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计划控制 制度建设 项目评价

1. 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及规定的变革回顾

1.1国家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的变革

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久高速的发展,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因素是不言而喻的,各个地方政府纷纷抓住政策机遇,上马大型建设项目,在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这也暴露出了投资总量偏大、结构失衡、预算超支等诸多问题。中央政府早就看到了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中的这种弊病,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的势头增长,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银行总行早在1984年就作出了《关于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拨款改为贷款的暂行规定》,把由国家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归还本利的资金来源必须从企业新增的利润中支付。财政部后来又陆续出台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财基字[1998]4号)、《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等文件。2006年,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安监局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规定,这些管理制度或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一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重复项目建设投入。更重要的结果是,使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有了不少进步,建设单位的投资成本控制意识得到了逐步增强。

1.2兖矿集团公司基本建设管理规定的发展

2003年左右,正是兖矿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对外扩张的重要时期,在财政部出台《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之后,兖矿集团顺势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战略的《兖矿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和《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为兖矿集团众多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和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兖矿集团核算办法在财政部规定的原则下,内容更加细致,操作性更加强,对基层建设单位财务核算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引导性。经过几年的实践验证和内容补充,在2007年组织编写了《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讲座》,为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核算工作进一步描画了一套标准的“路线图”。2009年再次对《讲座》进行了修订,除了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内容进行重点优化外,还对近几年国家法规进行了重新梳理,部分章节进行了重新编写,形成了新的《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应用指南》,成为兖矿集团公司当前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最新的工作规范。该指南既是工作规范也是一部财务操作手册,实用性很强,涵盖了所有建设管理流程和比较全面会计核算具体规定,表文并茂,实例突出,对广大基建财务人员起到了积极的规范作用,特别是对与初次涉及基本建设核算的财务人员帮助更大,可以较快的熟悉基建相关管理规定与核算方法。指南下发后,兖矿集团所属各个建设单位的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基本建设财务决算考核中,各建设单位绩效考核分值普遍提高,23家建设单位中,综合得分80分以上的建设单位22家,占全部单位的96%,比2008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2. 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特点

以兖矿集团为例,兖矿集团在多年的建设管理中,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兖矿特色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特点。首先从业务归口管理上进行了细化,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进行了区分,并在管理组织结构上,把兖矿集团财务部的管理职能细化为为生产财务部与基建财务部两个并行部门,分别管理集团下属生产和基建单位,确保了在业务管理上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其次,更加提高了对可行性研究、初步概算、投资计划及预算执行的控制力度,明确了集团公司计划部门、基建管理部门、机电管理部门、物资管理等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监管职责和具体工作流程,所有建设项目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由建设单位、专业化公司、集团公司三级多部门审批,网上划转,通过资金管控实现了对投资过程的控制。第三是更加注重了项目后评价制度的建设,突出了集团审计部门对项目建设过程及成果的审查与评价作用,实现了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迅速反馈和及时纠正。除了上述具有兖矿集团公司特色化管理特点外,本人认为建设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还要突出以下几个重要作用或特点:

2.1“关口”前移,控制好项目论证关

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是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工作,对项目成败及投入的收益将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可行性论证必须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反对假、大、空和哗众取宠。每个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建成投入使用,国家和建设单位要投入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然而很多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成为了一堆垃圾、变成企业的包袱。究其原因,多是项目可行性论证误导了项目决策。因此,负责任的项目论证,必须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环境、政策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做详尽、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技术与工程方案进行充分的比较论证,应以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视角对项目完成后的经济效益、国民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充分预测和评价,把财务控制关口前移,让财务部门积极参与论证过程,共同把好项目的论证关。否则,依据一个错误的论证结果做出的必定是一个错误的项目决策,即使再加强建设过程控制也是无效的。

2.2超前预控,“计划性”色彩很浓厚

基本建设年度投资计划是基本建设管理实施阶段的重要工作。它是根据初步设计概算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编制的,是基本建设活动实施计划控制和财务管理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因此有“计划上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计划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的说法。经批准的计划,是签订合同、设备订货和建设项目管理的依据。计划指标以最末级单位工程为单位,设立类似会计科目的编码,形成年度计划大表,建设单位应当配备独立的计划人员,按月统计实际完成情况,对比分析计划进度与控制情况,按月形成计划统计报表,上报归口管理部门。财务会计核算则要综合考虑计划规定与相关会计政策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科目,准确反应各类投资的列报情况,动态对比实际列报与计划指标的差异,发现计划外、超计划的工程立即予以制止或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从 而做到超前预控,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一个准确的计划编制,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项目最终投资的完成数,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计划的执行过程,因此,整个项目管理与核算过程,“计划性”色彩十分浓厚。

2.3建章立制,制度建设贯穿始终

建设项目管理是一个由多种专业机构组成的管理系统,各种专业管理各有侧重,相互联系,前后贯穿,浑然一体,一个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结束,始终是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和共同控制的一个管理过程。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是其中一个重要管理环节,必须遵循项目建设程序为基本原则。因此,基本建设程序必须进行固化和优化,要形成规章制度,制度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本着实用、管用、好用、可用原则,贴近实际,优化流程,把制度建设和优化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制定制度是对建设项目管理流程的固化,清晰的工作流程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总抓手,按制度办,按流程走,责任明确,目标清晰,利于解决过程中的问题,最终实现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会计核算反应的就是流程的结果,反过来,会计核算结果与计划的对比就是对流程环节考核的依据。因此,制度建设是杜绝“三超”现象,“三边”工程,实现建设项目财务核算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保障。

2.4项目评价,不只停留在事后上

一般情况下,建设项目结束后,项目主管部门还要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列出的有关指标,结合工程竣工后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作出评价,指出项目在论证、规划设计、概算、工期、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综合评价,即项目后评价。实际管理中,这种评价一般已经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各个建设项目在每年进行财务决算之际,建设主管部门都要对基本建设财务核算年度报告进行全面的审查和审计,审计过程和审计结论就是对当年度项目建设管理的一个综合性评价。因此,项目评价工作的时点,实际上已不只是在项目结束以后了,建设主管部门还可以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建立审查问题整改落实跟踪机制,实现“全程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评价目标,以强化提升建设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维护建设项目高效、健康、有序推进。

结束语

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多年以来,无数学者对此也有看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论述,不同建设单位采用的核算方法、管理方法不尽相同,差异较大。国家有关部委虽然出台了多部规章制定,但规范的都是“大方向”的问题,对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细节上还是比较粗放。各个建设单位财务核算特点的不统一,有可能会造成国家统计口径数据的不准确,甚至出现税费缴纳标准上的不一致。因此,行业内渐渐出现了希望国家统一基本建设核算的呼声。兖矿集团在多年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已经汇结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逐步的完善,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建设项目财务规范》,预计工作规范落成后,将是我国企业界首个针对建设项目管理,形成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创新型探索文件。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兖矿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应用指南》.

[2] 汤冬秀《浅析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几个关键环节》2005.

[3] 赵丽黎《浅谈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与预算控制》2000.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2篇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辖区内主要以财政性资金、政府专项资金(基金)、政府统一借贷资金等投资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基本建设项目。

第二条审计局(以下简称审计局)是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监督部门。基本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实行监督审定制度,审计局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建设单位、财政部门依据审计结果结付工程款。

第二章结算送审程序

第三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完成竣工结算编制工作,并向建设单位递交完整的结算资料。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的,可认为其期限为60天。

第四条建设单位收到施工单位的结算资料后应进行核实、审查,对结算资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要求的,应督促施工单位补充完善。施工单位经建设单位催促后14天内仍未提供完整资料或没有明确答复的,建设单位即可根据已有资料进行审查,责任由施工单位自负。

第五条建设单位审查结束后填写《基本建设项目竣工结算送审联系单》,对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并将完整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资料送交规划建设局(以下简称规划建设局)。

第六条未列入年度计划的基本建设项目,应由建设单位按规定办理相关报批手续。

对于送审金额超预算10%且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设单位应说明情况并办理相关手续,由规划建设局予以认可。

第七条规划建设局应对辖区内所有基本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进行初审,并签署初审意见,初审结果由规划建设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签字确认。

第八条规划建设局在初审结束后,应签署初审意见书。15天内将基本建设项目竣工结算资料送交审计局。审计局对规划建设局送审资料进行清点、核对后,由交接双方经办人签字,并注明交接日期。

第九条对个别因特殊情况而不完全具备送审条件的项目,需由施工单位出具书面情况说明,经建设单位确认,规划建设局同意后方可送审。

第三章结算资料要求

第十条工程竣工结算送审资料应完整准确、图形清晰、字迹工整,有利于长久保存。

第十一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结算送审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招标文件、招标图纸、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等;

2、施工合同、材料设备采购等合同及与项目有关的协议、纪要等;

3、设计变更、隐蔽工程单、施工现场签证;

4、工程竣工验收证明;

5、工程竣工图纸(含设计变更);

6、工程造价结算书、工程量计算书及相应的电子版文档;

7、施工单位资质证书、取费证书(或计价手册);

8、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送审的竣工结算书应由施工单位具有造价编审或执业资格的技术人员编制完成。竣工结算书封面要有工程名称、编制日期、工程结算总造价、编制人签字、编制人资格印章、单位公章。

第十三条资料送审后,未经审计局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送审金额或送审内容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现场签证应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签字,跟踪审计项目还应由跟踪审计人员签字,才能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签证应提供原件,如为复印件应加盖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公章。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及委托监理人员的监督管理,严格现场签证行为。

第四章结算审计内容

第十五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合同、协议是否真实、合法、有效,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

2、隐蔽工程施工纪录和验收签证等手续是否完整、真实;

3、设计变更、施工方案变更是否符合程序、规定;结算是否按设计变更、施工方案变更作相应调整;

4、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业务范围、计价手册是否与结算工程相对应;

5、竣工结算的结算方法、定额套用、费用计取、优惠让利是否与合同条款、招标文件一致,是否符合国家、省、市规定和要求;

6、措施项目费是否与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一致;

7、工程量的计算是否与竣工图纸、工程签证资料、实物一致,是否符合工程量计算规则,有无漏算、重算和错算;

8、定额子目换算、工料分析是否合理准确;

9、材料(设备)、人工、机械台班价格是否合理准确;

10、工程量清单报价项目的结算价是否与投标报价一致。

第五章结算审计实施

第十六条审计局根据基本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成立审计组,实施结算审计。审计组针对审计项目的工程特点,编制建设项目结算审计实施方案。

第十七条审计局在实施建设项目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通知书》。

第十八条审计组以合同、招标文件规定的定额、计价方法为依据,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实施初步审计,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复核丈量,现场取证。

第十九条初步审计完成后,审计组内部实行交叉复审,最后由稽查复审科实行复审。三级审核的每一流程均应在《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流程表》上签署相应的审计意见。

第二十条竣工结算审计的基本建设项目审定后,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审计局三方在《基本建设项目审定单》上签字盖章认可,委托审计项目还应由受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签字盖章认可。审计局出具相应的竣工结算审计报告并送达建设单位、财政局、规划建设局和相关单位。

第二十一条竣工结算审计从规划建设局送审至出具征询意见稿的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6个月。

第六章相关责任

第二十二条经审定的基本建设项目,以施工单位初始送审额为计算基础,审计核减率在10%以内的(包括10%),审计费用由审计局承担;审计核减率在10%—15%的(包括15%),10%以内的(包括10%)审计费用由审计局承担,10%以上的审计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审计核减率在15%以上的,审计费用由施工单位全额承担。施工单位应在工程竣工结算送审时就承担相关的审计费用填写《承诺书》。审计费用按审计局的相关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规定上限确定。

第二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对竣工结算的真实性负责,杜绝高估冒算。对审计核减率超过30%以上的送审项目,审计局可建议规划建设局取消该施工单位参与其他项目建设的资格,同时抄送监察局备案。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3篇

在我国,农业历来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国家为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而这随之带来的是会计核算产生的问题,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还不规范,导致国家的投资效应不高。本文对当前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会计核算;项目资金;规范化管理

1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1.1资金核算问题

随着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不断扩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单位的资金核算工作存在着问题,资金支出管理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能对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的资金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样会极大影响国家投入的回报。资金的核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核算账户混乱。农业基建项目按理来说是一个很重要很大的项目,所以理应和单位基本会计核算账户区分,在银行单独设立一个储存项目建设资金。一旦和单位基本账户混用,那么极容易出现农业基建项目资金被挪用、占用,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信息和建设状况[1]。

2)资金会计核算科目设置不规范。虽然国家有相关会计制度对如何设置会计核算科目做了充分的论述,但是有些单位依旧不能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科目,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级二级科目。如果会计科目不能具体反映项目的核算,那么使用者就很难得到具体建设的实际成本支出,项目核算非常残缺不完整。

3)财会人员对项目资金制度了解不深刻。财政部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解释通知中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作了一些限制性的规定,比如规定项目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不能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还有对预留质量保证金的规定以及收尾工程资金等诸如此类的规定[2]。实际上,很多单位的财会人员并不了解有这样的规定,这就出现了大量违规使用现金支出和滥用工程款的现象。

1.2“固定资产”科目设置不合理,其管理不完善

有的时候,有些单位建账会把“交付使用资产”中的一些内容计入固定资产,这就违背了会计制度的规定。有很多形成的资产在农基建项目竣工之后,总账中没有单位自用的资产,然而一般对这种没有形成单位自用的资产的监管和保护会少很多。

1.3申报缺乏财会专业人员的指点

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中的第一条就提到了,农业单位需要科学合理地管理农业基本项目的建设,做好工作人员的分工工作,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这样才能提高决策水平,确保项目审批落实通过。一般情况下,任何企业单位的一项决策通过与否都会涉及到财务方面的可行性,同样,农基建设项目的申报更是如此。实际上,很多农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财会人员并没有参与到项目申报的预算编制。如果财会人员缺少对前期研究的参与,那么很难为此项目构建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也不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资金的流动性管理。

1.4农业单位财会工作者人才流失

虽然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但产业整体收入水平偏低,这就导致很多财会人员不会选择农业这个行业发展。这样一来,整个行业的财会人员不仅流失,优秀素质高的财会工作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1.5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

无论什么企业,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无论是以成文的形式还是不成文的形式,都要有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国家拨付大量的资金投入农业基本建设中,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内控制度对整个资金的运作进行监督,否则就会出现财务漏洞,这样农基建设不能很好地进行。前文中提到农业单位财会工作者越来越少,这也极易导致企业审核与记账都由同一个人完成。如果只注重建设项目本身,而不注重财务管理,也就不能很好地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管理[3]。

2应对策略

2.1完善项目资金会计核算体系

项目单位应该完善项目资金会计核算体系,为项目专门设立专户管理项目建设资金,按照相关法规和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与此同时也要重视配套资金的核算,这样就能够更完整地进行项目资金的核算。

2.2合理分配岗位,职责分明

项目单位要建立机制,鼓励财会人员积极参与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全部过程。这样能够保证项目预算更准确,建立一个良好的资金结构,能够很好掌控整个项目流程。

2.3培养财会人才,提高财会人员业务能力

做好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基本建设项目中财会人员的基本素质。一个财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程度直接影响到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能否有效地进行。不仅财会人员自己要去努力进取,也需要单位定期组织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培养储备人才,不仅提高财会人员知识方面的认知,还有道德职业操守的提升。

3结束语

基建问题不仅仅局限本文所陈述的问题,人们还应继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积累和发现问题,然后积极探索解决问题,这样才会让农业基本建设越来越好。

作者:邹敏芳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肖红勤.新会计制度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经贸,2013(18):247-248.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防部队 零星基本建设 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32-02

基本建设审计是消防部队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公安消防部队基本建设审计暂行规定》要求,凡是有基本建设活动的公安消防部队各级各单位以及利用各种资金建设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接受审计监督。《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消防部队工程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第五十八条规定“武警消防部队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无论投资来自何种渠道,无论规模大小,均必须接受审计监督。”《公安消防部队基本建设审计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投资金额部消防局40万元(含)以上、总队级单位30万元(含)以上、支队级单位20万元(含)以上、大队级单位10万元(含)以上的,按照本规定实施审计监督。”上述规定对消防部队开展零星基本建设审计提供了依据,但这些规定比较笼统,缺少一定的审计流程,对关键控制点的审计形式、审计配合、职责分工、底稿记录与复核、资料归档等实际操作不明确,在实际运用中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审计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为此,笔者结合消防审计工作实践,选取了一些关键环节来构建消防部队零星基本建设审计流程。

本文所讲零星基本建设,是指消防部队投资规模在200万元以内的零星项目。如果达到招标或者政府采购要求的,还需按照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基本建设审计相关规定,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审计。

一、合同(预算)审计流程

1.项目执行部门(经办人)报审:经办人在审计人员指导下,填制《基建项目合同送审表》(见表1),提供完整送审资料(表内所列),并履行审核审批手续。

2.财务部门审核:就经费来源及到位情况,经费预算及列支渠道提出审批意见并签署姓名与日期。

3.后勤部门审核:对项目立项手续完备情况、经费保障情况等提出审批意见并签署姓名与日期。

4.审计部门审计:(1)审查内容。参与直接审计的审计员重点审查:工程立项的审批权限是否合规、审批手续是否完善(单位办文、会议记录等)、经费是否纳入预算(或计划)、资金来源是否落实、施工单位的确定是否符合规定、施工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施工单位上报预算(施工图纸)是否合理、拟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合规、完整,(2)出具审核意见。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情况编制《基本建设审计工作底稿》(合同审计类),记录审计过程与结果,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底稿进行复核,在此基础上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意见书,审计部门负责人在表内签署审批意见、姓名与日期。

5.单位领导审批:按照本单位审批权限管理相关规定,单位领导提出审批意见。

二、结算审计流程

1.项目执行部门(经办人)报审:经办人在审计人员指导下,填制《基建项目结算送审表》(见表2),提供完整送审资料(表内所列),并履行审核审批手续,经单位领导审批同意后将结算资料提交给审计部门进行审计。

2.项目执行部门负责人审批意见:对结算资料进行初步审核,提出审批意见并签署姓名与日期。

3.单位领导审批意见:对项目送审结算进行把关审批并签名。

4.审计部门审计。(1)受理。审计员接到单位领导批准后的结算资料后,进行初步审查,主要审查内容有:结算资料是否完整(包括前期合同审计时所有资料、工程结算书、变更记录、工程图纸等基本审计资料),内容是否真实,签章手续是否完备,工程竣工结算书是否按合同相关要求编制,及时提醒相关部门补齐缺项、漏项资料,初步审查通过后,审计部门受理。(2)组织审计。审计部门按照规定组织进入施工现场就地审计,审计应在合同(预算)审核的基础上注意:结算资料的完整性;预算的控制情况;深入施工现场勘测;注重合同条款的履行、预结算对照、额外增加的工程量、隐蔽工程量等审计。现场审计工作量一般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3)报告审计结果。审计部门根据结算审计情况编制《基本建设审计工作底稿》(结算审计类),记录反映审计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建议,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底稿进行复核,在此基础上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意见书,并将审计意见书和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签章前)报送领导同意后签章。而后,审计部门通知项目执行部门(经办人)签收审计意见书和审计报告。

三、审计资料归档流程

1.项目基本审计信息登记。结算审计完成后,审计员应对项目基本审计信息进行登记(包括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名称、资金来源、合同金额、送审金额、审减金额、审定金额及主要审减原因等),填制《基建项目结算审计统计表》。

2.归集整理、形成档案。结算审计完成后,审计员应对审计项目的资料进行归集整理,形成审计档案。应将合同审计、结算审计查看的所有资料,经办单位送审的相关表格(复印件),审计员填制的表格和底稿,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等资料,按照逆审计顺序编制《基建项目审计档案目录》,做好审计资料的归档。

参考文献:

[1] 奚志华.消防部队事前事中过程审计问题浅议.经济师,2014(9)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建设 竣工财务决算滞后 面临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5;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91-02

为了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大多数高校在2002年前后为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陆陆续续建设了新校区,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加大了投入,开工项目增多。但是,绝大多数新校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多年,至今却仍未进行竣工财务决算。高校新校区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按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要求必须全面反映高校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果,以此进行财务状况分析,提高资产的投资效益,并作为核实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办理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已竣工的基本建设项目应竣工后三个月内编制竣工财务决算。由于种种原因竣工财务决算却长时间被搁置,导致竣工财务决算滞后,在新的会计制度下高校事业账“在建工程”与基建账“在建工程”多年不能合并,不能全面真地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使国家财政资金得不到有效的监控。因此,应对高校新校区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普遍滞后现状加以分析,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对加速完成已交付使用的基本建设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高校新校区已竣工交付使用建设项目财务决算滞后存在的问题

1.对于竣工财务决算提供资料无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以及相互配合,许多有关建设项目的文件和材料无法及时传递给基建财务,使财务人员不能按时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基建部门与财务部门由于缺乏相互沟通,不清楚竣工财务决算需提供什么资料,更不清楚具体的程序,导致基建部门提供的基建材料不完整、不及时。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没有指定专人保管资料,导致有关竣工财务决算的部分资料缺失;再加上建设期间基建部门及财务部门部分负责人工作的调动,并且没有进行资料移交工作,造成竣工财务决算所需的工程资料不全。现有部门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可能会以不了解整个建设期间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作为理由不予提供材料,从而影响了决算的进度。

2.一些高校领导对基建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工作不重视。一些高校领导并不参与和督促高校按时编制财务决算,没有意识到加强高校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的重要性。他们更关心新校区建设的工程进度,以及扩招后学生是否能按期进驻新校区和整个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认为竣工财务决算只是各管理部门之间交接手续和财务的账务处理问题,不会影响新校区建设项目的交付使用。据了解,2016年度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中,部分高校也开展了竣工财务决算推进工作,由于竣工财务决算需经财政认可的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并支付一大笔的审核费用,还有许多遗留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又被搁置下来。所以造成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严重不符,一些高校领导在实际工作中过于形式化,未发挥其实质性作用。

3.高校新校区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贷款,资金需要量大,资金缺口相应变大,不能按时办理工程的结算,财务人员由此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竣工财务决算项目总成本费用。尽管近年来国家对教育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但新校区建设一味追求大与美,没有考虑学校的财务经济状况,在建设期间,摊子越铺越大,标准也越来越高,建设过程中也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算,遭遇了高校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资金链紧张情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为了缓解资金困难通过银行贷款,但贷款利息负担过重,还款压力增大,不能按照施工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学校想尽办法,最后只有通过新老校区土地置换来解决资金缺口,一拖就是几年,从而导致无法及时进行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4.学校基建财务人员缺乏基建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经验,特别是在建设中资金来源多渠道,十几个建设项目同时进行,并且投资高达十几亿元的这种新形势下进行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成本项目多,面对各种待摊投资项目,不知如何进行项目的分配及摊销。例如,新校区总体规划的设计费、征地费用、道路管网、绿化、土方等等公共支出是否能单独作为资产移交固定资产,还是按每座楼的投资金额进行分摊,财务人员不知如何处理。在没有找到具体的分摊根据和方法是,财务人员随意进行了分摊,导致单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准确。再加上多年未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待摊投资费用在不断地增加,更增加了编制竣工财务决算的难度。

5.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已完工交付使用多年未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新的改造和扩建工程又开始进行,影响了整座大楼的竣工财务决算,导致了竣工决算无法按正常程序进行,造成了前期的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滞后。

二、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已完工交付使用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措施

1.加强对竣工财务决算组织和领导工作。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需要负责高校基建财务的领导进行组织和领导,基建、财务、审计、资产管理各部门之间积极配合,相互协作来共同完成。由于高校的新校区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综合性比较强,加上遗留问题也比较多,高校基建财务的领导要根据存在的问题加强组织和领导。首先,要求有关人员对编制竣工财务决算重要性和紧迫性予以重视,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分清其责任,与部门的目标考核挂钩,完不成的作为目标考核不合格处理。其次,校领导应成立临时负责编制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机构,该机构的有关人员应善始善终地做好各项工作,以利于提高决算编制质量和效率。再次,对建设工程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和各部门在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共同商议逐项解决,资料和手续不齐的责成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经办人把竣工财务决算材料补齐,办理清楚,确保竣工财务决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完善的竣工已交付使用资产财务决算工作流程及其责任追究制度。竣工财务决算工作流程及其责任追究制度的制定决定了竣工财务决算能否顺利、及时进行的重要保证,防止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例如笔者所在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在进行竣工财务决算时,一些部门之间也存在相互推诿,工作难以推进的问题。在校领导的组织下,由国资部门牵头制定了工作流程及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根据此项流程分别进行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首先,基建处确定哪些项目已经结算,是否可以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对已确定可以进行竣工财务决算的,要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给财务部门和国资部门。其次,国资和财务部门根据基建提供的项目决算书面通知,列出各自需要的Y料明细向档案人员和基建部门索取,对于一些不能提供的资料应请示领导,各部门之间共同商议解决。

3.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能力。基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的是否准确和完整,为了更好的适应在新时期投资规模较大情形下的财务会计工作,不但要定期对高校基建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与各高校之间的学习交流,而且要掌握一些基本建设工程知识,以此来提高高校基建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财务竣工决算编制的质量,并参与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招投标、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项目验收之中,针对建设成本、经济效果等主要指标来对竣工财务决算进行分析,提高资金的投资使用效益,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基建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4.加强编制竣工财务决算的账务清理,对于新校区建设总规支出进行准确摊销。对于已竣工交付使用的项目及时进行账务清理,各项成本费用、建筑安装、设备投资不漏列、不虚列,特别是对投资完成额,要与合同预算部门配合,结合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的情况进行细致的核对,还要以恰当的方式分配计入各项交付使用资产成本的各种费用开支,比如能直接计入具体工程项目的,就直接计入相关项目中,对于不能区分属于哪个项目的开支的待摊投资费用,如新校区建设管理费用、总体规划设计费、道路管网、总体的绿化、贷款的利息等等,不能明确归属某工程项目的费用,采取实际投资分配率法进行摊销,对于工期长也可采取概算投资计算分配率进行分配。

总之,新校区建设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是一项工作量大,建设期限长,遗留问题多的工作,并涉及基建、财务、审计、国资等多个部门,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落实决算编制的责任制,完善奖惩制度;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切实保证财务竣工决算编制的质量,真正体现资产管理水平以及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准确及时完成竣工财务决算,能够真实地反映学校的资产状况,这同时也是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艳,编制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探析[J].企业研究,2012(16)

[2] 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2008.6.16]

[3] 陈园,浅谈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存在的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08(71)

[4]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财建[2016]504号)

[5] 李军.浅谈高校基建竣工财务决算管理[2009.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