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研究生培养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对计算机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在硕士研究生人数和新的硕士点数都在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仅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就达到了310余个,不少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生年招生量都在百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并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引起了社会的全面关注。

对目前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影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①许多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仍处在初级阶段,在教育理念、模式、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若干有待优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②按照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课程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教材建设的矛盾更加突出。许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缺乏教材,而且不少教材处在“知识结构老化,更新缓慢”的状态,已成为制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建设新教材,使之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国外的优秀教材及时引进、消化、吸收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③国内既有研究生培养历史长、基础雄厚的学科点,也有刚刚发展起来,基础较弱的学科点,种种原因使得前者优势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表现在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不能协作与共享,不利于把具有相同学术背景的人们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强有利的教师共同体,广泛深入地进行教学方面的合作。

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讨论如何在各式各样的教育中,提炼出一个公共的基本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给各个培养单位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开展培养工作提供恰当的参考,使之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培养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同时,依照此体系进行教材建设,为促进培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更多的支持。

为了使之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在促进资源的共享上也作了相应的探索。研究成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建设”获得了2006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 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与本科教育相比,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更强的多样性。如何在鼓励各个学科点突出自己特色的同时,更好的满足学科及其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分析认为,有必要科学地构建一套完整、规范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紧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对相应的培养提出适当的要求。这对本学科目前存在的各个学科点差异比较大的现状尤为重要。该培养体系应该包括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和导师队伍、管理体制、外部环境以及评价体系等。

教材是基本教学内容载体,好的教材号可以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相应的参考。所以,教材不仅为教学提供基本依据,而且还会推动研究生培养的全面改革。所以,要在建立的规范的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组织一整套充分体现高水平研究生教育要求的、规范化、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通过规范的培养体系的构建、推广活动和教材的组织等,实现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协作与共享。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组织国内一些高校的、具有影响力的计算机教育专家组成研究组和编委会,并组织国内外教育界和产业界在教学和科研一线长期工作的专家进行了系统的研讨活动。通过调查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现状和需求,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和本学科自身的发展、结构及特点,系统地总结国内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共识,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然后依据此指导意见,进行教材建设,并在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的构建和教材建设中建设跨地区、跨学校的团队教学协同开发平台,有效地支持教学资源建设的协作与共享。

三、具体实施

依据上述思路,2002年10月,清华大学出版社与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聘请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高校的计算机教育专家组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研究组”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编委会。通过努力,形成并出版了专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它一出版便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书共分为10章:

第1章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简单地介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

第2章讨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描述、学科的基本任务分析、学科的特点、学科的形态(过程)与人才定位与培养、学科方法论的12个基本概念、抽象第一的基本教育原理;

第3章具体讨论培养定位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的层次、人才的类型、不同来源学生问题、课程与研究问题等;

第4章讨论培养模式,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导师、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

第5章将分别按照学科构成和知识领域划分讨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结构,同时提出了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生源的补课要求、研究生教育期间的跨专业选修有关课程的要求;

第6章全面讨论本学科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问题,包括听说读写能力、4大基本学科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工程能力以及其他能力;

第7章介绍了培养方案的制定、调整和描述,给出了培养方案应该包含的9个方面的内容;

第8章论述课程体系,从整体上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分成公共课、一级学科(学位)课程、二级学科(学位)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同时给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方案作为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举例;

第9章给出了22门课程的描述,包括这些课程的课程名称、基本描述(课程要求与目的)、主要内容,它们有的是学位课、有的是选修课;

第10章讨论优秀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包括品牌意识与品牌人才培养、优势学科的中心及带头作用、激励机制的建立、广泛的交流,以及通过规范管理提高培养水平等问题。

其中不少内容参考了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些基础雄厚的学校的培养方案,请一些专家帮助撰写了一些典型课程的课程大纲。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指导,全国已有许多高校根据其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了研究生教育环节、促进了培养体系的规范化,提高了教育水平。相应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版发行。它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培养定位、培养模式、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描述、教学方法、基本课程描述、课程设置与要求示例、优秀研究生培养、教材建设、导师作用以及实践教学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是目前国内理工学科中唯一的一本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论著。

(2)提炼了硕士研究生系列课程体系和新的教学大纲。规划了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出了集中覆盖核心内容的22门重要课程及其相应的教学大纲。该课程体系体现了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特别地在体系结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与本科计算机教育有良好的衔接。

(3) 设计了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该部分内容已经确立为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研究项目),强调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充分考虑了本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将实践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强调理性思维应与实践教学相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实现学科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教材的建设中,对应每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系统地从各个层次上完成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

(4) 组织出版一套全面实施研究成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这套教材的作者在全世界范围征集,并请国内外著名计算机专家审阅、检查,形成国际性的合作教材,突出了求新与求实的风格,反映了所属领域系统的理论和新进展,做到了学科先进性和教学适用性的统一。这套教材以自主版权的中、英文教材为主,既有在国内教学和科研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写的中文版教材,又有在国外著名大学工作的教授撰写的英文版教材,还引进一些世界著名高校的最新教材。

在表现形式上,以文字教材为主,同时配合适量的多媒体教材,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实验指导书、多媒体课件等。

(5)为支持教学资源的协作共建与共享,提供了跨地区、跨学校的团队教学协同开发平台。除在网上长期提供教育平台服务外,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教师培训中心也为系列课程的广泛交流推广发挥很好的作用。

四、 实施效果

研究组成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实践、交流和推广应用活动,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并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进一步推动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目前,已有数许多院校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有效地促进了各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性。经过2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其中的教育思想已逐渐被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结果表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为实施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教学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指导。

计算机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业建设;师范教育;专业特色;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约有340所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师范生,其中师范院校96所[1],培养本科师范生的各高校中,80%以上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简称计算机师范专业。计算机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计算机技术教育师资、为中小学培养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同时,也为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管理和应用培养人才。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遇到一系列问题,包括社会需求变化带来的学生就业难问题,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专业特色不突出的问题,作为师范专业但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研究等问题。

从2005年起,辽宁师范大学围绕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于2007年获批第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被确立为2009~2011年度学校教学改革重点支持项目。

1问题

1.1毕业生就业问题

目前的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计算机师范专业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国内的计算机师范专业多建立于二十世纪八十代,目标是培养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程和计算机公共教育课程的师资,也培养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经过十几年的人才积累,多数学校需要的师资已经饱和。

(2)部分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充实到各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师资中,对本科师范生的就业有一定冲击。

(3) 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很快,培养的毕业生也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缩窄了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就业面。在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新进行专业定位和专业调整。

1.2计算机专业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近四年的毕业生去向统计显示,每年约有40%的计算机师范学生进入IT企业。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面向教育领域,还要面向企业的软件开发和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所以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满足师范教育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但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师范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认真协调。

作为师范专业,重视基础教育,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而作为面向应用的工科专业,更多的要求是新知识、新技术,重点是新技术在某一领域内的应用。师范专业教育的广泛适应性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有些方面并不完全一致。毕业生进入企业时,事实上存在着高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甚至需要学生进入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进行“大学后教育”,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2]。

1.3师范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目前的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突出信息技术在师范教育中的作用,也就是没有突出师范教育中的计算机应用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需要加强。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在线视频教学等,在教学中还需要进行教学资源及素材库建设,包括音视频资料搜集、录制、剪辑和加工等技能。在很多院校中,作为计算机师范特色的多媒体信息处理类课程体系不完整。

(2) 计算机师范专业必须培养网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能力,从而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师范专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内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新课程理念的研究和探索不够深入。

(3) 教育科研能力不足。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教育研究论文写作和整理,目前学生很多都在网上搜集素材完成论文外,缺乏独立的观点,写作不规范。

2对策

针对计算机师范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科学分析,认真解决。社会对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的要求为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计算机教育能力。根据该要求,计算机师范专业建设发展的核心是加强计算机专业素质教育,在学生有良好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基础上,提高从师素质,加强师范性教育。计算机师范专业建设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建设,二是师范特色建设。如果解决好自身的专业建设问题,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只要培养的是优秀人才,学生个人竞争力增强,专业竞争力增强,就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2.1加强专业特色建设

专业特色与地域、学校类型和学生层次有关。大连高新技术园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基地之一,2009年计算机类人才存量6万。按高新园区发展规划,到2015年,人才存量应达到20万,即每年有超过2万人的人才需求。从服务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出发,将软件外包企业人才需求作为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之一;再考虑省属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定位在培养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师范专业修读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师范类课程、面向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课程、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等内容,学生课程负担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按专业方向分流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按“培养规格分类”的一种操作方式[3]。通过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实现了厚专业基础、重方向应用,保证了师范专业分类(方向)培养的实现。

计算机师范专业分方向培养的课程模块如表1所示[4]。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下面是分方向培养的做法。

(1) 对于部分有宽基础要求的学生,可以跨方向选课。例如,如果学生选的是Web编程方向,但对计算机控制技术或嵌入式系统课程感兴趣,可以打破专业方向,跨专业选课。如果存在上课时间冲突的情况,学生也可以跨年级选课。

(2) 所有的专业方向课程形成课程群,教师形成教学团队,该团队直接承担对外(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实训项目。

(3) 师范类课程中的技能训练课程如书写规范汉字、教育法规、普通话等采用讲座或以考代练的形式完成。

(4) 实施按专业方向设置选修课后,加大专业基础课课时比重。例如,C语言和C语言实验课,教学计划安排到110学时,数据结构和实验安排到96学时,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

2.2加强新形势下的师范性建设

在良好的专业教育基础上,进行具有信息技术特色的师范教育,中心是做好师范教育的转向,即从培养教师转向培养优秀教师,解决社会急需的优秀教师需求。在经过调研的专业课程体系下,进行师范类特色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优秀教师的基础。我们的师范特色,定位在服务于辽宁地方教育,培养优秀的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专业基础课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面向市场的知识体系为核心,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应用技术进行教学。

(2) 师范教育系列课程单独设置师范教育模块,主要在第七学期进行,重点进行从师素质、从师技能训练。

(3) 具有信息技术教育特色的师范类课程认真规划,除了开设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多元智能的教与学外,补充开设部分实训课程:图书光盘制作、电子学档应用、网络课程与教学、远程教学平台维护。即计算机师范专业师范类课程的设置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系统课程,辅之以教师教育特色突出的师范类课程。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专业建设的关键。计算机师范专业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质是计算机工程或应用层次的问题,但高校教学客观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问题。相对而言,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计算机师范应用研究、实训方面的优秀教师缺乏。如何采取激励机制,引导优秀的教师进入本科生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建立了由高职称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部分研究生共同组成的指导本科生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进入实验室完成师范实训项目、企业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由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工作的团队提高了专业方向课程、课程实训和专业实训的项目质量。

(2) 研究生参加到教学团队的实训项目中,增强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拓宽了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3) 本科生在团队的实训中和研究生合作、和高水平的教师接触,有利于提高其科研水平,为其考研深造选择更好的专业方向提供条件。

教学团队运作实施的细则、规范已经完成,良好的教学团队更有利于专业、学院和学校的发展。以团队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企业两类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习、设计和实践能力锻炼的要求,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3效果

我们以面向学校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核心,改进计算机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取得预期效果。

(1) 适合于学校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从2007级学生开始实施,通过广泛征求用人学校意见、对企业走访调研、对在校学生问卷等方式,方案得到用人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2) 建设完成教育软件开发方向、Web编程方向、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方向3个实训实验室,服务于学校和企业。其中的Web编程方向实验室与大连华信计算机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华信出勤・预算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已于2008年10月份结题,该项目合作方式是:企业提供项目――企业全程跟踪――学院教学团队全程指导。该项目被大连媒体《半岛晨报》跟踪报到并推广,Web编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3) 作为师资建设的成果,我们建立了3个进入实训实验室的教学团队,分别是教育软件开发团队、网络Web编程团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团队,形成了良好的团队运作和管理机制。我们安排了教学团队教师到北京全美测评软件(ATA)公司、大连东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学习,带回的新技术、新需求、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应用于本科教学。

4结语

计算机师范专业面向学校和企业的双重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但由于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有限,面向学校教育和面向企业开发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全一致。专业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课程体系能兼顾学校和企业,这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问题。目前,我们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一系列的方案、措施和规范,并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永刚. 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加强师范类特色专业建设:在第一批高等学校师范类特色专业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R]. 桂林:2008.

[2]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交流材料[R]. 桂林:2008.

[3]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 北京:2005.

[4] 蒋宗礼. 瞄准定位,科学施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

Study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Mode in Computer Normal Major

LIU De-shan, LIU Xiao-dan

(College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81, China)

计算机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63―04

引言

南国农教授曾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教育技术学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本科专业224个,硕士点83个,博士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是选拔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门槛,考试内容对人才的选拔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早在2006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初试从2007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需要按照教育学的招生考试方案,但是教育技术学具有不同与教育学的学科特色,因此在招生考试科目方案设置上,出现了分歧。[1]部分高校改变此前的自主命题方式,采用了教育部统一命题的教育学综合考卷,学科门类为教育学(代码04),另外一部分高校仍然沿用自主命题方案,按理学(代码07)招生。从2007年至2009年,这种新的考试方案已经实施了三年,那么这两种方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育学综合的考试方案是否适应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选拔的需要,这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1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变化情况

通过调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部主管)公布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对2007―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007年全国内地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单位共有85个(同一个学校不同院系的硕士点按不同单位计),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招生单位有40个,占总数的47.06%,自主命题的有45个,占总数的52.94%。2008年招生单位是84个,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6个,占总数的42.86%,自主命题的有48个,占总数的57.14%。2009年招生单位数量与2008年相同,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4个,占总数的40.48%,自主命题的单位有50个,占总数的59.52%,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与自主命题单位数量之比约为3:5。整体趋势如图1显示,从2007年到2009年,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减少,而自主命题单位的数量则在增加。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学综合考试方案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应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2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笔者统计了西北地区七所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高校2007-2009年的招生情况。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是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从招生结果来看,如表2所示,2007-2009年间,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实际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没有满足招生计划,个别学校只能通过调剂争取一部分生源,有的学校实际招生人数甚至为零。而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这三年间实际招生人数较为理想,有些学校甚至爆满,单从数据上看,实行自主命题的学校实际招生结果比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学校普遍要好,这与招生考试科目设置方案改革前各高校基本都能招满计划,录取余地相对较大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诚然,招生数量受学校知名度、学科实力、导师团队能力、地理位置、就业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招生考试科目是筛选优秀学生的过滤器,也是影响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这两种考试方案产生的不同招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科目。

二 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的原因分析

1 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轨

教育技术学虽然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它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员会第五次工作会议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的前期研究工作,确定了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八门主干课程,即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基础、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同时允许根据专业特色适当调整本科培养方案。[3]而教育学综合所考察的四个主要内容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技术学本科主干课程差异明显,其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仅在一些师范院校作为公共课开设,而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这两方面内容一般不是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课程内容,教育学综合中基本没有体现教育技术本科的主干课程,与本科教学严重脱轨。

2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不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

由于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节,导致考生备考时,基本放弃了教育技术本科主干课程的学习,为了取得成功,从大三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教育学知识,这无疑是削弱了考生对本科知识的重视程度,也加大考生的应试难度。[4]而通过初试的考生,也无法从成绩上体现对教育技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用说反映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了。因此,许多考生放弃考教育学综合,选择自主命题的硕士点报考,使生源在院校间出现了不均衡,还有一部分学生因无法适应教育学综合内容,直接放弃了教育技术专业的深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对本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十分不利。

3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制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通过对西北地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网络访谈,发现有一大部分该专业的研究生来源于教育学或者其他社会科学专业,这一大部分考生基本上是应试型,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更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一点技术背景,而这些研究生所在学校的培养方案偏向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也基本是以计算机类为主的理工类课程,从本科到研究生,跨专业学习,知识结构差异明显,思维习惯并不一致,出现了不能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现象,部分学生,一直存在学习困难,无力完成导师分配的科研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显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不仅要体现考生对本专业本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也要体现从事该专业研究的基本能力,因此科目的选择十分重要,关系到研究生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从以上三个原因,可以看出使用教育学综合考卷难以选拔教育技术学优秀人才,迫切需要新的考试科目设置方案。

三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选择方案

笔者对2007-2009年全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统计分析,参考AECT94定义中提出的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把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分为教育技术学本体理论研究,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教学应用,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艺术,教育信息管理与评价四个大方向,[5]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研究方向。然后对自主命题的学校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四大方向的具有一些公共的考试科目,笔者对自主命题学校所有招生方向和考试科目进行统计了解的基础上,依据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原则,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的两种考试方案,即:教育技术学统考或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两种方案。

1教育技术学统考方案

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客观性,顺应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趋势,笔者认为部分交叉学科应该突破二级学科按照所属一级学科统考的试行模式,体现两个交叉学科的学科特点,采用部分交叉学科统一命题方式选拔人才。教育技术学可以按照本科主干课程设置统一考试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网络教育应用、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这六门初试必考科目,自主考察的科目可以结合研究方向放入复试环节。这种统一命题方案使该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更具专业性,同时也能兼顾到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使通过教育技术学统考选的优秀人才更符合硕士研究生的能力要求。

2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

笔者将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归纳为四大类,依据现有自主命题单位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设置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如图2所示,矩形框内的科目为必选科目,椭圆形内的科目为可选科目,招生学校可根据自己具体招生方向灵活选择初试科目。

其中教育技术本体理论研究方向,其必考科目包括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而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论则作为可选;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化教学应用方向,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机应用基础,web及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教育应用和数学为必考科目,而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和教育传播学则为可选科目;教育信息化管理与评价方向来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必选科目,而教育传播,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则为可选;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技术方向,电视编导,影视音乐制作和多媒体技术基础则为必考科目,而普通物理学,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三维建模三门则可作为选考科目;其它方向,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

小结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教育技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6],因此,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方案不仅要体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色,更应服务于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为教育技术专业选拔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媛等.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的结构性缺陷及对策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汤苗苗,王琴,王良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10-12.

[3] 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谈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0.

[4] 张琪,陈琳.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断层扫描[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65-68.

计算机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全日制专业学位;课程体系设置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我国自1990年设置研究生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之前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主要是以非全日制形式攻读的在职人员。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教育部下达《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至此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该通知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政策保障的同时也为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提供了新的机遇。计算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能否满足企业的职业需求。由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年来才开始实行,所以其课程体系设置仍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区别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以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为专硕,学术型研究生简称为学硕。

专硕与学硕是我国教育的两个方面。前者注重实践与应用,其目的是培养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后者强调理论与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二、当前国内计算机专硕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国内计算机专硕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照搬学术教学模式。目前绝大多数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学院老师对我国全日制专硕教育还存在不满意的地方。在部分高校老师和学生看来,计算机全日制专业硕士课程体系设置只是“穿新鞋走老路”,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缺乏专硕培养经验,仍然以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两者的课程体系设置大致相同,而达不到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要求。

在学生看来,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认为有些高校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是一样的导师,选修课程基本上也是一样,两者几乎没有差别,虽然专硕开设了比较注重实践的课程,但仍由学校老师负责讲授。

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主要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专业型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主要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其培养模式的不同,如若两者上课方式及师资并无太大差异,势必会影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2.教学模式单一。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授课形式主要是传统的课堂授课。这种教育方式使得老师成为传授知识的主动者,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大大削弱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老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思维跟着老师转动,课堂上缺少互动的环节,老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所讲内容,只能通过最后的考试成绩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3.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学位课的使命,是硕士生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必修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而选修课则突出了课程的选择性,它将“适应学生的需求”摆选修课内容设置的首要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与个性化发展为中心。选修课的设置要基于学生未来不同发展方向的实际需要,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最终目的。

在我国大多数计算机专硕课程体系中,学位课和必修课在全部课程中占据了80%以上的比例。在学位课和必修课中,有些课程与学生本人研究方向不大。在学生获得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学生未来发展相关的课程少之又少。这说明选修课所占比例少,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实践课程少,实践基地不足。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标准,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主线,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虽然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但是,相比于不断扩大大的招生规模,这些实践基地数量己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

5.新兴学科少。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的实力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北美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新兴学科的研究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国内计算机专硕在课程设置上滞后于计算机学科中新领域的发展。与北美大学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相比,对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国内大学都设置得比较完善,而相对一些较新的课程,国内大学开设的就少一些,这在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国内与北美的大学之间的差距。

(二)对策分析

1.实行专硕课程体系改革。由于专硕某些课程与学术型合堂开课,导致专业学位课程与学术型课程在课堂要求、教学内容等方面雷同,无法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点,所以在某些应用性课程上,专硕课程需单独开课。尤其需要增加实践课程,应鼓励相关学院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

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这几个模块。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学位课这里不做分析,其中学校核心课程要每学期都开设,并要求学生必修。在选修课方面,应该逐年增加选修课比例,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促使学生选修课程与其培养方向一致。

2.积极拓展非课堂教学环节。非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达国家的非课堂授课比例远比我国高出很多。这说明非课堂授课方式已经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应通过加强非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并且具有灵活多样,内容丰富,不断更新,要求严格,注重效果等特点。在课堂实施上,应逐渐增加讲座与研讨,阅读与研究等非课堂比例。某些发达国家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研讨课教学,并且研讨课比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增强启发性,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创造了机会。通过加强研讨课教学,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做法同样也值得我们借鉴。

3.逐年增加选修课比例。在计算机专硕培养方法上,发达国家远比我国有经验,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来思考我国计算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高校计算机课程中,选修课占总课程的50%以上,学分构成中选修课比例也较高。这样一来,学生不必按某一固定模式塑造自己,在学业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与主动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我国计算机课程设置应向选修化方向发展,高校应普遍开设灵活、广泛的选修课,并应逐步增加选修课比重。如此多的选修课为研究生充分提供了自主性研究空间。研究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志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其他有利条件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发展所长。导师可以根据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育人的质量。

4.增设实践性课程,大力建设实践基地。我们认为应该大力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门课程都要尽可能布置大的project,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另外,国外的考试是比较灵活的,而把实际动手等内容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通过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着重建立校企互惠双赢机制、解决研究生在专业实践基地中的管理、安全、生活保障等问题,解除企业接纳学生实践的后顾之忧。同时鼓励相关学院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

5.适当开设新兴学科。国内多数大学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覆盖专业面相对来说还不够宽,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北美大学开设的“不精确信息推理与决策”、“计算机图形的几何表示”,虽然与这两方面相关的研究国内也在开展,但将它们单独设课的学校还不多。

国内大学有必要开设一些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的课程,设置一些计算机技术新成就的课程,可以大大丰富学生关于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激发其科研兴趣,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敏感性。

三、结束语

计算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培养模式的完善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各高校有必要根据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结合毕业生在IT企业工作的情况加以总结,不断探索其教育规律,以IT企业的需要为导向,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科学设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IT企业的发展输送大量的高级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常宝英.关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7):7639-7640

[2]徐巍华.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87-314

[3]乔益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J].科技信息,2010(13):157

[4]俞继仙,苏玉亮,肖立山.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石油教育,2011(6):62-64

计算机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 综合能力 体系结构

一、研究的意义:

数据结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形成于70年代中后期。而它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国外从1968年开始设立。《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数据结构》的研究不仅涉及计算机硬件(特别是编码理论、存储装置和存取方法等)的研究范围,而且和计算机软件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编译程序还是操作系统,都涉及到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分配问题。在研究信息检索时也必须考虑如何组织数据,以使查找和存取数据更为方便。可以认为《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图1表明了《数据结构》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中所处的地位。

从2009年开始,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专业课由以往的各高校自主命题改为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涵《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门课程的内容。《数据结构》部分在前三年的考试中分值均为30%,所占比重较大(平均应为25%)。

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课(英语、数学、政治)实行全国统考已有多年的历史,针对研究生入学统考的公共课辅导班在全国各地有很多,每年都有新的考研资料推出。但专业课统考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鲜事物,理工科电类专业中目前只有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实行全国统考。专业课实行统考以来,我校报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公共课成绩合格,只因计算机专业课成绩不合格而导致考研失败,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

面对《数据结构》课程改为研究生入学统考的新形势,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效果在统考中得到检验,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更高层次继续深造。

综上所述,对《数据结构》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现状分析:

《数据结构》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课程建设在国内各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中受到高度重视。

目前我院《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与考研要求脱节,目前我校《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针对期末考试,教学内容随机性强,系统性差。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还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需要自学,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考研学生的复习工作量,降低了复习效率;

(2)任课教师多,教案和课件不统一,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我校《数据结构》课程的任课老师涉及计算机系、软件系及办公室几个部门,没有固定的时间来讨论教学内容,各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有很大差别,所以急需组建课程组,在学思想、保证教学观念一致的基础上,综合教学内容 ,使教师之间主动协商与沟通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性强,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程序设计的能力要求高。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畏难情绪,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因而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虽采取了一些方法,但是还需在个性化教学的措施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三、改革与研究实施方案

针对我院《数据结构》课程存在的以上问题,遵循“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宗旨,我们课题组老师决定对该课进行改革,希望通过对《数据结构》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同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选择并研究经典教材, 不断改进教学内容, 优化教师队伍, 改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使学生真正在教学改革中受益,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方案,内容涵盖从课上到课外各个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1)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研讨,结合考研大纲中的考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更多的引入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

以往我们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期末考试,考虑到我院学生整体素质不是太高,授课过程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任课老师大多会一带而过或只要求学生了解,这直接导致了近几年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我院学生通过率极低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数据结构》课程讲授内容的重点和比例做出适当调整,既照顾到全体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接受能力,同时兼顾考研中高水平内容的渗透,以期提高我校的考研通过率。

(2)研究《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模式,在做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参加考研的学生,开设考研辅导班,安排固定时间答疑。

考虑到《数据结构》课程安排在大二上半学期,而多数考研的同学真正开始复习专业课在大三下半学期,甚至是在大四上半学期,从学完这门课到考试要放置近两年的时间,大部分的同学很难记住 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临近考试前给专门考研的同学安排辅导课和答疑。

(3)对于重点章节,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案和授课内容;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现有讲授《数据结构》课程的老师为主要成员组建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水平《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团队。

我院讲授过《数据结构》课程的老师有多名,虽然大家的授课内容都是按照教学大纲来组织,但各任课老师之间交流很少,基本都是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讲授,侧重点并不统一,到期末很难整理出一份能考查所有任课老师讲过的重点的试卷,所以对于重点章节,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案和授课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数据结构》课程在我院已经开设多年,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团队成员均已担任五年以上的教学工作,对教学事业倾注高度热情,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团队结构合理,有各个层次的教学骨干,其中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5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3人。团队成员具有精诚合作精神,积极参与,肯于奉献,一定能够很好的完成此项教学改革课题。

(4)研究真题,对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数据结构》试题进行命题分析研究,了解命题趋势,掌握最新的考研动态。

(5)本项目组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在以学生为本的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四、改革的具体目标

(1)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结构》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结构,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精排和优化,做到精讲多练,突出重点;

(2)搜集整理出一份题型全面、难度适中、知识点覆盖较全的校内考研习题资料。

(3)改变本科教学内容与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脱节的现状;

(4)提高学生全面掌握《数据结构》课程内容的能力。

(5)团队负责人潜心研究教学规律,通过言传身教,充分发挥带头人的领先、表率和指导作用,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森.数据结构教学改革的研究.办公自动化杂志.2011,207:4-6

[2]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0.

[3]高岚.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4(8):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