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政所档案管理

财政所档案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政所档案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政所档案管理

财政所档案管理范文第1篇

1.相关领导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还有相当一大部分领导对于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直接导致对此项工作的不重视。表现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人员配置、硬件投入严重不足,致使乡镇财政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低下,缺乏规范性,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无力或无法实施。

2.财政档案管理专业队伍不强

调查表明,乡镇财政部门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档案管理专业技能普遍不高。大部分乡镇财政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或者由年龄偏大、退居二线的老同事担任,这些人员普遍存在没时间、精力和能力学习研究规范管理和操作技能的现场,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下。

3.硬件投入无法满足管理需要

由于领导重视程度的差异导致标准化建设硬件建设的差异。相当一部分乡镇财政所没有单设档案室,或者档案室面积不达标,甚至存在没有单设档案柜使财政档案和其他文件混放的现象,防火、防盗、防虫、防腐、温湿度控制等物品更是投入不足,规范管理失去硬件支持。

4.财政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财政档案管理同样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管理法》等一些针对于档案管理的法规和管理制度,但是作为特殊类型的档案管理还应该制定符合行业特点、具体的规范管理规章,包括操作规章和考核管理细则等并应严格遵照执行,而当前被忽视的恰恰是这些规章的制定。

二、规范和加强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强化认识,引起重视,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乡镇领导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规范化管理的程度。财政档案参与管理人要不断向主管领导反映规范管理的重要性;上级财政部门和档案专门机关也要不断强化基层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要求必须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抓好落实;乡镇相关领导也要主动加强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知,工作上多过问,经济上多投入,人员上多支持,感情上多倾注,通过以身作则来带动周围干部群众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档案管理员要积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财政档案管理质量,加强研究,不断创新,遇到问题向主管领导常请示,勤汇报,需要向上争取和解决的问题及时申请支援和帮助,以此形成良好的齐抓共管新局面。

2.配齐人员,加强培养,打造过硬的专业人员队伍

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和必备资源。为提高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乡镇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在人员数量上配齐,人员素质上配强,人员管理上规范,人员待遇上倾斜,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安心工作、善于创新的乡镇财政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保证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轨道。要配齐配强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逐步实现年轻化、专业化。要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适应现代管理需要的技能和本领,不仅要牢牢掌握传统归档管理规程,更要主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在评优奖励上要多向一线倾斜。

3.加大投入,配齐设施,满足档案管理的硬件需要

乡镇政府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还要体现在标准化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在部门财政预算中要有所体现和侧重。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有独立的工作环境(装订和查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按照大于等于标准面积的规格设置专用的档案室,对于档案室的其他硬件如防火、防盗、防尘、温度、湿度、防虫、防腐等必须的投入要按照标准要求配齐配全,同时对于信息化网络管理软件、打印、复印、装订、扫描、拍照等必须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扫描仪、复印机、照相机等硬件也要加大投入,保证日常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要作出一定预算,用于软件的更新和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升级换代。

4.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保证规范管理的有效落实

财政所档案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镇财政 标准化 农村经济

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部门的基础部门和先行者,乡镇财政工作的发展对于基层的政权建设、农村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等方面意义重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离不开乡镇财政的调控。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综合改革的纵向深入,加强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已成为县级财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我认为,乡镇财政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

一、办公条件标准化

目前乡镇财政所办公条件大部分设计简单、结构单一、规模偏小,为此建议:第一,以建立服务大厅为突破口,开展财政综合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立业务办理区、便民服务区、后台工作区。业务办理区分设涉农服务台和单位服务台;便民服务区配备条形座椅、饮水机、政策宣传册以及意见征询簿等,各项制度、业务办理流程、财政政策知识解答和人员岗位监督牌等全部公示上墙;后台工作区配备计算机、空调、打印机以及档案柜等办公设备。达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目标。第二,按照要求设置档案室。配备档案柜、保密文件柜、装订机、装订桌和消防器材等设施。对所有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整理,规范惠农补贴农户基础档案、台账及资金管理等,确定专人负责。做到归档及时、摆放有序、查阅方便、安全可靠。

第三,在每个村部或村中心人口聚集区设置财政公示栏,定期对项目资金、补助资金、财政政策以及业务流程进行公开公示,加大财政政策宣传力度,并接受社会监督。

二、机构建设标准化

(一)把乡镇财政所和农经站合并

县财政部门从乡镇财政工作质量的角度出发,为了发挥财政所的财务管理功能,把乡镇财政所和农经站合并成一个部门,名为乡镇财政所,负责管理乡村两级财政财务工作,实行一套人马、一个办公场所、一套管理制度,管理乡镇财务。

(二)财政所人员明确具体职能

根据国家的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政策,财政所的职能是要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如惠农政策等,制定并坚决执行适合本乡镇是实际状况的乡镇财政收支预算,对本乡的财务工作和国有(集体)的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保证财务工作的正常进行,从本地的经济状况出发,培植乡村两级财源,组织并监管乡镇财政的收入,同时,实行“村财乡”工作,坚持三个原则,即以村为核算单位不变,村级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受益权和监督权不变,村级债务的主体不变。也就是乡镇财务所发挥监管职能,统一管理各村的财务,实现村级财务的“五统一”,即统一资金账户、统一报账时间、统一报账程序、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档案管理。切实保证村级财政的资金安全,提高利用率。

三、岗位设置标准化

(一)财政所的岗位设置要标准合理,职责明确

乡镇财政所的各个部门应以“高效运作、保障安全”为原则,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把乡镇财政所的相关人员,如乡镇财政所长、总预算会计、专项资金会计、村级财务会计、总财政出纳以及村级财务出纳等进行公开化透明化管理,把各部门人员的姓名职责做成公示牌,放在乡镇财政所的显眼位置,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

(二)严格内部控制,细化工作流程

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细化每一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和详细标准,因人设岗、以岗定责,有效防范财政管理内部风险。

(三)合理设定财政所的工作人员的基本条件

为了保证财政所人员的稳定,县级财政局对乡镇财政所的人员直接管理,人员调动必须经过县级财政局的同意,但是人员编制仍归乡镇财政所管制,财政所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财经类大专及以上学历,对于已在职工作人员(45岁以下)不满足条件者,必须在三年之内达到要求,否则待岗学习。

四、财政管理标准化

(一)在预算编制方面

乡镇相关预算单位编制的预算草案的编制和审批流程要多个部门审核管理,包括乡镇财务所、乡镇财务局、县财政局、县政府、基础预算单位以及乡财政所等部门合作,一层一级地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保证“一个乡镇一本预算”,遵循“两上两下”规程。

(二)在预算执行方面,乡镇财政工作统一管理,增强政府采购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对由乡镇财政公费培养的人员要进行资料管理,可保证不会出现“吃空饷”的现象;以村民筹资筹劳为主体,财政进行奖补,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一事一议”原则。

(三)在财源建设和税源监控方面

充分调动乡镇的征管积极性,培植财源,各乡镇干部要增强理财意识,改变乡镇“守摊子”、“要饭吃”的旧观念。

(四)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对扶贫资金、农业开发资金、财政奖补等专项资金要统一管理、统一报账、统一下拨,对社保、教育、经济建设、环保和企业等类专项资金统一实行“财政专户”管理。

通过以上四方面标准化建设,可以使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以下成效:

1.乡镇财政职能得到理顺、人员力量得到加强。通过合并财政所和农经站,使分属两个部门的乡、村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了协调统一,乡镇财政职责更加明晰,乡镇财政工作力量到了加强。

2.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通过标准化建设,乡镇各项财政工作基本做到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为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乡村的财政工作必须要建立相关的档案资料,保证资料的详细和真实。

财政所档案管理范文第3篇

一、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1、巩固完善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一是针对一些发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不断提升。二是对在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软件操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省厅市局反映,以便省厅对软件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2、抓好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工作。与各业务股室和业务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将所有补贴给农户个人的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系统发放,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努力提高资金发放率,切实提高在全省的排名。

3、抓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按照《关于印发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办法和流程的通知》要求,做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等工作,尤其是财政部联系点大段财政所在资金监管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同时,做好充分准备,以迎接财政部乡镇财政资金检查。

二、努力推进财政所双基建设

4、推进规范化管理。按照“内强管理、外树形象”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财政所规范化管理,通过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优化服务形象等,使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办公条件显著改善,工作效能全面提升。

5、抓好示范点建设。继续抓好示范点带溪、棋坪、排埠、高桥、港口财政所的新建和改造建设,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三、做好乡镇财政基础工作

6、健全档案管理。包括财政所人员情况、岗位职责、内部制度、办公用房、电脑打印机等其他硬件设施等,实行动态管理。

7、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财政所计算机和网络建设,搞好网络的运行和维护,保持财政所网络的正常运行。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各项业务,相关业务工作统一在网上布置与审批,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8、编制报表。认真做好乡镇财政决算报表工作。

9、加强乡村财务检查指导。建立“村帐乡”工作的监督机制,开展对村级财务情况的检查指导,促进村级财务逐步走向规范。

四、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10、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今年继续按照省市关于一事一议的有关文件,严格审批程序,规范操作流程,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并做好充分准备,迎接省市检查。

11、做好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按照省厅《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绩效考评办法》抓好试点村村、村建设工作。

五、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12、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切实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财政所档案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基层财政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基层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是档案管理事业发展路程的必然要求。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基层财政部门必须通过优化档案管理结构,整合档案管理资源,建设档案管理一体化系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网络发展的力量,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满足单位和人民对档案管理服务的需求,从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目前基层财政所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从根本的角度上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二、基层财政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与变动频繁

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娴熟的档案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应用的能力。而从现在档案管理人员现状看,绝大部分基层财政部门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人员,而是由从未系统地学习档案管理的财务人员兼职担任,再加上基层单位人员流动频繁,档案管理员任职时间都较短,前后衔接次数多和断层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前后的一致性,所以不能达到专业档案管理现代化要求的水平。

2.硬件设施条件普遍落后

基层财政部门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简陋问题,电脑多数为已经淘汰的老旧机型,性能不高。再加上缺乏配套设备,刻录机、扫描仪等更是无从谈起。有些基层财政单位没有固定的档案室和专门的档案柜,无法分门别类地将档案资料杂乱无章地堆放一个柜子里。这些硬件设备的滞后原因,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3.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体系不健全

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不能仅仅依靠信息化技术,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档案的管理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我国财政部门内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通常是由上级部门制定的,各级财政部门大都结合自己实际开发了专用财务软件,比如常用的财务软件按品牌分有用友U8、金蝶等,按品种分有办公自动化、债务管理软件、预算管理软件等等。而档案管理系统大多是根据当地档案局的规定购买投入使用的。品目繁多的财务办公软件使得财政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通用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相对于一些省市财政部门,基层财政部门档案信息化发展较慢。同时,档案信息规范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些都制约着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前进的步伐。

三、对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素质

基层财政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财政档案人员进行学习业务培训,向档案管理先进工作者取经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将优秀的档案档案管理经验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培养出属于基层财政部门自己的优秀档案管理人才。同时,鼓励基层财政档案人员加强自身素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成为基层财政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高素质人才。

2.加大设施投入提高办公效率

在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背景下,基层财政部门要想提高工作效率,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积极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而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就是资金投入。基层财政部门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对资金进行整合,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增加财政投入,并根据自己办公所需购买必备的现代化设备,如计算机、数码相机、刻录机、扫描仪、缩微设备、复印、打印机等的配备,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硬件基础,大大提高档案信息化的工作效率。

3.完善体系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一是要财政部门在开发财务应用软件时就要将财政信息化系统与档案信息系统进行对接,这有利于基层财政部门加快构建档案信息化的步伐;二是构建并完善基层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基层财政档案管理部门应向先进档案信息化工作部门学习借鉴成熟的经验和标准,结合基层实际,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方案,使之成为基层财政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依据。

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基层财政部门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为促进基层档案信息化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和为基层政府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优质服务。通过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迅速完成档案查询、借阅等日常工作,大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促进了基层财政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打下了良好的财政基础。

参考文献:

财政所档案管理范文第5篇

一、明确工作职责

乡镇经管站主要工作职责包括:(一)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体经济审计、土地承包与流转等政策法规;(二)负责村务规范化管理工作;(三)负责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指导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经济合同规范化管理工作;(四)负责村级报账员管理、业务培训及考核;(五)负责村民主监事会成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和监管;(六)负责村集体经济审计,农民负担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督管理;(七)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调解、仲裁和土地流转交易的指导服务和规范化管理;(八)负责辖区农村经营管理案件的调查、处理和农经统计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

(一)严格人员配置。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置乡镇经管站工作人员。所辖10个村以下的乡镇,工作人员不少于8人;所辖10-20个村的乡镇,工作人员不少于10人;所辖21-30个村的乡镇,工作人员不少于11人;所辖31-40个村的乡镇,工作人员不少于13人;所辖40个村以上的乡镇,工作人员不少于15人。其中,乡镇农村财务委托服务中心每5-7个村设一名会计;每个乡镇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服务中心设3-4名工作人员;每个乡镇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服务站设3-5名工作人员;每个乡镇经管站设2-3名专职审计人员;每个乡镇“三资”办设至少2名专职工作人员。上述人员可从乡镇在编人员中调配,不足部分也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所需人员经费由区、乡镇两级共同负担。

(二)严格报账管理。每个村设一名报账员,每月定期上站报账,资金收支业务量大的村要随时报账,每月发生的资金收支必须当月报账,严禁跨月份报账。乡镇财政所负责村级资金的管理,村级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与乡镇采购办合署办公,由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

(三)严格队伍管理。各乡镇要尽快配齐乡镇经管站工作人员,待人员确定后,及时报区经管局备案,同时不得随意撤换,以保持队伍稳定。乡镇经管站工作人员要确保专职专责,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好本职工作,确需调换的要与区经管局协商。各乡镇要保证乡镇经管站有必要的办公场所,保障所需经费和设施。

三、加强宣传培训

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农经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工作。一是在区级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利用冬闲时节对乡镇、村两级干部和村级报账员进行专题培训,内容力求全面具体,体现针对性、实效性。二是组织开展村民代表和民主监事会成员履职和责任培训。村民代表和民主监事会在村务管理和村务监督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将村民代表和民主监事会成员列入培训范围,内容侧重履职方法和义务责任。三是通过定期上站学习、现场拉练观摩、外出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财经法规和警示案例宣传,强化其责任理念和守法意识。

四、规范档案管理

乡镇、村两级凡是涉及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会议决定、承包租赁方案、经济合同、招投标和集中采购文书、财务会计等资料,必须及时立卷归档。乡镇农村财务委托服务中心要建立财务管理资料档案室,对财务管理各种资料统一建档,分村设柜、分类存放、专人保管,方便查阅;档案保管要做到防盗、防水、防潮、防蛀;要严格档案查阅使用手续,除业务主管部门、执法执纪部门执行公务需查阅档案外,其他单位和个人要求查阅的,必须严格履行查阅审批手续方可查阅。村委会换届或保管人员变动,必须在5日内办理档案移交手续,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应编制好销毁清册,经区经管局或乡镇政府同意后,派专人监督销毁。实行电算化和网络化管理的乡镇要及时进行电子归档,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财务电子档案查阅、复制登记制度。当前,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由区经管局、档案局结合各乡镇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步推进、规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