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质

近年来,就业市场出现“就业难”和“招工难”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就业难、难就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直接感受;另一方面,则是企业面对不愿“屈就”的毕业生无奈长叹,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犯愁,很多职位只能虚位以待。就业“两难”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培养不足,学生职业素养欠缺,不能合理定位个人职业目标,做出理性的就业选择。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努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成为高校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新常态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人才是社会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构筑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灵魂。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础在于其自身的基本属性,即学术性和职业性。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多层次、类型,形成了分层的高等教育系统,受教育者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高等教育不再只是培养社会精英,也需要为受教育者的实践做一些准备,即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的职业人。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指出,“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和经验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缺乏,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有接近七成的权重是放在应聘者的职业素质上。”因此,学校在履行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时需要考虑学生就业的满意程度和持久的职业发展,急需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职业综合素质为前提,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强调渗透职业素质的教育。

(二)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来临,新技术带来的产业升级换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已经演化为人才与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标准已从注重单一的知识能力转移到职业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文化基础,还要有良好的职业品格和精神,非常看重毕业生的道德品质、文化认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思想、应变能力、学习能力。企业希望能招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人才。

(三)职业素质培养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必然之路

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这种转变促使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就业阵痛的压力。同时大学生个性鲜明,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他们明确表示“上大学就是为自我完善,为将来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提升职业素质、尽快成为“合格职业人”,是他们今后走向成功的事业基础,是进入职场前的必要铺垫和准备,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成功择业;关系到他们的职业生涯和发展。为此,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强烈的呼声应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助推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合格职业人”是社会所望、学校所求,更是大学生所盼。

二、目前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误区

(一)重专业教育轻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质培养是一个综合系统,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核心能力构成了基本培养内容。个人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所要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为优秀职业人的过程。遗憾的是,高等教育目前所呈现的种种不适应,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究其原因在于不少高校并未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传统的教育体制注重的只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人们在思想认识上也大都认为只要掌握了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就具备了进入社会谋求发展的资本与能力,从而忽视了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的培养。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本专业教育的结合、渗透不紧密甚至完全不相关,忽视了对大学生包括职业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重就业指导轻职业规划

高校在实践职业素质教育中,由于人力、物力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把职业素质教育简单化、短期化。简单认为素质教育容易实施,短期内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就是就业指导,在学生求职前进行就业指导,以便学生在就业面试中现学现用便可,帮助毕业生在毕业时找到工作就是职业素质教育的成功。而毕业生能否适应职业环境、毕业生在职场朝哪个方向发展、能发展多远,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就无能为力。素质教育不等同于技能训练,需要把外在的东西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与品质, 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更是一个漫长的陶冶过程。短期促销的就业指导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职业素质教育,它同学生的职业生涯预备期和发展期相分离,并没有根据社会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重共性教育轻个性辅导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以及职业情况等方面,职业素质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在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根据不同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高校在制定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方案时,应试教育依然是主调,如“ 考级考证热”、“ 汽车驾驶热”;刮起了“ 辅修风”、“下乡风”,这种一锅煮式、工厂生产式人才培养缺乏对个体本身的进一步了解,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盲目地将学习好的或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养, 而使个体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满足,培养的人才难以最大程度适应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新常态下高校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对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在推进职业素质教育时,不能功利,也不是权宜之计,需要高校把职业素质教育提升到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全方位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全程辅导至每个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渗透性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高校在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其主战场仍然在校园课堂。目前大学生的培养大部分还是来自于课堂教育,特别是专业教师,他们与学生在课堂上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在现有的教育形式下,应该充分发挥好课堂教育的作用,调整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素质教育。所谓学科渗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任何年级、任何课程的每一位教师需尽可能地强调其所授课程具体内容的实际涵义与职业价值。任课老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传授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注意阐明这些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这既可以解释各种学科的意义和适用性,又可以提供更有效的工作技能,使学生认识到此课程内容对于将来从事的职业的贡献和重要性。因此, 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不能满足于某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而要全面反思我们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 特别要从教育的主体文化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人手, 要从体制上确立素质教育原则和素质教育模式。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基础

教师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教师具有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品格、气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使每一位教师树立起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积极投入到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形成全员育人的有效工作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产生积极向上、不断学习提高的动力和内在需求,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素质教育要求。

(三)搭建课堂与课外、学校与企业合作,拓展职业实践教育平台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

学校尽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但毕竟不是职场,因此大学生对外面的职业世界了解较少,实践能力、业务经验等方面相对较弱,不利于学生客观全面把握职业环境,实践才是职业素质形成的唯一途径。学校要结合大学生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实践活动,激活以职业素质提升为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利用学生的实践实习、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活动、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学生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育平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在磨炼意志锻炼能力、了解社会的同时,也可以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刘铁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31(5).

[2]刘玉珍,袁雪梅,谢芬.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策略探析[J].职业,2014,20.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情况是,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问题已经成为这一群体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因此,了解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探讨其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将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途径。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介绍,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目前,我国人才市场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技术工人短缺,普通工人也短缺,而就业难则主要是大学生就业难。在大学生普遍反映“工作难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在抱怨“人才难求”。

而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职业素质的高低。所谓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它主要包括能力素质、人格素质、理念素质、健康素质等方面[1]。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他的职业生涯状况。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下,了解大学生职业素质状况,探讨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

1.职业意识淡薄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如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有调查表明,目前大量高校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知之甚少,不知道目标公司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未考虑过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些学生入职之后不能很快适应公司环境,组织忠诚度较差,频繁出现跳槽现象。这些问题反映出大学生职业意识比较淡薄、职业价值观模糊、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

2.就业能力不足

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获得工作的能力较差、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2]有些学生不善于推销自己,把求职当作学校、老师、家长的事,坐等工作自己找上门来。有些学生分析能力较差,不能合理定位自己适合的单位或岗位,造成找工作屡屡受挫。在工作能力方面,有些学生虽经过专业训练,但动手能力较差,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欠缺。还有些学生过于偏重知识经验的积累,却忽视了职业职责、内在品质等的培养,只注重做事,不注重做人,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以至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

3.职业心理素质较差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了解不够,不能够很好地给自己定位。有时自视过高,当不能达到既定目标时,就认为自己没用,产生自卑心理。有时又定位太低,目标很轻松就达到了,这使他们又产生了自负心理。工作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是很正常的,但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正视和处理这些问题,抗挫折能力较差,无法承受所遇到的挫折,有些学生甚至会因此走向极端。种种现象,折射出大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素质,它与用人单位所需求的员工心理素质相去甚远,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构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而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努力。培养所需要的资源不仅涉及学生个人、高校,同时还需要社会、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因此需建立“个人—学校—社会”全方位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1.自我培养模式

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大学生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形势应首先从自身做起,做好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努力学习专业技能,通过自身不懈努力提高职业素质,这也是整个模式体系中最重要的途径[3]。一般而言,大学生的自我培养模式有:(1)做好正确的职业定位。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是大学生做好正确职业定位的客观基础。这就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只有做好职业定位,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才能顺利找到工作,才能使自己的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结合自身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年轻人而言,职业选择是否适当,将影响其将来事业的成败以及一生的幸福。大学生应从入校开始就重视职业规划,做好职业规划,及时修正职业规划,并按照规划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凭借良好的职场敏感度达到职业成功的彼岸。(3)增强专业技能。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同时要不断实践,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只有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才能真正增强专业技能,更快地实现职业目标。

2.学校培养模式

高校是大学生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高校有义务运用职业发展理论,构建高校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完成由“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4],使他们成为职业素质高、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首先,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实现全程化,应以职业生涯与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和渗透于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最终实现毕业生正确择业观的确立和价值观的成熟。其次,学校要坚持实施大学生职业素质相关课程教育,通过群体性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就业知识,得到基本职业训练。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也要围绕职业素质教育进行,使学生在学校就得到锻炼。学校可以利用一些社会资源如生涯辅导机构专家、优秀校友等为学生开设讲座,提供可供借鉴的职业咨询服务。另外,学校应培养一批有专业就业指导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生工作者,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指导。

3.社会培养模式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除了大学生自身以及高校,政府和企业也应提供相关的有效保障。政府方面,可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项计划和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就业前的实习开发,也可以扶持一些职业素质教育的咨询辅导机构以满足目前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企业方面,可以逐渐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目前我国仅有5%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形成吸纳大学生实习的意识。因此,应倡导企业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这些企业的实习制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机会。如果我国能形成大学生企业实习制度,将提高大学生整体职业素质,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真正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148-151

[2]黎家华.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成功(教育版).2011(5):16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学校;职业素质培养

培养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大的层面是需要他们有业就 ,就好业。针对我们高职院校目前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职业意识淡薄、就业能力不足、就业心理素质较差等故需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当前,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尤其重要。 求真务实,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应从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三方面入手。

首先,道德教育是人生的第一道防线,无强制性,靠自我约束。家庭和学校要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而且要把这种基础性的诚信升华为高层次、高境界的诚信,即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

其次,纪律教育是人生的第二道防线,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教育引导学生在校园中除了遵守学生守则外,还要遵守校规校纪,对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要严肃处理。

再次,法制教育是人生的第三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具有强制性。要加强法制教育,通过对法制课的系统学习,使大学生了解诚信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对违法学生不要遮掩,而要作为身边实例去教育学生。

二、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

在各个岗位工作的过程就是与公众沟通的过程。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大学生在职场通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沟通能力。

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应尽一切可能给学生创造讲话的机会。上课时,可将教师点名变为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可以先作自我介绍,给学生做出示范。在示范中,应多用敬语、谦词等礼貌用语,然后让学生依次彬彬有礼地进行自我介绍。这样,在师生初次相识的第一堂课上,师生之间既加深了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可适当安排讨论课,讨论结束后还可以推选代表发言。要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普通话训练小组”“演讲、辩论小组”“口才演讲训练小组”等,并在平时训练的基础上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体态表达能力。体态被称为“第二语言”,在很多情况下发挥着辅助甚至替代语言表达的作用。体态分为表情、手势、动作、姿势等,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在表情中,最具表达能力的当属目光与笑容,因此,训练学生保持真诚亲切的目光与自然大方的微笑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恰当的手势、优雅的举止、标准的动作、协调的姿态,也会有效地表达出学生内在的思想与气质。

再次,加强语言的生动性与幽默性练习。这需要给学生推荐古今中外名著名篇,以使他们奠定丰富的文学底蕴,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还要介绍各界名人名嘴,引导学生学习模仿他们的讲话风格。

三、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

现代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他人的合作。所以,良好的团队精神是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 对大学阶段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多方面、多途径的,要培养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方面是解决内化问题。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途径开展工作:

首先,要精心组织好以增强团队精神为目标的各种集体活动。这些活动必须考虑活动目标的达成需要依赖于分工合作、组织协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分工合作、组织协调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等。

其次,要加强班级建设。在凝聚力很强的班级里,大学生们能够彼此关心、互相爱护,遇到困难挫折时可以从集体中获得帮助和慰藉,取得成绩时可以得到承认和肯定,可以使大学生在与其他成员既竞争又合作的过程中,获得同时达到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成功感受。

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由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发展,社会上的用人观念也在转变,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仅要看求职者的文凭和学历,而且要看其能力,看其是否有真才实学。那么,作为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呢?

首先,从学校角度来讲,合理的教学实践过程的安排是实践能力培养的载体。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主要有实验课、计算机操作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内容。大学生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学习轻动手能力培养的错误观念,强化实践意识,重视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教学中要力求做到严细认真,一丝不苟,把知识学习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将自己的知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使自己的人才价值不断升值。

其次,老师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科研竞赛等活动可以让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余学术研究活动,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三下乡、科技和教育扶贫、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挂职锻炼”等活动。鼓励他们力所能及地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五、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仅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活力,而且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今天这个迈向知识经济的时代,其不良后果尤为明显。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必须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和大学生自主择业,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着高等教育能否转化为实际的社会生产力。就业也是大学生自立社会、回报父母和社会的主要途径。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除客观原因外,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择业观念、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对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的任务,其中渗透着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道德等内容。充分挖掘课程的职业教育功能,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务实朴素的职业理想是职业生涯的良好开端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的一种规划和设想。在确定职业理想时,个人的兴趣、特长、价值取向是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会受到职业的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和经济利益等诸多因素影响。受功利主义影响,部分大学生将职业理想定位在工资待遇高、相对轻松的工作,职业理想的确立注重利益、轻视职业的发展性及对社会的贡献,缺乏长远目标,有一定的盲目性。修养与法律课在职业理想教育中应引导学生注重务实性、发展性、阶段性和坚持性。

职业理想的务实性。大学生在确立职业理想时,首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职业素质符不符合所选择职业的要求,职业理想必须以个人能力为依据。其次,树立大众化、普通岗位的职业理想,把自己的视野扩展到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各种层次、各种所有制和各个地域的用人单位上,以踏实的态度,勤奋务实的精神开拓自己的事业。

职业理想的发展性。大学生对薪资和岗位要有合理的期望,只要这个岗位是社会需要的,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也有利于自我才能的发展,就值得去选择。只要大学生的职业理想符合社会需要,而自己又确实具备必需的职业素质,并且愿意不断地付出努力,则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指日可待。

职业理想的阶段性和坚持性。处理好理性择业与实现职业理想的关系,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面前, 先就业,再择业,循序渐进,应该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实现职业理想的一条可行之路。大学生可采取“分步达标”办法来把握择业期望值。将总的期望值分解成几个阶段性目标, 然后逐步付诸实施。职业理想的实现要循序渐进,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有坚持不懈, 才能最终实现。

二、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化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依据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应贯穿在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设计大学生活,是每个大学生的责任。大学生应该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职业规划的起点是基于对自我的认知。在修养与法律课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观察、思考和选择未来发展目标,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动员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自己职业价值观;通过实验、实训和生产实践培养检验自我的职业能力;通过性格、气质测试等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气质类型;通过自我评价、同学朋友评价、老师领导评价等整体评价自我的优点、缺点;通过成就经历的分析发现自我的潜能和品质。

职业规划的核心在于对于职业的认知。修养与法律课引导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出版物、人才招聘会、行业展览会、专业学会等途径,广泛了解行业、企业和岗位等职业信息,进行职业环境分析,为职业规划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基础上,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确定职业路径,并进行优势、弱势和机会因素的分析,以扬长避短。将职业目标落实到大学学习和实践目标,制定大学生活规划,包括知识水平、实践技能、思维方式和理念、人际沟通合作能力、身心健康素质等。明确的目标,加上详细计划,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帮助大学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职业生涯顺利进行的保障

职业道德素质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方面的素养。除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基本职业道德的学习外,大学生应该着重从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等方面培养职业道德。

强化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大学时期是从学生生涯到职业生涯的过渡期,应积极地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岗位设置、职员形象等,从职业要求出发踏踏实实进行训练。

培养职业情感。职业情感是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行业产生的成就感、荣誉感、尊严感、幸福感,集中的体现在乐业、勤业、精业之中。乐业者,对工作始终充满热情,把职业当作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勤业者,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刻苦勤奋,努力不懈。精业者,对工作充满兴趣,苦练娴熟技能高超本领。大学生要培养对所学专业的职业情感,才能够自觉地投身到培养职业素质的行动中去。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

一、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构成元素

(一)全面科学的思想认知

职业与就业,都是学生在掌握了知识、学习技能后,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变现方式,而如何变现,怎么变现,所体现的就是学生本人在从业领域中的思想认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将表现在学生对于自身有较为科学的定位,对未来的发展有较为清晰的规划,对进入社会,走进职场后所经历的过渡期,所遇到的困难有较为合理的预期与提前筹谋准备的意识,对个人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及与预期存在差异的现实环境有较好的承受能力与变通能力等。

(二)匹配职业的从业技能

从业技能,是构成学生个人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核心元素,它表现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掌握并且具备与工作内容,与劳动力市场要求,与企业所急、所需、所期相配备的专业技能。从近几年来企业“用人难”的心声中可以判断,从业技能是大学生当前在职业素养和就业技能中最为薄弱和欠缺的。以“人工智能”为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在自己的产品设计和长期规划中,但是大部分计算机科学出身的毕业生并无法在毕业之时就掌握这一领域的关键技能,这是大学生“硬件”能力不足的一个表现。

(三)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

新技术、新观念让社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当中,拥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承接上文所举的“人工智能”的例子,当前,这一行业的人才大部分还是毕业于计算机科学专业,而该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在就业择业时,还是在进入企业之后,都应当时刻关注技术的发展与行业趋势,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不安于当前,不满于现状,才能够让自己始终拥有与职业相匹配的就业技能。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路方向

(一)创新学校的教学模式

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大来源,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应当主动求变,大胆求新,通过创新学校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应当融入与结合更多实践因素,尤其是要与学生的实际就业内容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为为实际劳动力的可能性。比如在教学方式中,应当融入当下的信息接收方式与大众主流渠道,尤其要与学生推崇的方式载体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与主动性。比如在就业指导中,应当融入社会所需、企业所急、学生所盼、发展所望,尤其要与学生迫切需要得到点拨的关键点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适应期。

(二)吸收社会的资源力量

社会是教育所处的大环境,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上,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吸收社会的资源力量。比如将社会上的创新工厂、就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实验园与学校教学相结合;比如宣讲与介绍国家与政府颁发的针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政策(包括对大学生创业的税收支持,场地支持等);比如将优秀毕业生引荐给各个行业中的领军人物或者有影响力的机构团体,帮助学生前期拓展人脉关系等。社会资源具有分散性与特定领域性的特点,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如果能够在前期有所接触,则在其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提高上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提升

大学生作为就业择业的一个群体,它与其他求职者一样,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在具体岗位上不断地磨炼。为了做好更充足的准备,学校应当加强与督促、勉励与提醒学生加强个人的自我提升。从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构成元素角度上看,大学生应当从思想认知、从业技能、进取精神这几个角度入手,这部分内容将在下文中展开并做重点陈述。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的方法策略

(一)培养政治正确、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坚实的思想教育基础之上,因此,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政治正确、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就业信心,将更多的就业信息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充足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以辅助其做出正确的就业分析与就业判断,从而舒缓因就业所带来的压力与不适感。另一方面,要将正确的思想观念灌输到学生群体之中,有效消除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不良影响,坚决抵制各类不良思想对学生的错误引导。比如,有的学生在毕业初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较好的经济条件而尝试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对此,教师应当提醒学生保持警惕,避免不法分子以门槛低、放款快为诱饵,诱导大学生贷款消费,随之而来的是高额利息、手续费和违约金,甚至是连环借贷等。又或者被蒙蔽进入传销组织等。教师应当提醒学生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是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而是应当培养自己敢于吃苦,勇于挑战,勤恳上进的务实精神。大学毕业生唯有先在思想上武装自己,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才能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与思想心理来迎接就业择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难关。

(二)树立多元选择、个性就业的从业观念

在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应当坚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树立多元选择、个性就业的从业观念。首先,在教学上,学校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色,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长处与短处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与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面深耕细作,从而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体系,确保其在今后的就业发展中始终具有一定优势。比如:有的学生个性外向,喜于交际,乐于向陌生的、新鲜的事物发起挑战,这一类学生会更适合于外向型的工作,比如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外交公关等。基于此,教师可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处理纠纷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展现。再比如:有的学生个性内向,乐于个人思考、单独作业,那么这一类学生会更适合于内敛型的工作,比如财务管理、数据运算、内勤支持等,其培养的侧重点又与外向型工作存在差异。唯有针对性的、匹配性的就业培养方式,才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我。其次,在就业选择上,学校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形成多元选择的模式。从就业岗位多元化、就业地区多元化、就业形式多元化等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不要执拧于固守传统老旧的就业观念(比如国企一定比民营企业好,大企业一定比小企业好,成熟企业一定比初创企业好等),不要过分追求社会上推崇的但可能并不完全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职业。另一方面,应当给自己更多发展的空间,勇于向当下发起挑战,不要过分惧怕或贪图于舒适圈。总的来讲,学校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就业选择,确保学生能够在就业过程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

(三)尝试信息载体、数字技术的教学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快速更迭,越来越多的成熟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模式。一方面,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正从过去常规的书面文件、口头告知、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等方式渐渐地发展为当下主流的PC端互联网、移动端互联网。另一方面,信息的交流与讨论也从过去完整的某一个时间段渐渐地发展为当下的碎片化时间,各种各样的资讯正以打破传统的方式向我们扑面而来。高校也应当主动适应并拥抱这种时代的趋势与发展的特征,在教育教学上尝试信息载体,数字技术的教学工具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比如,可以尝试通过建立针对实践教学的移动网络,与学生建立紧密关系,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对学生的远程指导、实时指导。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解决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个地区所可能产生的交流障碍,而且还能让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保持在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中而不至于学生毕业之后就难以继续得到来自于学校与教师的指导与点拨(下文将着重分析)。再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移动渠道持续分享就业相关信息,紧密伴随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与就业择业有关的各类信息都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频率进行传播,以便学生保持足够的敏感度,而且能够让更多元的信息都借助移动渠道得以流通,以保证学生的思维触角更深更远更多样,这也符合劳动力市场对多技能人才的一种需求与期望。

(四)搭建过程追踪、定向指导的帮扶模式

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的培养与打磨,无法在学校内就很好地完成,因为还需要在实践中被检验,于实践中去优化,借实践来塑造,这也就意味着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部分学生在刚踏入社会后表现出很多的不适感,这其实就是身份转换必须要经历的过渡期,倘若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学生无法得到来自于外界正确的引导、恰当的点拨、充足的帮助,就很有可能会走偏走歪,遭遇挫折或失败。因此,学校与教师对学生就业从业的帮助,其时间期限还应当从求学期间适当延伸至学生毕业初期或更远的时间段。基于此,学校应当主动搭建过程追踪、定向指导的帮扶模式。比如,在学生找工作或者实习阶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反馈的实际情况,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寻求解决的对策。类似于简历的书写与呈现、面试时的仪容仪表、着装服饰、谈吐技巧,求职应聘时的注意事项,对求职广告信息的辨别等,大部分在平常的教学中难以体现,但一实践就能发现学生的短板所在,也是必须有针对性的强化与提升。再比如,学生从最开始对就业择业的期望,到最后实际求职所得岗位与行业,这一过程也会经历迷茫,同样地,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就业规划与有意义的就业尝试。唯有搭建过程追踪,为学生在就业初始阶段保驾护航,定向指导,才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自身存在的错误认识和能力不足,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五)设计环节相渗、系统条理的全线链条

本文多次提到,在劳动力市场中,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是置放在每一位求职者面前的问题,是每一位求职者都必须去磨炼与提升的,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大军中的一个群体自不例外。然则这种从业就业的综合能力绝非一朝一夕或是数堂就业指导课就能够完成的,它是多个方面、各个角度的综合性成果。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出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构成元素从大方向与大视野的角度上讲是包含了全面科学的思想认知、匹配职业的从业技能、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这三个元素(乃至更多,本文就不展开分析),因此,学校应当建立更为系统化的培养模式,通过设计环节相渗,系统条理的全线链条来于潜移默化中持续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学校的培养优势。首先,在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对其进行基于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提升方面的教学或活动,可以是为学生们提供更多贴合于社会,对口于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再者,积极主动地与用人单位或劳动机构进行合作,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到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前做好准备或是提前培养个人的就业择业意识。再者,在就业促进与初期帮扶的阶段,鼓励有经验,能力卓绝的往届毕业生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指导与点拨。总的来讲,学校应当围绕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的各个环节同时发力,让各个环节能够得以有效的衔接而避免脱节(比如避免课外实践只是为了拿学分而不是为了提升实际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渐进式的全线链条中有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