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专业培养方案

大学专业培养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专业培养方案

大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83-02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河北大学自动化专业努力提升工程教学水平,于2013年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大力践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并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深化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自动化专业正朝着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高速发展。

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明确培养目标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总体部署,学校制定培养目标和标准要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

河北大学地处河北省保定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畿辅节点城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谋划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现代物流等产业。

面向河北大学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需求,利用现有产学研合作基础,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中的成果和经验,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明确了本校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的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素质高、能力强的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二、加强工程训练,构建合理教学体系

1.培养模式改革。原有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1)课时分配不合理,实践环节薄弱。(2)实验项目类型单一,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仍为传统的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较少,各门实验课程较为独立。(3)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由此造成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较为薄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工程师教育的需求。

经过多方调研、考察论证,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采用“3+1”培养模式,学制为本科四年制,即校内3年、企业工程技术实践1年,并大幅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所占重,达到50%,并提高设计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践教学的比例。

2.课程体系改革。围绕培养标准的知识、能力素质而建立的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了全面调整重组:(1)建立模块式的“特色课程群”,可根据专业发展兴趣进行选择。(2)多方位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大幅提高实践环节的学分;实践教学课内外结合、形式多样化,加强综合型实验、综合课程设计和校外实习环节。(3)课程内容改革,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避免部分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增设经济和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4)企业全程参与,从一年级下学期的企业认识实习开始,到第四学年在企业完成实习和毕业设计,与学校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提供实习场地和相关师资。

三、校企联合共建综合实训平台

重视工程实践,加强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改革中心,实训平台的建设是实现该目标的有力保障[4]。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基础上,与地方多家生产企业和一些国际知名设备厂家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建立了四级功能分层的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

1.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基础,建设基础实践教学平台。本学院拥有的河北省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通识基础训练提供了良好平台。利用该平台,学生参加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分析与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等15门基础课程的实践学习。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方式,提高自主实验教学和综合实验教学的比例。

2.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建立工程基础训练平台。以基本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为目标,以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传感器原理实验室等为基础,重点建设了过程控制、电机与拖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等实验室,构建了工程基础训练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强化实践教学和工程能力训练。

3.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共建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为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学习国际先进技术提供了良好平台,学生可完成实验课、大学生创新项目、电子设计竞赛、创新设计竞赛以及科研项目等。学生在与工厂企业完全相同的硬件、软件平台上,以“项目驱动”模式,按照工业开发流程进行“真刀真枪”的实验训练,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应用的无缝链接。

4.校企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与企业联合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多年建设形成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为期一年的企业实习实训。每年定期进行“实验创新项目”、“实验室开放课题”、“创新创业计划”等多种活动,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了创新意识、锻炼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四、校企联合培养,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标准、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共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1.面向工业界的培养方案改革。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有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均需要校企联合共同制定,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学习与企业学习之间的关系。在课程设置中,企业学习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认识实习(一年级夏)、生产实习(二年级夏)、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年级),使学生逐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职业素养。

2.建设“双师制”的教师队伍。强化“双师制”模式,将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校内、外教师以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为纽带,划分团队,联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各类科技竞赛和毕业设计。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教学工作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由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和工程背景的教师主讲;实践课和新技术扩展课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部分教学工作。企业实习阶段,以企业教师为主导,校内教师辅助。这样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校企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良性发展。

3.遵循工程集成与创新的特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强化设计与创造力培养为核心,围绕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

同时探索“项目驱动式”教育培养机制,围绕以工程项目的开发和运行,打破课程的界限,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全方位训练。

五、结论

面向未来工程的需求和未来工程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力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高等院校只有找准定位、确立目标,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验平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Z].

[2]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81-84.

[3]韩璞,林永君,刘延泉,等.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62-264,271.

[4]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Reform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Training Programfor Autom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JIANG Ping,TIAN Hua,ZHANG Xin

(The 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大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

高等院校是培养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培养方案设计科学性、合理性、质量及培养过程监控的影响。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质量,就摆在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这需要我们去思考、分析、探索并付诸实践。

结合我校“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如何让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有质量,有科学性、合理性呢?为此,我们在国内外相近专业培养方案概况、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市场对人才素质需求等方面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探讨并得出了有益的思考。

一、国外大学培养方案分析

国外专业设置与我国的专业设置情况有所不同,与我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相近专业名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当于我国的一级学科专业,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属于三级学科专业。首先以被调研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等部分国外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对象,深入分析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学分要求等特点,从而探索并改革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所调研的学科专业具有范围大的特点,未被细化,该专业包括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三级学科专业。因学科专业没有设置具体方向,所以其课程内容范围宽广,涉及专业知识面宽。

威斯康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如表一所示,通过该表主要分析其课程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联。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它们之间关联度较大,有不分家之说,是学科基础的基础,更是专业基础的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类课程,是专业课程的理论模块,注重材料的结构、组织与性能间关系的原理或理论知识。材料性能取决于其组成结构,如原子、分子、离子等。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或制备影响材料性能,只有了解其内部组成结构,才知道应用数理化相关知识分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规律,才懂得用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方法手段对材料改进结构、改变性能、加工、成形和应用。这类专业基础课包括材料科学(固体中材料的结构和属性关系、材料科学)、固体相变学、材料相变学、材料力学。专业课程包括材料设计类、材料加工类、材料性能学类。材料设计类包括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导论、材料体系、设计项目规划学。材料加工类包括宏处理材料、材料微加工、固体(塑性)变形。材料性能学包括材料的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能。材料选修课包括材料体系设计、各类材料学,这类课程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个人发展而选修,主要培养个人专业特长、创造性以及研究能力。工程类课程包括工程导论、工程应用统计学、工程基础等,主要培养具有材料工程理念或观念,强调材料工程设计、组织、管理、经营、质量控制等。

通过培养方案中各学期课程安排,可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各学期学分分布比较均衡,各学期负担不重,学习压力不大,这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学习,不会打疲劳战。

(2)反映了知识、能力培养过程,其特点是课程安排与其间的衔接先后有序且紧密,课程内容复杂程度由低到高,内容由浅入深。先学基础课,接着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最后材料体系设计与材料工程项目设计综合。

(3)注重个性发展,依学生兴趣选修课程,激发其创新能力,这主要通过选修课程实现,包括科学类选修课,如化学类、物理类、土壤、生物类,自由选修课。

(4)注重人文社会素质的培养,主要依据文学研究类选修课程。

(5)注重交际能力培养,主要依据基础交际、专业技术写作课程。

(6)注重工程观念或理念培养,通过工程导论、工程应用统计学、工程基础选修课的学习。

(7)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通过走进跨国工厂或国际学校锻炼或实习环节来实现。

二、国内大学培养方案分析

国内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学校定位不同会导致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现以吉林大学、上海大学、

常州大学等三所高校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例分析其

特点。

通过高校培养方案可以分析出各课程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课程依据其性质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普通教育课)、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专业教育)课程等三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思想政治、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含工程图学等机械设计制造类课、电工电子类课、计算机软硬件类课及材料科学类课。专业(专业教育)课程包括表面工程、复合材料、凝固和组织控制、功能材料、粉末冶金、热处理、腐蚀与保护、焊接等方向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

如同国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样,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同样也要注重各类及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因此,各门课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也要符合科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并应用之学习与掌握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从而为发现金属材料工程中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服务。

三、分析与思考

通过分析归纳与总结,可以将国内外的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归类并将其所占理论总学分的比重进行统计,结果如表二所示。

从表二中可以分析得出以下思考:

(1)理论总学分与国外相比,国内大学理论总学分因大学定位不同而差异较大,常州大学的与国外的相近,而985、211类的大学达200学分甚至300学分。理论总学分不同,对应学时数量也会不同,总学分多,则总课时量也多。然而总学分多,则表现为各学期学分平均量也多(国外每学期平均约16学分,国内三所大学每学期

平均约为25、38.9、18学分),周课时量也多。学生学习负担及压力大,致使学生疲劳应对修满学分,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充分培养课余时间思考与创造性思维。

(2)科学类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三类课,国外三所大学这类课所占比重约为23.4%~26.6%,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程所占比重约为18.8%~15.9%,但是数学与化学两类课程所占比重差异非常大。

(3)工程基础与专业(学科)基础类课程,国外三所大学这类课所占比重约为36.%~32.9%,而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的比重约为37.8%~34.3%,由此说明这类课程的差异不明显。

(4)专业类课程,国外三所大学此类课程所占比重约为3%~18.8%,而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的比重约为9.9%~12%,这表明专业方向或特色课程因设置情况而发生变化,专业方向或特色越明显,则专业课所占比重越少,如威斯康星大学的专业课主要限定在专业特定某方向。

(5)交际类课包括写作、交流等课程,国外比较重视此类课,所占比重约3.1%~3.9%,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程体现得不多。由此表明,学生的写作与交流交际能力及各种表达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应该在这方面促进与提高。

(6)人文学类课程,国外此类课所占比重约为11.7%~12.5%,而国内这方面课比较欠缺,文学修养类素质培养在国内三所大学的培养方案中表现不足。然而思想政治类课程是我们非常重视的,约占8%~11.1%,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之一。这两种素质如何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好好思量。

(7)英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等类的课程,国内大学优势较明显,约占16.4%~22.8%,尤其是体育、计算机、英语三门课程所占学分比重较大。英语是美英等国的母语,也是国际交流的必备素质之一,课程安排非常重要。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学习,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利用,如何发挥英语工具的作用等等一些课题,值得我们深思。

(8)其他类

包括个性发展或兴趣类型课程,是大纲规定专业课程外的一类课程。国外所占比重约为3.9%~4.7%,国内所占比重约为4.2%~9.3%,在个性发展或兴趣类课程相差不大,国内某些方面有优势。但是,国内在国际视野培养方面存在不足,我们仍要加大与国际高校或跨国工厂间合作交流,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注:伦敦帝国大学培养方案只有总学分要求,课程学分情况不详)

四、结论

综合上述调研分析与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等要全盘考量,使其具有数学、化学、物理、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特色、国际视野、交际、人文、思想政治、英语、身体素质等方面素质与能力。

(2)培养方案中总学分要求可适当减少,以促使各学期学分分布均衡且学习负担不太重。

(3)课程类型设置方面可适当增加,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得到加强,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知识间关联性强,要突出重点知识、能力等的培养,以达到各种素质的养成。

(4)课程体系方面,国内培养方案存在一些不足或有待改进之处:有待加强学分比重的课程包括数学与化学类、工程基础类、交际类、人文类课程;继续保持(最好能优化)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体育、自由选修等方面课程所占学分;适当精减学分或突出专业特色学分的课程,应当在办学过程中凝练专业优势,进而突出各校的专业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纲领性文件,所有教学、监督、管理等围绕它开展活动,高等院校在制订该方案时充分结合专业特点与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素质体系斟酌知识要素、组成及其关系,通过上述分析与思考,以便我们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中借鉴,在人才培养道路上少走弯路。上述结论有不妥之处,还请读者不吝赐教。

基金项目:厦门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JG201013)。

大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模块化培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如何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高校,更是把这项工作当作重中之重,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体现[1]。培养方案是围绕一定培养目标的一群课程的组合模式,本质上是不同课程间的搭配与组合[2]。如何把这些门不同课程间进行有机地搭配与组合这就是制定培养方案的精髓所在。培养方案既要依托学校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还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柔性化教学管理,从而实现管理严格与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3]。该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浅谈一下培养方案修订中实施模块化课程培养的必要性,为建立高质量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1 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塑性成形方向和凝固成型方向。这两个方向都是以金属成形(型)为主,利用工装模具对金属成形(型)过程中规律变化进行研究。但是,这两大主要研究方向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塑性成形主要研究的是固态金属材料在压力作用下材料的流动规律、微观组织形貌演变及力学性能变化等知识。而凝固成型主要研究液态技术在凝固过程中的结晶过程等。二者无论从材料的状态还是外加载荷的大小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原来的培养方案中,无论是塑性成形方向的学生还是凝固成型的学生都利用一套培养方案。具体的课程体系中,都是两个方向的专业课程内容混合。

随着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和完善要求,这种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需求。因为现行的培养方案在不断修定过程中,总趋势是总学时数不断缩减。这样,分担到每门课程中的学时数也势必会减少。这样如果每门课程中仍然包涵两大研究方向的内容,势必会影响课程授课质量。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课程门数的限制和课程学时数不断减少。很多年轻刚留校或者留校不久的青年教师上讲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经过反复调研和比较分析,认为原有的培养方案已经不能充分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所以决定在新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中采用了大三学年模块化培养体系的建立。即原培养方案中大一、大二和大四学年中课程设置保持不变,而在第三学年实行模块化教学,即按照液态成型和塑性成形两个模块进行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只要完成其中一个模块的学习即可。学生到大三学年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完成塑性成形或者凝固成型其中一个培养模块中的课程即可。

2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实施模块化培养的必要性

2.1 实施模块化培养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课程深度

新的培养方案中对本科生大三学年实施的模块化培养。将原来的塑性成形和凝固成型两大方向的内容集中讲述变为分开讲述。这对于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课程深度有非常重要。新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都分塑性成形和凝固成型两大研究方向单独讲述。这增加了每个大研究方向内整个课程的学时数。之后的模块化培养模式,将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完成“教与学”。教师可能适当增加课程知识点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对知识点加以学习和理解。正所谓学习知识在“深而精”,而不在“多而浅”。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技术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如果学艺不精,那对于工作和继续学习都是不利的。

2.2 实施模块化培养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授课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众所周知,青年教师留校后要过第一关就是教学关。他们首先在留校过程中要经历“试讲”环节,而且即使成功留校工作后,想要上讲台还得经历助课、试讲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门数少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就是个重要限制。材料工程系根据原培养方案的弊端,切实从提高青年教师上讲台机会入手,提出了模块化培养模式。这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3 实施模块化培养有利于更加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

原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太多,不利于更加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一个科学地课程体系应该是课程门数合理、课程内容适当、教学主体明确。必须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专业教学条件为基础,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把好教学质量的第一关。新的培养方案采用模块化培养适当增加了专业专修课程门数,这对于增加学生的选课兴趣、拓宽专业领域内知识点都有好处。而且新的模块化培养在学时方面,给与了教师和学生双方一个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全排教学内容,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慢慢理解和体会。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他需要时间和经历的慢慢积累。所以充分地释放一些空间和时间给教师和学生,会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做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

3 结语

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实施模块化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学时,做到有的放矢,以人为本。实施好模块化培养模式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入掌握、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和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都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莉,马继刚.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大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大类招生 政策建议

一、引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市场经济环境下“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招收优质生源的迫切需要,各高校正不断创新人才选拔模式,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各高校主要的招生录取方式。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1]。即在高校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学科门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进校后对低年级的新生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时按照学生的意愿再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按大类招生,从形式上看是招生方式的变化,而实质上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低年级的通识教育,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一个牢固的基础知识框架,进行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培养;高年级的专业培养,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特色鲜明、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培养平台,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实现了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2]。按大类招生和培养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目前我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大学已采用大类招生[1-6]。其模式主要有三种[1]:①按学科招生;②高校以“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③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

在借鉴国内其他实施大类招生院校的经验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于2011年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三个学院内进行大类招生试点工作。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例,分析其在大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存在问题,探讨完善大类招生改革的措施。

二、公共管理学院大类招生现状

1.大类招生基本情况。

依据《华南农业大学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和《华南农业大学2011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2011年公共管理学院开始试点大类招生,计划招生991人,实际共招收32个班984个学生。

2.培养方案设置情况。

依据《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华南农业大学四年制本科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以内。通识教育、专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实践教育五个部分指导性学分设置见表1。

表1.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指导性学分设置表(四年制)

由表1知,华南农业大学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学分设置中,通识教育包含6个课程组总计50学分,占总学分的31.25%;专业通识教育包含一级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准入课程共计20―30学分,占总学分的12.50%―18.75%;专业教育总计15―25学分,占总学分的9.38%―15.63%;拓展教育共计15―35学分,占总学分的9.38%―21.88%;实践教育40学分,占总学分的25.00%。

3.第一学期课程开设情况。

由于2011年是华南农业大学三个学院大类招生的第一年,因此到目前为止,通过大类招生的学生只完成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学习。依据大类招生的培养计划,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识教育课程中的英语(两门课)、体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5门课;二是专业通识教育中的部分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以及公共管理学。考虑到学生学习负担、培养计划要求和学院师资力量,公共管理学院对招收的32个班级分类两大组:A大组包括1―16班,第一学期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B大组包括17―32班,第一学期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及公共管理学。到第二学期,A大组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及公共管理学;B大组开设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三、大类招生存在问题

1.专业差别较大,课程设置不合理。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有公共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社会学(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两大学科门类,有11个专业(方向):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应急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企业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大学科门类之间及各专业(方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简单的以每个专业(方向)为基础,并以必修课的形式,设置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在总的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必然需要减少每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这势必会影响每个专业(方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大类招生配套政策不完善。

学科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对通识教育类课程的需求也不相同。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较高,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是高等数学A,而其他专业(方向)是高等数学C。由于大类招生在第一学年不分专业,学生选择高等数学A或高等数学C的具体人数也就无法确定。而理学院以此为由,在11级大类招生的学生第一学期不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由于大类招生试点工作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导致本应在第一学期开设的高等数学无法正常开课,因而会对以后专业课程的开课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不便。

3.培养方案设置结构不合理。

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2009年修订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中规定公共管理学院四年制本科总学分为175学分,对比2011年大类招生培养方案,总学分减少15学分。从结构上看,通识教育总学分基本上没有改变(2009年为51学分、2011年为50学分);2011年培养方案中专业教育①总学分70学分,相比2009年减少了20学分;2011年培养方案中实践教育40学分,相比2009年增加了13.5学分。在总学分减少,实践教育学分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势必要减少专业课程的学分,加之专业教育部分,还增加了专业通识教育中一级学科平台课程,更减少了专业课程的学分。

另外,实践教育学分增加,反映了提高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但是,从培养方案看,实践教育均是如综合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习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学科训练、毕业实习、形势政策之类的综合性实践,需要花费的学时数量较多和比较集中的时间,这对课程安排也提出较大的挑战。同时,没有了单一课程的实践,综合性实践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四、政策建议

1.进一步细分大类招生的类别。

依据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知识的不同要求,在公共管理大类之下进一步细分为公共管理Ⅰ类和公共管理Ⅱ类两个类。公共管理Ⅰ类包括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管理Ⅱ类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应急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企业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专业(方向)。细分大类招生的类别,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不同学科门类间对不同基础知识需求的差异,而且便于课程的安排。

2.完善大类招生配套政策。

学生根据对专业的了解和基础掌握情况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是学校对学生兴趣爱好与自主选择的尊重,也是实施大类招生的初衷之一。实施大类招生改革,不仅仅是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简单修订,而是事关教育教学的个各个环节配套措施的整体改革,如招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专业分流,转专业、学籍管理、考核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因此,大类招生改革试点不是某一个学院自己的事情,是整个学校的事情,不应出现由于大类招生,某个课程无法开课的事情。

3.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在培养方案的结构上,适当减少通识教育学分比例。相比2009年培养方案总学分减少的情况,维持通识教育总学分不变显然是不合理的。

在专业通识教育中,减少一级学科平台课程数量,设定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为一级学科平台课程;而将土地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工作导论等各专业基础课以选修课的形式作为专业准入课程。

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应该保留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综合性实践保留毕业实习、形势政策、创新创业实践,开设1―2门综合性实验课程或综合性实习课程。

注释:

①为了比较的方便,2009年的专业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2011年实施大类招生后的专业教育包括专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

参考文献:

[1]晋云海.高校大类招生综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

[2]海霞,周增慧.大类招生条件下本科专业分层培养教育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2).

[3]罗晓甜.大类招生:高校招生的新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4]汪筱兰,沈耀良.浅谈大类招生培养中的专业分流[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1).

[5]张扬,孙志良.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6).

大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一)专业设置盲从照搬

不少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存在照搬本部或其他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现象,以致其专业设置与自身特点不匹配;有些独立学院专业划分过细,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就业;大多数独立学院对专业设置缺乏重视,专业建设规划的思路不清晰;大部分独立学院缺失重点建设的专业,即使有重点建设专业,也难以体现重点专业的示范作用。

(二)培养方案不切实际

独立学院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难以体现独立学院的特点,并存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现象。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关键在于设置恰当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应能反映实践性教学思想,并体现出开放性、动态性的体系结构。但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形成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

(三)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独立学院的师资一般主要以自主招聘的专任教师为主,辅之以母体高校教师、外聘教师。自主招聘的专任教师承担主要教学任务,但这部分教师主要来源于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基本上无教学经验可言,这使他们难以很快完成由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换。还有部分新进教师有在民办高校只是短暂过渡的心态,这都给学院教学质量与师资队伍稳定埋下了隐患。

(四)教材选用不合理

大部分独立学院缺乏有效的遴选机制,选用教材时难以坚持择优而选的原则,甚至存在个人独断的现象。在教材反馈方面,还未建立或完善学生对教材的评价机制,学院难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学院自主编写的符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高质量教材较少。

(五)实践教学资源缺乏

随着独立学院建设规模扩大与招生数量的增加,独立学院原有的实验室已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与实习需求。另外,独立学院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管理、考核等控制环节较为薄弱,这使得学生的实习过程难以有序进行。实习的模式较单一,缺乏针对社会需求的实习安排,有些专业没能找到适合本专业特色的实习模式,或者缺乏足够的实习单位(如财会专业),导致实习流于形式。

二、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独立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应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理性设立。专业的设置应符合自身定位及特点,尤其要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为了保证特色专业的有序建设,可以制定相应的文件用以监管执行。如: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为了保证特色专业的建设,制定了《特色专业建设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试行)》。截至2014年底,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将金融学、法学、社会体育、市场营销等专业设为特色专业进行建设,并经过努力,于2013年成功申报新闻学、知识产权、社会工作专业,为今后的专业优化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独立学院要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作为重点课题来研究,通过调研讨论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还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力度,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肃性,要建立和完善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批制度,明确权责。独立学院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人才培养方案应为学生潜能的提高创造条件。在课程教学方面,要充分贴近学生实际、科技发展、市场需求,用于服务培养目标;还要以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的基本原则,实现教学内容上的整体优化;可使用网络辅助教学法、慕课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考核方式方面,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质要采用灵活考核方式,要对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方法、学时及考核方式等加以明确,还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一定的专业考证课程,为学生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帮助。

(三)加强师资的培育与管理

基于对教学质量的要求,独立学院应制定出台相关规章制度,不断优化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的招聘、培育及评价机制。如: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先后制定了《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外聘教师管理规定(试行)》《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青年教师指导制度实施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对师资队伍的稳定至关重要。为了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的教研与科研能力,学院制定了《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教学成果奖评审办法(试行)》《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四)推进教材选用与编写工作

独立学院应制定教材遴选管理办法,目的是保证优秀且适合独立学院学生使用的教材进入课堂。如: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管理学系结合学院要求,采用教师、教研室主任、系务委员会、教务处四级教材选用、评估制度。先由该课程的主讲教师选定两本适合本课程的备选教材,填写教材审批表,再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并签署选用意见,之后报系务委员会讨论审核确定其中一本为选用教材,再将选定教材的相关资料报院教务处最终审定。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并尽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使用省、部级及以上获奖教材达到30%以上。另外,还应建立并完善教材使用反馈制度,坚持学生每学期对教材进行满意度评价,及时择优去劣。并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加强对教材编写的申报立项工作。先以院级精品课程为主,支持自编一批适合独立学院学生使用的高质量教材。

(五)内外联动构建实践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