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医学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88-01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经常会诱发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淤血和中风等病症,具有很高致残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形成极大的精神压力,继而导致病情加重,难以控制住血压。而如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医学护理,缓解病人精神紧张,减轻高血压病人的痛苦,降低复发机率已经成为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
1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误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现代医学的不断创新,人们逐渐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刺激以及心理疾病的影响都是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在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这种现状往往与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有关。
1.1药物依赖性强,不重视非药物治疗。许多高血压患者对药物存在着过强的依赖感,对非药物疗法则不够重视。然而,高血压病的防治的重点和关键,恰恰不是药物,而应该是以非药物疗法为主,进行主动防治。所谓非药物疗法,就是平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健康作息和饮食,克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等等。但是,太多高血压患者错误地认为服用降压药物就能达到治病的作用,以致对非药物治疗不屑一顾。很多患者吃降压药的同时,对饮酒抽烟并不加以控制。这种做法不但影响药效,而且加重患者身体负荷,会危害其身体健康。
1.2患者用药不连续,倾向于强效降压药。许多高血压患者用药不连续,不能按时吃药,导致血压经常出现波动,吃药时血压平稳,不吃药时血压紊乱。血压的忽高忽低会造成患者身体负荷加重,身体机能受损,影响治疗的效果,导致病情的恶化。其实常年的高血压不需要马上将血压降低,应该实行平稳降压,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降低,并不适合采用快速降压药,加重身心负担。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疗效,如果患者血压下降过快,要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稳定后可根据医嘱逐渐减少剂量,不得随意停药。需要强调的是,有些降压药物可能会产生性低血压,患者服药后要卧床2到3小时,起身无异常后,才可以下床活动。
2高血压病人的正确护理方法
2.1科学指导高血压病患者用药。针对高血压病患者滥用药、不正确用药的问题,医护人员应该科学、正确的指导患者用药,对病人进行宣教,采取讲解、示范、发宣传材料及个别辅导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的注意事项等。
由于病人的体质不同,会对所用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所以应该降压治疗过程中,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保持血压平稳,切忌血压下降就马上停药,而血压出现上升才服用药物。应合理安排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用药。
2.2督促高血压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避免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医护人员应加强督促高血压患者调整作息方式,保证有合理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同时督促改变传统饮食习惯,饮食上要注意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的原则,患者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吸烟饮酒的患者,应督促其戒烟限酒,减少其循环动脉压升高和血管壁脆性增高的危险,降低其它并发症的发病率。应指导患者平时要多吃水果、蔬菜,要戒烟戒酒,尽量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肥胖者要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严格限制热量的摄入。并加强体育锻炼,采取非药物护理方法,劳逸结合,使病人尽量保持稳定、轻松的情绪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出现过度紧张和疲劳的状态。
2.3注重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时,血压则升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要吃药时,情绪易紧张,心情抑郁。病人情绪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应让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工作中,应细致观察患者不同的心理,耐心、主动听取这些病人的倾诉,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传授减压方法,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指导患者建立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的情绪反应,时刻保持心态平衡。定期开展关于高血压的专题讲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加强对各种治疗措施的依从性,使原本不重视治疗的患者,也开始接受治疗。并能自觉戒烟忌酒,控制体重,生活规律,心情愉快,心理平衡,从而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督促患者家属,尽量让病人避免接触高血压诱发因素,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尽量维持血压的稳定。
3结束语
尽管高血压作为一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并且具有很高致残率的不可根治慢性疾病,但是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治。医护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应对高压患者的护理误区应有清醒的认识,对其进行良好的用药指导,帮助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率,规范其用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敏红.2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8期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首次住院的高血压病人184例,男性113例,女性71例,32-76岁,平均年龄54.8岁。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定期对病人进行集体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研究组按临床诊治过程为病人制定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路线图,并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指导;入院时介绍环境设施的位置、使用方法、作息、安全探视制度,联系主管医师,建立朋友式人际关系,同时讲解和指导病人及家属阅读入院介绍手册;入院3-5天,向患者说明高血压相关检查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并与各有关科室联系,接送病人,指导各项检查;入院2周内,向患者个别讲解介绍什么是原发性高血压及其临床表现及注意事项,生活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情的影响,药物名称、种类、作用、方法及其副作用,同时将个别指导和集体讲解、提问、讨论、阅读资料相结合;入院3周内,向患者讲解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及其危害,同时给予个别指导;出院时,告知出院后如何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及适当的活动,怎样继续用药及教会病人测量并记录血压,同时发散并讲解病人出院知道简章。
2 结果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为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知识)由护理组长对出院前的病人进行书面测试,得分>80分的病人视为健康教育达标。结果研究组92例中有82例达标,达标率为89.1%;对照组92例中有67例达标,达标率为72.8%,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理护理是护士用心理学理论作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通过人际交往,应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去影响和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2-3]。护理在健康的保持、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的各个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护士不仅要做好机体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方面都处在最佳状态。心理护理是护理的重要手段,它依据心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理,通过心理护理,满足病人心理上的需求,消除其紧张消极情绪,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使病人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以利于发挥药物的疗效,促进病体康复和健康的保持[4]。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心理护理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的。它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技巧和交流方式。另外护士还应该学习掌握非语言流技巧和常用的一般心理治疗技术等。对于心理症状突出的病人,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特殊心理护理,即采用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如心理支持疗法、暗示疗法、松弛疗法或认知疗法等。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的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健康教育路线图是为了满足首次住院初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健康需求而制定的,让他们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又是可以控制的。健康教育路径实际上就是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表和计划表,使护士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对健康教育内容有预见性,提高教育的效果;同时增加护患交流的机会,满足了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总之,对每位高血压病人,我们都应首先摸清他的想法,然后针对病人所担心的问题向其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主动照顾好病人的饮食起居,应用良好的语言修养、简单易懂的语句构造美好的交谈气氛。经常介绍一些战胜疾病的实例,尤其是本病区的病人更有说服力,从各方面启发引导,让病人感到周围的人都在关心他,并且允许家属探视,以争取他人无法替代的关怀,爱护和支持,使患者得到心理安慰。这样既可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悲观、抑郁心理,又可发挥家属及亲友在维持病人最佳心境中的作用,使病人鼓起生活的勇气,处于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事实证明针对住院高血压病人的不同心理状况,给予耐心、连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提高生存质量。
4 小结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如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对心、脑、肾等多器官造成不可逆性损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存质量,让病人按时正规服药治疗,监测血压,改变生活中不良习惯,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员对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是我们医护工作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5]。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008:162
[2] 吴均林.医学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2-226
[3] 左燃月.对护理专业展开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0.35(6):325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180-02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9年制订出高血压诊断标准:①成年人(>18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降压的目标:老年
1血压观察及护理
1.1老年高血压特点:血压波动大为老年高血压病血压变化的特点之一[3],以单纯收缩压增高为主,这与大动脉顺应性下降有关。病人的血压日间变动和日差易受季节、气候、情绪及体力负荷强弱的影响而明显波动。
1.2护理
1.2.1对血压波动大的病人,尤其在降压治疗期间,每日应测量血压数次,以观察血压的日夜变化。特别注意观察夜间血压,防止夜间血压降得过低。根据24h动态血压昼夜变化峰谷规律,有文献[4]报道,在06:00、12:30、16:00、21:00左右测血压较合适。老年高血压病人易出现性和餐后低血压。若病人出现眩晕和颤抖不稳感,护理上应引起高度警惕。病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是脑出血的“预警”信号,应嘱病人卧床休息,并和医生取得联系,准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械,以便及时抢救病人。
2用药指导
2.1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的特点可单用或联合应用各类降压药。选择不同的药物,坚持以个体化为准则,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年龄、需要和降压反应逐渐增加,使血压达到理想标准。
2.2用药特点:由于老年人多有心、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病变,加之循环调节反射减弱、体液量减少,降压治疗时易出现过度降压的副作用。因此,老年高血压病人在采用药物疗法降压时,必须做到徐缓、温和适度,降压不可过低、过快。降压药物的使用应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在观察用药反应和效果的同时,于数周后逐渐加量。2~3个月缓缓达到降压之目标。
2.3用药指导:①减少用药种类,便于老年人记忆。②依据病情,采用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剂型。如长效剂、控释剂或缓释剂。③严格指导病人按医嘱用药,使血压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5]。此外,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注意事项及毒副作用,并学会处理出现毒副作用的应急方法。
3加强健康教育指导
3.1心理护理: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提示,高血压病人比健康人更内向、情绪不稳、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兴趣培养等心理治疗,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健康有益的保健方法,消除心理紧张刺激,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6]。
3.2指导病人坚持长期用药:降压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持稳定的血压,切不可血压一降就停药,血压上升又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对健康极为不利。通过医护共同讲解,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
3.3指导病人或家属正确测量血压: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方法,让病人自己观察血压变化,便于适当用药。
4生活方式指导
4.1适度活动:高血压病人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年龄选择各自喜爱和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每次以30~45min为宜,每周3~5次。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
4.2保持标准体重:临床实践证明,肥胖或超重者至少有60%发生高血压。肥胖人患高血压病率是同龄组体重正常者的3倍。因此,高血压病人应逐步控制体重在标准范围内。
4.3合理膳食采用低钠、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纤维素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起到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肾疾病的发生。食盐每日控制在3~5g。
4.4戒烟限酒:让高血压病病人充分认识戒烟限酒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7]。吸烟可使升高血压,即使服用降压药,也会影响疗效。过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适量饮酒可降低血压。乙醇不超过30mL/d。
【关键词】中年人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70―02
中年为“危险期”年龄阶段,中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中间阶段,一般指35岁或40岁―60岁或65岁这一年龄区间,是生理功能从旺盛逐步走向退化的转变期,各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在发生变化,脑和各脏器官逐步走向退化。中年人50岁左右还要经历更年期的考验。中年人是社会中的中流砥柱,随着生产的飞速发展,给中年人的工作承受力、人际关系、心理的压力带来巨大负荷,加之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中年高血压病人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肾功能障碍,极大的危害了中年人的健康,使其事业发展及家庭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我们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护理措施,综合了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自我监测、活动方式的指导内容,同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来促进护理措施的实施,并加强了社区护理干预的作用,为中年高血压病人构建健康的生活模式。
1 健康教育是实施护理方案的基本方式
中年人的理解能力强,判断力准确,对他们实施的护理中,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1.1 健康教育采用的方法
1.1.1 护患面对面交流,与其建立信任的朋友式关系,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健康内容传授给患者。
1.1.2 发放教育手册,介绍相关书籍,让其阅读。
1.1.3 通过看录像,观看相关的科普节目,这种方式即形象又娱乐。
1.1.4 举办专家专题讲座,并组织患者讨论,专家现场答疑。
1.2 宣教内容包括:针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脂、高热量饮食、钠盐摄入过多、肥胖、吸烟、缺少运动给予干预,进行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自我监测指导、休息和活动的指导。
1.2.1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心态平和、乐观、豁达地应对社会压力竞争,避免激动,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的挫折,远离烦恼,学会精神放松,注意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睡眠,使生活规律。中年高血压发病与膳食有一定关系,在接受药物治疗同时,重视其营养治疗与护理。首先要限制钠盐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食盐摄入3―5克,有利于稳定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最好钠盐摄入2―3克;其次要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如各种蔬菜、水果,包括蚕豆、花生、海带、西红柿、紫菜、荔枝、桂圆;钙的摄入也要合理调节,应多摄入鱼虾类、贝壳类、麦类等;还要控制能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过量摄入,控制体重,使体重维持在标准体重的±5%。重要的一点是指导患者要戒烟、限制饮酒,吸烟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小动脉持续收缩,久之动脉壁变硬,管腔变窄,能加重高血压病。饮酒可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告诫患者限制饮酒。
1.2.2 用药指导
护士应向病人强调治疗高血压病,长期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和不规则用药的危害性。中年高血压病人有时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使许多患者不适感体验较少,相反药物副作用会使病人不适感增加,但高血压病还必须坚持长期治疗,才能控制血压。对于中重度高血压病人,我们进行用药指导时,要有针对性,让其在认知的基础上主动配合,切不可因血压下降而停药,使血压上升。病人服药时间要根据血压昼夜的波动变化,正常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为血压值在日间达高峰,午夜下降最低点,晨起血压突然上升,在短时间内达到日间水平。动态血压波动曲线(ABPM)呈双峰,而8:00―9:00主峰,17:00―18:00次峰,2:00―3:00低谷。短效制剂宜于6:00前和午睡后使用。中年人宜用长效制剂缓释片或控释片,于晨起前服用。降压要注意个体化,最好联合用药、安全性大,使血压控制在
1.2.3 自我监测指导
高血压病人家庭中,应备有经过检测的血压计,对于经常外出的应备好腕式电子血压计,并告知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测量应选择在每日高峰或低谷时期,一般7:00―8:00、12:00―13:00、16:00―18:00和晚入睡前测量比较合适,并做好记录、以备查阅,定期检查心、脑、肾及动脉壁和视网膜情况,教会病人自我观察病情变化。如:心脏意外事件――突然心前区疼痛、夜间憋闷,呼吸困难等;脑血管意外事件――头痛、头胀,肢体活动不灵,语言欠流利,如有上述症状及早到医院就诊。
1.2.4 活动方式指导
患者应增加有氧运动及耐力性训练,发挥自体降压,协同降压作用。运动一般在晨前6:30、午后2:00―4:00、晚7:00――9:00进行,以减轻体重。夜间血压自然下降,告知病人夜间起床时应清醒片刻,然后慢慢坐起,再下床站立,防止因性低血压而晕倒、摔伤。护士应根据病人喜好和适应方式,协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并给以相应指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是治疗轻度高血压的有效运动处方。
2 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中年病人护理措施的实施
人到中年,诸事劳形,万事累心。身心负担极重,加之疾病的困扰,使血压难以控制,据研究高血压和抑郁障碍有很高的共病性,是一种身心疾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心理行为干预,主要是心理护理,认知方法和行为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改善治疗效果,有利于护理措施的实施。我们将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应用到护理中,通过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病人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顺性,有利于各项护理措施的完成。
3 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在中年高血压病人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欧洲就开展高血压病症的社区护理干预,使高血压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对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也广泛开展,使病人健康知识得到提高,认知行为、生活习惯有所改善,对血压控制率也相应有所提高。但还应注意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改善对人群健康造成影响的不良环境,促进和保持个人行为转变,还应加大社区卫生部门的医疗服务,提高社区护理干预中的资源共享,使社区护理干预成为促进防病、治病的重要环节。
参 考 文 献
[1]张施姜小鹰 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研究更差及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05.6(20)11
[2]韩洁 论时间治疗学在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20)3
【关键词】高血压病;用药依从性;合理用药;指导
【中图分类号】R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45-1
近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己成为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以下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药物的药理知识的培训,指导患者正确科学的服药方法。
1资料与方法
本组87例高血压病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57例,女30例,年龄52~81岁,符合WHO高血压标准。其中Ⅰ期高血压36例,Ⅱ期高血压42例,Ⅲ期高血压9例。就诊后进行电话及复诊随访,了解其用药情况并作记录。
2结果
本组87例患者中完全按医嘱用药者仅36例(41.37%);不能按医嘱服药者(包括漏服、不连续用药、中途停药或换药等)51例(58.62%)。由此可见,病人用药依从性较差。
3讨论
3.1患者用药依从性(CPAT)较差原因分析
3.1.1认知分辨力差由于患者自身对药物知识的普遍匮乏,加之药品种类繁多,易对药品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服药时间记忆不清,导致患者误服、漏服、多服,缺乏自我保健意识。由于病人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因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好转或怕麻烦,不能坚持长期服药,种种原因导致病人擅自停药。
3.1.2医源性因素的影响病人患病后求医心切,重复就医机会多。而有的医务人员对患者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缺乏细致了解,对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交代不清,致使病人重复用药而发生不良反应,使患者对药物产生惧怕心理,擅自停药。另外长期服药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出现头痛、视物模糊、低血压、下降等,均可导致其对服药产生抗拒心理。患者亲属监督作用不够,有些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其亲属对其关心不够,不能及时督促老人按时服药。
3.1.3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治疗依从性培养世界卫生组织在总结当前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时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可使高血压病发病率减少55%,脑卒中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3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很多研究显示,高血压病是多基因、多环境因素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不利的物理因素及社会环境有关。高血压患者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疾病。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解除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开朗的性格,遇事冷静,不要激动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精神较紧张的患者还可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倾听音乐等心理治疗,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鼓励患者发泄心中的不满,说出引起焦虑、烦躁的原因或感受,使之保持稳定的情绪,改变其急躁、易怒的性格,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保持乐观态度,由配合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3.2加强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的CPAT
3.2.1服药指导高血压患者以每天9~11时、15~18时血压最高,午夜最低,在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前半小时用药,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轻度高血压病人忌睡前服药;中、重度患者入睡前只能服白天用量的1/3,而且应在睡前3~4小时服。
3.2.2依据病情简化疗程减少用药种类、频率采用适合病人服用的剂型,药物的剂型常常也影响患者的CPAT。例如,药片太小不利于伴有视力和手指灵活性减退的老年患者抓捏及分掰,而药片太大又造成患者难以吞咽。带有不良气味及颜色的制剂也可能引起老年患者的不依从。因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药,最好用长效制剂如控释剂和缓释剂,既可避免多次用药的麻烦,又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3.2.3进行随访,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可以电话或家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定期询问服药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指导病人按医嘱用药,药师调配、发药时要耐心解释用药的注意事项,按照药物的起效时间与血压的双峰一谷规律或患者动态血压测定结果指导用药时间。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药物的名称、不良反应,消除疑虑心理。如出现头晕、头痛、低血压症状时应尽量休息,变化时动作应缓慢,以免造成性低血压。
3.2.4膳食指导,生活规律高血压患者要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摄盐6g以下为宜,增加钾、钙的摄入,低钾易使血压升高,多吃豆类、新鲜蔬菜、木耳、香菇、紫菜等。要有良好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不熬夜,不吸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参考文献
[1] 余霞君.努力提高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率[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01,3:3.
[2] 任晓玲.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康复教育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