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救护理流程

急救护理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救护理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急救护理流程

急救护理流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急救护理;多发伤;抢救时间

多发伤即由同一致伤因素导致两个部位或以上的严重创伤,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若救治延误将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甚至直接致死[1]。多发伤患者抢救过程中,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送至医院,才能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符合多发伤诊断标准,ISS评分≥25(ISSISS≥16为重伤,ISS≥25为严重伤),呼吸过速,心动过速,因严重创伤失血过多,腹腔存在严重水肿。

排除标准[3]:依从性较差或不配合治疗者,创伤前存在恶性肿瘤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

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及对照组(n=31)。观察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48.5±4.7)岁,受伤原因包括刀伤5例,钝器伤8例,压伤6例,坠落伤2例,交通事故伤1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为(46.3±4.2)岁,受伤原因包括刀伤7例,钝器伤6例,压伤6例,坠落伤3例,交通事故伤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抢救过程中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伤情进行准确评估。通过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及时输血、输液。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并做好相关记录。进行备血、备皮、皮试等术前准备工作,为手术实施提供支持。若患者神志正常,则给予心理干预,通过安慰性言语让患者保持镇静,配合治疗。观察组急救过程中采取急救护理程序,具体如下:①构建急救护理小组,并明确相关职责,强调医护配合:实行定岗、定位、定责制度,最大程度地发挥与医生合作的协调性。其中护士长对急救护理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协助辅助科室迅速到位,并指导术前准备工作,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监护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心电图等进行密切观察,并陪同患者做好相关检查,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做好相关护理记录;静脉管理护士负责患者输液环节;气管管理护士负责患者呼吸道管理。②急诊科护理:患者送至医院后,立即通知急救小组进行救治。对患者病情进行再次评估,协助医生对致命伤进行优先处理。将患者呼吸道阻塞物清除,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呼吸顺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若患者存在大量失血,则需要构建一条专门的补血通路,保证脏器血供及氧供。上述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③术前护理:护理人员积极配合主治医生完成诊断性操作,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良性的手术环境。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采取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采取t检验;率的比较,采取χ2检验,P

2 结果

抢救时间:观察组为(31.54±3.32)min,对照组为(45.12±4.07)min;抢救成功率:观察组为93.55%(29/31),对照组为80.65%(25/31);住院时间:观察组为(20.32±6.56)d,对照组为(26.44±7.01)d。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P

3 讨论

多发伤包括头颅伤、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软组织伤及骨折等,具有以下特点:①伤情变化快:多发伤会对患者生理机能产生严重影响,由于机体处于应激性状态,受多个部位创伤共同作用会加速病情恶化,导致生理功能紊乱,甚至致死[4-5]。②病情复杂:由于多发伤患者受伤部位较多,开放伤、闭合伤等同时存在,伤情较为复杂。患者本身也无法完全表述清楚自身伤情,容易出现漏诊。③易受到感染:多发伤患者抵抗力较为低下,且伤口多为开放性伤口,容易受到感染。④易休克:由于多发伤创伤范围较大,出血量大,患者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易受到影响,出现休克。急救过程中,缩短急救时间将为患者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可提升急救成功率。

本研究结果提示,急救护理流程在多发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急救护理流程有效缩短了急救时间,为多发伤患者创造了一条生命通道。通过构建急救小组,明确分工职责,让急救工作可有序实施,避免了急救过程中忙乱出错,提升了整体急救效率[6]。同时,急救小组人员与医生时刻保持联系,为手术等抢救方案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降低了医疗风险,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大保障。急救护理流程实施过程中,要求护士保持镇静、稳重,以高度责任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并具备熟练的急救技术,拥有敏捷的思维、敏锐的观察力。医院方面需要加强医护人员日常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定期进行急救设施、药物检查,保证急救物品处于完备状态;对急诊报告制度及抢救制度等进行不断完善,确保急救工作高效进行。

综合来看,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急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小斐,张红娟,李冬梅,等.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9(15):36-37.

[2]徐蕾,俞瑾.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0(08):237-238.

[3]蔡玲丹,胡艳.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5,29(20):151.

[4]张艳,任华伟.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疗养医学,2015,45(03):329-331.

急救护理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抢救;成批爆震烧伤;应用探讨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的建立对抢救成批爆震烧伤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现在医疗卫生单位已经逐渐全面制定了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但是每个医疗单位都有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成批爆震烧伤的患者严重程度制定本单位具有地方特色的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1]。我国目前各地依然存在重大自然灾害和工厂意外,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的制定对及时较少这些灾害带来的不良后果具有很好的效果[2]。本文就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成批爆震烧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救治的火灾烧伤患者12例为观察组,烧伤分级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3]。对12例患者的烧伤程度分级如下:2例患者属于重度烧伤,3例中度烧伤,7例轻度烧伤。12例患者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为(36.52±1.23)岁。与之前还未采用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的12例烧伤患者进行比较为对照组,这12例烧伤患者与观察组的烧伤程度分级无明显差别,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为(36.32±1.45)岁。

1.2方法对每例烧伤患者采取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具体流程如下:由急救人员在现场判断患者病情,进行分类处理,通知院内急诊部门进行重大烧伤的抢救,急诊护士通知上级领导,由局长报告给卫生局。由120急救回到医院后,重伤患者立即进入急诊部门,在急救时,每位患者由2名急诊护士参与,中度烧伤患者在治疗室进行清创缝合,轻度烧伤患者在急诊大厅治疗。之后联系各个科室转运患者。①现场分类:根据患者烧伤程度及合并伤对患者进行分类,红色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抢救,黄色类别的患者进行清创缝合,绿色类别的患者可以在急诊大厅进行治疗[4];②现场急救:包括CPR、输液、包扎、固定等;③院内急救:需要抢救的患者由两名急诊护士参与,1位护士专门负责输液、扩容,另1位护士负责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给予氧气。对于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的患者要警惕有无合并其他的损伤,积极进行治疗[5]。

1.3观察指标观察这12例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救治情况,计算平均救治时间及死亡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12例患者救治平均时间为(29.82±2.57)min,死亡率为0%;对照组12位患者平均救治时间为(38.64±3.58)min,死亡率为8.33%。观察组的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1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救治时间见表1。

表1采用t检验,t=0.0167,P=0.0283,P

2.2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见表2。

表2采用x2检验,x2=7.8341,P=0.0316,P

3结论

此次研究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在控制变量一致的情况下比较得出需要的结论。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成批爆震烧伤患者中改变了之前手忙脚乱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6]。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在建立的初期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预案的不合理、存在的漏洞等等[7]。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出现成批爆震烧伤情况时,现场急救人员准确的对伤者进行分类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这可以避免浪费救治的时间,能够迅速及时的给患者营造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伤者的存活率。经过本次探究,可以看出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爆震烧伤患者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成批爆震烧伤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尹昌林,文亮,罗旭,等.爆炸伤的急救现状及展望[A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4.

[2]方方.成批爆炸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2:3.

[3]罗晓双.自然灾难中伤员急救的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2:3.

[4]刘瑛,沈红.突发性群体性创伤的急救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3(1):83-84.

[5]杨晓媛,李洁,李世英.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在抢救成批地震伤患者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2):323-324.

急救护理流程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急诊科于2017年1月至12月接诊治疗且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前护理的AMI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在急救情况相同的情况下,选取于2018年1月至12月我科治疗且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后护理的AMI患者60例设为优化护理流程组。其中男性76例,女性34例,年龄34~79岁,平均(61±7)岁;病程22~76min,平均(40±8)min。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在发病时间和危险因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AMI的标准,且排除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在研究对象自愿参加本研究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入院时症状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接诊、登记、评估病情、通知医生、急救分诊、常规急救措施并告知家属相关事项,相关科室会诊、确诊入院心内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沟通家属是否经PCI治疗,整个接诊护理流程繁琐,耽误抢救时间。优化护理流程组对常规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①院前急救优化:120接诊的患者,10min之内在车上完成首份心电图,并将心电图通过微信发送至院前胸痛急救群(网络医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共同建立),院前急救医师电话联系心内科医生通过微信会诊,通过心电图评估胸痛是否为AMI,指导院前急救医师用药(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此同时,给予患者吸氧、建立左上肢静脉通路,抽血化验、床旁肌钙蛋白T检测;自行来院者同样给予10min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及上述操作。②院内流程优化:多科室协调办公,信息系统设置绿色通道,先入院(获取住院号)后办手续,方便入院后医嘱执行;所有检验标本条码均带有加急字号和红色标记;与家属沟通,同意进行PCI手术者,通知导管室做好术前准备,绕过急诊室、CCU等流程直接进入导管室;导管室医护24h工作制,随时可行急诊PCI。③优化安全转运:转运过程易导致各类风险,或可增加病死率及并发症。转运中携带电除颤仪、心电监护及急救药物,至少1名医生和1名护士负责转运,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做好抢救准备。到达导管室与介入室医生及护士进行交接,认真填写转运交接单,详细核对患者一般信息,随时观察病情、体征等,完善交接后导管室人员再次评估病情制定手术方案。④抢救记录:抢救过程全程记录,整理数据。⑤护理人员优化:建立专职化急救护理小组,由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实习护士组成,对其进行定期培训考核,不断修订完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床旁肌钙蛋白T检测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抗凝药时间、PCI时间,以及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院费用、病死率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化护理流程组的各项救护操作时间及检测肌钙蛋白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优化护理流程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抢救成功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急救护理流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17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一种危险性极大的、高发性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病因是心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急性、持续性缺氧缺血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病情复杂多变, 常诱发心律失常、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对于该病, 抓紧时间抢救十分重要[1, 2]。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对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本院住院部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41例, 女39例;年龄30~75岁, 平均年龄(44.2±10.3)岁。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器质性病变, 无全身性感染, 无明显精神疾病性症状, 无认知功能障碍, 均能进行正常沟通。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到求救电话后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到求救电话后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2. 1 院前运转及抢救流程 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接到求救电话以后, 救护车和急救人员必须在5 min之内出发, 并在前往急救地点的路上时与现场人员进行电话沟通, 大概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并指导在现场的人员进行简单的急救, 严禁挪动患者, 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让患者保持平卧的状态, 多鼓励患者, 尽量保持其情绪稳定等。待救护车抵达患者所在现场后, 立即对其进行面罩吸氧或者呼吸机给氧, 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解除胸痛, 连接心电图机监测生命体征等[3]。护理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动作要迅速和轻柔, 为抢救争取时间。在救治完毕病情稳定以后马上采取转运, 力争以最快速度把患者送到周围医院进行救治。要在救护车上做好不间断抢救的准备。在转运患者回医院的途中,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及时通知急诊科和手术室做好抢救的准备。

1. 2. 2 接诊流程 患者转运到医院后, 立即安置到抢救室, 让患者继续保持平卧, 吸氧。由于患者右手桡动脉要用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为便于消毒和操作, 因此开通患者左下肢的静脉通路。对患者进行抽血化验, 将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如心电图、凝血、心肌酶、心肌标志物等检查结果, 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在明确诊断之前, 手术室要做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准备, 一旦确诊, 立即将患者送入手术室进行抢救。

1. 2. 3 PCI术前准备 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 采取碘过敏试验(76%泛影葡胺1 ml 静脉注射), 同时对观察时间给予详细记录, 混合顿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右腹股沟备皮。帮助患者更衣, 排尿, 做好保暖措施。

1. 2. 4 强化心理干预 手术前和手术后都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做好患者的心理评估工作, 并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对于患者所表现出的不良情绪, 要耐心地进行疏导, 关心鼓励患者, 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接受和配合治疗。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分诊评估时间(患者入院后到初步诊断的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过抢救,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7.5%(39/40), 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 P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 由于发病突然, 病情凶险且变化快, 发病初期病死率较高。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4], 有67%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就诊前就已经死亡, 这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6 h以后会造成透壁性心肌坏死, 导致血液供应量急剧减少。然而, 在以往传统的临床急救护理过程中由于任务分工不明确、缺乏明确的护理目标等因素, 需要准备时间通常较长, 因此耽误了抢救的最佳时间[5, 6]。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合理分配了医疗资源, 反应迅速, 分工明确合理, 明确各岗位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 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创造时间, 进而使临床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而且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研究表明越早采取再灌注治疗, 其治愈率就越高。

综上所述,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当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可以赢得抢救时间, 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继红, 朱爱红. 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河北医药, 2013, 35(5):792-793.

[2] 孟庆娜, 李国庆, 白晓冬, 等.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恶心呕吐的护理.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20(11):913-914.

[3] 吴福连, 王美兰, 丁恒, 等.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亚急性心脏破裂的预防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9):831-832.

[4] 刘颖, 赵婷.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 20(1):13-15.

[5] 朱秀芬.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5, 21(z1):236-237.

急救护理流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子痫前期;护理指引;抢救流程

【中图分类号】R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66-01

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是广州地区重症孕产妇集中治疗抢救的场所,其特点是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治疗复杂、应用多种监护和抢救仪器设备,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因此,救治中心护士应具备良好素质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能进行预见性护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各项护理操作准确、规范,并杜绝护理差错发生。我科关注加强护士对专科救治的操作流程培训与建立有效、实用的护理指引,从而形成了一支年知识化、业务能力较强的护理队伍。

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近2年来收治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较多,患者全身各器官因缺血缺氧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时脑、心、肝、肾及胎盘等病理生理变化可导致抽搐、昏迷、脑水肿、脑出血、心肾功能衰竭、肝细胞坏死,胎盘早期剥离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甚至胎死宫内等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护士能及时评估,并作出相应抢救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近2年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救治护理过程中,制定有效的护理指引及抢救流程,及时的解痉降压,据病情予以扩容治组织缺氧,控制子痫的发生。(积极纠正各脏器功能)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监测宫内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2009年至2010年我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84例,发病6例,抢救成功率100%。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护士自2009年开始制定并在护理工作通过循证护理不断修改、验证,该护理指引及抢救流程在重度子痫前期的救治护理中的实用效能,使护士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医护紧密协作,工作效率充分得到体现,降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发生率及子痫抢救成功率起重要的作用。

2 子痫前期护理指引

2.1 保证充足睡眠,每天不少于10小时。取左侧卧位。

2.2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少食多餐,低盐。

2.3 安排安静舒适有避光措施小房间,避免人员嘈杂。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备齐抢救物品和器材(如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抢救车、吸引器,硫酸镁,安定,冬眠灵,10%葡萄糖酸钙等)避免患者坠床。

2.4 病情的观察:

2.4.1 生命体征的监测询问有无自觉症状,皮肤粘膜有无黄染,水肿程度.

2.4.2 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监测血球压积及红细胞比容了解血液浓缩程度。血小板数量及肝酶值的改变,警惕有无HELLP综合症得发生。

2.4.3 重要器官功能的监测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配合肝肾B超。眼底得改变:A/V比例,有无出血,甚至视网膜剥离。

2.4.4 多巡视观察,即使发现有无胎盘早剥的征兆。特别警惕血压陡然下降或血压居高不下,患者出现腹痛,宫低的改变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等。

2.5 胎儿的监测每日定时听胎心,监测胎动的变化。吸氧,左侧卧位。定期行NST、B超检查胎儿生长发育及胎盘羊水情况。测定脐动脉血流状况。

2.6 用药的护理:

2.6.1 解痉药物首选硫酸镁。应用时按医嘱按时按量输入,并观察有无中毒症状。注意监测血电解质镁离子的变化。一旦发现镁离子中毒得表现,应遵医嘱应用葡萄糖酸钙解救。

2.6.2 静脉应用降压药时,起始速度应慢,根据血压得情况,逐滴加快输液速度,并及时监测降压得效果。特别是影响胎盘灌注量的药物,防止降压过猛,引起头痛呕吐,甚至胎盘早剥。

2.6.3 根据心肺功能,调节输液的速度。特别是输注蛋白、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扩容药物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及患者得主诉,防止肺水肿心衰的发生。

2.6.4 遵医嘱应用利尿药物,并观察效果,记尿量,监测电解质的改变。

2.6.5 产后严密观察子宫复旧及阴道流血。

2.6.6 心理护理:

3 子痫抢救流程

抽搐发生时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放大,牙关紧闭,肌肉颤动,四肢强直)呼叫抢救小组,病情告知签字等。

3.1 了解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及胎儿情况,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计出入量

3.2 药物治疗:

3.2.1 镇静:安定10mg+10%GS20ml,静脉慢推安定10mg静脉滴注(速度大于5min)或肌注或冬眠1号1/3量+10%GS500静滴或全量肌注,难以控制的抽搐可用苯妥英钠,还可用硫喷妥钠

3.2.2 解痉未用药:25%硫酸镁20mg(5g)+5%GS100ml快速滴(30分钟内);25%硫酸镁30mg (7.5g)+5%GS500ml静脉滴注1-2h;监测腱反射、呼吸、尿量,备好10%葡萄糖酸钙拮抗镁中毒。已用药:25%硫酸镁30ml(7.5g)+5%GS500ml静脉滴注1-2h;抽搐停止后2h终止妊娠。

3.2.3 降压降压指证: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酚妥拉明或其它降压药

3.2.4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20%甘露醇,如心肾功能不好,则呋塞米20-40mg,可6h重复。

3.2.5 预防感染 对肾毒性小的广谱抗生素。

3.2.6 胎儿宫内缺氧防治。

3.3 吸氧,吸痰,防生光刺激,防坠床,上开口器,不可暴力强制抽搐,专人看守,每半小时测生命体征,稳定后改2-4h测一次,测者体温每天四次,昏迷者禁食至清醒时,注意防压疮护理,记录入量(24h>600ml,1h>25ml)必要时留置尿管,注意胎心音及子宫收缩变化,做好实时护理记录。

4 讨论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分度中较严重的一类,亦是孕妇特有的疾病,终止妊娠后病情可自行好转,但产前、产时、产后24 h至产后5 d内均有发生子痫的可能,即出现抽搐发作,或伴昏迷。将对母婴健康状况造成严重胁[1]。迅速控制抽搐、密切观察孕妇病情变化、适时终止妊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指引及抢救流程.可降低子痫的发生率,提高子痫抢救成功率。从而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由于人力、仪器等资源的优越,结合有效、可行抢救护理指引及抢救流程,有利于子痫患者的护理,护士能动态观察患者的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血压变化,注意患者主诉,予以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人文关怀,严格按医嘱使用止痛、降压、利尿等药物,并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数,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中毒反应,备好抢救药品、物品及器械、氧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处理。循证护理学应定期对急救护理指引评价与修订,不断完善,为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中取得经济和市场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萍,杨孜.重度子痫前期.191例严重并发症的监测.中国实用妇科杂志,2006,22(1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