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法

引 言

传统的中职学校在对烹饪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时采取的方法往往过于单一,并且尽可能的降低培养的成本。这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许多的缺陷和漏洞,严重影响着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对于整个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无法起到帮助作用。因此,新时期中职学校对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采用了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起到了非常好的培养效果[1]。烹饪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比往届学生有很大提升。事实证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模式总体上比较契合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尤其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比如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具有诸多的优势,能够很好的培养出烹饪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烹饪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一)对于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学徒制度应用在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培养出适合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模式的培养的核心体现在学徒制,对学徒的培养,做好这样一种模式的基础就是学校和企业能够实现深度的合作,具体的合作形式分为多种,包括工学结合或者半工半读的形式。在运用这种模式时,需要中职学校的老师和企业的师傅一起合作给学生传授实际的操作技能,通过这种形式的合作来实现联合的培养。在运用这种模式之前,学生必须要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否则在与企业的师傅进行合作学习时,没有理论基础,对于师傅的操作也是无法理解,没有体会的,这对于学生来说也一样学不到有用的技能。因此,要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的培养同时促进学生的理论基础与企业工作岗位实际的技能需求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老师要注意教学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接受老师基础知识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从业技能的培训时,需要企业的精诚合作,同时需要老师对学生做出相关的辅导工作,防止学生与企业师傅在语言等方面发生冲突,不利于校企合作的进行。

(二)对于探索培养高素质烹饪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帮助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主要的两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具体的应用模式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商议来决定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案。本着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为目的,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的具体行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帮助学生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该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学生也会把主要的时间全部用在教室和厨房,从这两个地方来学习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能力,从而能够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学生都可以很好的去学习,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2]。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体系可以进一步去探索培养更高素质的烹饪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而提高整个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为未来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模式借鉴。

(三)对于培养学生对于企业的责任感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受益者。在毕业之后,学生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企业里的一名员工,这对于企业和学生来说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学生可以顺利就业,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企业也可以招聘到自身所需要的人才,促进企业发展。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已经受过该企业的培训,对企业已经产生了很多的感情,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尽心尽责,回报企业的培养。并且学生已经掌握了在该企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比较能够适应工作岗位,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带来巨大的价值。学生对企业的责任感在学生进入该企业实训时逐渐产生,等到真正成为企业的一员之后,对企业的责任感意识也会进一步加强。

二、现代学徒制在培养中职烹饪专业人才的实现路径

(一)培养目标的设定必须合理

中职学校在给烹饪专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和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培养方案。通过培养方案的制定来确定学生的具体培训方案,决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模式中采用哪种具体的形式。企业的师傅在传授给学生实践技能时要能够传授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技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对培养内容要进行认真核定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学校必须要认真厘清对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充分认可学生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在培养内容方面,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要认真的探讨和制定,确保培养内容非常充实,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考核方式的制定要结合学科特点科学制定

在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时,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培养方案。依据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例情况,制定出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案。既要评价学生的理论基础是否得到提升,也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有所进步,对于二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估。

结 语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B模式总体上比较适合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大大提升了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实际上,该种培养方法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对于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2+1”;校企合作;模式;深化 

 

一、“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产学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是培育人的两个不同环境,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此“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意味着学生进入企业后,学校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完成规定的各种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根据企业的需要以及未来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出人才的培养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这不但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增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创造了条件。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而对企业来说,则可以近距离地考察招聘的对象。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都有其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例外。“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论为基础的,该模式吸取了其他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弥补了学生只能够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内容比较狭窄的问题。“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特别是在“1”阶段,将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相结合,可以说“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实习,其本质是将职业院校与企业这两个培育人的环境进行结合,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使学生可以在经过培养之后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最后一年的学习由学校理论学习阶段过渡到企业培育阶段,是其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以及初步的操作实践,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识,而通过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和就业实践等将会为学生以后职业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学生顶岗实习半年时间就可以了,剩余的半年时间主要用于实训以及实践性的课程,当然还有学生管理、教育引导、就业的心理调试、职业规划等内容。“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活动,更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人才培养机制。它通过在“1”阶段实行工学交替提高实践,在“2”阶段实施按需订单培养,从而为职业院校拓宽办学思路,实行双方优势互补创造了空间和条件。“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学校教育由此具有开放性、柔性化的特点。学校利用企业的实习实训资源,企业利用学校的师资等资源,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双方实现双赢。 

 

二、目前“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利益协调困难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想顺利而且成功实施,必须协调好各方利益,因此合作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一种利益的权衡和争夺的过程。在开展“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职业院校的目的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对职业院校的期望和要求。而企业在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过程中,也是有利益追求的,企业是想通过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既定的发展目标。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其实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目标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如何更好地协调双方的冲突,使他们的利益更加的一致,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比如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信息不畅可能是影响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在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上是不同的,必须看到职业院校对学生信息掌握得比较好,而对企业方面的信息掌握得比较少,对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具有什么样的标准,则信息掌握不充分。这就导致了有些企业每月只要支付给学生一定的补贴,无需再支付其他费用,从而实质上把实习生当作了廉价劳动力。有的企业主要让学生来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而并不是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还有些企业认为培训学生首先应该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不愿加以精心培养,不太愿意给实习生轮岗,有时没有专职的指导人员,即使有指导人员,对实习岗位“师傅”的指导工作也没有相关的考核,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导致配备的指导师傅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参与度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心,敷衍了事,使实习生得不到有益指导等。 

 

(二)合作动力不足 

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动力不足,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很多的发展问题。相比较于与职业院校合作,企业更关心的是产品的销售问题,利润实现多少的问题。因此同职业院校的合作可能是企业不能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这是企业合作动力不足的表现也是原因。其次在学生进入到企业后,企业的指导老师动力也可能不足,原因是企业为了节省用工成本,往往把学生当做简单的劳动力来进行使用,而参与指导的老师由于没有及时合理的过程跟踪,也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所以导致企业的指导老师认为出力不出力一个样,从而产生动力不足的现象,动力不足就容易产生学生实习管理过程过于形式化,配备的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参与度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心。最后是学生动力不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般只从事一些低级的工作,这可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与目标,再加上企业指导老师在指导思想和管理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实习工作没有了兴趣,于是就容易出现一些学生开小差,不好好干的现象。 

(三)适应需求变化的问题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职业院校三年的教学计划而设置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职业院校本身办学调整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考虑到市场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职业院校必须适时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计划进行调整。如果不调整,很显然“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四)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显然由于在“2”阶段与“1”阶段,学生要面临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就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有的职业院校管理的比较严格,到了企业却比较松散,导致学生一时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导致了前紧后松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没有在企业得到合理的利用,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而有的时候则会出现职业院校管理不是很严格,到了企业管理的非常严格,从而让学生认为“1”阶段的学习很难,并且认为支付的报酬与学生付出的劳动不对等。产生这些情况,都意味着学生不能及时地进行角色的转变,也不能有效地利用好职业院校与企业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机会。从而使“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了为学习而学习,为实习而实习,没有内容也没有实践性的一种培养模式。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在“2”阶段与“1”阶段的管理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师资力量是“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从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直接招聘过来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在实践技能上却十分欠缺。职业教育是对理论要求和实践技能两者兼重的教育。如果教师只有理论基础,而没有实践技能,显然是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的。同样,职业院校从企业引进的指导教师也有问题,他们则与招聘来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老师具有相反的特点,即实践能力很强,但理论知识不足。显然只会一条腿走路的人,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的,再加上职业院校在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和运用上又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导致师资力量成为了“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要想让“2+1”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发挥作用和实效,就必须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三、提高“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效率与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一)统一认识,推广“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2+1”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证明是能够满足社会、企业需要,并能充分实现职业院校办学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开展,职业院校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进入到社会当中,来检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检验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是否正确,从而让他们能否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问题,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显然这种结果。无论是对于国家、企业、职业院校乃至对于学生的家庭。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一种模式,我们应该不断地通过各种宣传,来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来获得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只有这样“2+1”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可以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来加强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从而为其实施与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学生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现象,主要是由于“2”阶段与“1阶段”的学习内容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学生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的调试。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心理座谈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内容所在。通过聘请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地融入到“1”的学习阶段当中去,职业院校应该注意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的不同,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教育学生保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会出现岗位不理想、不适应岗位要求、中途离岗、违反纪律、不满薪酬等情况,校企应该加强协调合作,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引导工作,教育学生摆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通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到企业之后能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和意识的形成。 

 

(三)深化专业改革,按市场与企业需求,对专业定期重新设置、调整和嫁接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求,进行内容和计划的调整。其中专业的重新设置、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加大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力度,也要作好课程之间的统筹工作。要通过不断打破课程以及学科之间壁垒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计划上,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在重新设定专业之后,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阶段,来展开教学工作。在理论学习阶段,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学生需要的结合,在实践技能操作阶段。要制定合理的实习计划,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比较完整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还应该根据企业以及行业和市场的需求,对专业的就业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要及时地对那些市场不再需要的专业进行撤离和改革,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综合性人才。 

 

(四)加强管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首先职业院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职业院校应该在教师的职称晋升、课时酬金、学习进修等方面制定一些激励制度或优惠政策,以保证师资队伍稳定;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通过校内和校外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其次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和政策制定,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的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最后要聘任经验丰富的、有技术的兼职教师来校任教,职业院校可以从社会上或者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和技术一流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让他们能够及时的发挥他们的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推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顺利运行。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认清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其目标现实挑战,探讨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选择,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一、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现实挑战

1、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标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从三个方面定位:人才培养类型、培养规格而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等。

(1)从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并非是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所崇尚的,也非单纯的主要培养职业技能型的人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教育应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从培养规格要求定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所以其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要求应当具备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其次,在操作与技术上具有更高的组织指导和开发创新等能力;再次,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彰显个性和发挥创造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

(3)从知识结构要求定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两个基本模式:通才和专才。以上两种培养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如果说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纯粹的培养通才或专才,已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必须走专才与通才相结合之路,在充分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侧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2]

2、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1)转变独立学院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绝大多数独立学院依然继承着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其人才培养目标亦是缺乏多元化,单一的培养目标定格了人才培养类型――理论型人才,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缺乏应用性,这与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相违背,不利于培养出优秀人才。因此,独立学院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2)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将决定课程设置的定势,课程设置往往以培养目标为理论依据。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以单纯的培养理论型人才,因而其课程设置也严重倾向于理论课程。纵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之课程设置部分,我们不难发现理论课程比例远远超过了实践教学部分,比例差距甚远。因此,独立学院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3)转变“单一的学科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一直以来以学科化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以理论型为主,严重缺乏应用型人才,这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相符的,必将导致人才失去竞争力。因此,独立学院转变“单一的学科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4)转变“双师型匮乏”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都继承着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外加独立学院的教师基本来自高校,因而理论型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亦为理论型,独立学院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因此,独立学院转变“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二、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选择

1、依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决定着独立学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不仅要重视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即重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结构;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其个性化发展,促使其不断成长;同时还要迎合市场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依据市场调整培养目标。[3]

2、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实践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应该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课程结构。首先,要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的比例,增加实践环节在学习期间的比重;其次,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形成“特色+文理交叉+各类限定选修” 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再次,企业可以依据市场需要和企业需求来参与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通过参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以及课程的开发,实现“能力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3、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证明,我国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转换观念,大胆革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十分重要,也异常必要。传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常以学校为主的合作培养模式,可以探索尝试转变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为以企业为主的合作模式,保障企业行业的合法权益、激发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中来,从而调动企业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

4、加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何为“双师型”教师?一方面,教师应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从事课堂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又掌握较为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熟练的掌握企业实际运作方式和实际操作能力。双师型教师的匮乏,是独立学院面临的巨大难题。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教育,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行业人力资源优势, 派遣企业中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参与独立学院的教学;独立学院亦可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学习先进的企业理念和参与企业项目和技术的开发等;或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5]

【参考文献】

[1][2][3] 荆光辉,张润泽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思辨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6)48-49.

[4] 沈云慈,刘胜林.市场机制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对比[J].职教论坛,2010.2.6-8.

[5] 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0(1).72-74.

【作者简介】

黄 胜(1983-)男,汉族,江西九江人,教育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生态学.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范文第4篇

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定位分析和培养目标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

据资料统计目前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模具设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制造业的需求。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地,模具设计人员、模具开发人员、模具维修人员已成为市场最紧缺的人才。据了解,在北京普通模具设计师月薪为6000元左右,高级模具设计师数量很少,月薪在8000元左右。而在广东东莞等地,一位经过专业训练、有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人员,年薪常常超过12万元。近年来,随着模具CAD/CAE/CAM技术广泛的应用,高技能复合型模具人才缺口巨大,模具人才普遍匮乏,企业需求迫切。

我国中等技校培养的学员主要是操作工,不具备模具设计的能力。一些高校尽管在近几年内设立了模具专业,但由于软硬件设施的限制,培养出的学员理论水平可以,但实际技能不够,不能满足模具企业的需求。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模具培训班,由于缺乏规范的职业标准,对学员能力的考核鉴定还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因此学员质量良莠不齐。因此,目前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无法满足企业的迫切人才需求,为解决人才需求和人才质量之间的问题,必须对现有的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2、职业分析

通过调研可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主要的从业单位有:模具制造企业、机电产品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和轻工制造企业等;主要的就业部门有:模具设计部门、生产制造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质检部门等;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助理模具设计师、2D绘图员、模具(机械)加工工艺员、模具制造工、模具维护与维修工等;未来的发展岗位有:模具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机械加工工艺师。

3、目标定位

本专业主要面向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管理第一线能从事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模具零件加工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2211”人才培养模式含义诠释

第一个“2”指入学前两学期,为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的“宽基础”阶段,主要针对中职生源理论基础差的问题,实现中高职过渡无障碍;第二个“2”指三、四学期两学期,为各种专项技能储备阶段,即“备专能”阶段,主要针对普高生源动手能力欠缺,中职生源专项技能拔高;第一个“1”指第五学期,为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阶段,以课题和毕业设计为载体,全面归纳、综合应用、创新培养;最后的“1”表示从业能力培养阶段,也即顶岗实习阶段。

2、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1)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学生在学校学习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航天职业素质、思想政治课等基础素质课程,以及完成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进行“航天企业文化”、“航天精神”专题教育,将航天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基础素质培养过程中。学生利用假期选择一定社会工作岗位进行2周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在此培养阶段,学生完成系统的文化基础知知识、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以及学生基本素质培养。

(2)系统专项技能培养阶段

学生在校内,以产品为载体,完成《机械零件切削加工》、《模具CAD/CAM》、《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零件铣削加工》等课程的学习。学生轮流在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模具设计与生产企业,参加2个月的实习,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在此培养阶段,将航天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专项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在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基地与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实现学生系统的专业技能培养。

(3)综合技能、创新意识培养阶段

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以典型模具零件的生产为载体,完成模具综合生产实训,以毕业设计为载体,全面归纳、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给定的模具设计任务、典型零件设计加工任务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从业能力培养阶段

最后一学期,学生在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模具设计与生产厂家,选择与模具相关的职业岗位,完成6个月的顶岗实习,熟悉企业生产现场和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生活节奏。此阶段主要完成学生从业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就业的无障碍过渡。

3、“2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本人才培养模式将高职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中职生源学生理论基础学习提供保障,将中高职教育实现对接;第二阶段是专项技能培养阶段,为普高生源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供保障,为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化提供平台,使学生具备一专多能,拓宽就业面;第三阶段为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在前期培养基础上,不同生源学生水平基本趋于平衡,开展综合类项目和课题训练,使学生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第四阶段,从业能力培养阶段,学生在指定的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其他综合素质进行检验,了解企业文化,适应企业与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差异,让学生提前逐步适应未来岗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过渡。

三、结论

本专业提出的模具专业“2211”人才培养模式,在中高职教育衔接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也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使学生由“专业能力”强人,转变为“职业素质”强人,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龚厚仙.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皖东地区模具行业的发展状况[J].滁州学院学报,2012.

[3]邹继强.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模具制造,2013.

[4]王仁志.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模具制造,2013.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职业教育 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11-02

通过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现:45%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是考不上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选择;21%的同学认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没有区别;也有12%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与职业高中和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没有区别;只有22%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可以学到专业技能,有利于就业。这说明很多学生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清楚,选择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对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加强引导,深化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减轻他们的负担,让学生认识到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区别及优越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老师可以在开学典礼和主题班会上讲高职教育学习成功的案例,班主任,辅导员和其他任课教师可多讲些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不断强调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加深学生的认识,培养他们对高职教育各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对于高速铁路方面的学生可深入浅出的让他们了解修建高速铁路有着很深远的意义:高速铁路的地缘意义、高速铁路的军事意义、高速铁路的经济意义、高速铁路的技术意义、高速铁路的政治意义、高速铁路的战略意义,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我价值提高认识,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动性,并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变相的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心理暗示和辅导。

一、高速铁路职业教育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忽视理论基础

有些学生非常重视专业技能课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和基础理论知识。我们要引导他们广泛学习和吸收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加强人格修养、思想信念、价值观念以及文明礼仪的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他们不仅学到一身过硬的本领,而且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学会做人、做事、协作共事,学会适应环境,学会生活等。使学生既能从中学到知识,又能提高素质,减少学习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为其融入社会、融入工作环境、更具团队精神、更具协助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理论知识是操作的基础和依据,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懂得操作的实际意义和最佳效果,如测绘仪误差的消除,熟练掌握了理论知识,设备使用则更能灵活自如,而且误差更小。理论知识是接受新事物、更新新设备的基础,在走出校门后科技飞速发展,学校里学到的设备可能很快就被新的设备所取代,甚至还没有走出校门,学到的设备就已经落后于新一代设备了,而只有熟练地掌握理论基础知识,才能更好、更快地学习和掌握新设备的操作使用,并使其发挥出最大效力。

另外由于高速铁路的特殊性,我们可把高速铁路的发展史,高速铁路文化作为教学的一项内容,让实践、人文素质与理论基础更好地融会贯通到一起。

二、高速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与时俱进

(一)构建第二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构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认证体系和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效调动学生自觉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为今后走向高速铁路的工作岗位做好各方面的素质准备。

(二)双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技术获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青睐,GE公司和中国铁道部在北京签署备忘录,双方承诺在寻求参与美国时速三百五十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项目方面加强合作。2009年10月,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之前,中俄间的高铁合作传闻就已沸沸扬扬。之后,中国铁道部和俄罗斯运输部、铁路股份公司签署了关于在俄罗斯境内组织和发展快速和高速铁路运输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将帮助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修建高速铁路。中国的高速铁路出口,已经箭在弦上。

所以,很有必要对学生实施双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些高速铁路的专业术语在课堂上就应广泛涉及,这样可为学生及时有效的获取国外高铁新技术并与之交流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考试方法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速铁路学科专业性质和课程特点,改革考试方法,力求做到科学地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等。除了通常的课堂闭卷和开卷考试外,还要有课外动手能力的考试,如果条件允许也可把考试场地搬到在高速铁路工现场,采用虚拟现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三、高速铁路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运营通车以来,高速铁路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速度、质量都屡创新高。因此,对接受高速铁路方面职业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技能人才从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这对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速铁路人才培养模式应着眼于未来,模拟现场进行教学,学校可增加综合演练场的投资力度,努力探索,积极创新,找出培养适应技术更新和产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合理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于素芳.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