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产养殖调研报告

水产养殖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产养殖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产养殖调研报告

水产养殖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硫酸铜对越冬大棚罗非鱼小瓜虫病的防治试验

梧州市水产业现状及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田林县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短盖巨脂鲤与奥尼罗非鱼混养效益好

乌苏里拟鲿苗种培育技术

鳜鱼网箱养殖试验

泥鳅的人工养殖与管理技术

宋代的商品经济与水产品贸易

“全州禾花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日本香川大学稻川裕之副教授在我所进行学术讲座

甘西所长及杨弘研究员调研罗非鱼链球菌病口服疫苗生产应用效果

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领域

致病性鮰爱德华氏菌药敏及中草药提取液体外抑菌试验

凡纳滨对虾TRAP-PCR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两个珍珠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种群特征及其比较

Cd2+和Cr6+对马氏珠母贝的急性毒性效应

南美白对虾高产稳产的技巧

20世纪广西水产业科学技术(三)

广西凌云县再次发现野生大鲵

叶绿素α法估算隆林网箱养殖区初级生产力

银鱼移植与水体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

大化县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深入百色市探讨加快渔业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主题活动

山区小池塘草鱼流水高产养殖技术

胡子鲶健康养殖效益好

黄沙鳖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浅谈山塘水库高产养鱼技术关键

水产用药的十大注意问题

养殖牡蛎的敌害

天峨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推动水产畜牧重点产业大发展

怀头鲶落户广西,人工繁殖首次获得成功

红水河下游鱼类产卵场调查

斑点叉尾的人工繁殖试验

对广西水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建议

加快人工鱼礁建设,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从北渔“航母"的浮沉看创新意识

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南美白对虾淡水驯化试验

南美白对虾生态育苗试验

江河网箱高密度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试验

罗非鱼亲鱼大棚越冬保种技术

东风螺笼捕技术

中华乌塘鳢养殖技术

浅谈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浅谈渔船数据管理的一点体会

广西南宁罗氏沼虾良种场建设项目通过初步验收

2005年度广西科学进步奖揭晓广西水产研究所二项目上榜

广西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简介

绿色太阳鱼繁殖生物学研究

养殖条件下倒刺鲃的年龄与生长

三角鲤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金丝鲶的选育与养殖

水泥池培育光倒刺鲃鱼种技术小结

斑鳢的养殖技术

美国渔业环境和水产品管理体系考察报告

广西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

广西发展冷水性鱼类养殖的现状与思考

抓住特色推进玉林渔业发展

百色地区地头水柜养鱼技术

提高水产品质量,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水产养殖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成效;问题;对策建议;庐江县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21-02

新型农民培训是党和国家惠农政策之一,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原则,层层落实,分类实施。自2009年纳入民生工程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加大人力、财力投入,承担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任务的各家培训机构按照项目要求,周密安排,使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在实处,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1 基本情况

2009-2013年,庐江县每年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累计在5 000~6 000人。年初通过招标认定,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广校、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县农机校、县植保站、县种子站和县水产站等为承担各类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任务的培训机构。培训专业有水稻、油菜、蔬菜、茶叶、葡萄、棉花、水产和家禽等。培训对象有种粮大户、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家禽养殖大户、水产养殖大户、村级农技员、农民合作社社员、农机操作员、农资经营户、村级防疫员、植保员等。每年编印发放各类各专业自编培训教材、技术资料和明白纸等3万多份(册)。参训学员能很好地掌握运用1~2项新型实用专业生产技术或就业技能。所培训的学员中,女性约占30%,生产经营为小户和散户的学员占比例较大,种养大户的学员,在2013年前,占学员总数不到15%,2013年接近30%。年龄在35~45岁的学员占27.3%,45~60岁的学员占58.5%以上;45岁以上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学员约占35.6%。

2 主要措施

2.1 抓好“五落实”

2.1.1 落实组织和教材 成立项目实施领导组,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和制定规则。抽调各类专业技术骨干,组建新型农民培训师资队伍,购置省统编培训教材,编印适合地方主导产业生产发展的技术资料、讲义和明白纸等。

2.1.2 落实宣讲政策第一课 开班培训第一课第一讲,以“致农民朋友一封信”形式,宣传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是党和国家惠农政策之一,是为了加快“三农”发展,免费送科学、送技术、送服务的又一项民生工程。实施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培训经费皆有国家承担。

2.1.3 落实讲授技术要点 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效果显著性,讲解农业新品种引用、新技术应用和高产栽培、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

2.1.4 落实责任人 确定培训班次管理责任人,负责了解参加培训人员对专业技术需求动态、对培训的要求和建议。

2.1.5 落实教学各项制度 主要有开班培训申请制度、教材组织发放制度、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参训学员签名制度、培训台账完善制度、培训月度报告制度、宣传报导制度、督查验收考评制度、班次培训小结制度、项目资金与档案管理制度。

2.2 做实“四进村”

2.2.1 调研需求 进村入户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认真听取农民对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中有关培训专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以及培训形式等方面的建议,为年度制定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2.2.2 遴选学员 为确保学员基本信息准确性,与学员面对面采集相关信息。对照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的有关要求,严格把握参训学员条件,优先选择文化水平较高、生产专业化较强、在农村有带动产业发展能力的中青年农民参加培训。

2.2.3 具体实施 为解决好农民参加培训与农事生产的矛盾,提高培训到课率,按照“闲时集中培训,忙时现场指导”的原则,每月排出周密详细的培训日程,将培训班办到农户家门口,技术服务指导实施在田间地头。

2.2.4 入户回访 为了加深学员参加培训学习的印象,熟记培训学到的农业新型实用技术,组织培训教师,走访学员,开座谈会,并对有缺课的学员进行补课。

2.3 把握工作统筹 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始终与农村和农业工作有机结合、与日常农技推广工作和农业项目实施有机结合等。

3 主要成效

就2012年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情况,与以往年对比,主要表现:

3.1 农业增效显著 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同上年比,种植业的水稻产业增长8.1%,蔬菜产业增长10.2%,油菜产业增长5.7%;养殖业的家禽产业增长7.5%。总体生产经营水平大有提高,主导产业确定的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99.1%,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100%。

3.2 农民增收得到促进 调查结果表明,双季水稻生产区调查5个镇,参加培训1 250人,平均单产1 003.6kg/667m2,代表面积0.39万hm2,比普通户提高9.8%;一季稻生产调查1个镇,参加培训230人,平均657kg/667m2,代表面积0.08万hm2,比普通户提高7.3%;油菜生产区调查2个镇,参加培训150人,平均175.5kg/667m2,比普通户提高17.7%;蔬菜生产调查2个镇,平均4 458kg/667m2,参加培训农户比普通户提高21.5%。家禽养殖调查3个镇,243个养殖大户,参加培训养殖户效益比普通户多4.1元/只。与前3a平均水平相比,上述调查的水稻、油菜、蔬菜、家禽4个产业,分别增效21.7%、10.3%、31.3%和27.5%。

3.3 培训目的初步实现 学员基本掌握1~2项专业生产技术,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增强,并主动联系培训机构、找到技术人员,询问或讨论生产中疑惑问题,初步达到了打好科技推广应用基础、服务指导当前生产和利在长远发展的基本目的。

3.4 政策知晓度得到提升 参加培训人员,知道了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是民生工程,是党和国家又一项惠农政策,是免费传授科学技术和发放培训教材、技术明白纸等资料。

4 主要问题

4.1 集中培训组织学员难 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力多数外出,在家务农的以老人和妇女为主,符合条件的学员相对分散。二是受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影响,部分农户对新技术应用存有顾虑,误为不参加培训照样生产经营,因此,参加培训兴趣不大。三是生产生活制约。一方面忙生产,另一方面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等,从而部分学员不能自始至终遵守时间安排。四是文化程度较低,一些学员对农业新技术理解能力有限,课堂接受效果不明显,导致下轮到课率下降。

4.2 培训回访与学员沟通难 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机构100%回访至少2次,即培训中期和任务结束期,若一切顺利,沟通流畅,完成一个电话回访内容需要3~5min,如果沟通不流畅,则需要8~10min,甚至择日再打。此外,为迎接省、市管理监督机构的中期督查和年终检查,确保学员联系电话畅通,培训机构都要再全部回访。每个参加培训学员,最少接5次回访电话,当前已有一部分学员表现出厌倦情绪和不耐烦现象。

4.3 学员电话随时畅通难 相当一部分学员参加培训后,在农闲期外出务工,本地号码暂停使用。另外,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促销方式较多,部分学员电话号码更换,给培训回访和数据库更新带来困难。

4.4 学员100%满意难 学员对培训基本上都是非常满意或满意的,但也有例外,少数学员想学习其它专业技术没能如愿,不太满意;还有极少数学员,因频繁接到回访电话,觉得烦扰,回答不知道。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培训需求动态调研 以满足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培训农民成效为检验标准,加强年度农民培训需求动态调研。重点摸清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从事主导产业大概人数和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各产业生产经营主体结构情况。按照培训产业、培训专业、培训内容、各专业培训计划人数以及计划培训时间等事项,形成综合调研报告,为申报年度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计划和编制可行性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5.2 加大培训通道构建力度 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技术培训专家组―技术培训讲师团成员―技术培训服务户”的新型农民培训通道构建力度,解决集中培训组织学员难的问题。从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等部门聘任专家和教授成立技术培训专家组。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选聘责任性强、有一定业务水平、善于同农民沟通并且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技术骨干为成员,组建农民培训讲师团。讲师团每个成员,年度内联系1~2个新型农民培训村,每个村选择对接不少于30个技术培训联系户。

5.3 创新培训效果新方式 加强田间流动课堂培训,弥补室内集中培训不足,缓解生产与培训矛盾,提升培训效果。课堂互动,学员提问,专家解答;田间指导,现场示范,让学员一学就会、一看就懂。

水产养殖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2016年10月底我来xx乡任职副乡长,分管农林水牧,近三年,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我们xx乡的农业总体发展情况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现我就xx乡的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一、xx乡基本概况:

xx乡位于湖南芷江县东南部,乡政府距县城24公里,东南接怀化,西毗罗旧、岩桥乡,北邻罗旧镇。全乡行政区域面积74.01平方公里,下辖阳和田、庆湾、拾担、xx、干塘坪、柘莲、电冲7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2017年底全乡有3872户,总人口10739人。全乡多为丘陵地,地势比较平坦,有丰富的煤炭,紫色沙质岩、石灰岩等矿产资源,有xx、拾担、庆湾三个农贸市场,优质稻生产、两系杂交稻制种、柑桔、水蜜桃、蔬菜、三元杂交瘦肉型生猪养殖、黑木耳种植、稻田养虾等基地。境内有清水冲小一型水库一座,库容15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20亩,有金鸡冲、清叶、邓家界、洞山、双岔溪、葫芦冲、小路冲小二型水库七座,库容58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亩。全乡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大部分靠外出打工为主。其中全乡水蜜桃1350亩,优质稻近1万亩,柑橘4000亩,香甜瓜340亩,金秋梨240亩,稻田养虾148亩,黑木耳40亩,生猪存栏3800头,香猪230头,肉牛110头、葡萄200亩、香葱80亩、猕猴桃50亩,并且每个山塘水库都有人承包养鱼。近年来,xx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深入发动集体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xx乡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县农村农业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xx乡的农业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二、产业发展现状

xx乡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的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水蜜桃、黑木耳、香甜瓜、柑橘、梨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过关,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2001年到2017年,柑橘、金秋梨产业出现老品种逐渐被淘汰,收购价低,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果园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柑橘、金秋梨果园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多是病园、老园、残园,果树多为被淘汰了的品种,经济效益高的优质柑橘、梨树比较缺乏,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广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虫现象,从而导致产量低,病虫害现象严重。甚至近两年果农因为收购价低,而人工费较高,出现不愿意采摘等现象。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近几年水稻销售价格低,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全乡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农田处于荒废的状态。

(三)、水蜜桃、龙虾、黑木耳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众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农村农业发展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农村农业发展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这部分人大都是年轻有为,有能力、有技术的农村“能人”,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对农村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他们见多识广,大多数人都做了远离故土的打算,因此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愿留在农村种粮。

(四)、肉猪养殖技术落后,规模较小。xx乡的养猪产业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全乡较有规模的养猪场只有6个,大多是散养户,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养殖的状态,对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玉米、饲料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以及今年的非洲猪瘟的狂袭,严重挫伤了群众养猪的热情。水产养殖品种常态化,在市场上也未能占优势。

三、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的胎死腹中。

(二)、柑橘、金秋梨产量低,品质差;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群众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

(三)、主要粮食产业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养猪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养猪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养猪模范带头人,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

(五)、群众获取销售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有限。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积极提升本乡的综合实力,改变本乡的贫穷面貌。具体发展思路如下:

(一)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打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种养基地,力争每一个种植品种都能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推进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和升级。针对不占市场价格优势的老旧品种进行换代,不断提升新品种的质量。

(二)加强农业产业合作社的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投入结构,整合农业投入资源;二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合作社的监测、管理和指导。三是加强对农业技术带头人的建设和培养。采取培训考察、专题讲座等有效形式,提高农业产业带头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档次水平。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针对本乡的产业特点,着重发展水蜜桃、黑木耳、香甜瓜、优质稻的种植,科学管理,提升品质。

水产养殖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因此开展采煤沉陷地土地复垦问题及对策研究是迫在眉睫的,本文初步总结了矿区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的影响及评价,以及焦作采煤沉陷区的复垦现状,总结出焦作采煤沉陷地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焦作采煤沉陷区的土地复垦模式,为焦作今后采煤沉陷区的复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采煤沉陷地;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复垦模式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7-0135-04

0 引言

我国大多数煤矿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采煤沉陷地,根据调查测算,我国煤炭井工开采每万吨煤地表塌陷为0.07hm2~0.33hm2,平均0.2hm2。这种损坏不仅仅是对耕地的破坏、对地面建筑的破坏、对公路和铁路的阻断等,对于矿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是影响比较大的。优质耕地的减少,致使广大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生存和生活的基础,废弃土地利用效率降低、造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对矿区社会经济生活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就必须尽快加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并逐步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1 土地复垦

1.1“土地复垦”

往往被理解为将土地恢复于耕种。在我国最新近颁布的《土地管理法》中,将“土地复垦”译为“Land Recultivation”,即土地复垦于耕地。将土地复垦的定义综合认定为:其是对遭受人为和自然破坏的土地,因地制宜地采取整治措施,从而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期望状态的行动或过程。其相关理论基础:1)生态学基础;2)矿山开采沉陷学;3)景观生态学基础;4)土壤重构理论;5)生态重建。

1.2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土地复垦的适宜评价是针对特定复垦方向的适宜程度,对受破坏的土地作出的判断分析,是用来确定被破坏的土地复垦后的合理利用方向,也就是复垦模式的过程,为土地复垦及其利用结构调整提供依据,从而使土地的用地结构更加有效合理,优于被破坏前的利用状态。适宜性评价是需要选择影响因子、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以及影响因子对给定复垦方向等级的影响分值。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具有评价预测性、评价对象的不确定性和评价过程的多层次性的特点。评价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与农用地优先;2)主导因素的原则。影响土地复垦适宜性的限制因素很多,如降水、光照、沉陷深度、低洼积水、坡度、排灌条件、裂缝、土壤质地等;3)综合分析原则。在进行适宜性评价时,应对影响土地复景利用的诸多因素,如土壤、气候、生物、交通、地貌、原有利用状况以及七地和破坏程序等多种进行综合分析对比。

2 采煤沉陷地的分类、影响

2.1采煤沉陷地的分类

采煤沉陷区主要是指由于地下煤层开采后形成地下采空区,使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覆岩失去了支持,平衡结构破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开采沉陷土地分为四类:

1)黄河以北的平原矿区,地表潜水位较低,年降雨量小,开采沉陷后只有小部分发生常年积水。如开滦矿区,常年积水面积仅占沉陷面积的9%~21%。这类矿区开采沉陷对土地资源损害严重;2)位于黄淮平原的中东部矿区,地表潜水位较高,年降雨量大,是我国重点产粮产棉区,开采沉陷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最为严重。如徐州矿区,至1987年已沉陷土地8800ha,其中常年积水绝产的面积占25%,水深最大达3m~5m;这类矿区开采沉陷对土地的破坏非常严重;3)西部黄土高原矿区。潜水位低,地势平坦,一般不会出现常年积水的情况,但常造成沉陷盆地季节性积水,导致部分农作物减产和绝产,加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4)丘陵及山区矿区。由于地面为坡地,开采沉陷后一般不会导致地面积水,但可能会使得地面坡度变化,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

2.2采煤沉陷地的影响

2.2.1对耕地的影响

土地最后被淹没、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耕地坡度变化,导致水土流失;使原地貌起伏度增加、坡度增大;土壤结构和土壤成分,导致土地贫瘠化。使地面出现塌陷坑、塌陷漏斗,导致土壤肥力和水分丧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采空区边缘地表附近出现裂缝,增加了土壤侵蚀和表土流失强度。在有表土覆盖的地区,裂缝的深度较小,一般裂缝为2m~3m,裂缝最大时不超过10m。但是在无表土覆盖的地区,裂缝的深度非常大,有时可达到几十米。

2.2.2对地面建筑物等人工设施的影响

一般来说,其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垂直方向的移动变形(下沉、倾斜、曲率)和水平方向的移动变形(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及由它们引起的建筑物的扭曲变形、剪切变形等几个方面。由于地表产生的移动变形,不仅仅会破坏建筑物地基之间的初始平衡状态,使地基反力产生重分布,而且在建筑物上会产生附加应力,最后导致建筑物变形和损坏。

2.2.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采煤沉陷使得许多植被和树木被摧毁。大量含有有毒物质的地下水被排放到地表,严重污染水源。地面上储存的矸石山、粉煤灰,会受到雨水得冲刷侵蚀,大量粉煤灰尘和矿物质会随着雨水流到农地,因而造成土地污染。水湿地会挥发出难闻的气味污染空气。干旱年份,废弃的矸石山就会由于高温放出出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2.4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致使地面大面积塌陷,使地面的标高改变。原来平坦的土地变得坑坑洼洼,到处都是深坑和矿山废弃物。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园等的地形都因为塌陷而面目全非。道路受塌陷的影响受阻。原有的平原地貌变为一种特殊的丘陵地貌。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加剧岩石的风化和剥蚀疏干地下水。

2.2.5对微生物和动植物的影响

开采沉陷对煤矿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绿色植物逐渐减少,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遭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这样的条件下,许多野生动物不适应沉陷后的环境变化,逐渐因为环境的不适宜和食物的缺少大量迁移或死亡;开采沉陷虽不能使土壤和水中带来有害物质,但可使土壤中水分增加,pH值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2.6对水体的影响

开采沉陷加剧了水资源的流失。导致覆岩及地表破坏,从而影响地下和地面水体,使含水层水位下降,地面河流干凅,从而破坏地下河地面水资源。由于含水层水位下降,使土体产生固结沉降,导致地面大面积沉降,从而加剧了西部地区的沙漠化。

3 焦作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概述

3.1焦作市采煤沉陷区现状

焦作矿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南麓,地跨焦作、修武、辉县等县市,北起薄雄,南至高村,东起辉县,西到柏山,东西长60km,南北宽20km~25km,含煤面积约99 700km2。根据调查焦作市现有46个煤矿塌陷区,隶属于26个矿山,其中国营矿山15个,集体矿山11个,集中分布在北中部山前平原综合利用区,北起太行山前,南到北朱村、东韩王、大官庄一带,主要分布在中站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修武县。塌陷总面积为26.48km2,已治理面积为2.7km2。塌陷区毁坏耕地22935亩,造成居民搬迁100户,破坏道路1100m,毁坏房屋163间。

1)马村区共有12个煤矿塌陷区,主要分布在冯营办事处和演马办事处、安阳城办事处。塌陷总面积为14.55km2,共毁坏耕地14100亩、造成居民搬迁100户、毁坏道路350m、毁坏房屋40间。其中治理面积为1.9km2。田门矿、小马矿采煤塌陷区处于稳定状态,古汉山矿采煤塌陷区处于非稳定状态,其余煤矿塌陷区部分处于稳定状态,部分处于非稳定状态;

演马煤矿塌陷区破坏耕地、建筑

九里山煤矿塌陷区地裂缝破坏耕地

2)修武县共有7个煤矿塌陷区,白庄煤矿和方庄矿为国营,塌陷区基本趋于稳定,大东村一矿、西村乡煤矿、洞湾村裕鑫煤矿、当阳峪矿、洼村二矿矿均属于集体矿山。矿山主要分布在北孟村北、方庄镇方庄、西村乡和当阳峪,塌陷区基本趋于稳定。修武县塌陷总面积为5.81km2,毁坏耕地3900亩、毁坏道路700m、破坏房屋123间;

3)山阳区共有4个煤矿塌陷区,为焦东矿、小马矿的煤矿开采造成的,矿山性质均属国营矿山,塌陷区处于稳定状态。主要分布在中星办事处,塌陷总面积为2.49km2,破坏耕地340亩,破坏林地、工业用地等2.26km2;

4)中站区共有20个煤矿塌陷区,其中恒荣达煤矿、中站区煤矿、北朱村第二煤矿、中站区朱村矿振兴煤矿、中站区超兴煤矿朱村乡第一煤矿、焦作市中站振兴煤矿为集体矿山,朱村矿、王封煤矿为国营矿山。矿山主要分布在朱村乡北、王封办事处、焦作市西南部,塌陷区处于稳定状态。中站区塌陷总面积为3.22km2,破坏耕地2345亩,破坏林地、工业用地等1.66km2;

王封煤矿塌陷区破坏房屋

5)解放区有2个煤矿塌陷区,分别是由朱村矿和焦东矿两个国营矿山开采煤矿造成,主要分布在焦作西站北、影视路东,塌陷区基本趋于稳定,塌陷总面积为0.41km2,破坏耕地610亩。

2.2焦作采煤沉陷区治理现状

据统计,焦作矿区建筑复垦的塌陷面积己达244.9km2,林业复垦15.3km2。但到目前为止,焦作矿区塌陷土地恢复利用还主要围绕住建城区周围的用地紧张地带,且以恢复建设用地为主。例如,焦西矿南区开采时间早,塌陷地已经稳定,已将其人部分改造为建设用地;在新园路、果园路两侧建起了工厂、学校、住宅和公园等;位于焦作市中站区的李封矿,在其塌陷区内兴建的建筑物更多,中马村矿为了解放卜马村村庄下压煤,将下马村整个村庄搬迁到该矿西部已稳定的塌陷区,利用塌陷地面积达17.8km2,取得了向塌陷区搬迁村庄的成功经验。另外王封煤矿塌陷区、朱村煤矿塌陷区、小马煤矿塌陷区已处于稳定状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经过整平处理后,也复垦为建筑或建设用地。

有部分采煤塌陷区造成当地居民房屋裂缝、倒塌。对于危害严重的住户或村庄,当地政府对其实行了搬迁避让政策。如:九里山采煤塌陷区的亮马村;对危害较轻,但暂时还能供人居住的房屋,国土部门则时刻注意危害发展趋势,加强监测。如:洼村煤矿塌陷区的洼村。

但总体而言,焦作矿区农业复垦相对滞后。焦作市采煤塌陷区的塌陷深度在0.5m~31.4m,地面塌陷、地裂缝严重破坏了矿区的耕地,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的种植,甚至出现了种地亏本的现象。由于塌陷区地表起伏不平,塌陷区内的耕地大多随坡就势继续耕种;地表的沉陷又使地面水利没施遭到破坏,因此,塌陷地处于怕旱怕涝的状态,种植效率低下。据调查,许多塌陷地年产粮食仅2 250kg/km2左右,远低于塌陷前平均水平。又因为塌陷区耕地无法耕种,又缺乏治理资金,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居民对塌陷区部分耕地实行了简单的治理,其治理方式为种植树木。

目前焦作市对采煤沉陷区治理采取“救灾工程”模式,即在充分利用城镇已有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对受损房屋、医院、学校等地面建筑物进行维修加固、搬迁安置等。对损坏农田,国土资源部门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主要争取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对损毁耕地,搬迁村庄进行整理复垦,近年来共实施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2个,治理总规模17 160亩,投资总额2008万元。

3.3焦作市采煤沉陷地复垦存在的问题

尽管焦作市采煤沉陷区的土地复垦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丞待解决。

第一,仍然有大量的土地丞待复垦。焦作市待复垦的采煤沉陷地还有23.78km2。其中:稳定沉陷区面积为48.16km2,非稳定沉陷区面积为22.00km2;

第二,复垦工作开展不均衡。郊区一些地方如焦西矿、焦东矿、马村区的矿地复垦的面积多,复垦率达到了40%。但是较远的乡煤矿和山区煤矿企业收益低、复垦工作开展滞后;

第三,复垦的质量不高。复垦土地应接近于破坏前的适宜性和土地生产力水平。而调查表明,大约有80%以上的土地复垦后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第四,土地复垦的速度缓慢。很多矿区是旧账未还,新账又欠。大量的沉陷区没有得到有效的复垦时,煤矿开采还在不断进行,新破坏的土地大量产生。焦作市的地表塌陷面积将会由2007的3989.19公顷增加到2015年的4500公顷;

第五,复垦责任难以落实。土地复垦法规政策贯彻不力,监管不到位;土地复垦资金不足;从事土地复垦工作的人员力量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煤矿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需要加强和研究焦作采煤沉陷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3.4焦作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模式

3.4.1浅层塌陷区挖塘造地发展种植和水产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在塌陷后形成积水的采煤塌陷区,而且必须选择无污染的塌陷水域来进行立体的水产养殖。主要是在塌陷区附近建造一些禽畜养殖场或者在水面种植一些饲料类水生植物。

3.4.2煤矸石等填充塌陷坑造地用于城镇建设模式

这个模式主要是利用发热量较低的煤矸石作填料,直接填充塌陷地造地。步骤为:在已沉陷稳定的区域,先将采煤沉陷区的表层熟土剥离,将其堆放在四周,之后把煤矸石充填到沉陷区内。等到待煤矸石充填到设计标高水平时,可以把剥离的熟土覆盖在煤矸石上,作为农作物表层耕作层。在此复垦过程中,那些含有有害有毒物质的煤矸石,一定要做好适当的隔离处理。

3.4.3煤矸石回填塌陷区造林模式

焦作矿区采煤沉陷地地处山丘陵区,树种选择要兼顾绿化、美化、挡风和防治水土流失等多项功能。该矿区土层较薄、降水较少、灌溉困难、土壤贫瘠,应选择耐旱、耐贫瘠的乔、灌木;选择乔、灌、草混交的种植模式,提高林地的生态功能。

3.4.4利用塌陷区水资源建设山水生态城市模式。

焦作矿区位于焦作市北部,可以建立综合性矿山公园。以展示煤矿开采遗迹为主体,以地面塌陷遗迹治理、石灰岩采矿遗迹治理等方法来进行生态恢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融合现代影视城等人文景观来进行建造。

3.4.5简整为农地模式

这个模式主要是使用于土地塌陷程度低,土层变化不大,而且土壤养分变化小的塌陷区。通过塌陷地进行简单的平整之后,就开始进行农作物的耕种。由于这种模式复垦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工程量小、成本较低,而且在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也可以缓解矿区严重的人地矛盾。

3.4.6疏排法复垦为农林地模式

通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合理规划地面的排水系统,从而来排除采煤塌陷地的积水,使得能够再次利用。而对于塌陷深度很大的区域要采用布置泵来进行强排水。相反对于塌陷深度不大、积水较浅的,可以通过修整渠等方法使其畅通。

3.4.7生态农庄复垦模式

这种复垦模式主要是采用采煤沉陷区所自己独有的特色,来建设生产生活、休闲度假等具有综合功能生态农庄。虽然说这种模式实施的风险较大,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还是比较适用于区位条件好的塌陷区。只有进行科学地规划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才是搞好生态农庄经营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梁留科,常江,等.德国煤矿区景观生态重建、土地复垦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地理,2002,6(11):713-715.

[2]河南省矿务局第二地质队.焦作市地质环境报告[R],2004,6.

[3]刘昌华,章后甜,王世东,等.焦作市煤矿衰竭关闭与城市转型规划分析[J].北京:煤炭学报,2005(6).

水产养殖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工科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对完善和稳定实践教学体系,如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有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人员、与企业有合作科研项目等。农林院校与农业企业和农村地方管理机构联系紧密,与实力强的环保和工业企业等单位合作关系较弱。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实践指导技术人员更加缺乏。这些因素造成针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内容的实践教学力量不足,而城镇或工业环境保护内容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如许多农业院校虽然与部分工业企业、市政环保企业和省市级环境监测部门建立教学实践合作关系,但实习内容与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有一定差距,学生对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领域仍然感到陌生,今后难以尽快进入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2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方向

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农业污水性质没有工业废水性质复杂,也不像城市污水处理和控制技术工艺路线相对稳定。虽然多数为生物处理工艺,农村和农业污水处理通常会结合地理、生产、以及居住条件等因地制宜。因此农村污水处理应用技术相对单一,但处理形式多种多样。因此环境工程课程改革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2.1调整课程建设目标,形成适合农村农业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依据目前我国农村和农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侧重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实际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和设计课程的教学,形成面向农村和农业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具有专业院校特色的实践基地,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2.2建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内容

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从路线、政策和基金等方面,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投入,农业院校有责任义务为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培养工程性人才。课程教学中,在突出基本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设置农村和农业处理教学的大纲和内容。如: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污水的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及适用于小型污染水的技术内容规定为一定课时必讲内容;由于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控制往往与农村地理状况、居住和生产紧密联系,增设应用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多种处理方式的联合应用;在处理固废尤其是沼气工程中的固废等,还要考虑后续沼渣和污水综合处理等。因为农村和农业环境工程保护技术发展迅速,应补充相关新技术及应用内容,甚至专设讲座;配套与农业水环境治理相关的前修课程,如农用化学品污染,面源污染控制等,为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3建立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环境工程的教学体系应该包括理论、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和工程意识教育等环节,农业院校在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上应做出更大努力。理论教学基础上可以设置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不同类型的实验性。因为环境工程实验的综合性强,普通意义上的验证性实验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验中《污泥性能测定实验》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同来源的污泥其性能不同,实验过程中还必须测定多项指标,是综合性强且时间持续时间也非常长(通常需要一周)的实验,应该设置综合性实验来完成;污水处理效果根据污水来源、工艺等不同而不同,设计完整创新性实验,包括污水来源选择、不同工艺设计、实验设备综合应用、检测指标与检测手段选择等。可以较好的锻炼学生从整体上系统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建立农村和农业企业为主的生产实习基地。实践类教学被证明是对学生今后工作帮助最大的课程类型之一。仅靠短期的如参观城市环保企业等的认知性教学实习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无法让学生了解农业环境工程保护的实际内容。设置2个月以上完全进驻实习单位的生产实习,聘请合作单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地指导老师,跟随实习点的工作节奏锻炼学习,实习期间要求撰写实习的工作日记、调研报告和实习专题报告,作为考核实习的依据之一。教师定期到实习单位检查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作出总结。实习合作单位的选择是建设农业院校特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关键。合作单位应该是农村环境保护企事业单位如乡镇级的环保单位;拥有农村和农业环保处理设施的农业生产单位,如大型或家庭式畜禽和水产养殖场;新农村美好乡村居民居住和旅游地的环保处理设施单位等;大型或家庭式沼气单元等。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事业,这些单位其实非常缺乏有专业理论知识人员,期望与相关科研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也期望有理论知识的人员指导。在校的大学生已具备相当的书本知识,可以应用甚至帮助实习单位的工作,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帮助或协调问题解决。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包括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协调能力等都会得到极大提高。相反,城市环保事业单位组织机构相对成熟,企业技术稳定、生产运转顺利。学生即便是蹲点实习,但基本就是每天例行上下班,如,一个成熟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是全自动化控制,正常生产运转中,参数短期内不会也不可能调整,学生感性认识收获不大。依靠科研项目,通过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在农村污水控制方面进行实验,如畜禽污水处理、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完善教学体系,加强课程设计

学习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统计显示,讲授5%,阅读10%,视听结合20%,示范30%,讨论组50%,实践练习75%,向他人讲授/即时应用90%[10]。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应用课程是目前大学教育难以取代的优势[10]。课程设计是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往往被忽略,完成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后,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突出理论应用,训练大学生工程整体设计能力。并将课程设计开设在实践教学的后期,设计的内容可结合实践课程中发现的问题,更利于学生的创新。

2.5制定合理的实践课程考核制度

实践课程考核因为指导人员、地点和单位性质的不同,相对理论和实验类课程难度更大,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积极促进教学。制定合理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可以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综合考察。学生实践中的表现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老师联合评判,并以实习单位老师为主,考察学生的实习主观能动性,如到勤率、工作表现等。第二项考核内容依据学生的书面报告,如工作日记、调查报告和专题报告等是否完整,质量水平如何。设置不同权重,实习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等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将现场考核的权重加大,充分体现现场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另外,考虑实习的难易,对不同实习单位加不同的权重分。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