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实施内容;发展概况;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167-02

1 课题实施内容、目标及完成情况

2012―2015年缙云县三禾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展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课题实施,期间通过开展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实施农业、物理、生态、生物等防治,从而降低茶叶农残,提高茶叶的产量、品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建立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基地 1个,基地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面积6.33 hm2。组织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5期共332人次。重点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下降76%,在县政府、农业局及乡政府和农综站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一支茶园绿色卫士队。茶园生物用药专柜1个,大大提升了现代茶园绿色食品安全水平。课题任务书的内容和指标:推广应用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重点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下降30%,茶树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的示范(推广举办培训班5次,培训茶农100人次,各类认证c有机、绿色食品、GAP)46.67 hm2,节本增效1 500元/hm2。课题指标完成情况:2012―2015年组织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5期共332人次。绿色认证66.67 hm2。重点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下降76%,建立了一支茶园绿色卫士大队。茶园生物用药专柜1个。节本增效3 885元/hm2。

2 茶产业发展概况

2011―2015年茶产业发展概况见表1。

3 课题执行情况

3.1 课题实施的技术措施

缙云县三禾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主要病害有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赤星病等,主要害虫有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等。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橙瘿螨等害虫在当地发生普遍,且较严重;茶炭疽病在当地发生较普遍,发生程度较轻,少数较严重。缙云县三禾茶叶专业合作社重点推广实施灯光诱杀技术、色板诱杀技术、矿物源农药等技术的应用[1-2]。化学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农业部规定的禁用和准许使用农药名单,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3-4]。

3.2 课题取得的主要成效

3.2.1 建立了茶园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基地。建立茶园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基地,技术应用效果明显。建立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基地 1个,基地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面积6.33 hm2。

据统计,绿色防控示范基地茶园病虫害防治次数比常规防控区减少2次,其中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少5次,防治费用下降30.84%,节本增效达到9.8万元,经济生态效益明显(表3)。

3.2.2 集成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延伸了技术的应用面积。2012―2015年集成应用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153.33 hm2,达到520公顷次(表4)。

3.2.3 创新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方式,开展技术培训。一是茶园绿色卫士队伍的建立。2013年10月,在三溪乡成立了一支20人的“绿色茶园卫队”,每村建绿色卫士小组,形成全乡有卫队,村村有卫士。二是茶园用药专柜的建立。为从源头控制茶叶农残,设立1个茶园用药专柜,实行统一管理,对销售的农药进行严格把关,严禁高毒限用农药流入市场,以强化茶叶质量安全,全力确保茶企增效、茶农增收。三是统防统治作业队伍的建立。以建立和完善植保服务组织为抓手,深入发动,广泛宣传,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茶叶病虫统防统治工作。成立一支绿色茶园卫队,通过卫队为载体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四是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培训。2012―2015年期间邀请专家举行绿色防控技术培训5次,332人参加了培训

3.2.6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2012―2015年全乡推广应用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653.33公顷次,平均节本1 335元/hm2,平均增收2 550元/hm2,全乡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共节本增效达到248.08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生态效益:通过本项目实施,减少了大量农药,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天敌,如蜘蛛、瓢虫、草蛉等,通过试验表明:做好蜘蛛等天敌保护利用与药剂防治的协调,可以控制病虫害,保护天敌基数。减少用药次数2次,百蔸蜘蛛数量增加38头,增长35%。农药污染和残留大大减少,形成茶园生态的良性循环。

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可减轻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条件,为茶农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绿色防控茶园与常规茶园相比,可节省人工费用750元/hm2,在当前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节省用工,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4 参考文献

[1] 肖强.“五个一”的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方式[J].中国茶叶,2015(4):4-5.

[2] 郑庆伟.“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取得重要进展[J].农药市场信息,2015(27):51-52.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仿真软件;数控技术;教学应用与实践

0.引言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各大职业院校逐渐加大对数控加工专业的重视和关注。随着教育的改革,为了有效的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大多院校改变了教学手段和方法,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例如数控机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1]。同时,数控设备昂贵的经费和资金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大多院校将仿真软件引用到数控技术教学当中,有效的缓解了这些问题,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1.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1 弥补设备的不足,节约教学和设备资金

数控机床教学与实习需要投入极大的设备量,如果要确保每个学生有充足的实习时间,就需要成千上万的投入经费,但对于学校所能承受的财力来说,是难以实现的。如果需要建立一个50人实习的数控车床场地,每个实习岗位安排两名实习学生,就需要25台数控机床。如果每台数控机床以9万元计算,总共需要450万设备投资经费。如果使用仿真软件进行工种实习教学,就可以极大的降低设备投入的经费,不仅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还可以确保每个学生有充足的训练时间,促进实训效率的提高[2]。

1.2 结合理论学习,实现同步教学

数控技术教学和其他专业课程不同,由于数控课程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对实践能力非常注重。如果仅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仅能够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运用仿真软件进行课堂教学,通过演示教学,例如演示车刀和工件的运动现象,就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并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够加深认知,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渗透,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同步教学的目的,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经验,极大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教学中应用方式

2.1 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只停留在书本和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学难度和效果均不够理想。由于数控技术课程抽象、难理解、不易记忆、枯燥等因素使得学生厌学、畏惧困难。将仿真软件引入数控技术教学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和仿真软件组织数控操作情境,对数控技术进行模拟教学。在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的时候,可以运用仿真机床进行现场操作演示,根据数控机床的步骤,进行一步一步的演示,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放大、旋转等功能,将每一个操作环节放大到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清楚了解操作中的细节。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声音等效果,使得数控技术演示效果更加明显,从而更加容易让学生加深教学印象。在进行指令编程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演示数控加工所需的主要技术的时候,可以将夹具的操作流程演示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即形象又直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数控教学的兴趣[3]。在工艺基础教学方面,可以将夹具或机床的定义和功能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展示不同的加工工艺方式和不同的加工过程,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组织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程度。

2.2 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实践环节中的应用

在数控技术教学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数控仿真软件的运用能够发挥出较好的作用,学生可以利用仿真软件来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应根据教材的需求,建立相关的数控仿真机房,用来配合理论知识教学的试验训练,配合数控铣工的综合实训教学,另外一个需要配合数控车工的实训教学。使得课堂理论教学、机房仿真实验训练、数控实训操作生产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一系列的实训模拟培训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教学和仿真训练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可以将前两节课程用来理论知识教学,后两节用来进行实训教学[4]。这样一来,能够将现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并熟练运用到实践当中。在进行仿真实训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熟练仿真机房的实训,学生熟练操作手法和技能后,再将学生带入到数控机床操作生产的实训中,从而使得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操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生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并对操作手法进行验证,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从而将理论知识成功的转变为实践技能。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总结

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创建了一个良好的数控技术应用环境和实训平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成功的转变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模式。不仅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还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不断优化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不断改进在实验教学中的方式和策略,使得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功能和作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职能得出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李勇峰,陈洪涛.浅析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在数控教学和技能鉴定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0,23 (04):157-158.

[2]周慧丽,张伟志.浅谈数控机床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2(07):164-165.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580103数控技术专业 教学国家标准 实施 反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010-03

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数、招生数、毕业生数都已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方面一直没有国家统一的标准要求,这使得高等职业学校在实施专业教学中无标准可循,人才培养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新的形势下,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显得尤为迫切。为了加强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2年12月,关于印发部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2〕217号),试行了第一批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

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学习并参照执行,争取在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大幅度提升。教育部希望在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试行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逐步完善。依据2012年12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58010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本地实情,开展执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系列实践,对执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估,对实施各环节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汇总和分析研究,达到既为教育部对该标准的修订提供借鉴又切实提升专业教学基本建设水平,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 58010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内容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58010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共有以下十部分内容: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等。专业教学标准要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对接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化体系框架,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专业教学标准还推行基于企业工作岗位实际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强“教、学、做”一体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二 执行58010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系列实践

1.开展专业调研工作,找准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

从数控技术专业调研入手,准确把握本地区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选择行业内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流程相对完整的典型企业进行调查,通过信函调研、电话访谈、网络调查、文案调查、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召开专家访谈会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等调研方式,了解专业发展前景、服务领域、市场需求容量;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岗位能力、岗位发展等。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的调研区域以乐山、眉山两地市场为主,四川其余区域及省外为辅;调研范围涵盖区域内相关行业与企业、人才交流中心、主营公司或产品销售市场,省内同类专业院校、应往届毕业生等;调研对象包括行业专家、行业协会及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生产企业负责人、总工程师及部门主管,检测与认证机构相关人员;生产企业的研发人员、车间主任、技术人员、工段长、操作工;用人单位企业负责人、人事主管、运营管理人员等;全省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同行。通过专业调研工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找到最充分的依据。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数控专业在调研区域的就业职业领域为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管理、质量检验、产品营销等,工作岗位有普通机床操作、机械设备维修、机电设备营销、数控工艺员、数控编程员、车间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品质主管、营销主管等。

2.制定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依据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区数控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调研,制定乐山职业技术学院580103专业

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580103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如下:

3.制定专业课程标准,让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明确本课程与前导、后续的其他课程的关系,明确课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等教育目标,明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明确课程考核评价方案,明确教材选用、教学基本条件、专业教师要求、实训(实验)室设备配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实施建议。特别是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以项目化的方式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促使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4.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

在高职教育探索新的课程模式的过程中,融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脱颖而出,它不仅代表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更成为高职教育摆脱学科型课程束缚、推广与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最为广泛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但目前学生的动手技能欠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既然拥有知识不等于拥有技能,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而技能则是必须要训练的。那么,课堂教学环节就应该设计一系列与生产一线实际岗位相关联的工作项目和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训练和提高技能。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提高整体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在提高技能的同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达到最佳的职业教育效果。另外,项目应是与实际相连的,能将现在和未来的学习联系在一起的载体,项目来源于生产一线的岗位任务,经过教师的设计加工,使其能承载教学功能。各项目中要体现相应的课程内容、要体现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

以专业核心课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为例,项目的设计依据从单一项目到综合项目、体现能力递进,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思路,设计课内完成的项目(A类项目),也要设计让学生课外完成的B类项目,以培养其学

习的迁移能力。课程内容项目化设计如下:

项目名称 子项目名称 任务名称 结构特征 学时 项目类型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 阶梯轴类零件车削加工 传动轴工艺文件编制 外圆/台阶/端面 4 A类入门项目(课内实施)

传动轴数控程序编写 外圆/台阶/端面 4

传动轴数控车削加工 外圆/台阶/端面 4

曲面轴类零件车削加工 模具心轴数控车削加工 圆弧/外圆/台阶 4 A类主导项目(课内实施)

定位销数控车削加工 圆弧/外槽/外螺纹 4

手柄数控车削加工 圆弧/外槽/外螺纹/台阶 4

螺纹轴数控车削加工 圆弧/外槽/外螺纹/锥度 4

堵头数控车削加工 圆弧/外槽/外螺纹/中心孔 4

轴套类零件车削加工 圆头轴套数控车削加工 孔/锥度/台阶/外螺纹/外槽 4

球头套数控车削加工 孔/圆弧/内螺纹/内槽 4

带轮与手柄配合件数控车削加工 孔/锥度/圆弧/内螺纹/内槽/外螺纹/外槽 4 A类综合项目(课内实施)

典型零件数控

铣削加工 平面凸廓类零件铣削加工 凸模数控铣削加工 平面/侧面 4 A类主导项目(课内实施)

平面型腔类零件铣削加工 凹模数控铣削加工 轮廓/型腔 4

孔盘类零件铣削加工 凸块数控铣削加工 孔/平面/侧面 4

上模座板数控铣削加工 孔/轮廓/型腔 4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中心加工 板类零件加工中心加工 凸模固定板数控加工中心加工 孔/轮廓/型腔/平面/侧面 B类项目(课外实施)

合计 60

5.对专业核心课程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及考核验收

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步骤是遵照先设计后实施的指导思想,教师首先对课程进行项目化的整体设计,然后对课程进行项目化的教学单元设计,在准备好充分的素材以及各方面的教学条件成熟时,才可以实施项目化的课程教学。

对实施项目化教学课程的考核验收包含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评价、教师项目化课程教学素材检查、项目化课程教学质量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项目化教学课程的实施总结汇报及答辩等几个环节。

6.专业教学保障研究

根据项目化课程设计以及实施过程的反馈,对现有专业师资、设备、教材、学生配合、管理支持等专业教学保障条

件进行研究,通过完善、改进,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学基本建设水平,促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更大的提升。

三 对执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估

为更好地服务于学院的招生、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环节的工作,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全面开展学生就业社会评价反馈调研工作,业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就业反馈工作体系。数控专业建立就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数控专业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就业课程开展情况、学生工作实践情况、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毕业生求职案例、突出问题的重点分析等汇总而成的分析报告,为人才培养的创新调整提供依据。

第三方评价体系对于数控专业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第三方评价还保证了“就业教育”“就业服务与管理”与“人才培养”进行有效沟通与衔接,形成源头抓起、终端反馈的回路,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

1.采集在校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反馈

期末,用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的方式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其中,对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评价,要通过《教学质量学生问卷调查表》和学生写的项目完成总结,来分析学生的能力提升情况。

2.采集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

通过《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质量调查表》以及实习手册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写的实习鉴定,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本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的总体评价,从而明确专业教学需改善的地方。

3.引进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机构的评估

麦可思是专业的得到政府、学术界、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认可的,具有良好公信力的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对学院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有助于我们了解数控技术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基本去向、就业数量、就业质量;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母校的满意度;毕业半年后基本工作能力和核心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度;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有效性评价,学业成绩对就业的影响,毕业生对教学改进的反馈等来自社会的信息反馈,客观、全面地评价实施效果。

四 对实施各环节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汇总和分析、研究

收集实施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各环节反馈信息,对反馈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开展分析、研究,建议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可以在以下方面逐步完善:(1)就业面向:增加“数控设备管理(调试、维护、维修)”;(2)知识要求:增加“材料热处理知识”;(3)技能要求:增加“能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外文书刊、资料”;(4)素质要求:增加“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意识、职业道德”;(5)选修课程:增加“数控线切割加工技术及应用、数控宏程序编程、模具设计与制造、液压与气动、现代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营销、生产管理”等;(6)教材:增加“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五 结束语

对580103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的实施研究,有利于收集、反馈实施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达到让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国家标准逐步完善的目的,为教育部对该标准的修订提供借鉴,也能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教学的基本建设水平,切实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马雪峰.数控编程实用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刘育锋、尹存涛主编.部分国家职教教学内容改革新动向及对我国职教课程改革新启示[J].职教论坛,2008(2)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结合数控技术课程内容,确定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目标,分析了数控技术课程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及教学方法,介绍了实验考核方式。

关键词:数控技术课程 实验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数控机床作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数控机床中综合运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精密机械等多学科知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知识应用的综合体现。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就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

1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数控技术课程内容[1,2]通常以数控机床为中心进行展开。数控机床作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总体包含机械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两大部分,即分别为被控对象和控制系统两部分。按照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又可以分为输入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执行系统和检测系统等五大部分。数控技术课程内容按照程序编制、插补算法与CNC系统、驱动放大电路、伺服电机、检测装置等部分进行设置即采用了这一分类方法。

从数控技术课程内容的规划中可以明确,数控技术实验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对数控机床控制思想的总体认识、对数控机床操作的实践技能培养和对数控技术原理的基本认识,从而通过实践教学实现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深化理解。

2 根据实验条件,确定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目前的数控技术实验教学中大多只注重数控编程部分的实践,而数控技术作为一门专业方向课程,可以供学生选择的方向除了数控加工技术外还应包含数字控制技术。因此,实验内容的选择不应只局限于编程,还应注重于机床的数字控制原理,该部分内容几乎涉及到除数控编程外的所有数控技术课堂教学内容。

我校数控实验室现有数控车床、数控仿形铣床、立式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数控雕刻机、宇龙仿真软件及机电一体化实验台等设备,设备虽然不同,但都属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相同的控制思想。因此,在数控编程课堂教学内容开始前,进行的数控机床基本操作实验中,首先通过各个机床的加工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对机床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思想、操作方法进行初步认识,加深对数控机床原理的理解。然后,以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为重点,通过对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让学生熟悉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最后,通过简单实例,从零件图、程序组成结构、程序输入、调用、材料装夹、对刀、模拟、加工,介绍数控编程加工的总体实现过程。

在数控编程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数控机床编程加工实验中,由教师给定题目或学生自拟的方式,根据零件图纸,学生通过仿真软件编制程序,最后经教师审核后在机床上加工。

在课堂教学后期进行的数控机床控制原理实验中,首先通过机电一体化实验台,演示对数控机床工作台的控制,介绍机床控制系统中的PLC、继电器、接触器、环形分配器、驱动器等关键部件,然后,通过结合机床操作面板、控制程序让学生观察电气控制柜和数控系统软件界面中的PLC输入输出信号的变化,让学生理解数控机床中信息的传递与驱动、反馈控制原理。

3 做好实验准备,提高实验效率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技术含量、高精度、高性能的设备,设备造价比较高,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验设备少,学生人数多,要使学生在短时间的实验教学课时限制下尽可能多的理解和掌握数控机床编程及其技术原理的众多知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极为重要。开学后,实验教师应与理论课教师充分沟通,协调一致,制定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教学计划;实验课程开始前,实验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理论课程进展情况,从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实验教学方案,并事先准备好刀具、材料、程序,并试运行,防止因疏忽造成实验过程中的时间浪费。数控技术涉及理论广泛,学生的疑问也较多,因此,实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充分理解实验中涉及到的理论原理,明确实验过程,从而使整个实验过程系统化,并能及时准确、简洁明了的解答学生的提问,从而提高实验效率。

4 注重知识应用,提升综合素质

单一的数控机床编程操作实验,简单的通过加工演示、简单实例,很难达到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开发综合类的实验项目。如:利用加工中心,设置刀具长度补偿和半径补偿,采用多种刀具完成零件的钻孔、平面轮廓铣削加工、圆及圆弧等的加工;利用数控车床多刀加工,完成回转零件的内外圆柱面、端面、切槽、螺纹的加工;通过对操作面板的操作,观察数控系统PLC状态图的变化,结合电气控制柜中的继电器、接触器的动作,绘制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图;通过机电一体化实验台,编制PLC梯形图,实现对机床工作台的运动控制;采用自动编程软件,完成零件的自动编程。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根据实验室条件,结合自身兴趣和方向、科研经验,自主设计实验内容,或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共同设计新的实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目的。

5 完善实验考核方式

数控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方向课,相比于大多数课程,实践应用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应加大实验内容所占比重。考核形式采用基本理论、软件仿真、基本操作、综合实践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基本理论涉及机床结构、控制原理、程序代码等;软件仿真涉及材料、刀具、工艺及程序等;基本操作包括图纸、编程、对刀、加工等实践操作;综合实践由教师拟定综合实例,由学生选题或自主选择工程科研实际问题,拟定加工工艺完成操作加工。

6 结语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实现知识的应用,进而实现对知识的综合和创新思维的产生。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是学生通过实践理解和深化认识数控技术理论的关键,同时也是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数控技术实验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理论与实践能力,从而确保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第5篇

南通理工学院是一所刚从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现阶段,机会与挑战并存。我校致力于建立一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目前还处在一个过渡期。如何真正实现从专科型向应用技术型本科的转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我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我校自2014年升格为本科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本专科在教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作为一名数控教师,希望通过分析本专科数控技术定位上的差异并提出教学对策,探讨如何实现数控技术在教学上的转变,这对我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制造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甚至是国家的战略地位,而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国家装备制造企业是数控机床应用大户,这些企业近年来效益较好,业务较多,需要大量的数控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数控加工工艺、编程的能力,还要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同时能够掌握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相关知识。我校地处长三角,周边模具制造业相当发达,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数控人才在模具制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方面人才在长三角依然非常缺乏[2]。所以,当前市场对数控专业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依然比较大。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应该以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专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培养高技术人才。

1数控技术在专科与应用技术型本科定位上的差异

1.1功能定位不同

专科教育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掌握实际的工作技能,学习相对简单的操作技术,并在未来从事不需要高技术含量和系统化知识的技能、操作型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性;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不仅仅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更重视学术理论的传授。本科教育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并在未来从事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性的工作。这两者的定位不仅仅是职业和学术的不同,还要根据为岗位层级和社会不同的职业类型对人才的能力特征需求的差别来决定。

1.2学生层次不同

作为专科教育,大多数专科生基础比较薄弱,甚至一部分学生是注册入学的,在大学入学总分上大大低于本科生。有很多专科学生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容易自暴自弃,存在只需要混个文凭的想法,从而排斥学习。同时,因为基础差,所以比较难以听懂老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另外听不懂,反过来又加重了学生的自卑心理;与此同时,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相反,本科生在入学时基础较扎实、学习的主动性强,他们具备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

1.3数控技术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差异

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蓝领层、灰领层和金领层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的标准与要求也都有所差异。目前,“蓝领层”主要是培养操作各种类型的数控系统人才;“灰领层”人才要掌握蓝领层的技术外,还要能够掌握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金领层”人才要会操作机床还要掌握编程技术,且要掌握机电一体化维修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数控实验台反复装拆、调试,让学生分析、排除故障[3]。随着高职院校对数控技术人员培养力度的增大,基本达到蓝领层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领层出现了越来越大的人才缺口。与高职数控专业相比,应用型本科数控技术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则更加侧重于金领层次的人才培养。这就要求数控技术人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学生理论知识广、实践能力强。

2教学思考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通过教学对象的转变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对于数控教师来说,是个紧迫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也是我们从高职高专类院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变的关键。

2.1优选教材,落实本科数控教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教学工具———教材,我们知道教材再好,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发现教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教材的观点是否与时俱进,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是否适合我校学生,如何不合适,我们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来解决。对于我校来说也可以尝试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编写教材,这样避免了学生因教材的难度及要求的提高而无所适从,也更能顺应社会发展,使掌握更新更全面的知识。渐渐走出专科型教学的模式,适应应用技术型本科要求,从而在教材上实现数控技术教学由专科型向本科型的转变。

2.2教学模式的转变

我校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强化“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必须加强日常教学规范,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备好课,强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教师教学潜力,课后做好辅导答疑等工作。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以运用中小型数控设备操作和仿真软件练习来巩固、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还要有必要的实验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这样做改善了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专科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教师也可以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学生学练结合,融会贯通,能够很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从而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因为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总的来说这样有两点好处:一是突破了传统数控实验室建设思路,学生熟练掌握数控技术,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实验室的建设主要以实训设备为主,建成后应用性强,培养效果好,适用于应用技术型本科的数控专业建设。

2.3教师自身要求的改变

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评定:一是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二是对各知识点讲解得透彻程度。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我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应的专门训练。但是对于我校数控教师,大都担任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对数控技术理论和教学理论了解甚少,没有时间钻研,导致教员自身没有与时俱进,教学效果肯定会受影响。同时,教师原来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专科层次,教学要求也相对低些,现在,对象是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提高了,以往的教师队伍更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思考应对策略。作为本科院校的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每学期的教学任务已经是基本要求了,我们应该具有全面而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1]。

2.4“双师型”是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关键因素

对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高校教师,特别是数控技术方面的教师,单纯的理论知识不足以满足应用技术型本科的定位,掌握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已是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双重素质,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是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人才。只有我们自身素质提高了,成为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学生,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满足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定位[5]。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控技术教师队伍的现状是:理论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数控加工与编程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也缺乏数控机床实际操作能力;实训教师操作技能过硬,但是不了解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作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在科研及生产中学习锻炼,把自己锻炼成“双师型”教师。同时,作为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应对教师拟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和计划,安排一些教师到教育部定点培训基地参加培训,从而提高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技能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了提升数控技术专业,我们应该走“产、学、研”并举的道路,产业、学校、科研结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各部门组建核心科研团队,积极投身到科研中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学习,将知识应用到生产和科研上来。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