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经济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69-02
2015年3月的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学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缓和社会矛盾、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自我理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大学生作为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他们在自主创业方面有热情、创意和优质资源,但盲目乐观和经验不足等硬伤也导致了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低、成功率低。作为大学生,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其专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创业的敏锐性更高,专业优势也更为明显。鼓励大学生创业,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入手,建立起一套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市场对人才需要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他们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和职业体验,需要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的引导和帮助。尽管目前政府等相关部门及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大学生创业人数较少,自主创业科技含量低,创业成功率偏低,其自主创业的现状仍令人担忧。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兴起源于“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的举办,较之发达国家,我们属于起步时间偏晚、发展速度较慢的国家。国外创业教育有着完善的体系和保障,建立起了相对适合本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也更强。相比之下,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尚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普及程度低
目前,有很多大学生观念陈旧,认为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去创业,大多数大学生将创业当作求职的“备胎”,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部分家长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不明确,持一种不反对、不支持、不鼓励的态度,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期待不高、信心不足。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的普及和程度相对较低。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配备的课程教材也五花八门。首先,很多高校并未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明确设立系统化创业教育课程,仅仅以短期培训、客座报告等形式开展创业培训。其次,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主要基于“知识和理论的导向”,希望通过基础的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业教育,实践性不强导致创业教育的效果甚微。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掌握了相对较多的管理学专业知识,但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很难实现,经管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也以理论为主,缺乏和专业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担负着创业教育中的启蒙、组织、指导等多重作用,是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师资力量不仅影响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直接影响创业培训的最终效果。目前,大多数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兼职,如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老板、政府部门的领导等。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建立专业的队伍去负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些学校的创业教育由团委负责,有些由就业中心负责,往往是下设一个机构或者科室来负责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人员精力有限;选择的一些负责创业教育的导师又缺乏创业经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四)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缓慢
近年来,为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顺利进行,各地政府和高校逐步建立了诸多创业孵化基地。例如各地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一些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基地。但是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持续上涨,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人数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广泛,大学生创业基地、创新园区的建设跟不上需求。
我国的大学对创业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这门课程,但往往作为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从课程设置和师资的配备等都不太重视,对学生学习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多学生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疲于应付,学习效果不佳。
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优势分析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点,在自主创业的浪潮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在我国的大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研究经济管理类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加强素质教育,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有着明显的创业优势。
(一)具备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经过大学系统学习后,成功构建了以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统计学、金融学等课程知识为依托的系统知识结构,因而在企业的运营程序、市场开拓、投融资管理、风险规避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他们熟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有着专业的优势。
(二)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对创业的兴趣较强,创业观念比较系统,比较善于把握市场机会,挖掘市场潜力。由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市场及公司的运作和管理,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四、针对经管类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一)注重大学生创业观念的培养
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专业设置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但专门的创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的自主创业信心不足。高校要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创业兴趣和信心,使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让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成为社会创业队伍的“先锋军”。
(二)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高校的创业教育要结合专业特点,要从入学起逐步深入。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目前创业的显著特征是以销售为主,通常都是非技术型的创业,技术含量低。经济管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业应用知识的教育,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强化专业实践、成功模型分析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高校的创业教育,要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创业类指导和具体实践类课程,大力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将创业课程体系纳入到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中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意识。条件允许的话,可指派专业教师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如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对可以更专业的指导学生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改善创新创业的硬件条件,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内容,如产品的开发、销售、管理,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将创业意识、创业激情转化为创业举措、创业实效。
(三)提高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不做试验,创业导向和市场密切结合的特征,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要求以专业课的教师和企业家为主,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也可以配备专业的导师。学校应鼓励经管类专业课教师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以丰富实践经验。要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进入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等作为创业培训的兼职教师,通过经验分享、提供实习机会的方式,强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
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三创精神,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构筑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中心,围绕创业课堂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创业案例分享等,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通过鼓励创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针对经济管理类的学生,高校通过邀请相关专家讲座、创业指导课、新媒体宣传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弘扬创新创业理念;也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相关活动如“金点子”模拟销售大赛、创业大赛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同时,高校通过整合校内资源,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各专业开展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践平台,地方政府或学校提供政策支持和运营保障。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47)
摘 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5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49万,比2014年增加22万,创下历史新高。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问题日趋凸显,创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一个很好的就业和择业的新选择。创业意识是进行创业活动的前提和导向,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重庆市部分高校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调查研究,对其创业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24-03
收稿日期:2015-01-18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GX-050),重庆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郑景丽(1976 -),女,四川仪陇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研究;蔡佳(1989-),女,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程支中(1970-),男,重庆黔江人,副教授,博士,从事产业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创业意识是一个人在进行创业活动时表现出的强大内驱力,是在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因素,它深刻反映了在面对创业时所体现出的心理状态和应变能力。完整的创业意识往往包括审视经济环境,洞察市场走向并做出正确决策的商机意识,把商机、机会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意识,制定合理创业计划的战略意识以及在创业过程中应对和化解风险的风险意识。要想创业顺利起步,创业意识非常重要。今年两会上,“创客”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不仅体现了创业创新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也预示着新一轮的创业潮即将到来。尤其是作为经管类大学生,其专业方向和社会经济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很快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但是,创业意识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当代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症结所在。因此,分析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1、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文以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独立财经学院)六所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及研究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其创业意识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共发放 600 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问卷 595份,问卷回收率为99.2%。剔除无效问卷 9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 586份,问卷有效率为 97.7%。
本次调点针对在校经管类大学生,男女比例为46.8:53.2,各个年级分布状况为:大一年级10.9%,大二年级30.4%,大三年级31.4%,,大四年级17.4%以及研究生10.2%。其中85.3%的大学生没有创业经历,但81.6%大学生有实习或兼职经历。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问卷以随机调查为主要方式,涉及年龄层次相对集中,样本范围较广,学生层次多样化,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2.调查结果分析
2.1创业概念的理解有偏差
创业是个人凭借其对经济活动中信息、资源以及机会的掌握和合理应用,以相应的平台为载体,充分融合各种资源并借助相应的技术转化、创造预期财富的实践活动,创业过程是对资源的整合应用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所在的过程。而在此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其中,72%的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创办盈利性企业,片面的认为创业是一味的追逐商业利润,实现个人财富,部分学生因就业压力而被动创业。这说明大学生创业大部分还是为了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而非精神层面的需求。
2.2创业热情高涨,创业意识薄弱
伴随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加以及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从图2可以看出,有64%的经管类大学生对创业怀有极大兴趣。这说明创业在大学生中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尽管拥有的创业热情愈发高涨,但真正践行自主创业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已经具有较强的商机意识,但是缺乏转化意识、战略意识和风险意识。空想不等于实际,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的最大表现。
2.3缺乏对创业政策的深入了解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根据图3可以看出,46%的大学生对创业政策与相关活动表示不了解或者不清楚,有些甚至不知道或从不参与学校的创业大赛等相关创业活动。创业政策及相关活动未得到广泛宣传导致学生对创业领域一知半解,模糊不清。这反应当前创业信息渠道过于单一,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2.4创业经验不足,创业资金匮乏
尽管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创业受挫的心态变得积极乐观,但是创业并不是单凭一腔热血就可以顺利进行。从目前大学生的创业环境来看,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地位都是制约其创业活动顺利开展的因素。从表5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创业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是经验不够(77.1%)和创业资金的匮乏(74.1%)。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凭着一腔热血,但是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作为支撑,缺乏足够的创业资金来维持运转,其创业活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压力,更有甚者创业活动会半途而废。
3.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
3.1强化大学生对创业内涵的正确理解
多数经管类大学生对创业都没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他们所理解的创业是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可以赚钱的事情,或者是在将来用自己的力量开创一份事业,甚至有些大学生把创业当成互相攀比竞争、炫耀的一种手段,而并没有慎重的考虑到自己是否适合创业。为使大学生对创业的概念有准确的理解,首先学校要针对社会需求及学生自身的优势特点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创业相关概念、内涵和特点。从课堂教育纠正当前大学生各种错误偏激的创业理念,避免盲目创业,攀比创业以及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创业的错误创业观念。其次,从大学生自身来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创业成功。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创业不仅仅是获取金钱的途径,而是整合资源,创新思维,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创业需要脚踏实地的付出劳动,它是一种职业生涯,是一种事业方式,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大学生应正确理解创业的内涵,运用自己做学知识,创造财富,谋求个人高层次的发展,实现自我和社会的价值。
3.2发挥高校教育职能,积极培育完善的创业意识
高校在职业规划教育中要提升对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和引导,发挥教育职能,积极培育完善的创业意识。首先,高校要继续鼓励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对于大学生拥有的创业商机意识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不断地了解社会及市场的发展动向,培养创业中的市场观察洞悉能力。其次,高校要注重创业转化意识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转变“重学轻术”的观念,牢固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制定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模式。再次,高校应进行大学生创业战略意识的培养,通过去企业实习,邀请企业家来学校讲演以及经典案例教学等活动,使学生具有创业初期战略意识。最后,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培养,通过在学校举办各种创业竞赛,让大学生在模拟实战中对创业的准备和风险有更直观的认识。
3.3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获取创业信息
为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其中包括提供小额贷款、减免税收、员工培训享受减免费优惠等。高校也纷纷推出鼓励扶持举措,重庆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创业计划竞赛。针对这些措施,政府和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的宣传工作。不仅要通过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更要通过具有公信力的官方微博、微信、BBS等网络媒体来广泛宣传创业教育,提高对创业意识的整体指引和培(下转236页)(上接224页)养。作为大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去关注并参与各项创业活动和创业项目,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充分结合,增强创业意识。同时利用现代快捷方便的网络,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关注市场动向,不与社会脱节,积极主动获取创业信息。
3.4提供资金支持,开展创业实践
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一是政府政策支持,完善融资体系,尽量在注册登记、贷款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扶持,提供一条绿色通道,使大学生申请贷款资金的手续、程序简单化,省略不必要的繁杂程序;二是社会资金支持,各银行与社会贷款机构降低对大学生贷款的审核门槛及贷款利息,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三是大学生自己也要提高自己的统筹规划能力,保证资金合理利用,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资金周转不畅等财务难题。对于缺乏创业经验这一难题,大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大赛、模拟营销比赛、校园商品、甚至是兼职打工、企业实习等。在实践中面对突发的新问题,通过克服困难和解决这些问题来完善知识结构,积累创业经验,形成新的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 石岩,刘洋.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研究[J].经
济研究导刊.2014(4):245-247
[2] 邹玉瑾.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问卷调查及其对策分析[J].
2012(8):76-78
[3] 韩丽霞.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
版社,2010(8):3.
[4] 魏秀艳,于宏辉.浅析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影响因素及培养[J].
2012(12):88-89.
[5] 赵冬梅.河北省经济管理类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
报告[J].2010(10):96-98.
[6] 金天.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的调查研究[J].2013(1):
279.
[7] 孙福东.黑龙江省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和研究[J].2015
(2):31-33.
【关键词】入学教育;模式;创新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广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是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和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涯甚至人生发展。大学新生能否健康成长、出色的完成学业、能否拥有美好的前程,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关注和努力的目标。因此,了解新时期青年学生特点,切实有效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对广大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尽快完成心理状态、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当前的新生教育多以教育者开展以说教为主的形式,并没有真正达到实现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目的。由于时间短暂、形式单一、内容空洞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广大新生多维度的需求。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普遍思维活跃、乐观开朗,愿意接受挑战和尝试新鲜事物。在入学教育中需根据学生的以上特点,精心设计和部署安排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并有较强针对性的系列模块化的入学教育体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并取得一定效果和经验。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模式探析
(一)精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迎新”及入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新生入学系列工作中引入学生“助理班主任”工作模式,做到优中选优,从高年级的学生骨干、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新生班助理班主任团队,给每个新生教学班的班主任配备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助理班主任,协助学院和老师开展新生工作。要做到未雨绸缪,及早准备。从每年5月份起,就开始着手进行当年新生助理班主任的选拔和培训工作。选拔采取了“边培训边淘汰”的“人才库”模式,将通过多轮筛选层层选拔选出的助理班主任候选人组织起来,进行有关心理适应、团队辅导、班级建设等多轮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候选人培训的情况和表现进行考核和淘汰,最终确定出最适合的人选作为新生的、助理班主任。这些助理班主任在“迎新”工作和入学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新同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好向导。每年进入8月份,入学教育日程安排等工作便已展开。会根据当年新生招生规模和招生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心设计、多次讨论和协商最终确定入学教育时间和安排。比如2011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出了经济大类招生的新形式,允许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学习后再进行专业分流。新的专业培养方式也给新生入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老师、各级学生组织和助理班主任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下,周到细致的准备和创新入学教育有关安排,确保了入学教育的效果和时效性。
(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构筑多层次心理关怀和干预体系
高度重视,积极引导。进入陌生的环境,面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势必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积极的关怀和引导是尽快适应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新生报到的第一时间便安排心理健康的讲座,邀请校内外的专家主讲,主要针对新生从高中转入大学的心理转变进行讲解,引导广大新生如何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积极面对人生,分享成功的经验。此外,专门安排新生进行心理健康UPI、艾森克测试,以作为新生认识自我、找准努力方向的参考依据,同时用以及时发现心理状况异常者,掌握第一手资料,利于后续心理干预工作的及时有效的开展。针对个体融入新集体的障碍问题,特意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了班级人际关系“破冰”的团队辅导等活动,有效的消除了拘谨和陌生感,逐步形成团队凝聚力,为广大新生迅速融入新的班集体创造了条件和机会。最后,构筑了有效的心理关怀和干预体系。每个教学班均配备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心晴使者,与学院的专业二级心理辅导站“心晴工作室”以及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一起,形成了“校—院—班”三级的心理关怀和干预机制,为及时疏导和解决广大新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爱校荣校”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创新手段,保证效果。“爱校荣校”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广大新生热爱母校、建设母校热情的主要途径。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改进和创新了“爱校荣校”教育的手段。以学校百年发展的辉煌成就为感召,安排新生参观学校的美丽校园,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通过参观校史馆、观看校史纪录片、邀请校史专家开展的校史专题讲座等多方式结合,深刻了解我校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使其形成以母校为荣的自豪感;最后,结合学科特色,邀请历年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精英团队进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现场答辩和观摩,激发广大新生的学习热情。并与其他方面内容穿插讲解,包括学院科技创新活动、文体活动成果展示和医保知识讲座等,既避免了内容和方式的单调性又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强化校纪校规和安全教育,狠抓纪律养成和学风建设
强化纪律,狠抓学风。纪律养成是入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考虑到学校的新生军训调整为冬训,为了在大学入学一开始便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优良的学风,特意在入学教育阶段大大强化了校纪校规和安全教育的力度。讲座尽量安排成小班教学,将新生按班级划分到不同的教室,每个教室由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此外,专门安排了校纪校规和安全教育的考试,并提高有关考试的要求,采取闭卷考查的形式,专门预留时间给同学们认真复习备考。最后,通过集中讲解、分头部署、层层落实等多种方式反复强调学习纪律性,严格进行纪律考核,树立良好学风。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USEM就业能力模型;教学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农业院校内部的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社会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质量的评价直接反映在大学生就业情况中。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随着招生与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那种大学一毕业就能直接去单位报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毕业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开始面临着市场化的考验。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以社会评价尺度为主,即应该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对于大学生的培养而言就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当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与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出现不一致,社会就会不认可学校培养的学生,出现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而且,高等农业院校内部一般将重点放在农学方面,即重视对农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针对这些情况,加快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以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因此,在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必须强调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USEM就业能力模型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
国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概念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存在诸多不同的理解。例如,国际劳工组织(ILO)则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是能使劳动力在人才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学者 overtoon(l998)则认为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哈韦(LeeHarvey,2004)认为就业能力是被雇佣者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雇主所需和被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总和;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2008)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等等。
在国内,郑晓明(2002)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通过对中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西方的研究者还是国内的研究者都还没有得到一个关于就业能力统一的看法。但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业指导实践来说,一个无法达成共识的理念显然是无法指导实践的。因此,从指导实践的角度考虑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相对统一的关于就业能力的界定。本文认为就业能力不同于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指向的是某个具体的职业任务,它特指个体胜任某种特定职业的程度。而就业能力是指在不同工作场所就业所需要的能力,也就是指一般能力或基础能力。这样一个界定有利于不同的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改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二)USEM就业能力模型简介
就业能力在国外被称为可雇佣性 (Employability)。并被作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合格毕业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指标。英 国学 者 PeterT Knight& MantzYorke提出了可雇佣性构成的USEM理论,并建立了由USEM构成的可雇佣性 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可雇佣性 由学科理解力、技能、自我效能感以及元 认 知能 力组 成。如 图 1所示,USEM的四个组成部分相互影响,最终组合成就业能力。
学科理解力是指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不仅要能够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理解各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通用技能则是适合各类职业的综合能力。学科理解力和技能对于就业能力的影响显而易见,除此之外,就业能力还包括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能力。班杜拉在 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们对 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斯塔科维奇和鲁森斯 1998年针对组织行为这一领域给出的更广泛、实用性更强的定义:“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 自己能力的一种确切的自信心,这种能力使自己在某个背景下为了成功地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能够调动起必须的动机、认知资源与一系列行动。”“元认知”概念是弗莱维尔提出来的。
按照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人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知或认识过程,选择有效认知或认识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认识或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对学生来说,元认知实际上就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自己、学习任务与学习方法的认识,来准确地体察和自觉地控制 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主动地有效地发展 自己。而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在学习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控制,以求得 自我发展的能力。简单地说,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能力就是 自信心和自我发展能力,它们在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因此 ,本科教学中不但要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应该加强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能力
(一)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流向主要分为出国、考研 、考公务员、工作和创业 ,其中真正就业的应该为考上公务员、工作和创业。以近三年本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为例,就业情况基本如下。
1、就业率
怎样才算找到了工作?传统意义上,只有签署教育部统一印制的 “三方协议”才算就业。这是狭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但是,随着就业体制的改革以及就业形式的多元化,有些大学生虽然找到了工作,但用人单位没有独立的人事权,只能签订临时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事实上,他们已经实现了就业,我们也将其纳入统计范畴,作为广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近三年本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中,广义就业率的学生数约占其总人数的占90%。
2、专业对口程度
在上述实现就业的毕业生中,专业对口的三年平均为72%,不对口的占23%,空缺的人数占5%。
3、就业地区分布
近三年,本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已就业的学生中在湖南就业的52%,广东为8%,上海为 5%,浙江为 4%,四川为2%,其他地区为19%。可见,本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最主要的是在湖南本地就业。
4、就业行业分布
近三年本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中,比重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业,占14%;贸易餐饮业和房地产,分别占12%和10%;交通运输和仓储邮电通信业,占 11%;教育文化和传媒业,占 8%;党政机关和社团,占9%;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也有一定的比重 ,其他行业则比较分散。
5、单位性质分布
三大集中分布的单位性质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分别占30%、20%和 18%,接着是外资企业、占10%,政府机关9%,自己创业仅占 0.2个百分点。
(二)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1、样本采集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和许多当地聘用了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企业的高管的约谈;二是针对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已毕业和在校学生发放的《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试行问卷,并向本校部分已毕业和在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发放100份进行预测,收回有效问卷95份,经分析修订,形成正式问卷。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ASP+SQL的程序导入到SQLSERVER数据库,然后运用 SQL语句对影响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分析。
2、数据分析
(1)“学科理解力”方面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高管和65%的学生认为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掌握的知识过时、知识面较窄。
(2)“技能”方面的现状。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企业高管和学生认为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专业技能较弱,缺乏基本专业技能,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一般需要经过半年至一年时间的培训才能开展工作。
(3)“元认知能力”方面的现状。经过调查发现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缺少元认知能力。一方面,学生掌握的知识过时、知识面较窄,另一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被动地受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在课堂之外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够。
(4)“自我效能感”方面的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和,而且技能的缺乏、学习能力薄弱使得学生的自信心下降,即自我效能感差。
上述情况是根据 USEM模型理论反映出的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弱的问题。
三、以培养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模式
根据以上的分析,要提高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拓宽专业知识 、增强专业技能、加强学习能力和提高自信心等。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可以围绕上述几个方面进行。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四年的本科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教学阶段 、专业教学阶段和职业教学阶段。如图2所示。
1、第一教学阶段即基础教学阶段,它包括三个模块:基础教学模块、综合能力模块和就业指导模块。基础教学模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模块着重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的训练,这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模块由学工部承担,主要内容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图2 基于USEM模型的教学改革三阶段
2、专业教学阶段包括专业教学模块、部门经济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模块和就业指导模块。专业教学模块包括必须的专业课程学习。部门经济管理能力培养模块是在第一阶段综合能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部门经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可以满足工作单位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模块与第一阶段中的有所不同,应由专业教师承担这一工作,把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具体化。
3、职业教学阶段包括职业教学模块、部门经济管理能力培养模块和就业指导模块。职业教学模块由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或
意向就业单位共同承担。根据就业意向,指导学生学习与工作性质相关的专业知识,以适应今后工作 的需要。职业教学模块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块,以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选择。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模块业由学工部、指导教师和就业(实习)单位共同承担,探讨步入社会后将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尽量缩短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不适应期。
[参考文献]
[1]白剑宇,吴春.基于USEM 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
[2] LeeHarvey.OnEmployabilitytheHigherEducationA—cademy.2004.
[3]赵付明,张墙玉.高校教学改革要与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2).
[4]冯菊香,冯东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面向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6(4).
【关键词】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一、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与公办高等院校相比,民办高等院校在起跑线上存在着一定的先天不足,并且民间对其的认可度并不高,同时我国政府对其的政策扶持力度有限,致使我国民办高等院校依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时期,但是民办高等院校应该全面的认识到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第一,因为社会对民办高等院校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见,大学生走进民办高等院校后,承受着较大的思想压力,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1]。第二,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民办高等院校与大学生之间的主导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与民办高等院校之间成为了消费的关系,大学生作为消费者处于顾客的地位,学生的心理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民办高等院校不得不转变管理方式,学生不仅是管理者,同时还是服务者。第三,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大部分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但是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能够在学习上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和肯定,却又不愿意承认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加不愿意被他人进行批评教育。
二、民办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将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民办高等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最佳效果必经途径。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任课教师的正确引导,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能力,将大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变为主动的探索和学习,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促使其建立其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
(二)建设优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实施者,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有效协调民办高等院校、社会和家庭等各教育力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定政治立场,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首先,应该尽可能的降低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力争建设一直优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职能。其次,积极的鼓励教师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最后,任课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评价标准,顺应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起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将知识掌握、能力提高等都融入到评级标准中。
(三)加强思想政治实践教育
民办高等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不定期的组织和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切身的参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并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首先,民办高等院校应该将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任课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创设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情景,以此具有针对性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其次,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大学生只有更全面的了解社会,才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以此为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