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课堂心得

德育课堂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课堂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课堂心得

德育课堂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传统课堂;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020-01

作为一名准教师,我仔细研读完新课标后有几下几点感想,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体验生活离不开数学。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

生形成“猜想―归纳―证明”的严谨的思维习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识这是这次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我在这里简单的谈谈新课改课堂模式与传统课堂模式的对比与合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它的精髓在于“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师将教材上的内容作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是培养学生挖掘、探索相关知识的过程。所以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有学生厌学,不能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接受学习的效率比较低。

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新课改是时代的需求,它以特有的课程形态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方式,从而导致学生转变其学习方式、教师相应的转变其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在这场改革中,“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自由、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教师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在教学中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气氛。

二、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的辩证统一”。“一个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做好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知识准备工作,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知识传授者变为构建积极学习氛围的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中走向平等中来。”

四、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畏惧”,学生害怕老师,至今有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例发生,虽然很多教师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不注重心理辅导,只能让学生的厌学情绪更加严重。新型课堂中,教师已逐步改变以前的师生关系,由原来的畏惧变为尊敬,更多的学生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也更容易融入到学生中去。

五、新课改对传统课堂的改良鉴于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新课程改革给予了很好的改良

1、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是“传道者”。而新课改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师最重要的使命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而不是传授知识,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而新课改模式重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索取、探究与培养学生的能力。

3、传统课堂模式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记好每一节课笔记、进而回答问题等,属于接受式学习方式。而新课改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爱学习、想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让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探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现在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尊严,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对生活的热情,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4、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准,而新课改中教学活动随着教师教学方式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不再是要求学生适应教师,而是让教师适应风格不同的学生。

德育课堂心得范文第2篇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赋予课堂以生命

因为有了想象,人类超越了常规的束缚,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因为有了想象,才能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因为有了想象,才让学生动了起来,让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一段段凝固的文字在形象的再现中变得鲜活、灵动。如学习《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时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方式,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进行语言感悟。学习《灰雀》时让读者在换位思考中进行情感体验,借助文本直接描述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充分认识和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展示学生自身的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心灵在开放的空间里翱翔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要想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勇于打破陈规,勇于对现有知识提出质疑,挑战旧的学术体系,在发现和创新知识方面敢于独辟蹊径。教师要打破“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观念,倡导学生勤思善问。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并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美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同时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独立思考,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跳出教育窠臼,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在向学生讲解《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学生认为用无声的“推”的动作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同时原诗中的“门”,应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学生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学生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独立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认为应当是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与原诗不合。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的意境。看来,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独立思考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往往是教师所始料未及的,这就是独立思考的作用使然。

四、架设心灵桥梁,领略文本内涵

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太可能与老师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起来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满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是什么故事?有的学生说是为扣题,有的学生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趣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期盼与祈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三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便难以发现。

德育课堂心得范文第3篇

晚上和女儿聊天,突然说到一个好玩的事情。

“妈妈,我们今天上语文课,潘老师请大家讲一讲自己读书的故事或者经验,很多人都说得有趣极了!”

“是吗?那你记得谁的了?”

“明麟麟的很好玩——”女儿拖长了腔调,“他说自己小时候看《三国》,看到自己最崇拜的关羽死了的那一个地方,大哭了一场,赶紧翻到第一页重新看。结果看啊,看啊,又看了关羽死了。他又大哭了一场,赶紧翻到第一页重新再看……他总希望,这样就能让关羽活过来。等到他再一次发现关羽依然还是死去了,就咬着牙看下面。结果呢,又看到自己最喜欢的诸葛亮去世了。哎呀呀,他赶紧把书翻到关羽死去那一章从头看,希望历史改写,一遍又一遍……可不管他怎么看,诸葛亮还是和关羽一样,都离开了人世!”

“哈哈哈哈哈,真的吗?”我忍不住大笑,为孩子的纯真而感动。希望历史扭转,运用了最为原始的“转移法”。

“还有王昕昕,也是很喜欢一本书,书名我忘了。但是呢,那本书里有一个地方是非常非常悲伤的,让她看了就会大哭。从此,她就决定再也不看那本书了。她说,她不想眼泪一直流个不停!”

“哈哈哈,这个也有趣!属于‘忘却法’!”我顿时好奇起来,“那你呢?你有什么最深刻的记忆?”

“我给大家讲了我和《哈利波特》的故事!”

“咦——怎么讲的?”

“妈妈很早就给我买了《哈利波特》的图书,那是我主动要求的。但是呢,我拿回家翻看的时候,发现里面的字又多又密,还没有插图,顿时觉得脑袋晕呼呼的。于是,我就把书搁在一边不去理睬。直到有一天,爸爸带我去钓鱼,我顺手带上了《哈利波特》。在那个美丽的湖边,只带了一本书的我逼迫自己静下心来,将《哈利波特》一点点认真阅读(走在半路,心里就有点后悔,觉得应该带另外一本书)。在读完了前面的两章后,我突然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境界。我发现,我爱上了这本书,可以读懂这本了!从那以后,我一发不可收拾,认认真真快快乐乐地阅读完了一套七本,每一本都滚瓜烂熟。”

“那你的经验是什么呢?”

“不管是对人,还是看书,不要轻易凭借一时的感觉做出评价。只有做了深入的了解,才会知道它是不是你喜欢的,可不可以接受的。”

哈哈哈哈!

德育课堂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 爱心教育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第二,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教学案例>

多在教学中找感觉

片段一:如何面对个性强的孩子

――用集体的力量来熏陶他,感染他

片段二:面对外籍新入学的学生

――多关注,老师们齐心协力一起关注

情感在美术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美术课的灵魂所在。也可以这么说,美术教育即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必须始终贯穿于美术课堂教学,要将情感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好处,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好处,因此,“爱心教育”要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去。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美术课堂上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通过积极的课堂学习,感受到教师的爱,同学之间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并不是通过每一节课都牵强附会地加上一个环节来达到的,而是靠教师的一种教学意向,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当成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自觉的教学行为,利用美术课程资源去熏陶,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的体验。

第二,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美术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爱惜纸张、不随地扔纸、妥善保管自己的用具、正确使用美术用具、不浪费、不损坏等等。这些好习惯不仅是学习的习惯,也会对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促进的作用。好习惯的养成将伴随他们一生,甚至会引导他们成为健康、文明、向上、有道德的人。所以,要从细微处入手开发美术学习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

第三,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加以引导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在美术作品中学会审美。让学生与优秀艺术品对话,促使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并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

<美术教学案例>

多在教学中找感觉

片段一:

如何面对个性强的孩子――用集体的力量来熏陶他,感染他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了一条信息:“有哪位高手能给高招,怎样面对不愿意接受色彩的孩子,只喜欢铅笔绘画,不喜欢涂颜色。他还特别喜欢绘画游戏,不愿意接受色彩教学。我很头疼。”

没想到,大家各抒己见。

1、那让他给他画的作品涂色,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画涂上颜色可以更漂亮,――也不喜欢;

2、九年级不喜欢涂色,能慢慢培养兴趣吗?

3、一般学生到没这种情况都喜欢涂色。

这种情况我已经领教了四年了,初中一二年级时,他就喜欢直接用彩笔画,并且涂色挺用功,这两年突然就不接受颜色,特别是水粉,试着给他的画图上色,让他看到自己上色后更好看,可能会慢慢喜欢......

可是,他是不允许别人在他的作品上图色的。这个我觉得很难改变.本子上是满满的线条游戏画,没找到色彩的乐趣,他说涂色纯粹是浪费时间,很个性.可是,他妈妈让老师想招.

后来,我把那些绘画好的学生作品在每节课前进行展示,这样可以达到激励性教学,让孩子自己去欣赏辨认,我想每个孩子都是对荣誉看得很重的,只是不知该如何表达而已。这使我感触很深。教学是需要用集体的力量去感化个体,而不能孤注一掷,针对某一个同学或某一个问题。

片段二:

面对外籍新入学的学生――多关注,老师们齐心协力一起关注。

今年我们遇到一位刚入中学的外籍孩子,他又很好的绘画天赋,可是在课堂上,他不能够坚持,画一会,就将作品撕掉,一会钻到桌子下面,摸小女生的脚,女生很生气,就哭。还有一位韩国的小男孩也很生气,就去打他。上课他们就在教室里跑。我是过对他们喊停下来,可是不一会还会继续他们的这种行为。课下我将Matthew和韩国男生领到教室的角落,我问:“Mateo,Do you like him?

孩子诚恳的回答:“Yes”

这时,我跟韩国男生说,他是因为喜欢他才有这些行为的,你愿意跟他一起玩吗?孩子也说可以。后来,我跟班主任沟通了针对Mateo的行为。对于他的绘画行为:绘画不能坚持一会就撕掉,也是在第一次的作业展,孩子都喜欢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Mateo问我:“Where is my Snake?

我说:“Because you didn’t finish your snake!”

德育课堂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师生情谊;多媒体使用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和教育体系的改革,我国教育事业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提倡有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让学生享受轻松自在的教学课堂”是教师在配合新课标教育首要达成的目标。但这也不意味着对过去传统教学方式的全部否定,我们应该辩证地看这个问题。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一直觉得过去的传统教学使得初中英语变成一潭死水,没有激情,没有兴趣,但是在接受新教育理念的熏陶下,我依然保存着传统教育理念的精髓之处。以下是我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经验及看法。

一、促进师生情谊,创造互动气氛

感情是人们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喜欢的桥梁,只要感情在、感情深,成为朋友,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使学生进入轻松的环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优劣势以及他们喜欢及不喜欢的东西,这样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得学生有被重视的感觉。教师要保持积极美好的状况,想办法融入学生圈中,这是需要做功课的,这对于教师而言,过程可能过于单调无聊,但是却是接近学生最好的途径。教师要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课堂中重视学生的吸收情况而不是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重视学生的求知方向,并且引导学生扩大学习知识面,这样从长期来看,才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才能营造轻松和谐快乐的教学气氛。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通过眼神、小动作传达出来的求知信息,并且在得到这些信息之后,要及时处理这些信息,并施与行为,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依赖感,缩短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距离。在教学时,注意每个层次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对问题进行进一步解读时注意到接受能力好的学生产生的不耐烦厌倦感及接受能力不好学生的迷茫感,对同一问题要做适当的合情理的回答,想办法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计划中来,使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英语语言实践应该在课堂上让教师带一下,让他们对英语这门语言有更多的热爱和激情,使他们感到英语课堂的魅力。

二、减少多媒体使用,实现新理念教学

我们先明确一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讲课,使学生能清晰直观地进入情境,表达在生硬的黑板上无法表达的活泼情趣,这就是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的主要目的。然而,很多教师由于自身的惰性,把全部内容都写进课件里,硬生生地塞给学生,学生接受不了,甚至对此产生反抗情绪,失去对英语的热情。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课件做得五彩缤纷,让学生眼花缭乱,到最后,学生注意力被图片、歌曲所吸引,一堂课下来,学生除了记住插图、配歌,什么都没记住,知识点一个都没注意到,这是最失败的多媒体教学。比如,在教师制作词汇课件时,配图是可爱型的,却是与图不符的动画图片,在讲句型、语法时,重点线一大堆,让学生产生大量冗余的负担,教师完全丢掉了传统的板书,只有多媒体在课堂上不断地闪现着五彩光芒,学生在这种“绚烂”的教学中其实只记住了花哨的图片和不实的感觉,对于知识,始终是模糊的,因为多彩的课件给学生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无法集中学生注意力,对课堂教学起到反作用,提高不了学习效率。学生课上光顾着看光鲜亮丽的图景,课下什么都不记得。我们要记住,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主角,教师有趣的传授才是课堂的王道。新理念教学就是将所有仪器作为辅助,是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更加方便,有助于学生记忆的手段,而不是可以替代教师讲课,甚至还盖过了教师讲课的另类教学。黑板是有用的,不能单单只用多媒体与学生见面,而要进行多种工具的配合,使学生觉得多样有趣,让他们觉得教师真的是有心地、努力地准备过,不要让他们觉得教师也是随便弄了一下,没有诚意的感觉。

教育是一项需要探索的事业,是一份需要创新的工作,课堂教育是表现教师责任感的一个方面,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因材施教,更新升级自己的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想要参与的一种“游戏”,不再给学生想要“逃离”的感觉。

参考文献:

[1]乐鑫.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

[2]潘存秀.浅谈初中数学理想课堂中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

[3]林鹏程.以“有效教学”优化数学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4]黄春城.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J].成才之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