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社会在科技的带动下飞速发展,而创新又使这个速度不断加速。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旋律。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将会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直接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一、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

1. 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得到重视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大部分高校纷纷转变教学模式,将鼓励创新、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国内高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不少学校都在教学体制和培养方式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在“量身定制”创新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不断地融入到传统的专业教学领域,为更多的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学生提供了人性化的个人发展通道,较好地实现了传统学位教育与新型创新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

2.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在客观上大大改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众多高校积极争取,将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放到一个有机的系统中,大力推动,齐头并进。部分高校将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将毕业设计和发明创造相结合,鼓励学生较早地参加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部分高校通过保送研究生、硕博连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等优厚的条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同时也为学校选育了又培养潜力的科研人才。

与此同时,许多高校注重产学研一体,注重和外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加强了科技人才培养的合作。与社会更加紧密的联系,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其中不乏成功将参赛作品转化为市场产品的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 大学生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稳步推进,已基本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系。首先是大力加强了重点学科的建设,并以教学带动科研,加强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其次是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力度,通过高水平创新型师资的教学经验和培养示范,突出创新人才及教育队伍的建设;第三,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校的体制创新。尽管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内高校均已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型教育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已初步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基本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格局。

二、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固有教育体制的制约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在核心的高考制度和学位制度方面,还缺乏更大的突破。以传统科目成绩为主要导向的高考制度限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进入大学学习后也难以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难以形成。另一方面,现行的高校学位授予制度也仅对大学生的专业学科学习成绩进行了要求,并未考核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致使大学生在疲于应付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无暇锻炼自身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2.创新师资队伍的不足

目前国内高校对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和评价标准大都停留在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上,而对教师育人观念、育人本领缺乏有效的考核办法。从而致使大部分教师始终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和科研的助手,并未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必要的机会进行创新尝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旧有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以致现代信息和传播的技术不能较好地得到运用,无法充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增强研讨科技的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失去了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外部环境,只能被动地吸取知识。

虽然近年来国家通过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引导高校引进了大量海外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交流和互动的通道,或者新进的高水平师资缺乏国内教育经验,使得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创新活动形式的单一

实践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其对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等创新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现有的创新活动形式大多形式单一,如“挑战者杯”之类的创新竞赛,和“提前进入实验室”之类的科研能力培养,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性,未能将学生拥有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考虑,尚不能“量身定制”地为学生打造具有针对性的,与其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相一致的创新培养方案。

三、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

1. 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要彻底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推动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建立和完善高校自身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办学体制方面,需要在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重视结合本土特色,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实践道路。与此同时,要坚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手段,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体系,即:培养目标与内容体系、途径与方法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2.重视师资引进和队伍建设

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引进工作,高校应该借此有利条件,结合实际需要和学校自身优势,选聘适合的人员作为创新师资。注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特点等于新进教师交流沟通,鼓励新进教师突破传统,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注入到传统的教育文化中,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个性化”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科学分析能力、设计制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并制定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措施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

3. 优化教学内容和培养形式

新时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肯定并正视传统教学内容的不足,着手改善,不断优化。包括从教材建设和课程配置两个方面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开放性地选择教学场地和教材,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用实践检验真理,充分发掘每位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制定人性化、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吴贻春,刘花元.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21

[2]庄寿强,戎志毅.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3]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5:6-11

[4]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0

[5]顾建民.整合教育:美国研究性大学重建本科教育的新范式[J].教育研究,2002.5:57

[6]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2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7]刘澎心.创新素质结构分析及其在现代人才结构中的地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3):107-110

[8]王莉芳.创造型人才的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5:104-105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一、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规模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知名度不高,与周边先进地区如上海、苏州等地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由创新驱动推进的重要时期,快速建设中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正在凝聚产业优势。在这一时期,需要一大批各领域各行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发挥智力支撑和科技引领作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及时调整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战略思维,从供给导向转到需求导向,从按计划培养转到按需求培养,逐步建立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不够。在资源、资本、信息、人才跨国界、高频度流动的现代社会,人才竞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激烈展开。人才竞争的国际化,客观上要求高层次人才工作需具备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在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方法上要善于与国际接轨,建立与国际学术科技前沿的合作交流机制。培养一批进入国际科技前沿、与国际同行交流密切并具有较大影响的科技大师和创新型人才,把握住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的关键点,同时要切实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加速人才成长,形成具有队伍结构国际化、人才能力国际化、人才活动国际化的人才资源优势。

二、要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实现战略观念上的转变

在新形势下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既需转变理念,首先要突出强调以下四个方面观念上的转变:更加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带动关键优势产业,以人才的集聚与培养引领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企业创新人才的开发培养,落实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保证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型研究,突破和掌握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应用型核心技术,实现产学研更紧密结合;更加重视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的国际化,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市场,广揽英才,建立健全学术科技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更加重视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建设,破除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特别是要建立让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人才资本提升战略是提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建成科技创新体系,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关键,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战略。加快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能力建设力度,不断提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倡导和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终身教育,提升现有人才素质,增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人才资本。加快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主动融入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实现高层次人才的智力共享。

三、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

1、加快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创新型人才。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把培养各领域的领军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对高层次学术团队的扶持力度,加快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的领军人才。

2、健全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选拔评价标准。要充分运用各种激励杠杆,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健全完善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选拔评价标准,注重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成果产业化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使之成为承担产业关键性共性技术研发和引领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努力形成一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创新人才队伍。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当前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肩负着沉重的压力。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焦点。然而,创新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特征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标准已经有不少研究,如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提出的创造型人格十大标准(非智力)包括: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不轻听他人意见、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和兴趣爱好广泛又专一。[3]但是真正符合以上全部标准的人并没有,靠标准来定义科技创新人才是顽固的、死板的、缺乏灵动性的。科技创新人才突出的素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代科技创新活动,从广度到深度,从目标到任务,都是极其复杂的。科技创新活动经常涉及到多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科技创新人才必须要专深的本专业知识也要有广泛的外专业基础;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越广博、结构越合理,对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适应能力就越强。所以,一方面,科技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也要具备一些科学的方法论知识,并且懂得运用创造性的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人才还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发展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在已有水平基础上求新求变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二)高水平的智能素养和灵活的思维能力当代科技创新也日益凸现出它的高度智能性特征,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性、创新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活动。智力主要由专注力、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构成。任何优秀的科研成果和创造发明都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都是经过长期专注于问题的研究,由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反复求证,不断创新的结果。科技创新人才善于发现问题、捕捉求新求变的机会也不是凭空而降的,是浓厚的兴趣、长时间的观察研究、良好的记忆和必胜的自信心等作用的总和。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的过程,不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实验的设计和进行、科学假说的提出还是新技术方案的构想及验证等,都需要科技创新人才综合地运用各种手段和工具,通过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各项思维的加工,充分发挥和运用各种智力因素的过程。因此,作为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的科技人才应当具有持久的专注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等智能素养。

(三)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独立的务实精神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多是指向人类未知世界和未至领域,这些活动具有高度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科技创新人才要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创新动机,要勇于对传统的理论与方法、观念与权威进行怀疑、批判和突破。一方面,在通向未知和未至的世界里,没有具体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开辟的平坦道路可以顺延,充满了无知和坎坷,甚至充满了怀疑和阻扰。科技创新人才应该独立判读,不盲从,不轻信,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同时又遵循科学规律,在创新的道路上独立自主,坚持己见。另一方面,越是艰难越是考验,科技创新人才要乐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具有坚韧的永不服输精神,勇于冒险,吃苦耐劳,敢于面对并勇于克服挫折和失败,坚持求实的科学态度,善于运用科学规律和方法,不骄不躁,理性对待自己的错误。只有那些勇于探索和敢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在未知和未有的科技创新领域达到光辉的顶点。

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存在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研究型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在我国,高校拥有全国2/5的两院院士,2/3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校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活动的核心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4]。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显得格外突出。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有的学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已达到48%。[5]青年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可是,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现状,青年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不尽人意,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问题。

(一)教育视野局限书本新一代年青教师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一直呆在学校,从本科一直读到硕士、博士。一方面,很少参与其他院校、地区或者国家的合作项目,缺乏教育的国际化视野。另一方面,普遍认为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关注科技前沿较少,所以缺乏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往往比较陈旧。

(二)科学研究脱离实践青年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没有真切地体会具体岗位上的专业特点和行业特征,在教学上,对知识的感悟和讲授往往是凭自身的理解,很难结合实际工作加以解释和运用。在科研上,也多是研究路线的简单布置和研究方法的简单运用,很难通过认识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提高认识。因此,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往往显得空洞乏味,科研成果也乏善可陈。

(三)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首先,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往往是将职称标准往人才等级高低上套,教师一门心思追求职称的晋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参与和努力。其次,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不健全,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师培养规划,重视短期成果考核,忽视长期系统培养,缺乏针对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和职业规划。第三,重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技能,忽视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计划和活动。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型教师,教师在创新方面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并能将创新素质融合到教育教学与管理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明确定位,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问题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学生质量的高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是创新的引导者。教师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经常投身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引导学生,并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所悟所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脱离死板枯燥的理论学习,为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打开一个窗口。其次,教师是创新的开拓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势,要求教师善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探讨、课件制作、实地调研、组织开展活动等方式的补充与配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要尽早树立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己任,努力培养自身各方面素质,提升自身相应能力,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自身不断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素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执行靠教师,教师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教师应该具备尊重个性、宽容异议、追求真理的良好品格;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功底和追逐学科前沿的追求;具有善于发现、思考问题、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开阔的思路和强大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素质,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一个努力方向。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被应用于各行各业,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就无法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遑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在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素质的同时还应大力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1.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科技创新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或者某一专业,拥有多学科知识基础的人才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学校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科交流与融合,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创建学术交流团队,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跨学科项目的研究,鼓励青年教师建立创新教学研究队伍,在教学科研的开展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倾斜。这这些过程中,青年教师不但可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还可以积累许多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方法和手段。2.开展进企业活动。下企业锻炼活动的开展能够密切地加强企业与学校、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社会人才需求以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推动教学改革。同时,通过实践,青年教师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并通过深入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所以,学校一方面要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鼓励教师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研究。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更紧密地劫后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事件活动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创建技能培训基地,输送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也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学习锻炼的平台,积极促成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科技应用一体化以及专项实践技能的提高。3.产学研用结合培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引导教师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开展技术研发、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愿景。产学研用相结合为专业教师提供在企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更好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技能,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基础[6]。建设产学研基地,创建高校与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开展科技项目合作,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建立学校、行业与企业合作的研究机构,以科研促产业,以实践促科研,良性循环。4.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搭建中外合作办学平台,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赴发到国家或地区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优秀大学或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研讨会。聘请专家名师开展讲座,增强其与青年教师的交流。从思想意识到专业素养各方面对青年教师产生正面积极影响。5.传帮带方式方法的创新。也叫“老带新”或者“师傅带徒弟”。“师傅”指的是有丰富经验的老老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较高,对教育教学规律有着较深的理解和把握。“徒弟”指的是教学科研缺乏经验尚不成熟的新进教师或者青年教师。师傅和徒弟结成一对,师傅通过“传、帮、带”,促进徒弟快速成长。学校应当组织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传帮带活动,并对这项活动进行追踪考核,确保活动效果,并对表现优秀者给予一定的薪酬奖励。

(三)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很多青年教师都没有也不会进行职业规划,学校也很少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但是,如果学校能关心教师的职业规划并促成其进行并执行了科学的良好的职业规划,无疑给青年教师带去了被关爱感和归属感。这无论对教学、科研或是人才培养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中心内容是针对一个人的事业而言的,主要包括制定奋斗目标、行动计划、时间安排、阶段性自我检查、出现问题后如何改进等问题。根据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青年教师的潜在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成长目标,全面分析教师的个人特点,确定其发展重点。明确的目标将为青年教师发展指明方向。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社会呼声下,学校要组织青年教师按步骤有计划地分别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包括政治素养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高、技术能力的加强、教学科研能力的成熟。职业规划一方面为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和成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学校了解青年教师的发展愿望,指导青年教师把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情感上的统一和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凝聚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涪陵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

中图分类号:G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19204

1引言

多年来,涪陵区围绕建设渝东人才集聚高地,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工程,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有效促进了全区科技创新水平。但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新时期着力解决。

2涪陵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现状

2.1推动企业孵化,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创新平台

强化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能力,推动涪陵新城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和白涛工业园区低碳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人才承载和服务能力。金渠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创建“国家级”,将区微型企业创业园纳入帮扶范围,实现远程异地无园区孵化与本地园区孵化有机结合。目前孵化场地扩展到8万m2,聚集科技创新人才200余人,在孵企业达到117家。

2.2深化校地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健康发展

建立产学研人才交流机制,引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来涪技术对接50余人次。牵线涪陵化工、太极集团、中宝科技等10家企业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第三军医大学建立联合实施国家级、市级科技项目10个。“十二五”时期全区科技创新人才申请专利2 614件,授权专利1 507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79个、重点新产品45个,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50亿元以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

2.3扎实开展活动,努力提高科技人才创新能力

仅2014年,全区科技创新人才参与区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5项、市部级23项,科研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8个,实施高新技术攻关项目20项,新增高新技术产品5个、重点新产品5个。充分利用重庆高交会、深圳高交会、北方科博会等技术市场平台,组织参加技术交易活动,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科技创新资源的对接和引进,累计实现合同成交额54.02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88%。

2.4加强激励保障,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

出台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通过项目支持、科技奖励、政策激励、金融扶持、专利资助等方式,培养、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如2014年补助校地合作项目资金390余万元,兑现9个企业技术中心、联合工程实验室、生产力促进中心奖励200余万元;为15家企业或项目申请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鉴定和区级财政资金扶持1 000万元,取得国家级、市级科技项目立项19个,资金918万元,安排区级科技计划项目123项、资金700万元。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构建了开放式众创空间13个。联合16个涉及检验检疫、计量质量、食品药品、工农业制造等领域的检测机构、科研单位、龙头企业,成立了全市区级首个检验检测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集聚大型科学仪器188台套,每年为全区100余家企业提供科技资源服务。

3涪陵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3.1科技创新人才资源数量占比较低

从科技人才数量看,涪陵区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0.98%,比沙坪坝区、渝北区等主城区低;从卫生技术人员分析看,卫生科技人员占全区总人口仅0.644%,低于沙坪坝区、渝中区等主城区。从国内看,以装备制造业为例,国内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26%,而美国为6.02%,日本4.95%,法国2.87%,德国2.86%,英国2.83%。科技创新人才和研发力量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涪陵重点领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3.2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相对较少

据统计,涪陵区高层次人才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共有635人,占企业从业员1.7%。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全区共有623人,仅占专业技术人才的8.06%。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为3.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0%~40%之间。高层次技能人才全区共有459人,仅占技能人才15.33%,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包括取得高级职称的农村人才;农村种、养殖大户;有特殊本领,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其他农村人才约有3.2万人,仅占农村人口1.31%。

3.3科技创新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产业人才较多,而金融、企业管理、建筑规划、生物技术、计算机产业人才短缺;熟悉计划经济人才多,熟悉市场经济的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懂外语、计算机技术、现代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从行业分布看,人才大部分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教育、卫生系统、市属企业。

3.4科技创新人才的科技成果数量偏少

全区既缺乏创新型、领军型、复合型高端科技人才,又缺乏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致使科技创新成果不多,处于行业高尖端或全市前列的科技成果就更少。截至2014年底,全区万人拥有发明专利仅1.36件,相当于全国的29.3%,重庆市两江新区的8.7%。全区目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重庆市著名商标、著名产品还不多。涪陵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低。据统计,2009~2014年,涪陵高校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一直保持在0.3%~0.4%。涪陵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大学生科技创业技能欠缺。

4涪陵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不足的原因分析

4.1对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认识有偏差

一些单位和个别领导把学历作为判别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依据,认为只有高学历者属于科技创新人才;把智力作为判别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标准,认为唯有高智力者属于科技创新人才。这一认识导致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中,把开发智力、学习知识作为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情商、思维、实践能力、人格等素质的开发和培育。

4.2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平台比较狭窄

涪陵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如2014年,涪陵区引入科技人才的72.6%都进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引进的科技创新人才只占27.4%,大体上是 2.5∶1 的比率。虽然引进的科技人才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来看,重技术、轻市场, 重基础、轻应用的情况依然存在。科技人才引进之后,有了技术研发, 有了专利,但没有市场,市场打不开,发展平台受限。

4.3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经费投入不足

涪陵区对科技人才和体制内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但在企业中,有75%的企业年人均教育和培训经费在10元以下,20%左右的企业教育和培训经费人均在10~30元之间,仅有5%的企业加速了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时,涪陵区在科研投入方面,与重庆一些区相比也存在差距,投入经费相对较少。如2014年,渝北区用于工业研究与试验经费6.36亿元,沙坪坝区投资科技研究经费5.8亿元,永川区投资科技研究经费4.56亿元,而涪陵区对科技投入仅2.7亿元。经费的短缺,也使人才脱颖而出受到一定制约。

4.4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涪陵新兴产业和新的职业不断涌现,不少职业却没有对应的职称分类,无法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定,比如文化创意产业等。现行的职称评审系列专业覆盖不到新兴产业和新职业,不能为从业人员提供针对性强、有效性强的职称评价服务,这势必会影响到新兴产业的人才集聚。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也存有薄弱环节。在民企科技人才职称评审方面,由于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遍布于涪陵各大中小型企业,相当分散,难以及时获得职称评定信息。加之职称评定条件过多、门槛过高,申报者需要提供计算机、外语、继续教育合格证书等,很多民企科技人才因种种原因,难以获得这些证书,往往因为材料不齐而被拒之门外。目前涪陵的人才评价尚未体系化与机制化,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更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

5涪陵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机遇

5.1涪陵建成重庆综合产业集聚区的机遇

结合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新要求,涪陵提出了要建设重庆市综合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人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培养大批创新科技人才。未来涪陵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必须采取“人才+项目”的方式,依托涪陵重点人才计划及重点科研、工程和产业项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推动新产业集聚发展。

5.2涪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很多相关产业配套,因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特征,如农业基础研究人才、农业良种开发人才、农业机械化人才、农产品安全研究人才、生产经营销售信息化人才、农业项目创业人才等。农业科技创新需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来实现,因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培养和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5.3涪陵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

高新技术具有跨越式成长特征,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规模效益,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它的每一项突破,都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群成长。而每一次突破,都是科技创新人才努力的结果,同时也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创造了机遇。未来涪陵以龙头骨干企业为载体,纵向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横向密切产业内部关联度,实施“7+2+1”新型工业化发展举措――即发展特种船舶、高端钢材、有色金属深加工、石油化纤纺、天然气化工、PA和PU化工、物联网等七大百亿级产业链,壮大医药、食品两大产业集群,夯实一个能源基础产业,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这些都涪陵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5.4重庆市科技人才需求的机遇

到2020年,重庆要基本建成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人才相对拥有量、增长速度、创新能力在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领先,接近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平均水平。重庆在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石油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等支柱产业,以及金融、商贸、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急需25.24万人;在教育、宣传文化、社会工作、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农业科技等领域,需科技人才9.12万人。涪陵作为重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融入重庆主城发展,科技人才的需求很有市场,机遇明显。

6涪陵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对策建议

6.1加强领导,确立科技创新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6.1.1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涪陵要从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把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建立各级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和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科技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6.1.2围绕主导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建设

各地、各部门要适当调整财政税收政策,提高企业科技人才培训经费的提取比例。要探索建立一批科技人才优先发展单位、科技人才培育基地,落实科技人才优先原则,探索创新科技人才管理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制度、新模式、新经验。适当调整财政税收政策,提高企业科技人才培训经费的提取比例。

6.1.3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

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人才奖励体系。坚持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人事、人才派遣等制度,突破身份、编制等因素的制约,积极帮助解决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使他们安心创业。

6.2制定科技创新人才相关政策

6.2.1制定科技创新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经费的政策

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优先保证对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投入,建立科技投入专项资金,确保涪陵区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大科技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保障科技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科技人才专项资金。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个人投资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6.2.2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创业创新的扶持政策

鼓励科技人员进涪陵三大工业园区创业,降低科技创业门槛,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允许科技领军型人才创办的企业,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按至少60%、最多70%的比例折算为技术股份。高校、科研院所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奖励,按规定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继续加大对涪陵创业孵化器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创建创业服务网络,探索多种组织形式,为人才创业提供服务。

6.2.3鼓励科技创新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

对涪陵高校、科研院所创办科技创业企业,发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按至少70%的比例分配给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区科技计划对此类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先立项;涪陵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取得授权发明专利及通过成果转化对本单位作出突出贡献的,可优先推荐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设立股权激励专项资金,对符合股权激励条件的团队和个人,经批准,给予股权认购、代持及股权取得阶段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代垫等资金支持。

6.2.4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人员创业创新平台

涪陵科技创新服务推动有力,致力于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添砖加瓦,有效促成各方科技资源为涪陵经济社会发展所用。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在涪陵三大工业园区内科技创业企业全部开放,优惠使用。新创业的科技创业型企业所缴纳企业所得税新增部分的地方留成部分,几年内由财政扶持该企业专项用于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做大做强创新平台,为创业企业搞好综合服务,降低科研成本,加速企业发展。

6.3创新机制,培养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6.3.1培养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重点领域

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股份、委托、成果转让、知识产权许可等方式,建立产学研技术战略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培养人才。加快涪陵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页岩气开发、榨菜、医疗卫生、文化创意、旅游业等现代产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

6.3.2完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着眼于科技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涪陵未来人才竞争力,在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每年重点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涪陵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涪陵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按照严入口、小规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每年选拔一批拔尖大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6.3.3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大范围遴选高层次科技人才,构建以竞争择优为主导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比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或掌握核心技术的创业人才;在海外知名企业或机构担任中、高级职务,拥有能够促进涪陵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涪陵重点领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某一专业领域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涪陵急需紧缺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这些都可以大胆引进。

6.3.4切实培育好现有的高层次人才

营造社会环境,落实各项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现有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涪陵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例如美国的许多高技术公司为科技创新人才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及后勤保障,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不少高科技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度, 科技

创新人才甚至可以在家里上班。

6.4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

(1)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规划体系。根据国家和重庆《人才规划纲要》为指导,结合涪陵实际,编制涪陵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的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形成涪陵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2)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人才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科技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加强科技人才学科和研究机构建设。推进科技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加强科技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技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3)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科研环境。建立不同的科研资金渠道、运作模式、管理方式,鼓励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向各类科研资金渠道申请项目。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识:“允许失败”。相信大多数科技创新人员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失败都不是主观不努力造成的。营造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的环境,减少科研项目的重复申请、重复资助。

参考文献:

[1]龙晓云.国际化背景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人力资源开发,2015(4).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总体定位与中长期目标

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纲要和高校科技中长期发展纲要,明确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总体定位。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科技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总体定位。 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因此,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目标。推动高校的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基本建立定位明确、层次清晰、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自由探索式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有组织重大科研相结合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基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行业特色学校的学科优势,集中力量解决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各类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形成高校全方位多层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格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2020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目标。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基地和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涌现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和创新成果,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的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形成高校全面支撑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与建设的新局面。高校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源泉。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定位、分类指导、自主创新、交叉集成、引领未来、促进发展”。其中科学定位、分类指导是前提,自主创新、交叉会聚是核心,引领未来、促进发展是目的。

科学定位。在宏观战略层面上要明确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纲要的精神,更好地发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生力军等作用。同时要明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科学研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环节,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分类指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具有不同的目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政策导向,使不同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实现有序竞争和共同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国家通过制定普通高校分类标准,对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将我国普通高校划分为研究型、博士型、硕士型、学士型和专科型五大类。将研究型大学定位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在探索科技前沿与满足社会需求之间进行权衡和优化,实现错位发展。

自主创新。高校是原始性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原创性研究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重要体现。高校应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大力支持科学家的自由探索和在国家需求与科学前沿紧密结合的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积极抢占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前沿高技术制高点。争取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交叉集成。发挥高校多学科综合优势和特色,建立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支持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和群体,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能力。实施学科交叉会聚、综合集成的研发战略,克服资源分散、缺乏有效配置的弱点,促进跨学科集成、多学科合作和新学科开创,推动跨校跨系统的联合、协作,催生一批充满生命力的学科生长点,占领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国内外吸引、会聚一批著名学者和专家,逐渐形成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团队,成为我国攀登科技高峰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队。

引领未来。高校要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主要从事原始性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成果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由于科学理论越来越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发展引领新的道路。高校要顺应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不断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指出新方向、开辟新领域。高校应当前瞻未来发展和长远利益,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若干领域超前部署,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提高持续科技创新能力,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促进发展。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与技术泾渭分明的传统界限已日趋模糊,科技竞争的焦点不断前移,使高校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校要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服务的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提供保障。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内涵

贯彻“科学定位、分类指导、自主创新、交叉集成、引领未来、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高校要重点建设六种科技创新能力。

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能力。高校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力量,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各国未来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要通过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重新整合国家基础研究的资源,优化基础研究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养、引进、稳定一大批基础研究的杰出人才,使高校的基础研究水平有重大突破。通过重点建设一批以原始性知识创新为科研基本使命的研究型大学,通过建设各种模式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和项目,争取在重大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

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高校要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强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重点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高技术研究,为提高国家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做出贡献。将自由探索基础上产生的可能具有重大潜在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以及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跨学科研究等纳入高校创新规划,加快原始性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有效地将高校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高校充分发挥其人才学科环境优势,利用其智力集成、创新思维,针对国家、地方、社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策,成为国家政府公共管理、制定内政外交政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培养杰出创新型人才的能力。高校要建立能够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力争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卓越领导才能、善于组织大规模科技创新活动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具有崇高道德风尚和人格魅力、能够团结大批科技人才共同奋斗的战略科学家。高校要支持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团队,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培育创新文化的能力。高校要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观,树立开放协作的竞争观,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克服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构建和倡导创新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评价体系,培育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通过形成布局合理的人才结构,建立协调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开放流动的工作平台,完善科研道德约束机制,确立创新机构的组织规范和文化风格。形成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氛围,提倡开展平等的学术争论,保障不同学术观点的公开发表和充分讨论;扩大研究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克服人为的学术壁垒,减少重复研究;大力推动不同学科、不同学术思想、不同学派间的交流。

增强国际合作的能力。高校要通过对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贡献,不断提升国际学术声誉。积极参与国际科技计划和国际学术组织,努力扩大国际合作,广泛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要支持我国科学家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通过设立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鼓励和支持我国科学家参加全球或区域性的多边科技合作计划;争取和支持在中国设立更多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和学术组织,鼓励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机构中任职,加速提高我国国际学术地位;鼓励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网络实验室,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研究基地。大力促进我国高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最终我们要建成若干所能够与世界著名大学平等合作交流的世界一流大学。

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能力。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要深化高校校区、科技园区和社区“三区联动”的内涵,在政府主导下,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联盟的形成。研究型大学既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也要成为所在区域的科技研发中心、自主创新的示范中心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培训中心,要与所在区域的产业集群,尤其是支柱产业形成互动。地方性高校要成为地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尤其是一部分科研工作颇有特色的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开展科学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工作,成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加快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强科教整合,逐步实施科教合一的举国体制

加强高水平独立科研院所与研究型大学的合作,积极推进教育部与科技部的深度合作乃至合并,充分发挥有限科教资源的效益,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若干所名牌研究型大学的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基础,有选择地逐步将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并入研究型大学或有选择地将高水平科研院所整合成立研究型大学,组建一批能够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世界科技前沿、致力于战略科技领域重大攻关和前沿基础研究、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国家级创新基地。国家各部门(如农林、国防、卫生等国家级创新基地)要整合科研资源,使重大科技攻关和前沿基础研究项目与研究型大学紧密结合,以最高水平、最大效益、最快速度的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国家战略目标。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重建高校科研事业费制度

高度重视源头创新的重要作用,到2020年,使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提高到10%。发挥高校在源头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对高校科研经费的资助采取重点扶持与择优资助,逐步从中央财政中单列高校科学事业经费,保证高校有持续稳定的科研投入,稳定一支精干的、潜心学术的专职研究队伍,切实提高高校的原始性科技创新能力。高校科学事业费主要用于支持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研究中心,使研究中心逐步实行部分财政预算拨款,通过提供基本的人员经费和交叉学科支持经费,保证研究中心持续的国际竞争力。

聚焦交叉学科,实现原始性创新的重大突破

建议国家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协调机构“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委员会”,提出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制定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建立和完善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资助体系,在国家各类项目和计划中单列交叉学科研究项目部或交叉学科大类,对交叉学科进行重点支持。实施交叉学科专项计划,支持设立一批跨国、跨部门、跨行业、跨高校、跨院系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型大学建立一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改革制约交叉学科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学术支撑体系。

明确不同类型高校的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指导

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构建功能明确、相互联系、高效运行的高等教育体系。通过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制定我国高校分类指标体系,明确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整个高校体系中的相对位置,促进各高校理性地确定发展目标和特色化发展方向,促进高校的有序竞争和共同发展。加强研究型大学的原始性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加强行业性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使其成为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生力军。加强地方高校的建设,通过省部共建的方式,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继续实施重点建设政策,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

集中有效资源重点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研究型大学,尽快缩小与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差距。到2020年,将若干所名牌研究型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以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为主要参照的研究型大学评估体系。下决心改善研究型大学教师学缘结构,提高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加强教师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可首先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率先打破沿袭多年的“近亲繁殖”的习俗,加快引进海外名校教师的步伐,特别强调高引用等原创性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引进,重点改善这一层次高校的教师学缘结构,创造人员交叉、学科交叉的基本条件。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深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真正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思想。聚焦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借鉴国外创新型国家的经验,对高等教育体制和学位授予制度进行改革,到2020年,使高校成为唯一的学位授予机构,并立法进行保障。鼓励科研机构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质高教资源,避免造成各机构间的不良竞争和重复性建设,优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完善科技评价制度,营造有利于产生创新思想的制度文化

以科技评价制度为突破口,推动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面向全国高校的科技评价机构,统筹考虑各类高校科技评估。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保证对高校科研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逐步建立基于效率的科技拨款新机制,引导高校关注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使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和不同性质的科技活动,构建不同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如对基础研究评估要采用国际认可的标准,逐步建立规范的国际同行评议机制,应用开发研究更加注重效益评估等。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营造科学民主的学术氛围,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从根本上杜绝浮躁心理,营造有利于创新思想、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的制度文化。

优化高校区域分布,发挥高校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

国家应从宏观战略上把高校的区域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重视高校分布和规划,进一步优化高校的区域分布;减小省会城市的高等教育规模,促进地级区域的高校发展;扩展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和区域,发挥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地方独立建设、地方高校与国内外名校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建设区域性研究型大学,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技术创新中的源头作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自主技术科技创新能力。

建立多样化的人才队伍组织模式,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高校应通过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顶层设计和自发组织相结合,建立多样化的人才队伍组织模式和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适应自由探索研究,以及组织重大科学研究和重大工程技术攻关的需要。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尤其是结合国家的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改变资源的分散状况,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从战略角度制定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规划,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团队宏观布局。在高校内部构建学术与行政管理相协同的运行机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分类明晰的评价体系,进行科技团队的分类评价。在创新团队内部,建立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实施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