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合同管理经验总结

合同管理经验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同管理经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合同管理经验总结

合同管理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目标管理

1、建设项目管理的意义

从宏观上说,项目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构成要素,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分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现代项目中参加单位非常多,形成了复杂的项目组织,各单位有不同的任务、目标和利益,他们都企图指导、干预项目实施过程。项目中组织利益的冲突比企业中各部门的利益更为激烈和不可调和,为此要加强项目管理。

2、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宏观管理的对策

2.1强化政府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国家应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认真总结我国的项目管理经验教训,制定规范的项目管理政策和措施,尽快与国际项目管理接轨。

在广泛总结各行各业项目管理经验教训和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应制订我国的项目管理实施准则。实施准则是指导和规范项目业主、工程师(业主人)和承包人管理行为的基本原则。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项目管理法规体系。

2.2建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项目管理和专业的基础,世界各国的项目管理专业组织纷纷建立各自国家的项目管理和知识体系。我国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形成我国项目管理学科和专业基础;引进“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推动我国的项目管理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使我国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资质水平能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这已成为我国项目管理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3规范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

在中国的国情下,对以国有资产为主的项目业主,其委任、职责、权限、利益、管理行为和制度等,都有某些特色,急需加以规范。随着中国项目管理委员会编写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的出版发行,项目管理MBA抢滩中国,我国加入WTO催动项目管理热,眼下全国火爆的培训市场,说明我国项目管理新的到来。

3、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从组织方面讲,应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状况,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流程、制度。同时在组织机构、资源配置、项目经理职权等方面给予项目实施以支持。

3.1项目实施中应特别强调项目计划的作用,并根据项目的执行情况和项目控制措施进行更新。

3.2项目计划应包括项目基准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基准计划是进行项目评价和项目控制的依据,不能随意变动;而项目实施计划则根据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控制权限在项目经理,但执行结果应通知相关的项目关系人。

3.3项目经理的大局观。项目的成败关系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整体利益,应该有大局观,不能将项目成败仅仅看作一方的成败。

3.4项目的实施应以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为依据。不要期望项目实现更多的功能,达到更高的质量要求。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依据是是否达到了项目预期的综合目标(成本、时间、范围、质量)。

3.5沟通和协调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因素是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对于项目的实施都很重要,如何与项目各参与方沟通,平衡他们的利益,把握他们的期望值,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3.6重视项目和项目积累。项目总结应包括技术经验总结、管理经验总结、人员评价等。

4、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作为当今更新最快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普及应用的速度令人吃惊,而且呈加速发展的态势。这给项目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项目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知识经济时代的项目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经济可以理解为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的经济。知识经济利用较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更重视利用智力资源。知识产生新的创意,形成新的成果,带来新的财富。

5、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性方法 技术性方法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或工具,在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方法。建设项目除了与环境协调的宏观目标,具体应有质量、时间、费用三大目标,前期需经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合同、采购、信息、人力资源、风险等的管理,对于上述目标和过程中的管理内容,目前都有一定的方法,这些方法综合起来,共同控制、协调项目以保证项目建设的成功实施。 对于项目建设的直接管理可分为项目评价、直接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综合管理四个部分,各部分可采用相应的方法。 5.1 项目评价方法 项目评价主要指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其思路基本一致,只是角度不同,前者只考虑项目本身,后者从国民经济整体考虑,同时采用影子价格为数据基础。经济评价主要采用指标分析、比选方法,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通过与基准值比较或各指标间比较,选择较优的方案。只要基础数据确定得当、客观符实,通过指标比较能够选出较优方案。 5.2 项目直接目标管理方法 对一个建设项目而言,其直接控制的目标有三个,时间(工期)、质量、费用(造价),即按计划的时间、费用、质量完成项目。这三个目标彼此之间有一定互斥性,难以同时达到最优,其实施应以项目整体最优为目标。 5.3 项目过程管理方法 项目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内容、环节需要管理,对项目实施影响较大的有: (1)合同管理:合同是约定项目参与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合同管理的中心是选择合同类型,主要是价格类型,不同形式价格的合同体现了风险分配形式。合同管理一般按标准合同文本执行,可适当加以修正。 (2)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建设的实现要靠团队进行。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组织结构图、责任分配图进行人员需求分析,落实责任,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参与人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实现。 (3)采购管理:项目建设中设备、材料的采购是一个重要内容,关系到大量投资。采购的原则是既不影响建设,又不要造成积压浪费,影响资金流动。采购管理方法除了计划,主要以库存计算为依据,即根据进度、市场价格因素计算出合理库存量,按进度采购,满足建设需要。 (4)沟通管理:沟通在管理中越来越重要,有效的沟通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是实现项目各目标的条件。沟通以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的取得、辨别、处理、反馈实现良好的协调。

(5)风险管理:项目风险来自各方面,市场价格变化、业主、供应商、分包商、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环境等,项目越大,涉及相关人越多,项目风险越大。风险有业主的,也有承包商的。风险管理的原则是对风险作出正确的估计并采用适当措施予以规避或转移。风险管理以风险评估为依据,风险评估有SWOT分析、概率分析方法,各自从不同视角对项目风险作出评价。 5.4 项目综合管理 项目综合管理实际上就是对项目各目标、各环节、各要素、各过程进行全面协调,以保证项目整体效果最优,这也是系统思想在项目实施中的表现。项目综合管理采用计划、统筹、协调的方法。

6、项目管理方法的益处

6.1合理安排项目进度,有效使用项目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并降低成本。通过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图和关键路径PDM、资源平衡、资源优化等一系列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可以尽早地制定出项目的任何组成,并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有效安排资源的使用,特别是项目中的关键资源和重点资源,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有效降低项目成本。

6.2加强项目总包与分包的合作,提高项目施工力量的综合战斗力。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方法,可以增强各施工力量的合作精神,提高项目全体人员的士气和效率。

6.3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实施成功率。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

6.4尽早发现项目实施中的,有效地进行项目控制。项目计划、执行状况的检查、反馈和处理,能够较早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和隐含的问题;可以使项目决策更加有依据,避免了项目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可以有效进行项目的知识积累,通过规范的制度,在项目结束时进行,以将更多的项目经验,转换为企业的财富。

合同管理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1识别项目风险流程改进机会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选择改进的项目风险管控流程。从建设管控影响度看,设计对整个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效果和目标影响重大,因此设计管理环节成为广州地铁内部审计关注的重点之一,并作为关键风险管控流程纳入改进循环。在广州地铁内部,建设总部负责履行业主管理职能,设计总体总包单位负责对全线设计的协调和把关。新线地铁建设初期,对工点设计、设计总体总包和设计咨询的管理重点仅限于工程进度和计划,技术上的管理分散在各工点、各专业,没有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导致各专业的接口冲突未能及时协调,引起了孔洞预留错误、土建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结构尺寸不符等。同时设计总体总包管理服务项目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所特有的设计管理服务项目,其内容已远远超出一般方案设计或施工设计范围,包含了对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设计总结六个阶段的设计总成和技术协调工作,并提供设计输入条件对各系统、工点设计单位进行技术管理和给予技术指导。基于以上设计总体总包的特点和重要性,审计人员导入了CSA———控制自我评估的方法,专门对设计总体总包管理流程进行了内控审计,通过持续改进的风险管理审计能够在同类问题发生前预防、提升资源利用率,辅助投资控制决策,并能提供可执行的解决建议,促进了设计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CSA的应用,审计人员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学习风险管理知识,运用风险管理,开发相应可重复利用的通用审计风险管理程序,把所有风险管理方法集成,实现风险管理的协同效应和过程控制。

2评价高风险流程的管理程度

在新线地铁建设过程中,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审计理念,我们在国内地铁建设业主中率先运用风险评估的手段,对建设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执行的合规性、遵循性进行评估,对地铁新线合同变更、工程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审计和调查,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帮助管理层了解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不足,有效地防范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重点对新线地铁建设单位内控审计应关注的重点和关键控制点进行总结和研究。实际上,经过与知名专业评估机构的合作,内审部门借鉴建设工程“全面管理”(TotalManagement)的理念,对“全面、全过程、全方位”审计理念的认识逐步深入,现已建立了符合地铁建设实际的合同管理、设计总体总包、工程项目管理等重点风险控制的审计流程关注点[2]。在工程审计实践中,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着重从合同条款的审核、招标投标情况的跟踪与过程检查,合同执行情况的独立评审,变更控制管理,资金支付安全性与合理性上,投入审计重兵防范管理风险。在审计方法上,采取事前、事中、事后介入的全过程监控:事前———列席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定标会议,预先了解项目特点与难点,招标环节中发现问题即刻提出,迅速解决;事中———检查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完整性,跟踪各项目合同的执行情况并评估实施的有效性,严把设计变更与合同变更关,抽查与普查相结合,完善管理制度,堵塞变更漏洞;事后———紧跟项目资金支付与工程结算,核查项目结算数据,杜绝项目超概,通过数据分析项目招标方式、合同模式及变更管理原则,动态调整管理控制重点,提升建设项目工程效益。

2.1招标与合同条款审查监督阶段

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及合同文本的检查。由于涉及工程规模、技术规范、质量、工期、造价、设计修改与变更原则、验收与质量保证等诸多方面,故而合同是维系投资控制秩序的准绳。通过检查对比合同,首先明确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是否充分,补充协议的调整是否符合原合同原则,是否按合同结算条款进行结算;其次,通过检查合同本身的严密性、合理性、合规性,确认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判断有无为特定承包商或供应商做倾向性条款设置[3]。例如,地铁新线机电安装及装修工程施工合同采取总价包干的模式中,对招标资料内外工程项目界定不明确,未对新增工程项目予以定义,使所有土建工程遗漏项目、新增项目、其它项目和设计漏项的工程项目全部被确认为招标资料以外的新增工程,未达到固定总价合同的初衷。此后,审计人员提出了明确合同价格调整原则和合同变更产生费用的处理原则的建议,对由投标人自报的新增工程项目的取费标准在招标时进行评价,作为竞标条件之一在评标办法中予以考虑,并被合同管理部门采纳。又如,在设计合同原则的完善方面,通过对某车站土建工程的质量、工程管理方面进行检查,发现总公司与设计方的经济合同中,未明确对设计方因设计问题造成投资增加等应负经济责任的条款,故缺乏追究其在该项目应负经济责任的依据。根据审计建议,合同管理部门将设计失误造成业主投资增加的经济责任条款列入新签合同之中,并作为设计合同范本的内容之一加以固化,在设计管理环节就主动规避业主投资失效的风险。

2.2合同变更与调整阶段

不介入日常变更审核,将审计重点放置在对变更管理内部控制当中去,辅之以一定数量的实质性测试,审核变更合规合理以及计价准确性,对合同变更从风险管理规律上去发现其管理短板,是广州地铁内审把握合同变更的核心控制点[4]。例如,在变更办理时效性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合同管理部门每月、每季的合同款支付均要审核,但实质上该审核环节并没有起到审核作用,经模拟穿行测试后,提出合同管理部门退出参与月度、季度付款的中间支付环节,只参与合同预付款、合同尾款支付,使参与审批人员由原来的14人次减为10人次,从前端缓解了合同变更办理时间过长的问题。又如,在整合多项变更审计成果基础上,审计人员建议加强合同经验总结与内部培训,根据以往出现异常的合同管理问题搭建起合同管理经验库,并要求项目经理和经办人提交合同管理总结并归档建库。同时,由合同部根据总结报告,结合报告的相关建议,撰写典型合同管理案例分析,共享合同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专业合同管理人员与项目经理定期进行管理培训,提高合同异常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能力。

2.3财务资金支付阶段

除工程管理环节本身,内审部门还关注工程款支付及财务管理环节。通过对公司资金管理流程的内部控制审计,评估资金在支付、资金计划、预测等方面的安全性与操作规范性;就资金管理控制目标的实现,评估控制系统是否考虑了效率性及监控性的平衡,并对存在的不足及风险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重点关注合同款申请支付流程、资金的计划预测流程。检查在各个流程是否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制度本身是否健全,在关键控制环节的设置方面是否遵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及其它有关法规规定;是否按经济事项的发生及时进行核算,并定期进行账实核对;检查资金支付周期的时间长短,评估其是否满足目前建设高峰效率性的要求;检查在确保资金余额的安全性方面是否及时做好资金的预测及计划。

3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识别目前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审计程序等专业工具和方法对风险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拟采取措施,计划并采取适当措施改正不规范的做法,针对风险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改正。例如,在建设资料管理方面,针对资料整理工作滞后、部分计量支付和变更申请材料不全的实际状况,承包商、监理、项目经理、派驻合同预算部填写工程量变更台账、验工计价台账、验工计量台账,且每季度至少核对一次。但实际情况是合同管理部门未建立完整的台账体系,而是根据自我需要另立台账,未起到对台账的监管作用。为此,审计人员提出完善后期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对计量支付和变更所需支持材料要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及时整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并尽快建立资料整理收集奖惩制度,相关部门严格按时核对台账,并将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在新线地铁建设中,业务部门接纳了审计建议,逐步解决了资料管理的问题。

险管理的持续改进

广州地铁内审部门贯彻的主要思想就是项目风险管理需要持续改进,按计划—执行—检查—反馈整改(PDCA)循环的系统化问题解决方法,通过识别、分析、计划、跟踪、控制与沟通,达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管理成效的目的。从根本上讲,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提高主要依靠一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努力,内审工作是督促、协调、信息反馈和咨询,是帮助解决问题,而非越俎代庖。因此,在提出审计建议时,要求审计人员充分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探讨和分析,立足于“帮”和“用”,增强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在形式上更容易被审计单位接受,缩小审计与被审计者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互动,提高审计成果的效用。相比而言,传统的风险流程改进计划目标是通过很高的风险管理成本,从而取得项目的高绩效和高可靠性;而在工程审计风险资源型管理方法中,是把风险当作获取收益的资源,利用审计程序和审计标准,使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能够把定性因素转换为定量成本,最终取得较好的项目绩效。因此,风险流程改进就是降低项目风险和成本的基础,而持续改进是工程审计结果运用的核心,评价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否达到了审计初衷,目标就是确保项目风险管理的水平得到维持,要确保已经改进的工作效果通过制定的管理流程、程序、制度、标准等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可以把这一阶段的规范化管理成果推广到其他管理过程或其他新线建设中。较为典型的持续改进操作方式是开展循环审计,提高后续审计的比例,使审计意见转化为使审计成为动态评估风险、提出解决方案、有增值作用的管理改进动因。

5结论与建议

合同管理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福建省财政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3)

内容提要:福建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起步较早,取得了积极进展,并积累了一批有经验和推广价值的PPP项目案例。本文选取了一些经典案例,从项目选择、伙伴选择、、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和项目监管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当前PPP模式推广运用中的难点、重点,提出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PPP模式福建案例分析推广运用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44(2015 )08-0027-05

[收稿日期]2015-07-22

[作者简介]林翰,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被视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为新一轮城镇化筹资的重要手段,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PPP模式运用和推广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本文以福建为例,梳理当前地方政府推广PPP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和工作难点,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推广运用PPP模式的主要进展

福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起步早,已有一定基础。2014年以来,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业务宣传和培训力度不断加强,PPP模式的推广运用进入了加速期。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PPP实践,主要是“自下而上”的自发探索,多局限在项目层面,缺乏经验总结、制度安排和理论指导。自2013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多项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促进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政策文件,“自上而下”地为推广PPP模式,提供了操作指导和政策支撑。福建连续两年将PPP工作列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2015年5月,专门出台了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扶持政策的意见,提出了奖补示范项目前期费用、鼓励存量债务转化、优先安排专项补助、保障社会资本合理回报、提供项目融资增信支持、扩大项目融资渠道以及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等激励机制。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项目所在地政府是PPP试点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省财政厅是试点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完善PPP操作流程和合同文本,研究有关扶持政策,指导各地开展试点。二是完善组织机构。在省财政厅成立PPP试点专项工作小组。同时,省财政厅所属事业单位亚洲银行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公室加挂“福建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管理中心”牌子,专职负责指导推动PPP项目实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等配套服务。各地市政府也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当地PPP试点工作。三是强化专业技术服务。在省政府采购网公开选择专业咨询机构,建立PPP项目咨询机构库和咨询专家库,为PPP项目提供咨询服务。

(三)拓展项目实施领域

在交通、能源、市政、水利、信息、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和医疗和养老服务等民生项目中,积极鼓励引入PPP模式。2014年9月,福建省财政厅与省发改委联合推介了28个PPP试点项目,总投资1478亿元。市县方面,针对福建省多数地方县域经济总量小、公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不大的特点,探索推广运用PPP模式的新思路,引导市县对所辖区域内的同类型项目进行整体“打包”,统一制定方案、统一进行招标、分别签订合同。

(四)培育良好市场氛围

一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通过各种层次、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班,针对PPP的基础知识、发展经验、实践案例、政策制度及操作流程等进行讲解,努力提高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对推广PPP模式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组织做好相关政策解读,通过省级主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增进政府、社会与市场主体共识,提高公众对PPP模式的认可度。三是及时总结国际国内开展PPP的经验教训,通过门户网站、微信等多种渠道建立公开高效的信息与反馈渠道,广泛搜集社会各界对PPP试点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加强对PPP推广运用工作的支撑和借鉴。

二、基于案例分析的PPP项目运作经验总结

(一)案例基本情况

1.刺桐大桥

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泉州刺桐大桥,是中国第一个本土民营资本介入的PPP项目,经营期限为30年,建设期为3年,特许经营期间所获得的收益归项目公司支配。大桥建设总投入2.5亿元,于1995年5月动工,1996年底竣工,1997年正式投入运营,比规定的3年工期节省了近一半时间,工程质量达到全优,实现了以较小量国有资金引导较大量民营企业资金投资于原本只能由政府举办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本土民营资本进入PPP领域的首创意义。但是,早期PPP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以及政府和企业双方在合同管理方面的薄弱,在初始约定中没有涉及的一些后续变动因素,使得项目的中后期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仍在协商解决过程中。

2.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

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BOT项目于2003年正式立项,占地78亩,工程总投资约4亿元,设计规模为日处理1200吨生活垃圾,年发电量1.4亿千瓦时,项目开工建设时,是福建全省最大的垃圾发电项目。项目特许经营权27年,政府按每吨43元的价格支付垃圾处理费,并按约定额度、价格收购其发的电。项目于2005年8月动工建设, 2008年8月正式转入商业运营。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投产以来,以焚烧发电为主、填埋为辅的垃圾综合处理,连续安全生产,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公众、社会资本和政府各方对项目运行情况都较为满意。

3.中闽福清供水项目

2010年10月,福建中闽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福清市闽江调水工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福建投资集团(福清)水务有限公司。中闽水务公司以现金方式出资占股55%,福清闽调公司以经评估的福清市建设局下属七家福清市国有供水企业净资产出资占股45%,协议合作期限50年,总投资10~ 20亿元,一期投资5亿元,并对项目公司架构、风险分担机制、价格调整机制、争议解决机制等问题做出规定。中闽福清项目实施后,通过与中闽水务合作后,实现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快速引入,对当地水务事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对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降低漏损、提升水质、改善服务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4.三明煤气项目

2014年12月,三明煤气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项目获得福建省商务厅正式批复。这是三明市首个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试点项目,也是福建大力推行PPP试点工作以来首个成功落地的项目。三明市煤气公司与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合资公司,三明煤气公司占合资公司51%的股份,中国燃气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占49%,由中国燃气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统一建设和经营全市燃气。政府授予合资公司燃气特许经营许可证,经营年限30年。作为全国最大的跨区域管道燃气运营商之一,中国燃气公司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参与项目的设计、建设与运营,而市政府主要负责燃气价格制定、质量监管和落实政策保障措施,该项目的成功运作,将对后续推广、运用PPP模式将起到较好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二)比较分析

4个不同时代的PPP项目案例,为我们大致勾勒了PPP项目中风险分担、价格管理、回报方式、服务标准等核心要素的发展历程。以下从项目选择、伙伴选择、合同订立、合同履行以及项目监管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发掘福建PPP项目发展过程中好的经验以及有待完善的方面。

1.项目选择方面

四个案例中,政府推进PPP项目的主要动因还是从融资角度出发,因此,项目选择也都是集中在需求比较稳定、建设运营周期长、收益持续稳定、对社会资本较有吸引力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也正因此,项目的评估论证主要侧重于经济效益,没有综合考虑公共服务需要、责任风险负担、产出标准等要素,同样,也没有进行财政负担能力评价,充分评估项目所需财政补贴及对政府支出承担能力、债务水平和债务风险的影响,项目支付机制中政府对项目进行补贴及保障机制须具有可持续性。

2.伙伴选择方面

早期的刺桐项目,期初招商限定于外资,民营企业是通过偶然的机会才有机会介入。红庙岭、福清供水、三明煤气等项目则都引入了相对规范的招标机制,均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面向全球征集合作伙伴,吸引了诸多国内外、国有民营各类资本参与,政府也得以充分筛选优质的合作方。考察合作伙伴的重点也从注重资金实力转到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综合实力,对企业的专业资质、技术能力、管理经验、财务实力、社会评价等进行综合评估,积极引入信誉好、有实力的专业运营商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如刺桐大桥、红庙岭项目的合作方名流企业、保罗集团都拥有资金实力,对于项目业务都是首次介入,而福清供水项目的合作方中闽水务集团是福建省政府重点扶持培育的省属水务集团,三明煤气项目的合作方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则是中国最大的跨区域能源服务企业之一。案例中还显示出,国企在与政府进行公共领域合作时,显现出一定优势,而且政府也一般地认为国资对保障公共产品供给安全更有先天优势。

3.合同订立方面

PPP项目合同是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明确合作方式的法律性文件,是PPP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核心要件。四个案例项目的合同订立机制、合同反映内容不断完善,从刺桐大桥项目的一纸通知书,发展到三明煤气项目需订立的《股权并购协议》、《中外合资经营合同》、《中外合资章程》等一系列框架协议,对项目公司架构、风险分担机制、价格调整机制、争议解决机制的约定越来越规范详尽。

(1)更加注重引入专业力量提高合同订立质量。相比较于刺桐项目中“快速上马、火速签约、一纸合同”的匆忙,红庙岭、福清供水、三明项目则高度重视合同订立的各项工作,专门聘请专业的中介咨询机构担任项目顾问,借助行业专业的视角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规范契约文本,既对项目安全性做出规定,又对各方的权责边界进行了明确,从源头上避免了政府主导合同式的“外行管内行”或仅委托招标公司出具制式合同情况造成的“先天性缺陷”,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政府和社会资本分担风险更加合理。刺桐大桥项目中,根据项目建成时政府有关收费的批复,收费期限为30年,而根据2004年颁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收费最长不得超过25年,据此,福建省政府将该桥收费期限缩短为25年,至2021年止,而因为合同中缺乏这方面的约定,国家政策法规变动风险可能由业主独自承担。红庙岭项目中,政府和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签订时,就对双方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保证了让最有能力的一方来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政府应保证各种许可和批准以备改造协议,履行电力收购等;社会资本应在特许期内自行承担项目的所有费用及风险,并负责本项目的设计、建设、采购、安装、测试、试运营、运营、维护和修理等。

(3)更加注重建立项目利益调整机制。PPP项目合作时间长达几十年,合同订立时不可能预见并约定所有的问题,在保证合内容的完整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同时,合理设置合同条款变更的灵活调整机制、重新谈判触发机制及争端解决机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刺桐大桥项目中,企业与政府没有就收费调价机制形成任何契约,正式运营18年来,在人工成本、生产要素成本以及管理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始终未能对车辆通行收费标准作出调整,对项目建成时晋江之上只有2座收费大桥,到现在已有建成8座大桥,除刺桐大桥外,其余大桥均已处于免费通车状态,而对这种状态下,企业拿不出任何与政府进行“讨价还价”的契约依据。在红庙岭项目中,为防止出现由于项目调整机制缺失,或是社会资本亏损严重,项目无法维系,或是社会资本赚得“盆满钵满”政府被迫高价回购甚至不履约的局面,红庙岭垃圾焚烧项目协议设置了对保底垃圾交付数量和保底量的提高、降低条件;对垃圾处理单价变动触发条件都做出了约定,保证项目收益情况能根据外部因素上下双向变动,使得民生工程不至于成为社会资本的“摇钱树”,又能有效激发社会资本提高经营效率的积极性。

4.合同履行方面

刺桐大桥项目中,对投资方而言,只有收费权得到了保障,其他权益并未得到很落实,比如投资方在大桥两侧管辖范围内自设的广告牌被泉州市政府强势拆除,以及1998年、2006年政府两次安排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市政工程项目,这些来自政府的强势要求无不给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在红庙岭、福清供水、三明煤气项目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则呈现出较好的合作状态,根据合同协议,积极发挥政企各自优势。红庙岭项目中,面对城市发展需求和垃圾、污水处理厂选址困难及可能对周边居民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等矛盾,福州市通过科学规划,利用原红庙岭垃圾填埋场规划用地、运输专用通道等已有设施,设计建设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最大限度降低了项目前期征地、拆迁和施工等风险,又充分实现与原垃圾填埋场的无缝对接,减少了运营成本。福清水务项目中,针对实际中水价调价机制执行不到位,过低水价造成水资源浪费成本低,企业经营成本与水价长期倒挂,经营动力不足等问题,福清市政府积极依规推动水价调价工作,保证项目公司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5.项目监管方面

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投资收益,确保公共服务提供的数量和质量,仍需依靠强有力的政府监管。四个案例都反映出,政府更多关注项目进度、工程质量、投资成本等的监管,尚未建立起包括项目成本收益、公众满意度、可持续性等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PPP项目多涉及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政府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红庙岭项目中,政府的日常监管主要依托于红庙岭垃圾填埋厂和市容局等,人员技术力量较为薄弱,没有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只能对产出指标与监管指标进行对照监管,容易导致监管“盲区”的产生。

三、加快推广运用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稳妥推进PPP项目建设

一是要正确认识PPP模式的意义。PPP模式确实是破解地方政府债务难题的一剂良方,但是地方政府不能就此把思想局限于缓解财政压力上,而是要以此为契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加强监管、确保社会福利最大化。二是要选好项目渐次推广。PPP模式应选取价格调整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长期稳定,并且以“使用者付费”为基础的优质、典型项目实施。要积极稳妥推进项目库建设,运用大数据管理,更好地将那些政策风险和投资风险较为确定可控的公共项目优先纳入试点范围,不能因急于完成任务而降低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门槛。三是扎实做好项目评估工作。在筛选和发起项目时应综合评价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规性、PPP模式的适用性、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确保PPP项目“物有所值”。

(二)完善PPP机制政策及制度环境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PPP专门立法。现行PPP相关法规政策多为部门规章或者地方性法规,权威性不足,部分文件之间甚至在模式的称谓和内涵方面相互矛盾。要对现行法规政策进行梳理,消除有冲突的制度障碍。二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近期,中央部委PPP相关政策文件密集性出台,PPP模式推广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但是,还应进一步完善涉及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投资回报保障机制、政府投资引导机制以及配套金融服务等政策。同时,要做好政策解读与宣传。三是进一步完善PPP相关财政管理政策。要积极探索PPP项目融资与预算及负债管理的衔接,建立PPP项目资产负债平衡表,尝试建立PPP项目财政准备金或风险金制度,有效覆盖和隔离风险。

(三)健全政府履行契约责任的保障机制

当前,很多民营资本对PPP抱观望态度,就是担心地方政府过于强势,缺乏合作意识和市场意识。打消社会资本疑虑,需要培育政府的契约精神和建立保障机制。一是完善合同管理。要通过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基于成本的调价机制以及项目退出机制,合理分配项目风险和收益,为PPP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合法有效的合同依据。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细化合同条款,逐步形成一批科学合理、全面规范、切实可行的合同文本,以供参考示范。二是加强合同管理能力建设。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资本以及PPP项目其他参与者方的法律和合同管理培训,使各方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契约观念。同时,要借助专业咨询机构的力量帮助各方识别、防控风险。三是建立确保政府履约的预算机制。项目涉及的政府支付义务,要在财政预算、政府资产负债表中加以体现,以清晰的预算机制,确保按时兑现财政承诺,增强社会资本的信心,让长期合同得以贯彻下去。

(四)积极探索多元化的PPP模式创新

要鼓励各地在通盘考虑PPP项目规模上限与政府财力状况的关系后,根据项目特点尝试各种形式的PPP模式创新和模式组合,更好地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满足政府融资的要求同时引入先进的管理及技术。可以鼓励一些民企以“抱团”成立项目公司的方式,参与PPP项目建设,整合民营企业的优势,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以解决单个民企体量小、无法参与重大项目合作的问题。

(五)加强政府对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监管

一是建立中期绩效评估机制。要将PPP项目纳入现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绩效评价方法,对项目运作、公共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示,并作为项目价格、补贴、合作期限等调整的依据。二是创新项目监管方式。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强制引入政府采购信用担保,通过第三方监管弥补行政监管的不足,减轻项目风险。三是加强PPP监督管理机构建设。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先后成立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但财政部门作为PPP项目的重要参与方之一,其在项目筛选以及招投标中的独立性有待进一步明确。从适度增强PPP模式监管机构独立性角度出发,可考虑成立由财政部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级行业主管机构、第三方机构以及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联合机构,承担PPP项目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服务、评估评价和咨询等工作。

参考文献:

[1]贾康,等.PPP机制创新:呼唤法治化契约制度建设[R].财政部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2014年第51期.

[2]财政部.PPP项目示范成效明显面临问题亟待解决[Z].财政简报,2015年第11期.

[3]贾康,发挥PPP模式在改革创新中的正面效应,地方财政研究,2014:9.

[4]刘雅南,等.基于案例分析的PPP项目运作经验教训总结及启示[R].中债资信专题报告,2015年第5期.

合同管理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投资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逐渐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以及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国家逐渐放开了施工企业的自,由企业自己管理。与此同时,工程管理和工程预结算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弊端,这些弊端对国家和企业都是不利的,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这些弊端,而工程预结算审计在处理这些问题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各个企业需要开展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工程预结算在各个方面的意义都比较重要,例如在转变企业结算机制、提高企业的活力以及提高经济的效益方面等。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在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过程中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一、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现状及问题

我国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并有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建设工程项目,这类审计在审计的过程中受到客观因素,例如时间、施工人员或者资金的限制,为了给审计机关进驻后提供充分的资料参考,需要聘请一些事务所或者公司来暂时执行审计机关的职权,为审计机关进驻被审计单位之前做好准备工作;第二类主要是建设单位根据监管的需要,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这类审计的力量不足,自身力量薄弱,无法单独完成任务,也需要聘请一些事务所或者公司暂时执行审计机关的职权,但是为了明确两方的责任,需要签订审计业务约定。

建筑行业虽然在我国的历史悠久,但是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在工艺技术、制造技术以及管理技术水平上都和发达国家相差很大。长期以来,建设工程管理一直缺乏基本的管理经验,在很多地区的单位,目前还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管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家颁布《审计法》之后,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在开始在我国实行,但是那时的审计重点都集中在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不能很好的贯彻国家在工程预结算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在我国行政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主要手段,这种方法忽略了技术和科学方面的管理。自从我国颁布了《建筑法》之后,在很多的企业单位开始实施工程监理制度,这样就把监理的工作重点集中在了质量和施工档期上。但是工程监理并不能起到和造价计价、控制的作用,更不能代替预结算审计的作用。一个建设工程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需要完善的监理、管理以及审计等。

目前我国的预结算审计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不断改变给预结算审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企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相互矛盾;

(3)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限制,在审计时不能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和技巧;

(4)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不强,不能正视自己的工作,做不到客观公正,提高了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的风险;

(5)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标准以及审计软件的都会给审计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预结算审计工作的注意事项

2.1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

为了让工程预结算审计起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审计人员要具有全面的综合知识以及很强的专业应用能力,不仅要掌握施工工艺、施工做法以及施工程序,更要精通自己的业务知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也要做到应运自如,了解人员费用的变化情况并及时的更新市场信息。审计人员在工作之余还要多总结经验,多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能灵活运用。

2.2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从事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例如要做好企业的保密工作,例如企业的商业和技术都要严格保密。在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严格律己,不论在工程的那个阶段,都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他人或者企业的利益。所以审计人员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努力做一位合格的审计人员。

2.3审计人员要热爱自己的工作

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是一个比较复杂、艰辛的工作,审计人员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热爱这个行业,为这个行业而努力并不断的学习,一如既往的好好工作。当然,在工作中也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培养对审计工作的兴趣,切实把每一项审计工作做好。

三、完善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的措施

3.1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的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过去单靠企业内部审计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监督职能也不能全面履行国家的政策。为了提高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的能力,需要有效的把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在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的过程中,要以内部审计为主,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起到监督的作用。如果遇到了建设方和承建方造价差比较大,并且难以调节的情况,可以采取以外部审计为主的审计方式,让一些事务所或者公司做审计工作,以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最终使建设方和承建方达成统一。外部审计不仅可以为社会开展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的咨询服务,而且可以充分的发挥审计人员的才能,可以使他们学的更多的知识,并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这种内、外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同行的称赞。

3.2提高审计人员工作能力

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的基本原则是事实求是、依法审计和以理服人。实事求是就是工程审计人员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平、公正的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而不能受承建方或者建设方的影响,更不能有“托情帮腔”的现象。为了能够公平、公正的做好审计工作,工程审计人员不仅要有坚定的思想立场,而且还要精通自己的业务工作。只有熟悉了自己的业务工作,才能更有把握的做好审计工作,审计态度才不会动摇。要熟悉业务工作,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熟悉国家和地方对造价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熟悉预结算定额和费用的标准;熟悉工程量的计算规划以及计算方法;熟悉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文件、合同以及现场资料等;要及时的更新市场信息;掌握工程预结算审计的专业技术、技巧;了解一些有关工程设计的知识,并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

3.3加强合同的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项目工程的建设方和承建方的权利、义务都是通过合同来确定的。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确保建设方和承建方的利益,就需要加强合同的管理。审计工作在合同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制定合同时必须具备法人资格和主体资格;必须盖法人单位的合同专用章;合同的内容要按照国家的规定,不能采用不良的经营方式;人要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审核的结果没有出来,则不能给建设单位支付工程资金;按照合同,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牛凯.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9):89-90

[2] 胡婷婷 郜文.把握建设工程工程结算审计中的关键问题[J].科技广场,2009,10(7):45-46

合同管理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出现的问题

1、项目技术管理落实不到位

在施工的过程中,有些施工单位并没有按照施工的既定方案严格执行,就会导致部分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还有些项目的技术资料缺失,在之前的搜集与整理过程中并没有做好准备工作;这一系列问题就会造成技术资料的疏漏,从而使资料与工期的进展不能相匹配,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后期的验收工作与投入使用。而且,工程技术资料的不完善会给后期的技术管理经验总结带来困难,而且还会延误各项目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到引起类似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对项目技术本身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也有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因素;当然技术管理人员的权限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建筑企业当中应该明确对技术管理的制度要求,还要细化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和职权范围。从而确保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力,以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

2、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准不足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更多建筑企业投入到项目工程当中。现在日益增多的建筑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而且在其他相关行业领域,也吸纳了很多建筑行业的技术管理人才。这就造成了建筑技术管理人员的匮乏,甚至有的企业为了解决人员的需要,引进了一些技术不过关的工作人员。还有的为了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一个技术管理人员会身兼多个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对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而扩大人才资源库。

二、加强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从施工企业的方面来看,工程项目的完工既要节约建筑成本,还应该按照合同的要求按期完工,并遵照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能够按时交给业主使用。因此,在实施过程当中项目部必须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包括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人力管理、项目材料管理等。所有这些项目管理的成效都是通过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来呈现的,而管理的最终效果就是实现工程管理目标。

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通过进度的加快来实现技术管理。就管理的内容角度来看,工程技术管理与其他的项目管理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支撑。这样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对工程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工程技术管理不仅能够控制工程的建设成本,还可以监督工期的完成进度。它要求在施工之前先收集相关材料,进而对原始材料进行分析,从而帮助施工设计组织完成工程的方案设计。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方案的编制管理。这样既可以保障工程进度,还可以减少建筑材料和成本的浪费。也可以在动态中对工程加以控制,适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要求,项目的应用等等内容。目的在于最终通过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进度来完善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三、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主要是对现场各项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与技术检查、技术核定,以及相配套的技术软件、技术档案、技术规程制度及责任制度等。

1、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指的就是在施工之前,图纸设计单位与建筑施工单位对图纸的各项细则详加确认的过程。施工单位的任务很繁重,因此在接到图纸的初始,就应该组织自己内部的技术人员对图纸的内容展开研究。在充分熟悉了图纸之后,施工单位要综合技术文件对图纸自行审查。然后再由建筑单位组织施工单位一起度对图纸进行会审。在会审的途中,施工单位要做好详细记录,之后就存在的问题向建筑单位寻求解决策略。

2、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与洽商交底及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对于重点工程、特殊工程、重要部位以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及新技术要具体、明确的进行交底。技术交底的组织由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向项目负责人进行施工方案的交底,分公司负责人向负责质量安全检查、相关的职能人员、施工组长进行施工方案、方法、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等内容的交底。单位工程的负责人再向施工班组长及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此环节的技术交底是整个交底内容的关键所在。

3、材料检验

在进行现场施工前,必须对工程所需材料及构件进行检验,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按照试验和检验的规程进行操作,在施工中要经常检查各种材料质量与使用状况,从而确保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4、安全技术管理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应倡导“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技术工作,并将技术安全措施列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对施工中产生的公害,如噪声、烟气、粉尘、废渣、振动等进行防治管理,制定防治措施,并进行监测与检查,制订相应技术对策来减低公害发生。

5、技术复核及核定

技术复核是对重要的涉及到工程施工全局的技术工作,按照设计文件及技术标准来进行核查,复核内容根据工程情况来确定,通常包括建筑物基础、模板、钢筋、混凝土、电气等。技术复核主要是为了避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及使用效果。技术核定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通常是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发现图纸有差错或材料不符合原设计的要求,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对未预料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局部修改。

四、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措施

要想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就要严格遵守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从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科学、规范地做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具体如下:

1、严格遵守各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各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

2、充分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核对图纸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总体图及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坐标、高程方面是否一致;主要单元工程量及主要材料数量、规格是否正确;注意专用图纸与通用图纸在衔接方面有无矛盾及缺陷;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监理部门汇报研究求得合理解决。还应及时将图纸、设计文件等及时向现场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制定出本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要求实施细则。

3、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程概述各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庆键性主体工程部位的施工措施施工场地(如机械、供电、供水、供风、通讯及内交通等)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工程合理化建议等。同时,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报告还要经过甲方的讨论和审议认可后方能实施。施工组织设计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流分利用现存周转性材料、设备,降低工程成本

4、科学、规范地做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要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做好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与管理。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与管理的准则是工程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②严格工程进度的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结果反映了计划执行的情况,是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依据是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必须加强进度计划的检查。③加强工程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要贯彻始终,从投标承揽任务到工程竣工验交海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从真核算和监控。

5、树立责任、规范意识强化落实

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朋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参考文献:

[1] 刘先军.试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J].中华民居,2013(9).

[2] 赵矛.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6).

[3] 丁玉录.关于对如何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