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企业档案安全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第十条强调:“ 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对档案进行安全保管,并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档案和涉及商业秘密档案的管理。”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电子档案的广泛应用,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电子档案诞生,档案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和电子文件、档案数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做好企业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必须把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提高到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档案的安全管理。档案的安全管理应当包括档案安全管理职责、档案实体安全管理、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和档案库房安全管理等方面。

笔者所在的淮北华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煤炭洗选、矿山设备制造、配件加工及安装;选煤用重介质、高效复合浮选剂生产;矿用玻璃钢管道、管材、玻璃钢栅栏生产及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由于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高、知识产权档案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档案较多,因此企业非常重视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制订了《华星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华星公司安全工作制度》、《华星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华星公司档案查阅制度》、《华星公司技术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确保档案安全,公司强化档案实体的管理,做到责任到人,确保档案库房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盗、防光、防虫、防水“八防”工作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加强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管理,保证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做好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加强档案实体与电子档案的管理

档案的存在形式包括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企业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不管以何种形式保存,首先要保证档案的信息安全。

1.1 加强档案实体安全管理

企业应确保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真实、准确,并及时归档。还应依法定期将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上级档案馆移交。要建立健全档案调归卷制度,规范档案提供利用过程中借阅登记、利用效果登记和及时归卷的程序;建立档案、人员出入库登记制度,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档案室工作人员每年应对室藏档案进行一次清点核对,做到登记台账与档案实体相符。对老化、破损、褪色、霉变等受损档案载体,必须采取抢救措施,按档案保护技术要求进行修复或复制。不同载体材质的档案应分类存放、规范保存。对特殊载体档案的存放,按其特性和要求,使用规范、合理的装载器具加以保管和保存。档案室对珍贵、重要的档案应进行复制,并用复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其别珍贵重要、有特殊意义的档案和特殊载体、对保管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档案,可建特藏室专门管理。

1.2 强化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

电子档案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电子档案整理、归档过程的安全管理包括:要建立和执行科学的归档制度,保证电子档案内容逻辑上的准确,归档时要尽可能地以主流技术统一电子档案的保存格式。

电子档案保管和利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保证电子档案载体物理上的安全;要对电子档案载体进行有效的检测与维护;要密切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不断对历年来电子档案使用的软件升级、更新情况进行记录、保存,适时对电子档案的格式进行转换;要加强对电子文件利用活动的管理,保证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

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有许多重要的电子档案都存储于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里,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控制确保安全。对于涉及档案信息管理的办公系统,设定权限,规定哪些人可以登录系统,并设置登陆密码;登录后只能查阅到规定权限范围内的文件,有的内容应由档案管理人员审批后才能看;并设置好借阅期限,及时跟踪催还;查阅的文件内容格式保存为PDF格式,不能被随便复制;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设置好档案的密级程度(绝密、秘密、公开等)。为登录系统的计算机装上防毒软件,并注重及时更新。电子档案保存在软盘、磁盘里的,要使软盘保持干净并不受损害,要让磁盘远离磁场,并做到防尘、防油渍。

2 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

电子档案运行环境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保障档案信息资源安全的主要问题,保证电子档案运行环境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存在着各种物理安全问题,如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对计算机硬件设施造成损害;来自内部或外部的非法访问,尤其是黑客的入侵不仅能盗取、修改信息,而且可以导致网络部分或全部瘫痪;防不胜防的计算机病毒侵害;普遍缺乏基本的备份系统,一旦发生问题难以及时恢复等。要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就必须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

首先,要坚持防管并举,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系统,确保网络安全连接和信息安全传输,保证档案信息、数据库安全;其次,为应付突发事件,要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灾害恢复备份系统,提供可靠的系统备份、应用备份、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能力,保证档案网络工作不间断地运行;再次,要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档案室应安装入侵报警、电视监控、防盗屏障、周界报警等设备设施。此外,要及时做好网站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定期对计算机以及网络进行检查维护,适时更新防病毒软件。

3 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的制度

档案安全管理的条款分布在《保密法》、《国家安全法》、《档案法》等中间,并没有专门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档案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安全管理职责、管理要求、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等。

笔者所在的企业就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文件材料归档制度主要包括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以及控制归档质量的措施;利用制度明确了提供利用的方式、方法,规定查(借)阅档案的权限和审批手续,提出接待查(借)阅档案的要求;保密制度明确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档案利用者承担保密的责任;档案保管制度包括了保管工作原则、各门类档案保管条件,特殊载体档案保管方式,档案进、出库房要求,对受损档案的处置原则和要求;电子档案管理操做制度明确了档案管理系统操作人员的职责、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硬件的操作要求;库房管理制度明确了库房管理员职责、库房管理要求,进出库房要求等。构建一套系统、透明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能为企业档案安全管理的实施提供保障作用。

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档案;信息化;保密;原则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电力企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科研等方面的应用,企业大量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应用和存储,对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网络在企业管理中快速、高效、方便等优势的同时,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保密工作的措施和方法,是电力企业党政综合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企业管理实践证明,只有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才能保障电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新形势下,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仍不失其保密原则 

1.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呈现出来的新特征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其实,档案管理绝不是今日才有,它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过去档案管理是政府部门即所谓“官家”的职责,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档案管理才逐渐走进企业。在现代化工业建设中,档案管理的重要地位越发突显,成为整个企业管理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往,档案通常是纸质的文件形式,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档案管理步入了信息化管理状态,即将文字(图表、图纸、照片等)档案转化为数字化状态,经过发达的信息传播媒体,直接用以查阅、利用和存储。毫无疑义,这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新特征是时代的巨大进步,自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2.走出档案管理的神秘化并不是完全的公开化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档案管理被罩上一层神秘化的色彩,成为一般人不可逾越的禁区,保守档案的机密更成为档案管理人员天经地义的职责。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随着各项新兴技术的飞跃发展,档案管理也经历了开拓性的转变,其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让档案活起来用起来,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为广大职工服务,这就使得档案信息诀别神秘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公开化。从现实看来,档案信息的公开范围越来越广泛,以往只可让少数人知道的档案信息,现在可以挂在网上,一点键盘,尽可知晓。如政府下发的文件,通过网站一般都可以查阅到。过去中央的涉农“1号文件”也被定为“秘密”,只发到县团级,致使意在给农民实惠的文件,农民却看不到,现在则是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档案管理工作毕竟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任何企业的档案信息管理,都不会达到完全公开的程度,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要做到内外有别。在档案信息的公开和保密两者的关系上,应当从传统上保密主导下的公开,迈向公开主导下的保密。特别是涉及到敏感性的商业机密的档案信息,更是有着严格的保密规定,泄密不仅是工作的失职,严重状态的还要根据具体情节追究其法律责任。 

3.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信息保密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电力企业从机构设置上划分,档案管理一般归口于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基于此,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类信息的集散地,是保证企业各个系统正常运行的指挥部,是开展各项接待服务工作的窗口,也是做好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前哨阵地。每一名工作人员在完成正常工作业务的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当然,做好档案信息保密工作同样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企业党政领导的具体安排下,以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为主导,做到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如此才能取得行之有效的结果。 

二、深刻认识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1.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今时代下,电力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总开关,没有电,一切就会迅速陷入全面瘫痪。2008年初,南方数省所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把中国“煤电运”这种资源依赖性的弱点暴露无遗,充分体现出缺了电就没有正常的社会生活。在现代化战争中摧毁电网就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这绝非危言耸听。因此,电力行业始终是国内外敌对势力窥视的重点,近年来,针对电力企业的档案信息安全攻击的案例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增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的自觉性,时刻保持警惕性。 

2.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保守商业秘密 

多年以来,电力行业始终不渝地进行体制改革,电力企业作为竞争的主体逐步走向市场,以此来焕发企业的生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优胜劣汰,而竞争的手段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其中千方百计地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则是其中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对手出于各方面的考虑,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利用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漏洞及失误,窃取电力企业的一些商业信息。事实证明,保护档案信息安全就是保护自己企业的利益。 

3.保护知识产权及技术创新成果需要保护档案信息安全 

众所周知,电力企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科研设施。结合电力安全运行和规划建设,每年都要开发研制一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科研成果,并形成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通过信息网络,某些竞争对手可以获得电力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信息,使电力企业的某些核心技术泄密或为对手掌握。保护档案信息安全,坚持档案信息的保密原则,就是保护企业的技术领先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4.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局面必须坚持档案信息的保密原则 

当我们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机遇期时,同样也进入了各类矛盾的凸显期,电力企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电力企业经营中一些不宜公开的档案信息,如果通过网络外泄,很容易被外界误读,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添枝加叶,乃至加以歪曲妖化,给电力企业造成不良的甚至是恶劣的影响。如电力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属性,近来来社会对垄断企业的攻击越发强烈,如果不加强档案信息管理,势必为攻击者制造事端而推波助澜。实际上,这样的例子绝非鲜见。电力企业也需要维护其和谐稳定的局面,为此必须在档案信息前严格把关,防止某些档案信息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三、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如何加强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 

1.增强对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作为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国家保密政策法规和上级有关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部署,学习时事政治,把握国际和国内形势,把握行业改革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的规律,增强忧患意识,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信息网络窃取电力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增强责任意识,把做好电力企业党政综合部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维护企业形象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研究档案信息化条件下做好保密工作的规律,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应对和解决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安全工作遇到的新课题,推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和“一强三优”目标的新要求。 

2.逐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 

电力企业要根据党政综合部门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健全各类保密制度,对原有的保密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保留其合理合法的部分,淘汰其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部分,总之要消除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空白地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的责任体系,把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列入企业经营者(集团)经营责任制的考核目标,根据履行责任情况进行奖惩,加强对涉外人员的档案信息安全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力度,做好对外接待工作中的档案信息安全工作。加强对档案信息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制度造成后果的当事人的问责。 

3.采取技术手段防止企业档案信息泄密事件的发生 

落实“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技管并重、保障发展”的方针,规范和加强电力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档案信息和信息设备的保密管理。重点做好涉密档案信息系统、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涉密电子文档及涉密载体销毁等环节上的保密管理。真正做到“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作为企业党政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企业档案信息网站信息的管理。对的信息事先严格把关,防止包含企业商业机密、知识产权的信息上网,防止对本企业和用户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上网。 

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检查井;安全

窨井是检查井的学名,检查井就是地下线路的检查口,地下管线检查和维修时必须通过检查口。检查井在城市中的分布密集,不计其数的检查井分管多个部门,政府,交通,消防等。检查井一般存在的问题是井盖的丢失、被盗和破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1 检查井的现状

检查井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归纳整理,罗列了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检查井种类繁多,划分不清晰。检查井本身规格、大小、形状因不同的管线维护需要,由此品种繁多,检查井的承受能力国家有统一的规格和标准,但是对其外观的一些特质没有统一的规定,检查井的大小形状尺寸都因管辖部门不同而异,划分也不是十分清晰。因此,当检查井出现问题时,进行修复也没有一定的标准,修复起来比较困难。这些困难的存在往往导致修复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修复起来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而且维修的外观效果也不是很满意。

2)窨井权属部门多,管理上各自为政。一条道路的招标养护负责道路的快慢车道、人行道、下水道及桥梁等等,但整条道路中包含了除下水道之外的其他各种管线的检查井。由于分属各自管线产权单位,如果出现窨井损坏或丢失的情况,道路养护单位也是有义务及时通知各管线单位进行更换维修,但一些没有明确标志的窨井出现了安全隐患,就要召集所有牵扯到的部门前来认领,这样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如果短时间内找不到负责的部门,安全隐患就迟不能解决。

3)有些窨井长时间以后成了没有主管部门的检查井,这是因为这些和它所在的道路一样都是权限划分不清晰,既找不到检查井的主人,又找不到道路的主人,检查井就彻底没有了主人,一旦出现问题,根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主管部门。还有的检查井建成后没有及时移交到相关部门进行管理维护,有人建无人修的情况成了常事,导致建设和管护脱节,由此产生了多年无人管理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 检查井的安全管理

针对检查井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由于市政部门拥有一个地区大部分的领导权,发出的命令对各个部门比较有效力,所以市政部门承担城市所有窨井的管理维修任务,出现了问题由市政部门调配相关人员到现场检查解决。市政部门建立统一的检查井标准,不仅包括承载能力,还要包括大小规格尺寸等具体标准,而且要划分好权限部门,做好每一个检查井都有部门管理。

2)做好道路交接手续。其中有些道路是由乡村道路演变而来的,还有一些新建道路,这些道路的权限交接工作不容忽视,一定要保证交接后的权限工作,下面的部门正式开始管理工作以后才算交接工作正式完成,确保建设部门和管理部门的衔接顺利,无差错。

3)市政部门要监管公共场所的检查井。一些检查井所在的道路处在商场等公共场所前面,对于这些检查井,市政部门不能忽视,要持有对它们的监管权。同时要把管理维修工作交给附近的商场,一旦出现问题,他们有解决的责任,或是自己维修,或是通知管理部门,必须时刻保证这些检查井无损毁,无安全隐患存在,当然管理维修经费应由市政部门来承担。

4)检查井的设计施工改进

在设计之初,检查井不仅要有它的正常功能―开井检查地下管线,又要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比如井盖缺失,井盖破损的情况,避免这些情况才能保证路过行人的安全。现在我国一般的检查井井盖形状都是常规的圆形,外观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材质区别很大,而且不同材质的检查井优缺点很明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既能满足自身功能又全完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检查井寥寥无几。因为检查井在构造上要求必须能定期打开井盖进行检查,随时有需要也得打开井盖,又需避免被在雨大地下水管道内暴涨的水流冲走的情况。笔者经过查阅资料,推荐下面一款检查井井盖。

该双盖防坠检查井构造示意见图 1。

图 1 中 a)图为井座井盖的立面透视图。该检查井井座高 22 cm(小于路面混凝土层厚度),材料为球墨铸铁,上、下双层支承;井盖为双层,上层为球墨铸铁井盖,下层为钢筋混凝土井盖,而下水道的下层钢筋混凝土井盖为隔栅形。该井盖的优点是多了 1 层防坠盖。

自长沙坠井事故发生后,一些城市在检查井内安装了尼龙防坠网,但尼龙材料会老化,铁挂钩也会被腐蚀,长久来看效果可能不会很理想。而笔者设计的井盖,下层防坠盖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不仅防盗、防腐蚀,还很难被风化。该防坠盖设于井筒深 20 cm 处,在上层井盖缺失的情况下,当大型车辆辗过井口时(见图 1中 b)),因车轮直径比井口直径(约 70 cm)大,触及不到深陷的防坠盖,因此尽管钢筋混凝土防坠盖承载力较低,但只要能托起一个人的重量,加上其特有的防腐蚀、难风、防盗的优点,该检查井还是比较安全的。

如果在缺失了上层井盖的井口有小型汽车车轮掉入,最严重的情况就是车子将下层防坠盖压坏、压碎,汽车自然已经卡在了井口处,不能继续前行,等待救援。当相关部门的人员前来将车子救出之后就开始对检查井进行修复。这是的检查井修复起来难度系数不大,因为检查井井盖采用双层设计,破坏不会太严重。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修理,而且安全隐患较小,一旦地下水道内水流暴涨,喷出来的水流通过小孔流出一部分,不会顶起防坠盖,双层设计也不会出现因上层井盖丢失落入行人的情况。

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这款防坠检查井井盖还是不错的选择。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市政设施大量增加,其中就包含了如蜘蛛网般遍布城市的地下管线。为了便于维护、检查,地下管线沿线设置了密集的检查井。近年来,“夺命窨井”、“咬人窨井”事件频发,其中的原因,既有检查井的设计问题,也有市政管理上的问题。解决设计环节上的问题难度并不大,而管理上由于涉及的部门众多,问题处理起来则要复杂得多。为此,在管理上应合理调整各部门的职能,加强各管理环节的衔接,并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参考文献:

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问题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人员素质低

建筑施工作业时间长、人员流动大,很多时候会出现缺人现象,有些企业甚至会让施工人员无证上岗,对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没有实现有效的监督,同时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高,因此缺乏对施工人员的技术管理,所以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以及防护技能较差,建筑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由于施工人员的不重视和安全意识淡薄,再加上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够,这种种原因,都造成了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同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不断出现。所以,要减少事故的发生,要注意培养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监管不到位,责任不落实

由于专职监管人员少、监督覆盖面小,监管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不重视,导致监管力度不够、安全监督责任不落实,这样就会导致出现事故频发、处理不当的现象;同时,企业内部的安全保障体系形同虚设,监管人员完全无视安全保障体系,不按照体系的相关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严密的检查,得过且过,监管未能落实在行动上,严重缺乏自我约束机制。由于监管的漏洞,有些建筑企业在施工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之后,总是找出各种借口推卸责任,导致事态更加严重,以至于出现诚信危机。

(三)建筑安全法制不健全

目前,在建筑行业,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实际上,很多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施工现场也一直存在重工程质量、轻施工安全的问题。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逐渐成熟,施工技术以及设备也相应不断进步,一些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加,工程技术风险日益突出,施工事故的发生频率也相应地增多,建筑工程投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现象,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建筑安全法制却没有根据行业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修改,并且在监督管理上还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这给了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以钻漏洞的机会,所以,加强建筑安全法制建设刻不容缓。

(四)建筑市场混乱

建筑市场环境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以及复杂的人际、社会和经济关系,有时候可能会由于资金问题或者其他的一些关于施工方面的问题,迫使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只能被动地听从承包商的意见,对于国家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实现有效的监管工作;另外,还存在着很多施工单位越级承包工程、一个项目有多个分包商等不良现象,导致施工不能统一,分歧太多,影响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许多规模小、能力低的承包商采取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对技术规范、安全规范所知甚少,在执行工程施工时,粗制滥造,在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留下了很大的隐患。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国家对于建筑工程招标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问题频繁出现。

二、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事故的诸多防范措施中,这是最基本的,因为安全管理归根到底都是对人的管理,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最关键并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监督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因此,企业要定期对安全监督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培训,根据不同的层次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务必使施工人员掌握掌握现场施工的基本防护措施,同时,不仅仅是要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观念,搞好上下工序中的安全贯通,还需要设计人员在初始设计时,就要考虑每一设计步骤在工程施工中能否安全顺利执行,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必要时,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施工人员就要与设计者进行设计交底的工作,确保在后期施工中对安全隐患有足够的重视。

(二)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建筑企业是安全生产的真正责任体,也是实现安全监督的最主要载体,建筑施工的安全直接受企业管理的影响,只有施工企业拥有合理、健全、科学的安全保障体系,认真地规范体系中的规定,并且彻底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明确和落实企业自身的责任,控制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在建筑工程投标过程中,也要加大监管力度,从严打击承包商利用不正当途径获取工程项目的行为,彻底保证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在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企业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于安全事故要从源头上加以杜绝,落实到主要负责人,因为安全施工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时候,企业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根据施工项目的不同,成立不同工序的监督管理小组,并且要各个小组签订有关的安全责任状,并且,施工企业还可以不定期开展“防范安全事故”的活动,加强安全意识宣传,这样,通过层层的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形成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从而全面实现安全监督管理。

(四)加强法制管理

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对于建筑施工制定了相关的安全防范法律法规,但是,在建筑施工中,有些建筑单位依然还是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并且对于安全防范的法律法规没有认真贯彻,安全监督工作也没有执行到位,归根到底,主要是因为有关部门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的监管力度不够,如果要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就必须要强化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并且,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监管力度,针对安全监管中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实行重点检查,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一定要加大,发现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就要下发通知限定整改期限,提高违法成本,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涉及内容多的系统性工程,监督管理人员只有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才能实现科学的安全监督管理。

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档案;档案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体制;不安全因素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1-019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1.091

以计算机磁盘为基础对信息进行储存是电子档案的基本特点,在相互关联的互联网体系下形成了电子档案的巨大集合。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形式主要有磁盘和磁带以及光盘等,而主要的表现形式则主要包括文字、数字、图表及图画等多种形式。上述电子档案不但可以储存于上述多种介质中,也可以储存于云端网络空间。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其自身具有极强的便捷性,其主要包括高密度和多信息媒体继承及信息和载体的分离等多种优势。而电子档案虽然具有较大优势,但是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基于此,必须不断加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研究。

1 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档案来说,其自身与常规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别,档案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历程形成准确记录,更会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准确记录,其将会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极大的资料支持,对于所有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并形成企业发展的良好教材。而对于部分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及文化等多方面的敏感信息时,倘若被非法利用,则会对社会和国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影响作用。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对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档案自身所特有的原始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其在数字环境中进行信息传递时对于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加强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提升信息安全性将会成为所有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2 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1 管理方面的问题

(1)重视技术却严重忽视管理。在长期的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都极为重视对于技术的依赖性,但是却忽视了管理的科学性。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仅仅认为加强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安全技术体系便能够保证体系的安全,但是安全的电子档案安全保证必须获得科学管理和技术的共同支持,因为缺乏管理将会使技术失去用武之地;(2)过于重视外部安全,但是忽视了内部安全管理。其实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来自于内部的安全威胁远远大于外部,譬如对于岗位以及职责范围划分的模糊性和业务操作权限配置的混乱性以及计算机密码设置等多种问题都会使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受到极大的威胁;(3)因为电子档案自身具有的多种特性,使其自身对于计算机系统存在极强的依赖性和非直读性以及载体不稳定性都和传统档案存在一定差别,在传统档案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相关理念和思想并不能满足电子档案。在当前的档案部门针对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形成了前端控制思想和全程管理思想等多种前沿性研究,但是当前所形成的相关理论研究还尚未应用于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方面;(4)当前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对于从事电子档案的工作人员来说,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但需要熟悉档案业务,更要充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当前的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建档、接收、整理和利用等多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计算机操作、网络技能应用等多项技能。而对于档案,所涉及到的管理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并充分强化其自身的安全责任

意识。

2.2 体系认识方面的问题

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档案行业中的基本共识,但是并没有获得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普通大众对于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意识还极为薄弱,对于传统文件的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代,数字信息获取变得极为方便,该便利性使人们在电子档案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能意识到失窃和丢失的可能,进而使电子档案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缺乏基本的规划性。

(1)当前的档案部门在政府电子文件管理和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占据的地位并不高,而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实际制定过程中也难以具有档案部门的加入,此外中央和地方在电子档案的管理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协调性;(2)大量机构当前并不认为电子文件是正式性文件,更未将其视为重要资源,因此难以形成规范化管理。此外,纸质化的档案文档难以形成电子文件,更不会得到有效保管,由此造成的数字信息丢失也是难以忽视的重要问题;(3)当前的电子政务体系中对于电子文化的基本范围尚未形成准确界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为不了解邮件系统、网站、数据库及其他信息体系,对于文本文件之外的图形和图像以及多媒体等文件并不了解,最终也不能将其视作有价值的文件进行保存和

管理。

2.3 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长期的电子文件科学管理过程中都是以技术为基础进行的,但是因为支撑体系薄弱使得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技术指标基本都是空白,核心技g攻关都存在问题。而信息技术更像是双刃剑,其在保证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同时也对其自身的发展形成了巨大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1)硬件质量低下和功能欠缺以及性能落后等多种问题使得硬件系统常常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造成数据的丢失;(2)因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使用过程中的不恰当,使得软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差错,甚至造成系统的崩溃,最终对档案管理造成巨大损失;(3)因为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入侵使得计算机功能和数据受到巨大威胁,而随着多种病毒在网络中的蔓延使得数据出现泄漏,进而引发严重后果;(4)在服务器和储存系统的正常工作过程中对于周围运行环境的要求极高,倘若对于周围环境处理不当,将会因为恶劣环境使得计算机系统受到巨大

威胁。

3 电子档案管理风险的防范

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因此加强网络监督和监管其实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方式,其也是保证电子档案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四点入手:(1)对于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在电子档案工作的风险控制过程中应当以完善的法律为基础。虽然当前关于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已经形成和实施,但是实际工作的效率和规范还必须加强和改善;(2)对于风险的规避与处理。对电子档案进行风险规避的前提是采用一定手段进行预防,依照电子n案隐藏的漏洞进行把控,避免档案在把控过程中档案内部信息遭到丢失。在电脑运行中,可以采取很多措施,其中降低电子档案风险发生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引进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此种方法不仅可以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性,而且在保护其内部信息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成效。在规避风险中也可以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此方法主要是为了对电子档案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深入探析引起安全风险的因素以及这些不稳定因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所以制定一整套全方位的风险规避计划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也是种不错的方法。在风险即将发生时,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方式对于风险进行拦截和去除。在此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既定计划对风险进行立刻处理,从而避免风险的不断恶化和蔓延,在风险出现之后,必须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将系统风险降至最低。基于上述分析,对于风险的防范应当通过风险的识别、回避、转移、分散、控制等多个步骤进行控制;(3)对于电子档案的安全处理和管理必须获得高端技术的支持。该种方式也是风险防范的重要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数据加密、网络安全技术、病毒防护、身份认真以及病毒修复等多种安全技术。基于此,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确保相关责任人能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尖端知识和技术形成深入学习和理解,并对于所有操作人员的日常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遇到多种技术问题,必须通过学习和资料查阅的方式,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连续性;(4)进行规范化管理,在此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人员的管理,这是因为电子档案从形成到最终的存储都必须由人进行操作。还应当对于内部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对所有环节的重视,而对于风险的防范也应当从所有环节入手。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才能够保证电子档案在形成和鉴定以及销毁等流程的严格把控,最终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中依然存在大量不足,进而使多种安全风险大量出现,对电子档案体系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作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风险预估,选择适当的安全控制方式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和规避。通过上述方式不但能够避免电子档案受到损坏,还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四新.文件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对策研究――风险识

别与应对方法[J].档案管理,2011,(1).

[2] 韩宝霞.试论电子档案的管理安全与利用[J].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