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航天工程专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1999年7月1日在原航天工业总公司基础上组建成立的,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党组高度重视、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成效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载人航天工程是世界高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是我国航天事业创立以来技术难度最高、规模最大、工程最复杂、质量可靠性要求最高、最具风险的一项跨世纪的国家重点工程。这项工程,关系到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提高,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党组深刻地认识到,努力完成好高新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是我们这一届党组、这一代航天人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我们讲政治、讲大局的重要体现。党组认真学习中央关于高新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完成各项任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强讲政治、讲大局的自觉性。
抓人才队伍。面对当时科研人才队伍流失严重的状况,党组首先从抓人才、抓队伍入手,组织实施了“核心人才工程”,充分发挥老院士、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大胆起用一批年富力强的人才走上重要岗位,加紧培养了一批事业发展急需的人才。目前,集团公司有中科院、工程院院士32人;研究院主要领导中,45岁以下的占57%;厂所行政正职中,45岁以下的占80%;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中,45岁以下的占60%以上;专业技术队伍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1/2以上。
抓技术攻关。集团公司提出航天型号要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加快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系统工程的优势,精心组织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协同工作、集智攻关。
抓质量保证。导弹、火箭、卫星、飞船等航天产品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如发射飞船的运载火箭有20多万个零部件,火箭和飞船等上天产品有12万多个元器件,仅飞船系统就有重要软件语句70多万条,确保质量要做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党组反复强调,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建立了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从源头抓起,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和零缺陷管理,严把出厂、转场、发射质量关。对研制生产试验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严格进行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集团公司成立5年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4次发射全部取得圆满成功。
抓强化管理。集团公司制定了《航天型号管理规定》(80条)等一系列强化科研生产管理的制度。针对多任务并举、交叉进行的情况,党组统筹计划,科学有序地组织好研制、生产、试验各个环节的工作。党组每年年初都要下发科研生产责任令,明确各项任务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大胆突破原有的工作模式,改进技术流程,缩短工作周期。以往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的测试和准备工作需要40到45天的时间,现在缩短为25到30天。2003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在一个月内连续完成了四星一船的发射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前所未有的。
1航空航天类专业的特殊性
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应用对象包括卫星、飞机、导弹、炮弹甚至还包括舰船和潜艇。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工科教育都是基础教育和应用基础教育的结合,航空航天类专业亦不例外。这一特点引导着高校教师在航空航天类专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也决定了高校教师必然与军方及大型的航空航天研究院所联系密切。从上述应用对象可以看出,除了为数不多的民用产品外,大都与关系国家国防安全的军用产品有关,尤其一些尖端科技产品更是如此。事实上,即便是那些民用产品,其核心技术也往往涉及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如民航飞机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一直为几个军事强国所把持。这些特点意味着许多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的研究场所和实验场所必须遵守人员出入受限、接触范围受限的法令法规,为“卓越计划”的充分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航空航天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很多航空航天类专业的课程都是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的,以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自动控制原理来说[12],不仅要讲授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自动控制知识进行飞行器制导控制系统的设计,这需要基于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来进行辅助。虽然各航空航天高校均已建立了各级别的专业实验室,但这些实验室仍主要为研究生所用,且其承担的多是一些国防科研任务,不一定适合本科生接触和参与。这也是导致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另一个因素。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和地方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强,开设航空航天类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不管是研究型高校(985工程大学),还是教学研究型高校(211工程大学)都唯恐落于人后,争相设立与航空航天方向相关的学院或专业。这在造成每年毕业的本科生数量与日递增的同时,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本科生教学实验室建设的进度滞后,也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进一步凸显了他们动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卓越计划”的推进,教学实验室在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加强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并建立有效、开放的运行机制,将是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因此,有必要建立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实验室,用以承担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和各类竞赛、创新计划等任务。
3航空航天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建于1940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建校70多年来,一直以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为己任,秉承“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校风,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诸多辉煌成果。结合我校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前述特殊性,以我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实验室建设经验为例进行说明。
###,男,中共党员,黑龙江人,1971年12月出生,199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中共武汉化工学院党委委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时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机器人足球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中国分会华中地区召集人,湖北省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委员湖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现将###同志事迹介绍如下:
一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不断开拓创新
近年来,###同志一直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及其在复杂设备系统故障诊断的应用技术与实际系统的开发,共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2篇(其中含EI检索1篇)。
1994年开始参加国防“八五”重点课题“导弹系统可靠性计算机辅助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在其中负责所有软件系统的开发、测试,于1995年通过了航天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并荣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号:96B2143)。
1995年参加大庆石油管理局“八五”技改课题“抽油机振动监测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进行了大量艰苦的现场试验与测试、联调,取得了宝贵的故障数据与知识,丰富了智能诊断系统的内容,提高了诊断效果,并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号:96B2124)。
1996年开始参加863计划项目“空间站故障诊断技术研究(863-2-4-5-1)”,主要负责其中软件体系的规划、分析和平台的开发,项目排名第九,鉴定时专家对平台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软件系统工程”、“该项目研究的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集体二等奖(编号:1999DFJ2161)。
摘要:机械制造和加工水平是国家工业发展能力的衡量指标之一,而数控技术则是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的基础,其已取代传统制造行业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并促使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在技术上得到了长足发展。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对数控技术的应用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数控技术的定义及其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并重点分析了数控技术应用要点、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机械制造;数控;加工
随着全球范围内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正面临着其他国家机械制造和加工技术和资金的强烈冲击。而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的优势也日渐突出。因此只要掌握先进的数控技术,并将其良好应用在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才能使得我国的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因此对于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中的应用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数控技术
1.数控技术的定义
数控技术是当前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使用的关键技术,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数控技术在自动化程度、制造加工精度等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1]。为了深入研究数控技术,相当重要的环节是对数控技术进行明确定义。就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而言,数控技术是使用数字化的控制技术对机械制造和加工进行精确控制[2]。数控技术具有控制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和成本低等特点,使其取代或改进传统机械制造和加工设备,提高了机械制造和加工精度和降低相应成本。该技术使得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得到极大发展,同时也促进相应配套设备的开发利用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并增大机械制造和加工的实际应用范围。
摘要:跟踪测量雷达是航天与导弹试验靶场目标跟踪测量的主要雷达装备。跟踪测量雷达模拟训练系统主要用于模拟现役雷达设备及操作场景,是航天工程大学测控工程专业学员开展装备操作训练的重要平台。针对实战化教学训练的需求,梳理了跟踪测量雷达模拟训练系统实战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目标的运动特性和电磁特性模拟、复杂电磁环境模拟、岗位操作模拟、训练场景模拟、设备故障模拟和建立实战化考核评估体系等方面总结实战化教学对模拟训练系统的需求,为跟踪测量雷达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战化教学;复杂电磁环境;考核评估;模拟训练
系统跟踪测量雷达是对目标坐标及其轨迹进行实时精确测量的雷达,被广泛应用于武器控制、空间探测、靶场测量等领域[1]。“跟踪测量雷达装备操作”是航天工程大学测控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实战化教学是以作战训练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为重点,建立紧贴实战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等,以提高学员解决问题、指挥作战训练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2-3]。为了满足跟踪测量雷达的实战化教学需求,课程组总结借鉴国内外雷达装备的实战化教学研究成果[4-10],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并利用已有的跟踪测量雷达模拟训练系统开展装备操作教学。与雷达实装训练相比,模拟训练系统既可以降低训练费用,缩短训练周期,又能实施针对性训练[4]。现有的跟踪雷达模拟训练系统能够完成基本的跟踪测量雷达训练操作,但随着跟踪测量雷达所面临战场环境和任务使命的变化,以及测控工程专业装备操作课程实战化教学的要求,需设计和实现满足实战化教学训练需求的跟踪测量雷达模拟训练系统。
1跟踪测量雷达模拟训练系统实战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跟踪测量雷达模拟训练系统主要被用于模拟现役跟踪测量雷达系统设备及操作场景,具备雷达跟踪测量任务全过程装备操作模拟及情况处置模拟功能;模拟训练系统由雷达模拟、岗位模拟、任务规划与评估模拟和故障诊断等分系统构成。将现模拟训练系统用于实战化教学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①能够模拟的训练科目较少,操作界面与实装界面差距较大,学员在模拟器上训练后,在实装操作时还需要重新学习,模拟训练效果差。②模拟跟踪测量的目标是简单的点目标,未考虑实际目标的雷达回波特性和运动特性,卫星、弹头和火箭等目标的回波特性区别不明显。③没有模拟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装备操作,特别是干扰环境下的目标跟踪测量。④故障模拟功能简单,故障诊断只是简单列出故障类型,没有故障定位和修复功能。⑤考核评估规则简单,没有建立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仍以教员主观评价方式为主,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员的操作水平。⑥现役跟踪测量雷达由多家厂所研制生产,装备型号多、功能模式多,参数设置复杂。不可能针对一套实装设立一套模拟系统,因此,模拟训练系统既要尽可能和实装保持一致,又要兼顾不同的装备型号。
2对跟踪测量雷达模拟训练系统实战化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