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疾病护理

呼吸道疾病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疾病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道疾病护理

呼吸道疾病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雾化吸入;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9-0088-0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tomizing inhalation applied in clinical nursing for pediatric respiratory disease.Method:124 cases 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62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oxygen atomizing inha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different nursing,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7%(60/62),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58% (45/6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ffectiveness between two groups(P

【Key words】 Atomization inhalation; Respiratory diseases;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毛细支气管炎通常发生在患儿肺部细小支气管上,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缺氧及呼吸困难,其好发年龄6个月~2岁,1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达85%,属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1-2]。对于患儿来讲,由于年纪较小且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够完善,给护理造成了一定难度。本次研究分析小儿雾化吸入在呼吸道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呼吸道疾病患儿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26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3.3±1.3)岁;对照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4.2±2.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即接受镇静、平喘、抗病毒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雾化吸入,其成分为博利康尼0.5 ml、普米克令舒1 ml及沐舒坦15 mg,雾化吸入时间为5 min,2次/d。护理方法如下:接受雾化前,对患儿面部、口腔及鼻部进行清理,确保没有分泌物存在,保持患儿呼吸畅通。同时应选择正确的雾化吸入时间,尽量选择患儿进食前1 h内进行,防止因患儿哭闹、不配合将呕吐物吸入肺中,加重肺部感染或导致窒息。除此之外,在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前,需要对所有的雾化装置进行严格检查,检查雾化吸入设备是否存在漏气等情况;雾化湿化瓶内严禁出现水分,避免由于药物的稀释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检查水槽内的水量。接受雾化时,需要对患儿的心率、呼吸、面色及分泌物等进行监测,患儿突然出现烦躁、急促、口唇发紫等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停止雾化吸入,通知医生进行必要的吸氧和吸痰,同时还应根据患儿的自身情况和病情需要 对流量进行调节。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6.77%(60/62),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72.58%(4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喘憋性肺炎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是患儿机体发育不成熟及各项功能不够完善所导致的,外界环境对患儿的影响最为严重,进一步增大了患儿感染的几率[3]。其主要病毒为合胞病毒,它会导致患儿出现黏膜组织水肿,从而使患儿呼吸出现困难[4-5]。

目前,将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雾化吸入能够将药物转化成为细小的雾气,直接抵达患儿支气管及气管等发病部位,进一步提升了治疗效果,对患儿的症状起到明显地改善作用。在减少相关用药剂量的同时使药物直达患处,降低了副作用[6]。同时通过氧气将药物送至患儿患处,也可以减轻患儿由于呼吸困难出现的缺氧状态。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样是患儿治疗的关键,要求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娴熟的技术做到一丝不苟,认真做好患儿雾化吸入的每一步。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6.77%(60/62),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72.58%(4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黎玉凤.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1(2):218-220.

[2]丁兰.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14(2):123-124.

[3]赖宝珠.超声雾化吸入在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1997,19(1):123-124.

[4]杨廷坤.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7(2):2151-2152.

[5]叶根荃.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附:儿童慢性哮喘21例的临床疗效总结)[J].临床儿科杂志,2013,4(2):269-273.

呼吸道疾病护理范文第2篇

是应用超声波的声能,将药物变成微小的气雾,随着患者吸气进入呼吸道。其特点是雾滴小而均匀,温度与体温接近,深吸气时药物可以进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到达呼吸道深部,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为了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和水肿,利用热的物理作用,减轻充血和水肿;利用药物作用,消散炎症,达到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2]。

我们选择2010年2~8月治疗的老年呼吸道感染80例,年龄均在70至80岁之间,随机分为雾化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咳嗽、咯痰、肺部湿音消失时间、喘憋等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经过15 d的治疗,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雾化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使用沐舒坦组与庆大霉素组相比,有效率分别为95%和85%。研究证明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吸入药物的选择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雾化组)和对照组。雾化组40例,男患21例,女患19例,年龄70~80岁;对照组40例,男患23例,女患17例,年龄70~82岁。两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抗炎、平喘、化痰等治疗。雾化组在此基础上随机分出20例,给予沐舒坦15加生理盐水20 ml,2次/d吸入,共15 d;其余20例,给予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 ml,2次/d,共15 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第3、7、10和15 d做痰培养试验,晨起患者漱口后,取深部的一口痰做细菌培养检查,对两组患者肺部湿音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并观察患者咳嗽、咯痰等症状有无缓解或减轻。

2 结果

雾化组:组1(沐舒坦)有效19例, 无效1例,有效率95%

组2(庆大霉素)有效17例, 无效3例,有效率85%

总有效率90%

对照组:有效28例, 无效12例,有效率70%

雾化组中组1与组2经统计学χ2检验,P

3 护理

雾化吸入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但要保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护士在具体操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3.1 药液的配制 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吸取药液准确无误。

3.2 雾化量的调节 老年人呼吸道应急能力差,如开始吸入时将雾化量、湿度量均调至最大,大量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可能会使支气管痉挛导致憋气、呼吸困难,故应从小雾量、低湿度开始,吸入1 min待气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化量,一般每次吸入不超过20 min。

3.3 雾化间隔时间的掌握 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连续性,需各班护士密切协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根据患者肺部情况及痰液性状掌握吸入的间隔时间,以便痰液有效溶解、易于清除。

3.4 氧气吸入 应超声波产生的雾滴温度低于呼吸道的温度,患者吸入后易导致小气管痉挛,而我院老年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多较差,并大多伴有低氧血症。因此,在雾化吸入的同时,应给予患者持续鼻导管吸氧2~3 L/min。

3.5 雾化前护理

3.5.1 环境准备 由于雾化器产生的气流是连续的,雾化的药物很可能被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整洁舒适,温度一般在18~20℃,相对湿度50%~60%,以减少空气中弥散的药液潴留。

3.5.2 心理护理 根据老年患者个性特点,在雾化治疗的同时,应注重疏导、解释、支持等心理治疗,消除或避免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解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争取老年患者的配合,以提高雾化吸入的效果。

3.5.3 选择合适的 雾化吸入时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这样可使膈肌相对下降,胸腔扩张,以利用雾化吸入时肺脏充分扩张,增加有效吸气量,以减轻不适。

3.6 雾化中护理 雾化器应放置在平坦桌面,指导患者正确吸入,并进行示范,嘱患者在吸入过程中作深而慢的呼吸,尽量延长吸气时间,吸呼比例3∶1,呼吸次数12~16次/min,超声雾化吸入前后给予有效拍背。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巡视,保证治疗安全有效,避免意外发生。

3.7 雾化后护理 治疗后瞩患者漱口,擦干口鼻周围雾水,并有效咳嗽5~6次,将痰液排出。用掌扣法,双手空握拳,有节奏的有外向内,由上而下进行拍打,动作平稳、轻快。耐心教会患者有效咳嗽,闭嘴超轻咳三声,第四声用力咳嗽并咳出痰液为一次。将雾化器擦拭干净,预防呼吸道再感染,连接管应每人一套,正确指导清洗、消毒和保养方法,防止交叉感染。每次治疗结束后,雾化罐和管道要用1%含氯消毒液浸泡15 min,然后用流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水槽内的蒸馏水每次治疗后倒净,下一位患者用前重新放置。

4 小结

药物雾化吸入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产生较快的药物效应。与口服药物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再配合静脉滴注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操作看似简单,但吸入过程中的护理很重要,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根据老年患者的个性特点,给予耐心、正确的指导,严密的观察,细心的护理,才能保证雾化吸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呼吸道疾病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急性呼吸道疾病;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25―02

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严重程度加深,临床上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案例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而小儿患者的抵抗力较弱,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注重提高治疗效果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才能有效保证临床整体治疗质量[2-3]。本文根据此问题,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分组分别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与病毒唑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取得显著的结果,具体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组与病毒唑口服对照组,例数分别为56例与4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30例与26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10岁,平均年龄为(4.5±2.3)岁,上呼吸道感染30例,喘息性肺炎1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6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8例与2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10岁,平均年龄为(4.9±2.3)岁,上呼吸道感染20例,喘息性肺炎1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患病程度均无可比性差异,且本次研究均已排除患有严重心、肝等重要器官疾病患儿、氟喹诺酮类药物过敏患儿。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各自治疗前的48h内,均停止使用其他抗菌类药物。治疗组56例患儿,使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每次用量为1/2支,5岁及以上的患儿每次用量1支,每日口服2次;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病毒唑10mg/kg。d口服治疗。两组患儿的其他基础治疗方法相同。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胸片检查,并观察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以确定细菌清除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4]。治疗结果分为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进步:病情好转不明显;无效:病情未改变或加重。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各组总例数

1.4 数据处理 对两组患者所观察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后,使用数学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组间差异对比方法使用t与X2检验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细菌清除率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经各自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细菌清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情况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3讨论

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往往由于多种病毒感染而致病,目前,临床上,仍然未出现有一种疗效十分理想的抗病毒药物[5],在治疗该疾病上,传统治疗方法,采用的多位抗生素药物,且使用的药物均以预防为主,这将显著降低了临床上抗生素的抵抗病毒的敏感性水平,此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病毒对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水平,最终造成治疗效果不佳[6]。而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物,主要成分包括黄芩、金银花以及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抗炎[7]以及抗病毒功效,主要通过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水平,发挥抗炎、抗过敏等作用,进一步抑制病毒或细菌的生长[8],而起到治疗的效果。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综上所述,对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细菌的清除,不良反应少,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方健,宋海燕,吴伟立,等.某部2008-2010年入伍新兵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病情况调查[J].医学杂志,2011,36(10):1110-1112.

[2] 倪安平.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8):848-852.

[3] 张辉,刘春艳,王燕等.北京儿童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腺病毒抗体检测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7):686-687.

[4] 吕敏.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山东医药, 2009,49(25):70-71.

[5] 北京地区PICU脓毒症调查协作组.北京地区两家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486例脓毒症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3):178-183.

[6] Madden J L,Schober M E,Meyers R L,et al.Successful use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12,47(5):E21-E23.

[7] 张彬,张惠佳,李惠枝等.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09,24(10):928-930.

呼吸道疾病护理范文第4篇

1 临床资料

15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年龄39—72岁,女性2例,年龄31—57岁。这些病例中,急性呼吸心跳骤停1例,自发性气胸1例,重症颅脑损伤3例,急性呼吸衰竭6例,脑血管意外4例。

2 护理

2.1保持呼吸道通畅

机械通气病人病情重,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往往丧失咳嗽反射,因而造成呼吸道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分泌物淤积,形成痰栓,堵塞气道,导致窒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及时有效的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具体方法:当病人喉头部有痰鸣音,气道压力较高,脉率血氧饱和度较低时应及时有效的吸痰。吸痰时应采用一次性负压吸痰管,防止交叉感染,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气管套管口径的1/2,吸痰时动作应轻巧,由深向外旋转式提出,禁止盲插以避免插伤黏膜,单次负压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负压保持在100-150mmHg[1]。为了防止吸痰时患者缺氧,吸痰前后可给予1分钟的纯氧吸入,如吸痰管吸痰效果不佳或有痰痂形成时,可以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在直视下逐侧进行肺气道吸引、冲洗消除局部肺不张,对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还可以取出凝结成块的痰痂,提高效果。此外,在吸痰的同时配以翻身、拍背,每1-2小时一次,促使终末细支气管的痰液因震动而产生咳嗽反射将痰液咳出。

2.2气道湿化

可以在吸痰前滴入湿化液(常规:0.9%生理盐水250ml+庆大酶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4000单位或遵医嘱),每次滴入3—5ml,从而使痰液稀释利于吸出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同时,要随时调整呼吸机恒温电热装置,将呼吸机湿化水温度控制在28~32℃。此外,还可以配合进行超声雾化,每日2次。

2.3严格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感染。吸痰时应戴无菌手套和使用无菌镊子,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先吸气管造口后到口腔在到鼻孔。气管造口处换药每日2次,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敷料被污染时及时更换,气管套管一般选用一次性套管,使用金属套管时应4小时更换内套管一次,取下的内套管最好高压灭菌,没有条件的应将内套管煮沸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两次,浸泡于0.1%“84”消毒液中30分钟,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晾干后送供应室环氧乙烷灭菌。

2.4定期对呼吸机回路、接口、雾化器和消毒后的备用罗纹管进行细菌学监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感染的途径可为呼吸机回路的污染、冷凝水的反流均可形成气溶胶而直接进入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1],因此,应定期对呼吸机回路、接口、雾化器和消毒后的备用罗纹管进行细菌学监测。

2.5气道分泌物的监测

为了早发现早治疗气管感染,应每周采集气管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一次。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2.6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口腔护理,以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每次口腔护理前先测口腔PH值,然后选择相适应的口腔清洁液,PH<7用2%苏打水,PH>7用2%硼酸水。

2.7病人的

机械通气的病人在没有休克的情况下,如病情允许,应采取床头抬高15度,可大大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呼吸道疾病护理范文第5篇

气道烧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具体可分为轻度烧伤和中重度烧伤,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很容易出现肺炎、反应性呼吸疾病及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一系列肺部并发症,从而大大增加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难度。以往临床常用的通气治疗方法效果一般,且需要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VAP是ICU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会增加住院费用,也会相应的延长住院时间[1]。集束化护理是IHI(美国健康研究所)提出的新型护理服务理念,其根本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临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气道烧伤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作以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气道烧伤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53.7±7.4)岁;烧伤面积:30%-80%;机械通气时间6d-35d,平均(18.6±4.2)d。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将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作统计分析,组间差异均衡(P>0.05),存在比较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进行护理。试验组行集束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健全无菌消毒隔离制度:控制医院感染传播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严格吸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病房日常卫生监督管理,明确探视制度的要求,定时进行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桶;定期进行室内消毒并严格监测空气培养;采用含氯消毒液对病房内桌面、地面等进行擦拭消毒,抹布要严格按照1床1巾的使用标准,分类标记号拖把。对侵袭性操作要严格控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各项护理对策,防止发生污染。②做好烧伤创面护理干预:对烧伤创面进行正确处理,为患者应用无菌被单,外辅料要始终保持干燥,特别是颈部烧伤患者必须做好气管周围创面的换药工作,4-6h/次,随时更换污染辅料,以免发生肺部感染。③心理护理:受到自身病情、治疗环境及机械通气等因素的影响,意识清醒的患者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烦躁、忧虑等不良情绪,这对疾病治疗极为不利,并使VAP危险性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必须保持充分的沟通,将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作用及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详细介绍,尽可能缓解其负性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缩短其住院时间。④加强呼吸机管理及气道湿化护理:呼吸机管道会直接接触患者,此处寄生的细菌微生物等会引起呼吸道感染。所以要选择一次性气管导管,每周要对呼吸机管道与湿化器进行更换,湿化器中的残余液体每天都要倾倒,并及时予以清洁。及时更换管道中的血液及分泌物等。建立人工气道后,肺通气量增加时气道湿化作用会随之降低,导致痰痂形成,引起肺部感染。故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痰液情况适度调整湿化量,控制好湿化量的温度和湿度,使支气管纤毛运动得到有效维持。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VAP发生率、住院时间作为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器分析全部数据,住院时间及VAP发生率分别使用( )、(%)进行标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及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VAP发生率、住院时间竟统计比较,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气道烧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方面主要采用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其可使患者呼吸功能得到快速改善,并M一步提高治疗效果。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亦是性质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其对气道烧伤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不容忽视[3]。

集束化护理是医学护理模式改革后新推广使用的护理方法,临床实践证实[4],其对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其具有目标性、时间性和序贯性等特点,在气道烧伤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使其尽快恢复健康[5]。

在本组研究中,试验组住院时间、VAP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

参考文献

[1] 潘凌燕.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气道灌洗效果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29):2699-2701.

[2] 张锦丽,杨芳,叶小兰等.气道专职护士在批量烧伤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1):101-103.

[3] 戴小华.集束化护理在气道烧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7(26):262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