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患者焦虑的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的健康定义内涵的深化,护理工作日趋复杂,护士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 [1] 。通常我们认为,患者是我们唯一的护理对象,从而往往忽略了与患者家属的亲切交流。孰不知,家属的抑郁焦虑程度也间接地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为避免这一弊端,我们对92例内科心血管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收效颇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均为2000年7~8月住院的内科心血管患者家属,取样92例,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龄17~72岁,被调查者的职业分布较广,文化程度差别较大(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职业及学历分布 (略)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法。在统一指导下,本人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解释,然后填写问卷,时间限定在30min内,问卷发放104例,回收92例,回收率88.5%。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的比较用U检验,多组资料的比较用F检验,必要时作q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抑郁焦虑的程度 有94%的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平均出现的焦虑症状为(50.6±1.687)项,其中出现中度以上焦虑症状为60%,出现偏重度以上焦虑症状为30%,出现频率最高的抑郁焦虑程度见表2。
表2 出现频率最高的抑郁焦虑程度(略)
2.2 与家属抑郁焦虑相关的因素 (1)病情的轻重与家属抑郁焦虑程度的关系:危重病人家属的抑郁焦虑评分40.6±0.4。明显高于轻症者家属的焦虑程度26.9±7.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角色与抑郁焦虑的关系见表3。结果示:患者家属与同事,朋友与父母子女之间差异较为显著,q=4.32,P<0.05。
表3 不同家属焦虑评定结果(略)
3 讨论
3.1 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要想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必须先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某时或某段时间里自我感觉好坏的心理状态 [2] ,心理状态多包括平静,心烦意乱,抑郁焦虑,恐惧等。根据心理状态的性质、程度,合理采用心理护理的对策,护理人员要正确对待患者家属,使家属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3.2 “疲乏无力”是患者家属出现频率最高的抑郁焦虑症状 占94.6%。对于这一症状多选择休息。因此,在病区内安置备用床供患者家属休息也是非常必要的。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有78%的家属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自己的情绪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厌食,这说明患者家属对抑郁焦虑症状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所以建议家属选择合 理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正确对待疾病的发展变化,为给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奠定基础。
3.3 帮助患者进行角色确认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与患者关系越亲近,其抑郁焦虑程度越高,因为心血管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人越老对配偶的依赖性越高。所以护理人员对患者配偶更应该态度和蔼,以减轻他们的抑郁焦虑情绪。
4 护理措施
4.1 抑郁的特征性症状及护理措施 抑郁的特征性症状为:(1)对患者病情的悲观;(2)失眠;(3)食欲不振。无论原发或继发的抑郁反应,由于家属情绪低落,往往导致患者自我贬抑,影响康复与治疗。所以,我们护士应熟知上述症状,察言观色主动接近家属,提高心理护理的语言技巧,洞悉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做到态度真诚、亲切,语言温柔委婉。
4.2 焦虑反应的特征性症状及护理措施 焦虑的特征性症状为:(1)紧张不安;(2)易怒;(3)伴发躯体症状包括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胸闷,过度呼吸,骨骼肌紧张,头痛等和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多尿,肠蠕动加快,腹泻等 [3] 。由于家属过分紧张,戒备,对病情难免产生歪曲的判断,因此,护士的一言一行稍有不慎,就会加重家属的焦虑程度。这就要求我们护士要与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尽可能帮助他们找出焦虑原因,采取相应护理,以消除紧张情绪。
参考文献
1 吴渭虹,张立红.护理行为对住院病人心理影响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1999,106-107.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143-02
血液净化即为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血液净化装置,除去其中的某些致病物质(毒素),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1]。目前,临床中常采用颈内静脉导管术对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多项研究发现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过程中,采用相关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良好[2-3]。为探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措施。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40例血液净化的患者实施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接诊的80例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7~82岁,平均年龄为(43.3±2.4)岁。病情状况:其中急性肾衰竭患者1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10例,循坏衰竭患者9例,口服农药患者6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为25~80岁,平均年龄为(41.3±2.0)岁。病情状况:其中急性肾衰竭患者1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11例,循坏衰竭患者8例,口服农药患者4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具体包括对患者进行定时的服药嘱咐,并嘱咐患者进行按时休息,辅助患者完成常规的血液透析。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①心理方面的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置管留管的重要性,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的情绪。并且,将操作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包括患者的的配合以及患者在呼吸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咳嗽等。②对于感染的预防:在室内,应保持患者所在病房的清洁,定时对患者病房进行清洁与消毒。并多次反复擦洗患者的颈部皮肤,保持颈部皮肤的干燥、清洁。在每次操作的过程中,都要保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保持在换药部位及导管留置的位置进行消毒。注意患者的病情状况,当发现患者的伤口部位出现红肿、化脓等现象时,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③辅助患者进行透析:保持患者的头部处于良好的位置,并且做好导管的扭曲、折断,并且采用尿激酶及肝素对患者进行封管,防止患者伤口部位形成血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发生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分析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1.978 0,P=0.000 0)。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分析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发生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液净化适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各类肾脏疾病[4]。由于尿毒症病人及家属对血透疗法很陌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压力大,因此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和解释使其了解血透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透析前应尽量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紧张心理[5]。目前,多项研究显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满意度,降低治疗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良好[6-7]。
关键词:脊柱外科;焦虑;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48-01
焦虑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大部分病人住院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而焦虑状态又常常影响患者的康复,故分析患者的焦虑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我院随机选取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脊柱外科住院手术的58例患者,对其进行了焦虑因素分析及相关处理,结果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手术的58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均在20岁~65岁之间,平均为45.72岁;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调查,精神正常,生活自理,接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均有慢性颈椎或(和)腰椎等脊柱相关性疾病,但不能有骨折等外伤,不能有工伤、事故赔偿等其他心理因素影响,还不能合并其他复杂的内外科疾病和肿瘤。
2研究方法
需同一调查人员根据相关评分标准[1]:对患者入院后3天和术后3天分别进行评分,了解其焦虑因素及程度,评分方式可通过问卷调查或随访进行。
3结果
该58例患者在入院后3天的焦虑评分为38.96±9.38,术后3天的评分为38.72±8.21,两者比较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3.1入院后3天焦虑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与患者交谈得知手术前引起患者焦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1)由于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而导致患者休息睡眠不足,占将近一半(48.3%);(2)由于对手术的不了解而害怕手术造成对手术的恐惧,占46.7%;(3)由于高昂的手术费用造成患者对经济的担心,占31.2%;同一患者同时有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心理负担的占17.4%。
3.2术后3天焦虑因素:术后引起患者焦虑的因素比术前稍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大部分患者的焦虑情绪都是因手术伤口的疼痛所引起,占68.2%;(2)手术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因此患者对手术效果通常不是很满意,对预后恢复存在顾虑,导致焦虑的产生,占59.1%;(3)由于出院后对护理知识的缺乏而担心预后恢复而产生的焦虑占25.7%;(4)有的患者手术后要佩戴一些异物(如螺钉、钢板等)或做轮椅生活,对次产生的焦虑占21.4%;同时有以上几种顾虑的也不少,占11.3%。
4护理体会
4.1加强医患沟通:医护人员可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卫生知识宣教,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还可以告诉患者手术基本相关知识,如手术环境、手术基本方法、手术内容及预后恢复,消除患者因对手术的完全未知而产生的焦虑。通过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2],尽可能的将其心理负担降低到最小。焦虑情绪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也会相应的减轻[3]。
4.2术后鼓励、启发:手术不仅是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对患者都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其恢复时间及程度依手术本身的损伤程度和患者的体质及承受力不同而不同,尤其是心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是不可估计的,因此医护人员的鼓励和启发占有重要地位。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品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身体和心理的康复指导教育,病情严重的则可面对面的单独进行耐心疏导。据报道某些医院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
4.3后期自我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仅限于患者住院期间,但患者不可能等完全康复后才出院,常到病情稳定后(一般术后一周左右)就出院回家,在家进行后期自我调护直至痊愈。自我护理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所以在院期间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回家后的自我护理,如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吃什么,不可吃什么及其他注意事项。
4.4个体护理:由于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工作或学习环境、所患疾病和心理素质都不同,所以不同的病人需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即个体护理,但总原则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使患者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
4.5整体护理:整体护理即对患者的病友及家属普及护理知识,让其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配合护理人员帮助病人搞好护理工作。因为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不是独立存在的,常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故通过整体护理与患者病友及家属沟通来减少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的必要措施。
4.6专业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的患者可能在术前术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术后康复。通常在手术的前一晚给予一些镇静剂(安定)可缓解部分患者的焦虑情绪,但对于焦虑情绪严重的给予镇静剂后仍然不缓解的患者应该先告知其主管医生,如有必要再请专业的心理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心理护理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否则不宜进行手术。
综上所述,分析脊柱外科拟进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的焦虑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使其以最好的心态接受必要的手术,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佩诚.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18
[2]胡有谷,党耕町,唐天驷.脊柱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28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胃癌化疗;焦虑;影响
化疗为治疗晚期胃癌常见方法,其能够有效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但因大部分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弱,加之其对疾病与化疗药物的恐惧感,极易产生负面心理,给治疗护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从而降低临床疗效。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00例化疗胃癌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年~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胃癌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58例)与研究组(42例);前者男女比例32:26,年龄42~74岁,平均(60.35±6.47)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4.13±1.84)年;后者男女比例22:20,年龄41~75岁,平均(61.59±5.97)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4.26±1.35)年。两组上述各项基线因素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知识宣教;饮食护理,嘱患者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并戒烟酒;保持患者照射处的皮肤卫生、干燥等。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自我理解能力与受教育程度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向其耐心讲解胃癌疾病知识与化疗时相关注意事项,举例既往成功案例。②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生活习惯与个人爱好,为其制定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案,尽量使患者获得心理上放松。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以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同时嘱咐其家属予以患者精神上的支持。③护理人员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及适宜温度,让患者感觉到舒适;且每天协助患者整理其床单,定期对病室予以清洁。④定期举办病友交流会,安排患者相互交流其康复心得,使患者间建立互相支持、鼓励关系。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心理状态评定:①焦虑心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②抑郁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均介于30~80分,焦虑、抑郁程度与分数呈正比[2]。参照本院资深心理医师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3]。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组内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字2行组间比较,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后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68.97%(P
3讨论
胃癌化疗患者不仅担心其术后的化疗效果,而且担心化疗产生的一系列副作用,加之化疗不仅杀伤肿瘤细胞,而且使正常细胞组织受损,导致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应激反应,从而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胃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分析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护理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针对患者自我理解能力与受教育程度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向其耐心讲解胃癌疾病知识与化疗时相关注意事项,并举既往成功案例,从而有效缓解患者负面心理[5,6]。护理人员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及适宜温度,让患者感觉到舒适,有利于其保持良好心态[7]。由此得出:针对性护理可作为胃癌化疗患者的一种有效护理方案,其更易被患者接受与使用,因此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86%比对照组68.97%高,充分验证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有效性、积极性[8]。
综上所述,胃癌化疗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可缓解其焦虑情绪,而且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鑫.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138-139.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杂志社,1999,12(01):198.
[3]张家凤,吴修凤,刘亮宝.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后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04):699-700.
[4]周富莲,梁玉芬.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19):3032-3033.
[5]王秋.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缓解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作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07):1671-1672.
[6]杨慧英,臧摇莉.整体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06):662-663.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 ;焦虑;评估 ;相关因素;分析
百草枯属于有机杂环类除草剂,目前广泛应用与农业生产中,中毒病例日渐增多,中毒后致死率较高。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逐渐增多,患者出现肺纤维化比例也逐渐增加。在诊治过程中,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激动,失眠等焦虑状态。为了解百草枯肺纤维化患者焦虑状态及相关因素,我们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诊的61例百草枯肺纤维化患者进行焦虑状态因素分析,给临床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均为口服百草枯中毒。其中男性36例、女性25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8±9)岁;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抢救治疗经过、治疗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影像学检查中毒后分别在 1、3、5、7、14d,使用我院light speed 16层 CT 扫描患者肺部,采用量化方法进行评分,按1:1.6:1.3比例推算出肺受累的评分结果。肺纤维化标准:轻度1~5分,中度6~10分,重度>10分。
1.3方法
1.3.1调查工具①Zn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1];②调查表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护理科研专家指导下自行设计制定的,调查焦虑原因的问卷。包括:一般资料,疾病知识的了解,患者检查的感受,疾病相关并发症,治疗效果,社会家庭的支持,自我应对方法等方法。
1.3.2调查方法患者入院后,在调查者指导下完成问卷。共发出61份,收回61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1份,有效率100%
1.3.3判断标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0分为无焦虑,50~9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焦虑[2],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用统计软件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组内及组间应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内及组间的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百草枯中毒后死亡作为截层数据各结果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调查对象的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
2.1.1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纤维化前患者焦虑患病率61例中,<50分为0例,50~59分为轻度焦虑的32例,60~69分为中度焦虑的29例,焦虑为100%
2.1.2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患者SAS标准分与全国常模比较,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患者标准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见表1。
2.2患者焦虑程度相关因素频率分布,见表2,表3。
3讨论
焦虑是患者最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它与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密切关系。焦虑是患者对疾病不良因素所产生的情绪反应。高度焦虑不仅可以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我院经过对61例的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发现,SAS表分值显示,61例的患者在50分以上说明,本组患者普遍存在焦虑,而且程度较为严重。
3.1入院时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分析患者因口服百草枯中毒。百草枯致死率较高,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损害,中毒后早期表现为肺不张,肺浸润,胸膜渗出和肺功能明显受损,如早期未死亡,1~2w后逐渐发展为肺纤维化,并呈进行性发展至呼吸衰竭,部分患者最终死于肺纤维化,在治疗过程中关键是彻底洗胃。患者在洗胃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家人的支持,疾病知识的缺乏等不配合洗胃的焦虑状态。护士根据个人的外在表现特点及时发现患者的焦虑表现及焦虑原因,正确评估焦虑的程度,正确运用护理程序,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抢救。
3.2住院期间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分析患者住院期间要经过洗胃导泻,保护胃粘膜,应用激素,抗纤维化,抗氧化自由基,保肝利尿,抗感染药物治疗,61例患者均在12h内行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在氧分压
本研究所有患者都为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存在个人意志力不够而产生对治疗效果、担心疾病并发症的焦虑,评估患者具有较高的消极情绪和较弱的意志力,这样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即焦虑易感性较高[3]。这就需要责任护士和患者家属及时鼓励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所接受的救治措施,勇敢面对,培养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和信心,及时给患者输入正能量如介绍同病种恢复较好的例子,消除担心和消极的焦虑状况,提高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促进患者心理功能的提高。因此针对相关因素对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及时圆满的回答患者的疑问,减少了患者对不了解或误解而产生的焦虑。
3.3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患者及家属救治的依从性责任护士对口服百草枯肺患者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健康指导,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患者在责任护士的引导鼓励帮助下,充分挖掘潜能,发展补偿策略,提高救治水平,同样护士的知识态度也会影响患者的救治。护士定期培训,学习并制定临床教育路径,规范有效的掌握了解百草枯肺的疾病知识的动态发展,以正确心态实施临床教育路径,使患者及家属得到正确规范的信息技术实施及情感支持,充分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家属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充分降低于社会与经济依赖负担。
总之通过对百草枯肺患者焦虑评估及相关因素情况分析,我们正确评估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时分析焦虑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抢救教育指导,及时对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安全感,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降低不良反应,维持患者良好的心身状况,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积极的去适应社会,热爱生命,从而更加有效的防止自杀的再次发生。分阶段、系统化、规范化的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一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救治依从性,以指导临床,更加完善整体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明生,刘协和,蔡月英.癌症化疗患者焦虑情绪和应对作为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