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学生实习小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高校作为高度自治组织,一直处于“超然”的地位,拥有相对独立的处理学生学业事务的教育管理权。但随着近几年来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法律刘纷的增多,也对高校教育管理权的权限产生了质疑。如何协调高校教育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保护的关系是解决高校与大学生利益冲突的关健问题。文章从分析高校与大学生关系的转变入手,探讨高校教育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保护冲突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教育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障学校生活良性运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从法律地位的角度来看,高校是公法人,是依公法所设立、享有公法所规定的行政权力,履行行政义务,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受传统公法人理论的影响,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构建起一种隶属关系。即大学生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高校则是处于管理者的强势地位进行教育管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高校管理权的绝对权威与超然的地位已经不再被认同,高校的管理权面临新的挑战。

高校管理权即高校对学生的管理的权利,这是基于高校与大学生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言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关系是不对等的,高校拥有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权利,大学生对高校的管理与决定必须遵守和服从,且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高校对其校内事务管理有自由裁量的权利,而法律法规对高校的自由裁量权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将导致高校对学生权利的忽视,进而侵害大学生的权利。因此,对高校管理的自由裁量权要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如果不对高校自由裁量权予以必要的法律规制,则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逾越权限,造成对大学生权利的侵害。

现今更多学者及家长和学生将高校与大学生的关系视为一种合同关系,然而囿于传统观念的惯性,大部分高校很少从法律角度认真思考两者关系。自1998年“田永案”以来,大学生与高校“对簿公堂”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一现象充分反映了高校在管理学生的观念、体制和实践方面存在问题与弊端。司法审查介人高校管理,也明确了高校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范围,应当受司法监督,更要求高校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高校与大学生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各自的义务,才能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秩序和高校的良性发展。因此,解决高校教育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保护之间的冲突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保护的冲突的原因分析

在现实中大学生“状告母校”事件的接连发生,说明高校管理机制存在问题,高校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中忽视对学生权利的保护,这样的管理已经不能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同时高校又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机制,因此发生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纠纷往往在内部无法解决或者不能有效解决,只能诉之司法途径。另外,在我国高校一般实行单中心管理机构,学生处于被管理的地位,权力意志层层传递的方式自上而下的直达每个学生个体,后者缺乏强有力的自治组织和利益代表机制参与学校管理,不利于大学生的意志表达,这种管理模式也不利于学生权利的保护。因而,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保护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的。

1.高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淡薄

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管理一直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高校管理者对学生学业事务无所不管,而大学生的权利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甚至是被抹杀的。一些高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模糊,囿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对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解存在误区,理解不够深刻,对法律不够重视,并且认为法律在教育管理中可用可不用,这必然会导致对大学生权利的侵害,从而导致两者之间利益的冲突。

2.高校管理秩序的失范

在1998年“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一案中,北京科技大学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对原告做出的退学处理决定并未得到实际执行。原告被学校认定考试作弊并依据学校规定按退学处理后,除了学校编印和签发的“期末考试工作简报”,“学生学籍变动通知单”外并未给其办理实际退学手续,在此之后的两年中原告仍以一名正常学生的身份继续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学校的各种设施,学校依然为其正常注册、发放津贴、安排培养环节直至最后修满学分,完成毕业设计并通过论文答辩等事实,均表明退学处理的决定在法律上从来未发生过应有的效力。然而临近毕业时,学校有关部门通知原告所在系,因对原告已做退学处理,故不能颁发毕业证,学位证,不能办理正常的毕业派遣手续。这些事实,反映了高校内部管理秩序一定程度的棍乱状态,反映出高校在管理秩序上的失范。

管理过程中正当的程序是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基本要求,没有正当的程序受教育者在高校中的“机会均等”就难以实现,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就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高校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正当程序或者程序存在瑕疵是高校行使自主管理权时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正是由于高校在管理程序上存在瑕疵,就极易造成对大学生权利的侵害,也成为大学生状告高校的理由和依据。

3.相关法律法规与高校校规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在大学生诉高校纠纷案中由于质疑高校规则合法性引发的法律纠纷层出不穷,这使得原本被视为高校内部规定而游离于法治原则之外的高校规则开始引起法律的关注乃至审查。现在的校纪校规多是高校单方面的、一厢情愿的、强制执行的规定,从法制来说并不尽合理。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敢于状告高校而且胜诉,就是因为目前高校校纪的部分规定缺少法律依据,或者直接和法律发生冲突。如:北京科技职业学校航空学院大二学生陈平(化名)日前因“男女生交往过密”等6条“罪状”被校方劝退。所谓的“男女生交往过密”,不过是陈平与女朋友在公众场合有拥抱等亲密行为。院方称,本学院采用军事化管理,陈平已符合退学条件。陈父表示因类似“小事”被退学难以接受,如果孩子真被退学,他将有可能起诉学校。《新京报》10月15日)校方自有其不可退让的理由即其学校的校规中的规定,然而该校的校规与(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中的相关内容是不相符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中关于学生退学条件是:(一)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二)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三)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四)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五)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由此可见,本案中学校对陈平所做的退学处分是违反国家对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的。还有一些教育管理法规规章中的一些规定不符合法治精神,如有关校规规定:由各种恶性肿瘤、血液病的高考生不能被普通高校录取,类似这种规定势必侵害这类学生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三、解决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之间冲突的举措

(一)正确地把握高校与大学生的关系

为有效避免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保护的冲突,应当正确的把握两者的关系,这样高校在管理的过程中才能正确的行使管理权,大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目前,关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因为高校的职能是提供教育这一公共产品,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许多纠纷是不能用民事法律关系来解决的。所以,高校与大学生之间应是行政法律关系。然而,行政法律关系特征是主客体地位不平等,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管理是具有强制性的。因此,为预防高校行使管理权过程中侵犯学生权利,必须建立起充分有效的监督机制,使行政管理权能在合法的状态下行使,保证大学生的权利不受侵犯,充分体现“无救济就无处分”的法治思想,尽可能的避免两者利益的冲突。

(二)深化高校管理制度

1.提高高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

高校管理者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其严格依法办事的重要前提,可以促使管理者在行使管理职权过程中,尊重和保护大学生法定的权利,避免对大学生的侵权。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高校管理者应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管理工作中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权利。

2.完善高校的校规校纪

明确了高校自主管理权的行使必须遵循法治原则,而法制的理念要求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必须本身是制定良好的。下位法规的制定必须有上位法规的依据,不得与之矛盾,所有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随着新(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的出台,对高校校规校纪的合法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保证教育管理权的依法行使。

3.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

正当的程序是法治的基本原则,也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要求高校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因为没有正当的管理程序,不仅难以在管理工作中实现公开和公正,而且“事后救济”也得不到保障,从而也就谈不上对人的公正。因此学校在做出涉及学生权益的管理行为时,必须遵守权限、条件、时限以及告知、送达等程序义务,使高校管理权的行使符合程序正当原则。

4.改革高校内部管理机制

解决好高校内部管理机制问题是解决两者冲突的重要环节,避免各部门的越权,解决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与校长等方面的关系,避免管理运行的无序性、偶然性和随意性,保证管理行为的合法性,从而保障学生权利不受侵犯。

(三)拓宽大学生权利保护的救济途径

1.司法救济途径

司法救济途径作为协调两者冲突的最后渠道,是保障大学生权利的重要方式。但是学校能否作为被告,曾是一个争论的问题。今天不论是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还是从司法实践来看,学校都可以作为行政行为的主体成为行政诉讼适格的被告主体。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它表明,高校与其成员或利用者之间的争议已不被排斥在行政诉讼之外。学校内部管理冲突中的个体权利有了通过司法程序获得救济的途径。因此更要求通过司法救济途径来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利。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效果分析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也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疾病也逐渐呈现出复杂性和变异性。为此,这也对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的变革,护理学逐渐由理论教学转移到临床实践上。然而,尽管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理论学习同样不可忽视。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护理学临床实践阶段中,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所掌握基础知识往往存在着不牢固的情况。由此可见,基础阶段的教学更应该引起重视,因此应该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原本基础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由原本的“掌握”修改为“在基础学习中进行部分操作”。

1实践方法与过程

1.1实践对象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据和并分析出结果,从学校中抽取护理学专业大一的学生共63名和大三的学生65名作为实践对象。可以肯定的是,这两批学生都是通过我国高等教育录取考试来到我校学习。这也就是说,排除了两批学生在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同时,两批学生由同一批老师教学,这也就排除了教师水平和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1.2实践方法与结果

首先,采用阶段性学习的方法。按照学校的教授进度和教学方案,将护理学中的基础课程课程分为3个时间段来学习。第一个学习阶段,也就是学生刚刚入学的第一学年,该学年学生处于适应期,学生学的都是护理学最基本的课程,在此课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大三的学生在该学年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学习;而大一的学生则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基本的临床实习。第二个学习阶段,也就是大二学年,该阶段的护理学专业学生,因为有了相应的基础知识积累,所以学习更深入的知识,大三学年的学生也是按照此方案来进行。第三个学习阶段,也就是大三学年,在阶段学生要进行相应的临床实习。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大三的学生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适应,很多理论知识掌握的较为死板,无法实际的运用,并且有时会犯下低级错误;而大一的学生虽然掌握的护理知识尚不完整,但是对于临床实践较为熟悉,懂得灵活运用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2结论和讨论

通过上述的实验,我们能够得到3个结论和启示。首先,阶段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在上述的试验中,我们对大三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的。结果很明显,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完全的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入第三学年开始临床实践,使得学生感到实践陌生,在加上之前学习的知识已经遗忘,所以学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频频出错,再加上就业等压力无时无刻侵扰着学生,使得学生对自己能力产生了怀疑。而对大一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入少量的临床实践,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同时将基础知识记得更加牢固,这样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十分有效。以往的教学中,总是喜欢先将全部的基础知识授予学生,然后在让其实践,但效果不佳,反而从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培训,使得学生不再将知识学死,不再将掌握基础知识作为学习的目标。而是更加重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阶段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其次,阶段性学习能够实现基础课程和临床实践之间的完美衔接。通过上述的实验可以得出,以往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在学习完基础课程之后,进入到临床实践中,有着明显的不适应感。这种不适应感表现在经验不足,错误频出上。同时由于此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练习,所以学生很容易将基础知识忘记或者生搬硬套,不知道灵活变通。而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临床实践,使得学生对实践不会感到陌生,在变学习基础知识边实践中,懂得如何应用所学,懂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变通。这样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和较长的时间来适应临床实践,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最后,阶段性学习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的情感。通过实践可以得知,没有经过阶段性学习的学生进入大三之后开始临床实践,由于缺少经验,使得错误频出,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职业产生了怀疑,对职业的情感也有所下降。而经过了阶段性学习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实践时,由于有了类似的经历,所以更显得从容不迫,在是将中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职业情感。

3小结

总而言之,护理学基础课程阶段性学习将实践和理论有效结合,对于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增加职业情感,是提升教育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欣,康晓风,李箐等.临床阶段性学习对学生基础护理知识和职业情感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1.8(4):147-149.

[2]张欣,张颖,刘微等.对不同学习阶段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5(5):498-500.

[3]李丽萍,丁禾,刘玲.实习护生职业情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6):1939-1940.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范文第3篇

急诊室在护士实习计划里是涉及到最多的科室,也是实习的必经环节,在医院里属于跨科室的、综合性较强的临床科室。经过一段时间的急诊实习,既能让学生体验理论知识,也能感悟到实践带来的教育价值。

1急诊室带教面临的问题

1.1兴趣不强护理临床实习本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显现出活跃的一面。而现实临床实习情况确是整个急诊室气氛十分沉闷,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整个实习环节都是教师在“主导”,这与护士带教教学要求明显不符。护理教育中的这些障碍直接造成了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不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1.2主动不够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优越的条件助长了学生“崇尚自我”的心理,导致了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缺失。对于护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常常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足够的责任心,其社会竞争意识薄弱,学习缺少必须的主动性。很多学生对临床护理工作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仅能理解表面意思,而不知其所以然。

1.3沟通不多大部分带教者在教育学生时,没有对学生掌握护理学专业知识的能力给予重视,使得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阻碍。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的互动,整个临床实习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从教学调查结果看,部分学生表示老师在言语沟通能力上的缺失造成了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减少,实习指导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言传身教”中只是身教是不行的,言谈则能在言语上引导学生去认识知识。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中强调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增加,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彼此之间互相促进学习,为今后的教学、实习创造条件。

2正确处理带教问题的措施

2.1带动实习热情面对学生参与实习积极性不强这一现象,教师则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来带动学生的热情。急症室护理带教时,教师可结合示范演示、启发讨论、知识问答等不同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获取知识创造不同的渠道。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设施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则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致产生刺激,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自己的临床实践工作。对于急救方面的实习,教师需利用情景模拟教学,如心肺复苏术等,安排学生根据现场模拟情况来参与实习演练,增强自己的实战经验。在情景演练中护士实习生能够体会到救护的难点与重点,自己总结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2.2增强风险教导风险意识的增强能够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每一部操作都能高度重视,且可以约束学生的操作行为。吸氧、吸痰、心电监护等操作常会使用在情况危急的患者中,护士的各项操作都会给患者的病情产生影响,一旦操作失误则后果不堪设想。如:对昏迷严重的患者吸痰时,其会引起呼吸停止;对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操作会导致口鼻黏膜损伤;危重病人在转运时的不同管道,如输氧管、输液管、引流管等会出现扭曲、堵塞,对于这些高技术要求的操作环节,教师必须重点说明,引导学生掌握处理技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实习操作的技术水平。

2.3添加示范环节急诊室带教老师不仅要把精力放在“带”上,也要对“教”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能多添加示范环节,在理论知识的讲述过程中进行动作示范。并且随时对学生提问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考察其知识掌握能力,以及时调整实习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带教老师还要为护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也能亲自参与到实践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每一项操作过程给予指导,引导护生在操作前做好不同的准备,学会和病人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以把握好准确的操作信息,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进调整。

2.4开展沟通互动交流互动环节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顺利。急诊实习计划设计时需要把讨论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对待,只有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讨论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急诊室带教老师要精心选择实习讨论题目,让学生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地解决问题。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大家共同交流,促进每个学生的提高。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目的 总结急诊室带教工作经验,为护士的临床实习工作创造条件,打下坚实的岗位基础。方法 综合分析目前急诊室带教及护士临床实习体现出来的各种问题,通过深入讨论后制定科学措施处理。结果 经过对所面临的带教问题制定处理方法后,使得急诊带教及护生的实习能力明显加强,对护理学工作认识更加深刻。结论 护士、护士实习生均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对于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从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看,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临床带教质量好坏对于护士人员的培养有着决定性作用,并影响了我国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急诊室在护士实习计划里是涉及到最多的科室,也是实习的必经环节,在医院里属于跨科室的、综合性较强的临床科室。经过一段时间的急诊实习,既能让学生体验理论知识,也能感悟到实践带来的教育价值。

1急诊室带教面临的问题

1.1兴趣不强护理临床实习本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显现出活跃的一面。而现实临床实习情况确是整个急诊室气氛十分沉闷,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整个实习环节都是教师在“主导”,这与护士带教教学要求明显不符。护理教育中的这些障碍直接造成了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不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1.2主动不够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优越的条件助长了学生“崇尚自我”的心理,导致了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缺失。对于护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常常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足够的责任心,其社会竞争意识薄弱,学习缺少必须的主动性。很多学生对临床护理工作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仅能理解表面意思,而不知其所以然。

1.3沟通不多大部分带教者在教育学生时,没有对学生掌握护理学专业知识的能力给予重视,使得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阻碍。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的互动,整个临床实习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从教学调查结果看,部分学生表示老师在言语沟通能力上的缺失造成了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减少,实习指导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言传身教”中只是身教是不行的,言谈则能在言语上引导学生去认识知识。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中强调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增加,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彼此之间互相促进学习,为今后的教学、实习创造条件。

2正确处理带教问题的措施

2.1带动实习热情面对学生参与实习积极性不强这一现象,教师则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来带动学生的热情。急症室护理带教时,教师可结合示范演示、启发讨论、知识问答等不同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获取知识创造不同的渠道。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设施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则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致产生刺激,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自己的临床实践工作。对于急救方面的实习,教师需利用情景模拟教学,如心肺复苏术等,安排学生根据现场模拟情况来参与实习演练,增强自己的实战经验。在情景演练中护士实习生能够体会到救护的难点与重点,自己总结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2.2增强风险教导风险意识的增强能够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每一部操作都能高度重视,且可以约束学生的操作行为。吸氧、吸痰、心电监护等操作常会使用在情况危急的患者中,护士的各项操作都会给患者的病情产生影响,一旦操作失误则后果不堪设想。如:对昏迷严重的患者吸痰时,其会引起呼吸停止;对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操作会导致口鼻黏膜损伤;危重病人在转运时的不同管道,如输氧管、输液管、引流管等会出现扭曲、堵塞,对于这些高技术要求的操作环节,教师必须重点说明,引导学生掌握处理技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实习操作的技术水平。

2.3添加示范环节急诊室带教老师不仅要把精力放在“带” 上,也要对“教”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能多添加示范环节,在理论知识的讲述过程中进行动作示范。并且随时对学生提问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考察其知识掌握能力,以及时调整实习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带教老师还要为护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也能亲自参与到实践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每一项操作过程给予指导,引导护生在操作前做好不同的准备,学会和病人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以把握好准确的操作信息,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进调整。

2.4开展沟通互动交流互动环节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顺利。急诊实习计划设计时需要把讨论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对待,只有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讨论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急诊室带教老师要精心选择实习讨论题目,让学生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地解决问题。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大家共同交流,促进每个学生的提高。

3 小结

综上所言,急诊护理带教方式改进后,急诊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与责任心明显增强,不仅使得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带教工作中,也使得带教人员的水平更上一个层次。在临床带教中可以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打造了理想的护理学学习平台,让实习护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素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范文第5篇

探索“三明治”教学法在中医外科护理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见习的90位护理本科实习生随机分组,试验组45名,对照组45名。试验组在护理见习过程中采用“三明治”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后理论考试成绩及对讲课效果的评价。结果理论成绩采取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组理论成绩(64.98±11.798),高于对照组(52.31±14.0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6,P<0.05);对讲课效果的评价中,试验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明治”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外科护理见习带教中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三明治教学法;中医外科;护理学;实习带教

临床护理见习是护生认识医疗环境、培养专业素养及情操,提升职业认同感的重要阶段[1],对于护生来说,临床实习是一个夯实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临床思维,以及将理论联系实践必不可少的环节,能让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临床实习教学对于护生显得非常重要。“三明治”教学法是英国在十九世纪初率先提出的,即“实践-学习-实践”的教学方法[2]。三明治教学将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学习汇报等教学形式有节奏、有计划、有组织地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交流、沟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思考以及探索新知识的能[3]。我科将“三明治”教学法运用到护生的临床见习带教中,取得一些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4级护理本科见习生9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45名和对照组45名。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以教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则采用三明治教学法即通过引入案例(1例肠痈)、小组讨论、交叉学习讨论、各小组小结汇报、“金鱼缸式讨论”、总结等6个阶段完成见习。三明治教学方法的实施:(1)教师带学生到患者病床前收集资料,并查阅患者相关病史、检查、检验等资料,列举本次见习的学习目标及讨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入教室时随机抽取分组编号就坐)。(2)小组讨论和交叉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交叉学习的时间各10min。教师随机发给每组一个问题,学生开始查阅资料,包括查阅书籍、上网查阅等形式,开始第一轮讨论,时间为10min。10min后,重新分组进行交叉讨论。每位同学分别向小组的其他同学介绍刚才讨论的结果,再次进行所有问题的讨论,时间为10min。(3)小组小结汇报。通过小组讨论,每组推选2名同学,一名同学将自己小组负责的讨论内容进行语言汇报,另一名同学将关键词用卡片的形式粘贴于黑板。每位同学汇报的时间为3min。之后,老师用20min进行总结,纠正不正确或者模糊的知识,补充不完整的部分,拓展不深刻的内容。(4)“金鱼缸式讨论”。(5)教师点评:由教师提出另外一例案例(肠结),抽取除汇报以外的另外一位同学参与“金鱼缸式讨论”,其余同学可为参与者筹谋划策,时间为10min。(6)总结:教师用10min对本次见习做出总结。根据学生的见习理论考试进行评分,将成绩计入见习成绩,并发放问卷调查。由教师提出新的案例,让学生提出护理问题并书写。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理论成绩及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同学见习成绩见表1。

2.22组同学对不同教学方式反馈结果见表2。

3讨论

3.1激发学习兴趣

护理见习是护理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三明治”教学法在临床小讲课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结合了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结合临床问题不断深化课本知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三明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讨论,交叉讨论,并通过不同形式进行汇报,几轮讨论让每位学生都需要参与进来,可以使各小组成员畅所欲言,各种思想、方法得以碰撞,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得理论讲授不再枯燥,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4],同时同学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激发大家学习兴趣。“三明治”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素质为核心,以达到教学做三合一为目标,以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再理论学习为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经过理论学习后的实践中真正领会书本知识,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学生能在实践操作中明确学习目标,把被动的学习知识转成主动的有意识的自我培养,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5]。

3.2提高自学能力

三明治教学需要学生自己收集病史,寻找老师所提问题的答案,甚至需要学生提前复习所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融入到讨论中。

3.3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三明治教学法中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在病例讨论环节,教师将一个真实的案例呈现给大家,引导学生去思考该怎么做,如何学生分析临床问题,解决临床问题,在这种反复的情景设置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3.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大家一开始进入教室就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司其职,需要讨论、记录、汇报等,大家要互相协作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三明治教学法将学生从单独的学习个体转变成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团队,打破了以往的封闭模式,促使学生必须依赖团队,相互合作[6]。3.5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护理见习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护理程序来运用到临床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循规蹈矩,而三明治”教学模式中病例讨论课设计及仿真模拟教学充分体现知识的重复给予,由浅入深地传授知识[6],必须分析问题的实质,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结

“三明治”教学法是一种“实践-学习-实践”的教学方法,将“三明治”教学法运用到护理见习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任何的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弊端,“三明治”教学法需要学生提前预习或复习所学的理论知识,需要老师能够很好的驾驭课堂[7],为此,我们今后会将各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运用到临床见习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玲芝,叶天惠,熊晓菊,等.三明治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9):707-710.

[2]彭巧君,辛丽萍,陈瑛瑛.“三明治”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25-26.

[3]杨莉,柳秋实.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8):572-576.

[4]张艳玲,李凌,胡莉萍.三明治教学法在老年病房护士安全知识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9):63-65.

[5]范佩玲.三明治”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见习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6(11):1627-1628.

[6]王熠钊,黄晓琳,许涛,等.“三明治”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6):56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