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见习教师心得

见习教师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见习教师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见习教师心得

见习教师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网络环境;考试系统;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普遍得到教育界重视的问题,近年来,从网络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空前的规模效应,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为网络环境和网络互连建立基本的硬件设施。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寻找资源建设的重点学科领域,以计算机基础教育这个覆盖面广、收益群体大的学科课程为重点,覆盖信息类的课程和教育教学,并以课程素材、辅助音像、视频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为基本手段,密切结合教学实际。

本课题基于国家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总体计划和我国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将最基本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单位――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研究探索适应高等院校的网络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的构建。这一研究内容是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及实施效果的关键问题,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构建理论,进行创新,在当前发展阶段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应用的范围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类的课程教学、计算机信息类的专业课教学以及全校范围的音像资源建设。由于教育网的开放性,计算机类教学资源有效地实现了省内和国内其他同类院校的资源共享,研制的计算机网络化考试系统有效地应用于本校的计算机基础类的考试,通过采用教学与培养环节管理的信息系统,达到了过程控制,便于信息的搜集和管理。

2教育信息与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网络技术与教育理论相结合的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实现教育普及化、终身化教育的重要趋势。随着网络教学规模的迅速增大,教学资源与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也在与日俱增。课题组以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部分计算机信息类课程和精品课资源为主要对象,研究了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教学服务管理,如何合理地将网络技术与教学理论在网络教学中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这也是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中的关键。具体内容涉及:搭建网络教学服务平台数据库;构建教学资源库,并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设计教学服务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教学基本规律的分析,重点对用户(包括学生、教师、管理员)、课程以及用户与课程的关系等核心信息进行分析,设计了网络教学平台数据库的表结构、基本存储方式,提出了数据库的维护方案,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整个教学平台经过几年来的运行,应用到了教学实践,成效明显。

3教育信息与管理资源建设

在开展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关键性基础工程。没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教育信息资源,现代远程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难以为继。首先,在构建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课题组在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专业课、研究生教育等方面通过专题网站和信息资源系统数据库,实现了较丰富的用于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信息资源。其中,计算机类教学资源网站服务于计算机基础类和专业教学。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作业提交系统,作业批改等交互系统。主要工作包括:

(1) 计算机软件课程设计,目前的模式为:为所有参加设计的学生(大约5000人)开设帐号;在网上课程设计题目;学生选择题目,进行设计,最后通过帐号上传设计报告和程序;教师除了面对面辅导外,还在网上为学生答疑。

(2) 网络管理与监控:目前学生上机,有相当部分学生自制能力较差,会上网聊天或游戏,影响上机教学。通过网络管理与监控,发现学生的不当行为,对学生给予警告并直至封闭该学生网络,目的是让学生专注习,把时间经历放到教师布置的上机实验要求上。

(3) 加强校级省级精品课资源建设:精品课建设的重要一项内容就是课程教学资源网站的建设,教学信息资源网的建设无疑对精品课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积累了1200多个音视频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400多套;录制精品课程30余门,完成了全国教育信息中心教育技术培训基地的建设、河北省高教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

(4) 在全国教育信息中心教育技术培训基地的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成了卫星接收系统,几年来,共接收课件资源42个,使用这些课件自主学习的学生达到了上万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获得全国教育信息中心技术类证书达200多人次。

4计算机基础类教学改革与网络化教学、考试的教学实践

实现网络化资源与信息资源建设,对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中最具亮点的地方。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传统的笔试答卷的考试形式不能适应计算机基础课的这一特点,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利用先进的技术,开发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上机考试、计算机自动评分,实现无纸化、无盘化的计算机考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题组进行了艰苦的工作,开发出了先进的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了从考前数据处理、考试过程实施到计算机自动评分等考试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与控制。该考试系统在河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进行了全面的应用,并取得成功,获得各校师生的普遍好评。从99级的期末考试开始,在每届的期末考试中都采用无纸化计算机考试,并在使用中不断的完善。在推广无纸化考试的同时,还为全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及河北省职称计算机考试进行服务,并将无纸化计算机考试推广到省内外,目前无纸化考试系统在河北省、天津市均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同行普遍好评;与此同时在推动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普及公职人员计算机应用及在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普及方面均发挥很大作用,几年来,有超过100万的大学学生、十几万的公职人员、近3万的小学生使用该系统并受益,因此,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效益。该项目也获得了“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制的考试系统不仅用于大型考试中,在日常教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我们针对不同的模块,设计了实用的实验内容和案例,做成模拟练习测试软件系统,并将系统软件在网上。学生上机时可以随时下载进行实验、测试或自学,学生下载后可以选择难度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可以由系统给出分数评判。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练习、自测及综合测试等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进而达到课程的要求。教师也可以利用测试系统对教学的各个单元进行方便的检查,随时了解教学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正是因为考试系统对教学的有力支持,得到了很多学校的青睐,目前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十几所高校使用了我们的练习系统并应用在各自的日常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见习教师心得范文第2篇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实践

1.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现行的小数教材教学内容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这在统计知识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教材很多地方还经常出现九十年代(甚至更久远)统计的信息。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比如我在小学数学第十册《简单的统计》的教学时,事先拍下了一段反映308国道路口(富县往兰州)交通状况的录像,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一生活实例中来学习统计知识、研究统计问题,还在课前就班级同学的“视力”、“体重”、“身高”、“年龄”、等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粗加工制作成了网页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统计研究。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最佳整合

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比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好看的角,效果就较好。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以前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相整合,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也是这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障碍。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在数学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生机,使得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得我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使得我们有机会觅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最佳方案。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一格,其效果是传统教育技术难以比拟的。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1]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

见习教师心得范文第3篇

中小学教育必须信息化,也必然信息化,这已是为实践所证明的雄辩命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求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因而必然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对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个过程必须逐步探索,及时总结,切莫等闲视之。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成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而是硬件、软件和潜件三者有机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②.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③.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对于这一块的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1020年)》特别指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在近几年里国家实施的“薄改”计划大力倾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学校的领导层也应以长远的眼光,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满足学生信息化学习的需要,逐步建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宽带校园网、电子阅览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致力于建设用于信息化教和学校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二、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学科教案、电子教材、各类素材、试题、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信息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展与控制;有赖于通过对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分析、处理、加工、利用等手段来进行。换句话说,离开了教育信息资源,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活动便难以开展,教育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时下不少的中小学赶浪潮耗巨资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校园网的设施将面临着急速贬值的尴尬境地。这便是称为“有路无车无货”的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制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象所形成的“瓶颈”,建议学校及时从市场上引进和购置或自制各学科电子教材教案,各类素材,共享软件、试题,可从K12、百年树人及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引进教育教学资源,弥补了由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形成的“瓶颈”,并且与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适应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教育信息化与师资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向人类发起的挑战,使得整个基础教育界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自然地,被视为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必须包含现代化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对于师资培训,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这项工作,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管理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学校应建成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且引进和完善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两个基本条件都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便是转变教师职能,将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因此,要及时启动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针对老教师的特殊情况,从头从快从优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

四、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从目前某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情况来看,有些领导和教师还存在着片面的模糊认识,他们只是关注建机房,购设备,网络布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只是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升学率,仍停留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而对与信息化教育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不甚重视甚至根本不去考虑。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根本不去或者很少主动地去学习计算机,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不用或者很少用学校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一些领导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情况,不重视培养教师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教师能否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及是否使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不重视或不作要求。

见习教师心得范文第4篇

2019年7月17日有幸参与教师职务培训,通过《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领导力》的学习,我明确了当前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现状及职业压力带给教师的影响;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压力从何而来;掌握了教师职业压力的有关理论。并从中受益,并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深有体会。

心理的健康不仅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还会影响我们周围人的生活,也会影响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心理健康,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呢?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价值观取向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与效果。教师应为“人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教学心态和自我心理健康调空。树立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爱护学生的价值观,用积极乐观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不要斤斤计较,愤愤不平。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三、加强学习,提高自我修养

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前启后,但更在于启后,要让“青出于蓝胜于蓝”。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水从哪里来,就是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与社会发展相脱离,有了渊博的知识,才不会与学生产生代沟,才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工作才不会太辛苦,无趣。

四、培养经积极的、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有时候我们应该有“啊Q”精神,生活中难免事事顺心如意,总有困难和挫折,烦恼、忧愁伴随着。教师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不断加强意志锻炼。

五、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见习教师心得范文第5篇

传统哲学没有主体间性这个概念,人与物的关系是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两者之间是对立的,人与人之间也是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就是这样一种主客关系。当代西方哲学在主体性问题上力图超越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超越自我意识的主体性、摆脱唯我论而进入一个主体间性的世界。在现当代哲学看来,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体间关系。

一、 从单数主体到复数主体: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历史演变

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在西方哲学史上历经了漫长的进化过程。一般认为,西方哲学史的最初阶段是本体论哲学,即探讨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主体并不是一个自觉的主题,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中心在天上而不是人间。哲学家普罗泰格拉的名言“人是万物尺度”虽然出于那个时期,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认为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过是认识世界而已。欧洲中世纪则更寻觅不到人的主体地位,人不过是上帝和宗教的奴仆。

近代哲学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始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宣告了主体中心时代的到来,在笛卡尔的认识论转向中,“我”的不可怀疑的历史地位得以确立,“我”就是主体,而思维或理性就是主体的根本特性。近代西方哲学主体性发展到极端则走向了“唯我论”,“我”就是整个世界,“我”膨胀为世界本身,其至大也无外,至小也无内。近代认识论哲学在充分尊重和张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陷入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狂妄,表现为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人类征服自然的无限贪欲。

主体间性的概念最早由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提出,他创立的哲学被视为近代“认识论”哲学向“语言”哲学的转捩点。胡塞尔不执着我思故我在的“唯我论”,而是基于毫无成见的“自我论”去超越“唯我论”,从“单个的主体”向“复数的主体”转向。胡塞尔通过“统觉”、“移情”等概念来说明主体之间如何达成共识,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交互主体性”的世界。胡塞尔促使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学的转向,“在哲学上论证对话与交流的可能性就是所谓主体间性问题[1]”。主体间性在哈贝马斯那里成为自觉的主题,他认为,“只有当一个具有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孤立主体的自我意识范式、自我关涉范式被另一个范式,即被理解范式(交往社会化和相互承认的个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范式)取代时,解构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2]。哈贝马斯对主体间性的阐述主要是从语言和社会交往实践两个角度进行的。

二、 “我”——“你”关系:主体间性视角下师生关系的特点

教学本来就是师生之间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活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往无处不在。对话为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增加了共同作用的对象,正是这个对象中介有机地连接了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真正的存在不是实体而是关系,“本体乃关系,关系先于实体”[3]。在布伯看来,个体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的关系有两种,即“我-你”关系和“我-它”关系。布伯认为在“我-它”关系中,“它”(客体)只是“我”(主体)认识和利用的对象,“我-它”关系所产生的是支配与被支配、塑造与被塑造、改造与被改造、奴役与服从的关系。而在“我-你”关系中,“你”是绝对存在者,是世界,“你”不再是“我”的经验和利用的对象,“我”要以“我”的整个存在来走向你,和你建立关系。布伯认为真正的对话关系是“我-你”关系,即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4]。

可见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通过对话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灌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你”关系。教师同化学生,学生也可以同化教师,“我”被“你”的存在规定,师生作为具有独立个性和完整人格的主体,其主体性均能得以彰显。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共生共赢的存在,其关系的真实状态是主体间关系而非主客关系。教师在认识和指导学生的时候是主体,在被学生认识和影响的时候也是主体[5]。

主客式传统师生观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并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过程。教师是“为教而教”的“教书匠”,师生之间缺乏精神上的交流与互动。这样的教学造成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彰,创造性的培养也无从谈起,更不具备批判和反思的能力。超越主客体对立的对话教学则是一种师生交流互动和精神相遇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敞开各自的精神世界,在精神相遇的境阈下,双方达成共识并创生出新的意义,这是师生的知、情、意、行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师生心灵彼此敞开和相互接纳的结果。

三、走向意义世界: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生成

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对话教学,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教师由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学生和教师当作“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价值平等而无尊卑贵贱之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应当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感,即关注师生的意义世界。意义世界是支撑人在现实世界中安身立命、生活实践的价值理念,价值则是人的意义世界的生成与澄明,即超越在场的师生间教与学的关系而领悟到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感情、有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活生生的人。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和学生处于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生命意义都得以体现并不断生成。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师观具有神圣化的特点,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在学生面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导致了是教师幸福感和生命价值的缺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育人生往往成为教师生命和意义世界的消解过程。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师生观主张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关注人的幸福与价值,它发掘生活的意义,追寻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压抑和钳制人性。对学生而言,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则要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力,把学生当作学生看待,允许他们犯错误,真诚地倾听和接纳学生的意见,在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中,让他们体验尊严。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和理解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幸福,让学生懂得生活意味着自由选择,而自己要对选择负责任,这种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是构建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纽带。

四、 精神的相互濡染:人性化师生情感关系的构建

“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一方面,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充满睿智的教育教学,会深深激发学生求知向善的本能,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心理意义上的情感作用和联系,那么教学关系也不会有效维持。正如道德教育需要道德情感的认同一样,有意义学习也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应该坦诚地展现自己的思想情感,表里如一;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及时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思想变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的情感。在积极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学生才能进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才能做到“知情合一”。

人性化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互助的关系。当师生之间真正打开各自的心扉,走向对方,相互接纳,就会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相得益彰,从而产生高效率的教与学。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更应当延伸到课堂外,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和深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全方位的真诚交流和沟通,这种自然情感的真情流露才是值得追求的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郭大为.费希特与主体间性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2]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译林出版社,2004.

[3] 马丁·布伯著,陈维刚译.我与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