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观井冈山有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以意造象是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外化技巧,从古至今文学家们均普遍运用。以意造象应讲求“意”的新颖、深刻;而“造象”应符合事物本质,要有象趣和个性,方能产生艺术魅力。
“以意造象”,是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的~种外化技巧,就是作者从创作意图出发,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出适合于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形象。“意”即主观的思想情感,“象”即客观的人事景物。《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造象”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意”。有什么样的“意”,就会有什么样的“象”。没有“意”,就没有“象”。人的思想情感是内在的、抽象的,而人事景物则是外在的、可感的。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需要附载在具体的人事景物的形象上,即寓情于景,寓情于物等,才能被人理解、接受和引起共鸣,产生艺术魅力。
一、“以意造象”,在古典文学创作中十分常见。
如《诗经·关雎》中开头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了水鸟欢快的应和呜叫,表达了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赞美之情。“关关,水鸟叫声。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鲁》说日:关关,音和声也。’……《玉篇》:‘关关,和鸣也。”《集传》:‘雎鸠,水鸟。”,(诗中用起兴手法,写水鸟的呜叫,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或者说,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的“意”,才造了水鸟的呜叫“象”。
又如杜牧的诗《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是一曲对秋天的赞歌,赞美了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诗人对秋的思想情感是要表现的间接对象。诗中写诗人登高远望,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貌,并用南山这个有名的归隐之地来作衬托,使“秋”的形、神都得到了具体的描绘,更表达了诗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秋”之高远无极的景色与诗人旷达胸怀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让人心有所悟。
还有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对“绿肥红瘦”的描写,皆为表达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绿”和“红”是冷暖互衬的两种颜色,“肥”和“瘦”是差异明显的两种形状,这样的描绘对比鲜明,生动形象,怜春惜花的情感被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意造象”,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也十分广泛。如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用“黑奴的外表”、“燃烧”的模样表达了诗人眷恋祖国的炽热情感;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了青翠、挺拔、永不低头的井冈山的毛竹,以表现英雄的井冈山人以及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精神;许地山的《落花生》,则以平常事物比喻做人——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以此寄托希望。思想情感的表达,通过“以意造象”的外化技巧,都有了具体的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更有感染力。
二、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技巧,“以意造象”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突出主题,塑造形象,完成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构思。
因此,以意造象是有目的的创作,它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和认识,需要受生活本身的触发。有了较为明确的立意,进而加工、提炼出符合生活本质的艺术形象,使立意得到生动的表达。
“以意造象”是一种积极的文学创作技巧,它强调先有“意”再“造象”,重视“意”的统帅作用,古人所言“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正是此理。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就强调了“造象”要先有“意”的重要性:“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脚忙乱。”…“就是说,前人创作往往先有“意”,再“造象”,所以从容不迫;后人反之,所以手忙脚乱。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运用“以意造象”的技巧也容易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先人为主。就是在立意之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所塑造的形象往往如“瞎子摸象”,先摸到什么就以为是什么,只表现一个侧面,有失偏颇。二是生编硬造。就是在立意之后,将一些并不十分贴切的形象生拉硬扯地往上套,七拼八凑,象个拼盘,缺乏鲜活灵动之气。三是平淡枯燥。因为先有立意,后有形象,抽象的东西先于具象,掌握不好就可能导致理性过多,感性缺乏,赋予形象的感彩不够,而表达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的愿望又很强烈,“意”强“象”弱,就是平淡枯燥。
所以,要注意“意”和“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形象的塑造贴切生动,思想情感的表达才可能深刻感人。
三、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以意造象”的写作技巧,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呢
从“意”的方面来说,有两个要求:
一是要有新颖、深刻的立意。如丁芒的诗歌《家书》,这是一封作为老军人的父亲写给在部队的儿子的信。没有象一般的信那样,写报告亲人平安、家乡建设等老一套内容,而是寄给儿子“还燃着的青春的记忆”,“闪耀着壮岁风华的巨大的爱情”,鼓励儿子安心驻防,不忘过去,继承革命的传统。诗歌包含着父辈的深情,引人思索。父亲的“礼品”是珍贵的,特殊的,情感强烈,寄寓了老一代军人的期望。诗中的“硝烟”、“刀光”、“血影”、“英姿”等,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诗歌立意新颖、深刻,能触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情动与中,感人心魄。
二是要有深厚、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张常信的《秋雨》,这是一首写丰收的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显然是对家乡的牵挂,是对家乡丰收景象的赞美。但他不直接写抽象的思想情感,而是写“洒洒扬扬”的“中秋雨”,写“家乡的美酒”、“黄黄的谷子”、“红红的高粱”,还有心中无比思念的“她”,以及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老乡们,写他们庆祝丰收的醉人场景。一幅幅的画面,象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地闪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情,思想情感深厚、强烈的,打动人心。
从“造象”的方面来说,有三个要求:
一是造象要符合事物本质。所造之“象”符合事物的本质,才有典型性,才具有文学的魅力。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出发,“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塑造了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阿Q渴望革命,却又不了解革命;他痛恨被欺侮,却又总是欺辱比他弱小的人;他对自己受到的欺压无力改变,就用精神胜利法聊以;他希望通过革命过得好一些,但最终只能在被判处死刑之时叹息画押的圈儿不够圆……作者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深刻揭示了因脱离民众而招遭受失败的根源,阿Q的愚昧及其悲剧命运亦引起读者深长久远的思索。小说的形象极为真实生动,符合事物本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深刻的主题。
二是造象要有象趣。象趣,就是指形象应具有浓厚的情趣。它要求用生动、有趣的形象,表达出某种深刻的思想观点,寓情于象,寓理于象,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教益。所以,象趣既包括作者塑造形象时所带有的情趣趋向,也包括读者在接受形象时所获得的审美情趣。超级秘书网
要想让学生具备高水准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注重有效提升学生平日的习作训练,即增加练习的数量,提高练习的质量。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笔者以为“随文练笔”是学生习作练习的优质资源。如果能充分有效地挖掘并利用,那么将对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巧用插图,丰富文本内涵
图文结合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提供更为广阔的直观感触以及对思维的触动。因此,但凡遇到相关的课文,教师可以智慧地选择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插图,然后通过文字来细细描述,做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并言之有序。
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来丰富诗歌由文字组成的画面。并且在描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发挥想象,突出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在语言的表达上做到精炼、优美,适当地选择一些修辞手法。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的文字优美丰富了许多。如,有学生写道“……几个悠闲调皮的孩子气喘吁吁地追赶着黄蝴蝶,跑呀跑呀,来到了对面柳树下的油菜花田边。这盛开的油菜花远望去如同一片黄色的海洋,聪明的黄蝴蝶想了一个办法,立刻飞进菜花中,与这一大片菜花融为一体。见此情景,这几个孩子无奈地站立在那里,不知所措。”通过类似的文字,我们感受到学生不仅理解了诗句描写的内容,还在描述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与思考,深化了诗歌的意境,使画面感更加生动。
二、句式仿写,技能缓坡提升
学习是一个由模仿到积累与掌握的过程,写作同样如此。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平日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文本中的具有写作特色的点,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将对夯实学生的写作技能起到重要影响。
如,在与学生欣赏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之后,教师就抓住了文中出现的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引导学生来进行仿写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学生写道“我国的旅游胜地数不胜数。不必说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号称‘中华一绝’的龟山汉墓,雄伟壮观的北京故宫,直插云霄的安徽黄山,神奇的西双版纳,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也不必说天然地质博物馆――嵩山,革命圣地――井冈山,度假胜地――三亚,水平如镜的杭州西湖,风景如画的颐和园,佛教圣地峨眉山,道教圣地武当山;单是‘人间仙境’桂林的山水,就有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魅力。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为美丽的祖国而感到骄傲、自豪。”
三、个性补白,解读创作共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通过多方的互动,沉静的文字在课堂上活跃出生命的光影,情感的浸染以及智慧的灵动,并且很有可能让学生的思绪得到无限的飞扬与舒张。因次,找寻文本的留白处,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补白也是教师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远的、带有个体生命经验地去解读文本,还能让学生的文字在有的放矢的情形下,得到更自然的流淌与表达。
在教学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我就有意地挖掘出文本的一个留白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以及再创造。文章结尾处写道: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了。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进行了追问:“洪教头在众人面前败给了林冲,走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随即说出了各自心中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我相机引导学生回顾了故事的整个过程,结合刚才几位学生的回答,安排了一个续写的小练笔,创设一个情境,根据洪教头离开时的心理活动,想象一下,当洪教头与林冲第二次见面时,会发生什么故事?通过对文本这样的挖掘,教师不仅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学生由读者到创作者之间的转换,实现了有效练笔的目的。
四、直抒胸臆,深化文本解读
随文练笔还可以就文本的主要内容或体现出的思想感情来进行。当学生在多遍阅读文字之后,对于文章内容的倾诉,情感的流露定会有独特的感受,再加之教师的引导,课堂对话中各自智慧的碰撞,情感的共鸣等,很容易产生切身感悟。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讲述了史学家谈迁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两次撰写《国》的经历,表现了谈迁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针对于文本强烈的感染力,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写话练习“我心目中的谈迁”。因为是有感而发,所以许多学生笔下的谈迁都充满了血肉。如,“谈迁,你牺牲了二十年宝贵的青春时光,不为别的,就为了让世人看一本翔实、可信的历史巨著。这二十年,你不停地奔波于各个地方,在野外考察,历尽了千辛万苦,然而,谁曾想你的心血竟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被可恨的小偷偷去。痛苦之后,你没有就此趴下,而是选择重新站立起来……”这样的文字,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让谈迁不被厄运所打垮的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还让他们体验到用文字来直抒胸臆的。
当下,中考作文的发展等级评分标准中“立意新颖”是最重要的评分标尺,考生都想拿到这一分数,可是事与愿违――很多考生很不小心地失去了这一分数。笔者多次参加中考作文阅卷,每次阅卷都发现不少考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表达基本功,但是立意陈俗,人云亦云,老套程式,平淡寡味,缺少新鲜的角度和独到的见地,没有感人的领悟和启迪人的睿智,显得平庸无奇,很不起眼而被判了低分,令人怜惜。
作文“立意”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意犹帅也”,即主题是作文的“统帅”,它是作文的灵魂,选材的依据,结构的轴心,必须合乎准确、正确、明确。作文立意一旦蹈人足迹,落于窠臼或囿于俗见、陋见、成见,那就谈不上新鲜生动、别开生面、醒人耳目,富有魅力了。
作文立意新颖是中考作文成功的基石,是思想内容显得深刻的依据,是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因素。中考作文满分者无不在立意谋篇上费尽心意,再三斟酌,反复推敲。为了方便中考考生能快速学会立意新颖之法,提高写作能力,笔者意欲率尔操觚,结合平时写作教学与阅卷的实践,给考生指点几种重要路津:
一.发他人所未发,言他人所未言
立意新颖,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写出自己特有的感受和独到发现。
大文豪柳宗元听到知友王参元家中失火遭灾后写信说,“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乃至“将吊而更以贺”,并说,如果家产“荡然泯然而悉无有”,还“尤贺”!这种态度乍看不近人情,有悖常理,令人震惊。但读完全信,不禁拍手称绝。原来进士王参元是个颇有才华的人,但“京师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现在大火一烧,“积货”化为灰烬,“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不污”。这样一场大火倒反使王进士令名显扬,他人的顾忌消失,这岂不可贺?这种超常的构想,真是新颖独到,令人击节称道。这也就显得见解深刻,发人深思。
在中考作文里只有“放出眼光,运用脑髓”(鲁迅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巧辟蹊径,才能找到新角度,悟出新道理来。如此既切合原意又具有作者独到的发人深省的感悟,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自然作文分数就高了。
二.独辟蹊径,反其意而用之
在构思以“竹”为话题的作文时,有人想到竹子终年常乐,傲霜凌雪,与松、梅为岁寒兰友,高洁纯净,令人敬佩;有人想到竹子一身是宝,从细芽竹笋的鲜美可口到成竹后的多种用途,处处说明它为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有人甚至赞美竹“掏尽红心为人民”,袁鹰笔下的“井冈翠竹”不就是井冈山军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吗?可有一个同学偏偏独辟蹊径,反弹琵琶,另立新意。他认为竹子徒有其表,内心空虚,是“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典型。这正和那些夸夸其谈、志大才疏者相似,和那些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者逼肖。而我们应该做一个内心充实、精神富有、朴实无华、表里一致的进步青年。这一“反其意而用之”的立意,我们认为言之有理有据,是深刻的,独到的,有意义的。作者的求异思维闪射出了熠熠光彩。
三.变化选材视角,改变描写角度
作文时巧妙地变化炫彩视角,改变描写角度,是在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目标。中考作文切忌尾随人后,而要“鹤立鸡群”,立意要求运用变向思维,选取最新最佳角度,提炼出独特新颖的见解。运用此法的思路是:先以文题或材料为中心,借用发散思维尽可能多的列出可供写作的众多立意子项;然后对这些子项进行分析筛选,排除别人文章用的子项,眼前考生可能写的子项;最后从剩下的子项里,选出独特的、最佳的、自己最擅长发挥的一项构思行文。
例如写当今农民的假日生活,一般离不了洗衣、带孩子、提篮买菜、下地干农活。可有的同学改变视角,重点写老年人意兴盎然地打太极拳,一会儿“白鹤晾翅”,一会儿“乌龙探海”,令人目不暇接;年轻的武术爱好者耍棍弄枪,龙腾虎跃,或是静静地晨读,他们全然不顾街上熙来攘往的人流,或者享受一下逛公园的乐趣,他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补回因孩子和家务而丢失的锻炼和学习时间。这样的描叙视角,不但表现了新型农民抓紧锻炼、学习时的特有心态和神态,而且昭示了当今农民改革开放后的一种新的意趣和精神境界,展现他们内心世界的进取、奋发、乐观和自在。这样的视角描写,就很有新意,充满时代气息。
四.联想迁移,扩散引伸
考生在考场上要写出别出心裁的妙文佳作,采用联想法是很有效的。联想的方式很多,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引伸联想、类比联想、表里联想、否定性联想等。一般地说,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可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可加深思索;由表面的联想到内在本质的,可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可拓宽思路。
总之,这种联想迁移扩散引伸,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中,可泛起圈圈层层的涟漪,把浪花的层次和风采展露得美丽动人,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这种联想迁移和扩散,常常是避免选材枯涩老化、开掘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例如中考作文题“记住这一天”,翻看众多的作文,很多考生都把“这一天”定位在“自己”“家庭”“朋友”“学校”等狭小的范围里,可是其中一位考生联想到了“七七芦沟桥”爆发的历史性纪念日。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不寻常的日子引起的联想,就把考生的思情引向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即将熊熊燃烧的战场,就把他们的情思之弦紧紧扣牢在抗日救亡的爱国琴键上,它弹奏出了激越、深沉、雄浑、悲壮的旋律,将多么强烈牢固而又久久地萦回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头啊!这样一联想,事件的选取就有了独特的意义,细节的选用就有了思考的深度,感情的喷涌就有了时代的光泽,斗争的风云变幻就在你面前的稿子上活鲜鲜地跳动了起来!这样的立意谋篇当然是新鲜而又深刻的。作文的命意有了这一深层思考,此时,考生们感受到的就决不是紧张、慌乱、担忧和无从下笔,而是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力量,激发起了民族自尊自强自豪的澎湃情思,这样从心中流出来的文字就能感人肺腑,动人心魄,启人奋发,激人力量!
五.成语新解,求异思维
诸如“开卷未必有益”――看你开的是什么“卷”,“班门可以弄斧”――对师傅对徒弟均不失为一种考验;“不知足者常乐――对精神世界美好东西的追求、对事业的追求永不知“足”;“言多不一定失”、“近朱不一定赤”、“近墨不一定黑”、“龟兔不可进行赛跑”等等,都可以写出立意新颖且又深刻的好文章来。当然,立意新颖并不都要求“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主要还是应该对寻常习见的、熟悉的材料能作出新的处理,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见解,设计新的角度来,以收到深刻隽永、新鲜有力、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六.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特色
要使中考作文立意新颖,笔者以为最根本的是要扣紧时代精神,即与时俱进。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喻作“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文学泰斗鲁迅先生的作品被称为投枪匕首般的战斗檄文,就是因为他们所写文章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可见写文章扣住时代脉搏,才能引起读者共鸣,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常写常新。
山西省中考作文要求考生围绕“换位”这一话题写作,有位考生避开师生间、父子间、母女间换位的老套路,将想象的触角延伸到当时正在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写出了《给美国总统的一封信》。作者与阿富汗儿童“换位”,并要求布什与阿富汗儿童“换位”:“如果今天,您的国家正饱受战争,您的子民正颠簸流离,衣衫褴褛,忍饥挨饿,你会作何感想?……请听听阿富汗儿童的呼声吧!”这是作者在一种正义感的驱动下对“换位”作的深层次的思考,你说,凭作者对“换位”这一话题内涵的诠释,凭作者立意高远,与时俱进、亲切感人的文字,能不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吗?
关键词:教学环节;过渡语设计;过渡意义
一、课堂教学环节过渡语设计问题的提出
前不久,听了一节青年教师亮相课,通过听课可以看出,他课前的备课是非常认真的,各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很科学,可是听课的过程中总让人有种不解渴的感觉,问题出在哪?细细品来,笔者发现,他忽视了各环节教学过渡语的设计,本应是很好的一堂课,却没有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设计运用巧妙、合理的课堂教学过渡语呢?
笔者阅读了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过渡语,并把平时听课、上课中记录的精彩高效的过渡语进行了整理归纳,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过渡语设计方法。现就这些过渡语的设计方法与注意事项同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二、课堂教学环节过渡语设计方法举隅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了解的教学案例,初步归纳出以下几种课堂教学环节过渡语设计方法。现就这些过渡语设计方法与意义进行一一说明。
1.激趣式过渡――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
这种设计方法常用于导入新课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当中。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自主地深入思考问题,继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过渡处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2.情境式过渡――激发感情,发展想象力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个活动(或故事或生活场景或诗词或音乐),并通过自然的过渡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在情境中学习,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
杭州一位教师在教《社戏》一课时,首先播放歌曲《童年》,欢快的音乐声在教室里流淌。然后站在学生中间,运用浓郁的抒情语调朗诵一首小诗《树》:“如果我是一棵树/妈妈再不会责骂我弄脏了衣服/小麻雀会柔顺地在我臂上/挂一串音符/顽皮的蝴蝶啊/悄悄滑一线尘土/松鼠则在我身上左右跳跃/编一网树荫/嘻!还有可恶的啄木鸟/用他的尖嘴阁阁向我搔痒”接着一句过渡:“是啊,我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鲁迅笔下平桥村的孩子们又是怎样度过美好愉快的童年生活呢?请看文章《社戏》。”
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设计。
3.复述式过渡――温故知新,形成系统性
在进行本环节或本课之前,把之前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复述一遍,然后引申出新的知识点,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
一位老师在教《药》时这样复述:“我们近几年来学习了很多鲁迅的文章,认识了他的小说、散文中涉及的很多人,有不拘小节、热爱学生、理解学生的藤野先生,有死爱面子、自命清高、迂腐不堪的孔乙己,有渴求真理、和蔼善良、富于斗争精神的热血青年刘和珍君,还有受尽剥削和欺凌却不能够正视自己的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阿Q等。而这篇《药》中我们又要认识几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夏瑜、华老栓、康大叔,下面让我们看看作者对他们几个形象的塑造。”
复述式过渡实现旧课与新课的转化,新旧知识自然联结,不留痕迹,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系统。
4.悬念式过渡――刺激好奇,调起内动力
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把握两个知识点或两节课之间的本质联系,抓住承前启后的关键,事先酿成一个悬而待解、富有诱惑力的问题,利用学生求知欲强和好奇心重的心理,吸引他们去深入学习来解开这个富有诱惑力的疑团,并在解开这个疑团的同时感知、接触新知识。学生高效率的学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和心理态势,悬念的设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兴奋后,就有往下想、往下看的欲望,仿佛意犹未尽,那么整堂课就会因之鲜活起来。
5.设问式过渡――激疑引思,避免任务性
板块式的教学难免会给学生带来压迫感,他们会觉得这是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不得不去完成。所以教师可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将学生从一个浪尖带到另一个波峰上去,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
设问不仅可激疑引趣,而且可关联教学环节,构建知识联系。因此,抓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联系点而精心设问,就会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并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开启思维的闸门。
6.归纳式过渡――再现重点,做好“终结者”
这种设计方法一般用于教学环节之间或之末。教师在上一环节教学内容结束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择其重点作小结,然后过渡到下一环节施教内容。黄云老师在赏读《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在探讨了“不一般的逃亡”“不一般的秋色”“不一般的忆往昔”“不一般的问”“不一般的词和句”之后,她说:“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在于虽是逃亡,乐观坚强;纵是秋天,生机盎然;俯首一忆,意气风发;昂首一问,响彻天宇;雕文写字,更是一绝……”全文在播放陕北民歌《东方红》中结束了。我们仿佛跟随着作者看到了那时代伟人的画面。
这样的总结将众多的内容及问题进行了必要的精简和梳理,不仅把教学的重点再现出来,让学生加深印象,而且理清了课堂思路,巩固了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有粘连式过渡――巧妙链接,加强紧密性;深化式过渡――开拓思路,彰显层次性;评价式过渡――及时鼓励,维持持久性以及直入式、提示式、拓展式等等过渡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三、课堂教学环节过渡语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各环节之间的过渡绝不是教学内容的主体,教师在处理课堂过渡语时注重的是其导引性和衔接性,在设计和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过渡方式
呆板单一的过渡方式容易让听者出现疲劳和厌烦情绪,即使这种过渡技能本身具有奥妙之处,学生也会有老生常谈之感;花样百出的过渡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产生新鲜有趣的感觉。所以,课堂过渡语的运用方式不能太单一,而应遵循多样性原则,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不断变化,几种方式灵活并用。
2.斟酌过渡语言
精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法,使学生明其意、了其果;情趣盎然的表述、恰到好处的点拨能将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过渡语能把学生带到各种情境中,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3.把握过渡时机
过渡是由教学环节决定的,是串起一个个教学环节的小珍珠,但如果一味地死扣教学环节来过渡,即使你有再高明的过渡技巧,再动听的过渡语言,也起不到衔接的效果,反而让人如鲠在喉般难过。因为教学设计是死的,真实的课堂却变幻莫测。
总之,虽然过渡语在教师备课当中是个“小角色”,但它起着“大作用”,一堂高质量的课,要凭借教师起承转合的功夫,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机理严谨。最后,希望和同行们一起来关注研究过渡语,运用合理、巧妙的课堂过渡语让我们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让语文课堂更精彩,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司联合.过渡语理论与语言教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11.
[2]程志宏,李本和.课堂教学艺术.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3]王武保.浅谈语文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