成马王堆、东屯渡、东岸乡的“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化建设,实现“五个转变”:乡转变为街道、村转变为社区、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农民转变为市民、村民转变为股民。打造宜居城区。继续实施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浏阳河水域生态治理,推进东岸雨污分流工程。加快东湖湿地公园、东岸社区公园等生态景观建设,提升景观绿化品质,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加强污染治理,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8%,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推进“两型社会”示范创建活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提升城市常态管理水平。以全国先进城市管理水平为标杆,以文明创建为总揽,开展渣土扬尘污染等综合整治,抓好景观街建设等市容提质工程,提升市政、环卫、园林等日常维护管理水平,打造城管巡回法庭等特色品牌,推进“数字城管”进程,对开放式社区全面推行物业服务,巩固城市管理水平全市领先地位。
(三)建设和谐名区。拓展社会公共服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建西街小学等8所学校,改造大同小学等16所学校,新增13所以上有一定规模和水准的公办或民办公助幼儿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成高水平教育强区,教育整体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广泛开展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多层次、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丰富人民群众文体生活。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建成“15分钟医疗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本医疗保障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人口工作,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计生优质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构建适度普惠型的养老服务体系。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统筹解决社会稳定、社会安全、社会防范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和沟通反馈机制,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现充分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政策促进就业,以培训帮扶就业,每年新增就业人员保持在1万人以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障覆盖面达到95%以上。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通过住房货币补贴、住房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途径,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市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建立健全文明创建长效机制,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推进依法治区,扩大基层民主,健全法治环境,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将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变革、大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深信,通过全区人民的不懈努力,一幅灿烂*的画卷必将展现在我们面前:城市化水平全省率先。公共设施综合配套,城市景观精致优雅,人居环境温馨舒适,优美的浏阳河休闲风光带蜿蜒区内,中央商务区和隆平新城区交相辉映,洋溢着浓郁的现代都市气息。区域经济实力中部领先。金融中心、商务中心、消费中心流金淌银,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都市工业蓬勃发展,品牌企业扎堆聚集,产业品质优化提升,区域经济更加繁荣,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和谐社会建设全国争先。生态环境良好,公共秩序井然,文化生活丰富,都市民风清新,社会大局安定,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生活怡然自得、工作安心舒心的幸福*!
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五年规划纲要
(2004年---2008年)
今后五年,是我旗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时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从我旗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对于实现全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是我旗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时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从我旗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对于实现全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项目和招商引资为突破,以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为目标,加速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环境创新,坚持发挥资源优势、注重市场导向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着力构建三大基地(绿色农畜产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更好地发挥规划在宏观调控、政府管理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规划体系
(一)建立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行政层级分为国家级规划、省(区、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国家总体规划和省(区、市)级、市县级总体规划分别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由同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起草;专项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区域内省(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
(二)明确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定位。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其他规划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是编制区域内省(区、市)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依据。
国家总体规划、省(区、市)级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5年,可以展望到10年以上。市县级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