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信教育;高校;辅导员

一、前言

大学生公信教育活动中,辅导员应承担起很大的责任,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公信观念过程当中,辅导员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将公信培养落到实处。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公信,让学生真正意R到公信的重要性。在提高大学生对公信的注意力之后,还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巩固公信成果,在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力度和培养方式。

二、公信教育的重要性

1.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

大学生是承载着整个社会希望的新生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公信力是现代教育的关键。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公信力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拥有公信,就拥有了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要促使大学生提高个人品质。公信的存在,意味着这个人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公信就是大家对这个人的信任,当个人的公信确立之后,他就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同时其公信力也会得到提高。

2.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公信意味着学生对自己所作行为的负责,在实际学习中,公信的培养意味着更高层次的责任意识的确立。在团队合作中,具有公信力的人更容易得到大家信任,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因此公信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的保证。

3.可提高大学生的个人能力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就不像高中那般简单。要注意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公信力的提升,可提高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学生的公信培养列入培养方案中,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一种提升。

三、培养公信的方法

1.制定严格的激励制度

学生对自己的管理,需要进一步严格,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升以后,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自己进行激励。公信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对公信的培养方式进行优化,并做到长期坚持。在实际的培养过程当中,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进行激励,提高自己的警觉意识,认识到公信的重要性。

2.对公信的宣传

对学生公信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宣传的方法来进行。采用宣传方法,可扩大公信培养的范围,同时也可提高培养质量,因为宣传所达到的效果是很大的。在宣传公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公信应该如何培养,了解公信在工作和待人处事中巨大的作用、公信培养的要点及公信的重要性等,教师可以此来提高学生培养公信的热情。

3.提高自身素质是基础

提高学生素质,是提高公信的基础。大学生要把提高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和公信力视为最主要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大学生需要对自身素质进行提升,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交往过程中,个人素质良好,他人才会对自己有好感,同时也可提高自己的公信力。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广泛涉猎各个方面的知识,学会通过这些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面。培养各个方面的专业技能;多参加各种活动,多进行锻炼,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才能,综合素质和能力才可以得到提升。

四、结语

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公信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辅导员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细心讲解,坚持培养,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公信水平,打造一个公信的校园。

参考文献:

[1]韩丽英.思想品德课教改要走出三个误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9).

[2]颜学贵.思想品德课练习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4(2).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品德心理高校德育管理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管理有过许多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品德的含义及品德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我们所说的外在的道德己经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质或品德是人的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作用下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对于培养青年优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品德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三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

一般说来,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倾向性。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一旦形成又可加强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

二、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己经掌握了知识性的道德概念,能较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当今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种很混乱的局面,道德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社会失去了权威的道德准则;道德功能的异化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动摇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做人必须讲道德的古训,人要不要讲道德在一些大学生中成了一个疑问。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某些党员和干部,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诞生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奉为跟上时代潮流的人生哲学,他们处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不讲信用,道德严重失范,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美丑混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现实生活中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

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规范正确性坚信不移的程度,从而愿意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主动维护。大学阶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在经过个人或集体经验证实后,就转化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会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动,主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应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性较大。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思想单纯、活跃,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再加之大学又是社会信息的接受站和传播站,使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易受感染。

(三)大学生道德评价具有两面性。

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大多数大学生已能够独立而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他们的道德判断己由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所支配,他们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而强调公平和公正,注重行为动机,考虑惩罚应以让犯过者认识过错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的是能正确评价别人行为的好坏,但却不善于分析自己行为的是非,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他们不能严格地用这些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

(一)从道德需要引发道德行为的角度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理论将道德行为片面地归因于道德

认识,而忽视了道德需要的基础地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迅速前进的文明之一切勋绩,都被归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因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自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和来到意识中的)一一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论的宇宙观。”

心理学己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产生需要,需要不能满足时,引起心理紧张,就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当诱因出现时就激发了动机。因此,从研究需要着手来探索学校德育,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并且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把研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要注意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深入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接受,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高校德育管理方式一一变单向灌输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柏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学方法。”单向灌输只能使学生将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而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具有支配行为的能力。要使大学生产生道德需要并深化为道德信念和付诸行为,一个重要条件是通过本人的道德实践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大学生在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己有道德认识的正确性,通过动机斗争,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信念转化,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能力,从而又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以形成道德信念,德育管理者就应为大学生创设一些能使他们获得实践经验的客观条件。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一般都围绕着专门的项目或目标展开。例如,为大型国际和国内的运动会,博览会,展览会服务等。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时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行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或者是教育内容上缺乏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情感性,没有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视引导,简单生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在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认识上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与动机的认识。因为目的与动机决定着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质和量,良好的动机与崇高的目的可以提高学生勇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和行为力量。

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道德模式转变。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不可否认,依靠纪律、规章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选择的机会,在这样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条文。在以“强制”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首先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如何,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道德内化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成为内在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道德行为。”

实现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启发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自觉热爱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克服自己的错误和矫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化的控制活动。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心理的自我发展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产生了认识和支配自我、支配环境的强烈意识,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相对独立倾向。他们一般不希望被动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而是想参与其中。这也要求教育者善于尊重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德育管理实践中溶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律,是德育工作为之奋斗的高.境界。

(四)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转变为两者结合来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体育教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0-1404-03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一是指体育本身具有教育因素,如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田径可以培养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球类可以培养集体主义、遵守纪律的精神……。二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体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竞赛方法可以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顽强拼搏、集体精神等等。

但是,我国大多数研究是比较分散、独立的教学经验总结、感性探讨的成分居多,而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及其效果,尚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作为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中心)课题:“21世纪初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优良品德形成与发展影响的研究”,我们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试图研究这个问题,供我国教育决策部门、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参考。

1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

1.1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影响非常突出表1的调查表明,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影响非常突出。其中,75.4%(31%+45.4%)的大学生和88%(44.0%+40.0%)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是良好以上(很好+良好);79.2%(22.5%+56.7%的大学生和100%(50%+50%)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影响是良好以上,专家组的评价高于学生组。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劳动能力、吃苦能力越来越令人担心。体育教育是一种身体教育,体育活动需要大学生付出身体上、精神上的努力,需要承受运动负荷,在体育练习中会产生肌肉酸痛、身体疲劳等,也会伴随心理反应,如怕苦、怕累、怕痛、怕伤等思想,体育教学对学生磨练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提供了天然的场所,也为教师应用体育手段教育学生提供了极佳的机会。这种锻炼效果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非常高的认同。

1.2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协调精神压力、培养良好情绪的影响非常明显我国的材料表明:“在大学生中,1/4的人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精神障碍是近20年导致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1]北京市的调查表明:“尽管有65.8%的小学生、31.4%的中学生在学校感到很愉快,但仍有34.2%的小学生及高达68.6%的中学生感觉一般。”[2]杨德广等调查上海大学生表明: “大学生情绪愉快的占41.72%,一般占34.69%,烦恼占20.33%。”[3]

表1调查显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协调精神压力、培养良好情绪的影响非常明显。77.2%的大学生和100%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协调精神压力的影响是良好以上;74.9%的大学生和87.5%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影响是良好以上。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情绪、协调精神压力的重要场所之一,它具有健身、游戏、娱乐等功能,可以使学生宣泄不良情绪、抒发感情,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培养良好的情绪,完善学生人格。体育教学还对提高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有很大的作用,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2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明显

2.1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合作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影响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生存。合作能力、人际关系、组织纪律是现代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素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处的基本生存技能。

表1显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的影响明显。其中,70.8%的大学生和72%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在良好以上;70.5%的大学生和100%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影响是良好以上。 体育活动是全世界通用的身体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有效途径。

体育教学的群体性、流动性有利于人们相互认识与交流。体育教学有大量的分组练习,小组比赛,其依赖性、竞争性、群体性,都为学生学习怎样同别人相处、怎样对群体目的做贡献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育实践场所,也为学生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际交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恰当的场合与时机。

2.2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组织纪律的影响明显许多教师认为,当今大学生的组织纪律不如以前,表现在上课迟到和旷课、开会缺席、集体活动懒散,这种现象难于管理、教育。表1显示,70.4%的大学生和76%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影响在良好以上。体育活动具有群体性特征,体育教学需要学生服从集体活动纪律、需要遵守规则、服从杰出的领导、尊重权威、公正感,可以学会无怨恨地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即受到了组织纪律教育,又认同了纪律教育的必要性。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3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影响积极

表1显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影响积极。其中,58.5%的大学生和72%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是良好以上;65.5%的大学生和96%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影响在良好以上。

体育教学中有大量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素材。如讲述中国体育的历史,介绍中国运动员的拚搏精神等等,都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组练习、分队比赛,形成了学生群体活动的环境,学生可以感受到集体精神的影响,可以从中体会到体育比赛中对队友、对手的尊重和关心,通过比赛学会对班级、学校和社会的日益关心,学会与他人遵守体育规则、个人服从整体的观念。当然,体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局限性,如本身以身体活动为主,课时少等。但是,体育教学在爱国主义方面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4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影响良好

表1显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影响良好。其中,61.9%的大学生和70.9%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影响是良好以上。体育教学中有大量的公德教育素材,如:搬运体育器材,爱护体育场地,维护场地卫生,练习时互相尊重和谦让等,教师都会发现大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丢失体育器材、损坏体育设施、不讲公共卫生等,教师可以及时地进行公德意识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由此可见,我国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明显的,效果是积极的,且根据自身特点影响力度也不同:最明显的是心理因素(意志品质、吃苦耐劳、协调压力、调节情绪),其次是社会适应能力(合作、人际关系、组织纪律),再次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最后是公德意识。体育的教育价值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

5体育教学对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良好的主要原因分析

根据教育学理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有,教材内容、学生兴趣、学习态度、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等。同样,影响思想品德的因素如下:

5.1教学效果之一,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得到肯定表2的调查表明,82.8%的大学生和79.2%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是良好以上。说明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了非常高的认同感。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我国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就判定是体育教育的失败。客观地说,学生体质下降,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如营养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生活习惯、体育活动等等。学校体育又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因此,由体育教育来承担主要责任是不客观的。可见,学生和专家都对此问题有清楚的认识。

5.2教学效果之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良好表2的调查显示,76.7%的大学生和75%的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良好以上。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体育教学是可以磨练意志、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在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心态、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 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前面已经有充分的论证。

5.3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的关系融洽,为思想品德教育创造了良好氛围师生关系越融洽,越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表2可见, 77.5%的大学生和92%的专家认为师生关系良好。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的关系相当融洽,主要原因在于在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喜欢体育课等。如各种各样的体育选项课、选修课,提高课,民主的师生关系,公平竞争的体育环境等,都是促成师生关系融洽的因素。

5.4体育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良好,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表2显示,69.2%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德育方法良好,25.7%和5.2%的大学生认为方法一般和不好。48%的专家认为教师的德育教学良好,44%和8%的专家认为方法一般和不好。虽然专家认为德育方法问题不少,教学效果下降,但是多数专家和学生的结果趋向一致,体育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直观,身体语言有利于师生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又容易暴露一些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劝解、疏导。例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指责对方、粗言秽语、甚至动手伤人,有的内部埋怨、攻击裁判等等,这些问题的暴露,正是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时机,使学生理解体育精神,体会体育的教育价值。

5.5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积极,最喜欢的公共基础课是体育课本次调查表明,78.4%大学生喜欢体育课,18.8%的大学生表示一般,2.7的大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我国大学的主要公共基础课有体育课、英语课、政治课等等。本次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最喜欢的公共基础课是体育课,占28.8%;其次是英语课,占21.8%;再其次是政治课,占3.3%。可见,体育课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深受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6体育教材受欢迎、学生有兴趣,是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天然条件学生们天生好动,参加游戏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育课具有娱乐、健身、教育等方面的功能,体育课以独特的运动魅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同项目的运动特点、健身娱乐的运动效果、体育精神的潜移默化,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这是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天然条件。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优良品德影响良好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效果良好、师生关系融洽、思想教育方法合理、学习态度积极、学生体育兴趣、体育教材内容等。说明我国大多数大学体育教师坚持教书育人,按教育规律办事,工作认真负责,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项目特点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学生和专家的肯定。

6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如果施教者只教不育,或者不能从正面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也可能对学生没有影响、甚至产生负面影响。从调查看,仍然有一些大学生和专家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不佳,虽然是少部分学生,也要引起重视。一些体育教学存在思想性不足、只教书不育人、放任自流、见物不见人、甚至误导的问题。许多学生反映,如一些体育教学只注重技术练习和身体练习,注重比赛胜负,忽视思想教育和体育道德提示;一些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个人英雄主义、自私自利、持强凌弱、小团体主义、盲目的明星崇拜,以及狭隘民族主义等倾向;一些学校体育比赛存在着弄虚作假、攻击裁判、球场暴力等现象,都会影响学生。如果教师看不到问题,或错过了教育的时机,就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效果,可见,体育教师只有坚持教书育人,按教育规律办事,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有利条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积极的影响。否则就达不到教学效果,这些应该引起教育者的思考和警惕[4-6]。

7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独特的教学效果和很高的贡献率,体育的教育价值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本调查也为我国大学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研究还存在一定问题。虽然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知、情、意、行、信的高度统一和即时反馈,给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天然有利的条件。但是,教育者如果不能从正面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优良品德,也可能对学生没有影响,甚至产生负面影响。一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志馨.四分之一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专家开出六良方[N].辽沈晚报,2004-10-9.

[2] 鲍东明. 我们离素质教育有多远?专项调查有答案[N].中国教育报,2002-1-20.

[3] 杨德广,晏开利,主编.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55.

[4] 体育院系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1997:31-33.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第4篇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理念

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中,要遵循四个原则,做到四个结合。四个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理解原则,服务原则,情境原则。[2]思想政治教育之“以人为本”主要强调在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尊重学生,把学生的个性培养和道德素质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带着责任与感情,殷切关怀学生的安危冷暖,同时关注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学习与就业,并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抛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建立良好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持有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关注个体差异,正确评价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现并激发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逻辑思维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内容

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根源与精髓,凝聚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风貌,其对现代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多元化思潮涌动的今天,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衔接,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意识到只有将加强大学生的价值教育放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才能使大学生价值教育具有中国特色,将大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中国人。[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丰富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具体问题,对传统价值观念加以解释,使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其次,注重社会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引入到实践中来,采用科学的教学对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访谈、自主创业计划、勤工助学以及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身的行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再者,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必须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同时具备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引导学生探索思考问题,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文化无时无刻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据调查显示,在媒介环境发展的过程中,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因素的结构程式发生了变化,由“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变为“大众传媒、同辈群体、学校、家庭”,其中大众传媒成为青少年信息来源最广,对思想品德最深刻的第一影响源。[4]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最快获取信息,发泄个人情绪的主要途径。高校要积极开展以互联网为价值观教育载体的研究与实践,在此同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辨别网络信息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此外,通过建立“红色网站”,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形象的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收力。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到经济文化多元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心理问题也更加复杂化,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难以解决大学生思想中的一些新问题,尤其是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还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关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导致的大学生人格出现偏差乃至引发犯罪的事例呈上升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是高校素质教育工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积极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既是高校工作的当务之急,又是高校工作的长远之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全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心理健康本身就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则是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与可靠保障。

1、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大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先决条件。性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必备条件。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健康的性格就谈不上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这也就是说,培养健康的性格和优良的思想品德是同一教育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的形成、思想和品德的训练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个大学生朝气蓬勃、心情愉快,就会调动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也易于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并使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复活,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若是在烦恼、焦躁、担心、忧虑、惧怕等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压抑他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和阻碍。事实上,那些被感情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搞得忧心忡忡而致成绩一落千丈,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冲动而违法违纪,因缺乏学习动机而厌学的大学生,其症结都表明了心理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

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本人、家庭、学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又可以使大学生中暴露出来的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施加影响,使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发展个性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

1、认知发展教育。认知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及自身认知发展水平。通过常规或特殊训练,帮助大学生挖掘和认识自身的不良认知,并学会对认知进行调控。

2、情绪稳定教育。情绪稳定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人的情绪的正常值及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自己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和两极化波动,学会科学地调控自己的情绪,避免心理失衡,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3、意志力优化教育。意志力优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充分了解意志在成才中的作用以及自身意志品质的弱点,协助大学生提高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内部困难,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不为偶发的诱因所驱使。学会调节激情、应付挫折刺激,增强心理承受力,从而避免心理偏差,具备自觉、果断、坚持与自制的意志品质。

4、个性健全教育。个性健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学会修身养性,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从而矫正不良个性品质,促进个性的完善。要使大学生了解健康个性的标准及自身的个性特点,并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形成开朗、活泼、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良好性格。

5、人际和谐教育。人际和谐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交往艺术,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处,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6、积极适应教育。积极适应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积极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变化,学会调控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同时学会认识自己,认识自身生理、心理变化的特点,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能够优化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开发潜能,达到良好的学习适应。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其正常有序地运转,既要有认识和知识的准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其主要途径是:

1、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种社会压力增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们如果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是难以完成学业、顺利成长成才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把心理教育纳入课堂,纳入学分管理,在学生评价方面要体现以德为首,率先破除只重成绩而忽视其它各方面素质的评价体系。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鼓励和支持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使全体学生系统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强化心理健康观念,增强防范心理问题的免疫力。所有教师都应注重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全的人格。要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教材和学习指导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编写教材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心理训练与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易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个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统帅各科教学的总纲要。纲要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使其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构建一个由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统一的全新的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这是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3、拓展课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要通过举办讲座,利用墙报、广播、电视、报纸、小册子等多种媒体和手段,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告知学生青年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和矫正办法,提高心理求助的能力,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触角伸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

4、营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如在活动中体现的团队意识,可以防止学生犯个人主义的错误,切身感悟集体荣誉和团结精神的宝贵,有利于学生克服狭隘的思想意识。丰富的校园文化,能有效地将各种管理思想、管理意识注入到学生活动中,培养自觉参与意识和自觉接受教育的能动性。因此,高校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和学生社团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如今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对大学校园进行严重侵蚀的环境下,更要积极主动地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为广大学生提供高雅、健康、多样的精神食粮。

5、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一是建好心理健康教育网页、网上心理咨询站等,以鲜活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范围。二是建立学生公寓心理辅导或咨询室,坚持心理学专业教师、有关专家定期“上门会诊”和24小时值班咨询相结合,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进学生公寓的有效途径。三是支持大学生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通过举办多彩多姿的活动,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使追求健康心理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总之,要经常性地举办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为主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电话书信和网络咨询等形式,有的放矢地为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与服务。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及时疏通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它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这种面对面、或电话、或书信等的方式更加直接、亲切和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