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1篇

(一)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决定需要职业素质培养

由于一部分高职学生高考成绩不够理想,高考填报志愿也是比较被动和盲目的,这些学生往往是被调剂录取的,和自身的期望值落差比较大,存在着心态上的自卑和自暴自弃,且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学习动力上都比较欠缺。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比较模糊,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对自己所学专业一知半解,甚至没有职业概念,在平时学习中不太注重自身职业素质的积累与培育。因此,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用人单位用工特点决定需要职业素质的培养

美国学者斯潘塞提出了关于职业素质体系的冰山模型。“冰山模型”是指职业素质可分为“冰上部分”和“冰下部分”。“冰上部分”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在表现等显性素质,而“冰下部分”包括一个人个性特质、动机、价值观以及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等隐性素质。很多用人单位经常把“冰山理论”运用到实践的招聘环节中,招聘过程中不仅注重求职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更加关注求职者的求职动机、个人价值观、职业认知和决策等内容。用人单位在初期一般较注重学生技能知识,后期更加关注冰山以下的隐性素质,这些都依赖于学生平时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视阈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提升职业道德

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和事业观。同时结合通识教育、心理健康、职业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专业理论以及实验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其次,在专业学习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将诚信道德考核列入学生的学业考核中。

(二)构建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可以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围绕就业形势和求职流程等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结合专业情况持续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形势讲座的学习,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专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宏观环境,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意识。学生职业素质往往是在其毕业之前就基本形成了,学校应该也可邀请企业技术骨干、职场精英、创业成功人士等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指导教学活动中,以讲座或沙龙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帮扶。

(三)设计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提升职业知识

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素质培养课贯穿于高职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大一应注重专业认知,明确职业目标;大二注重专业或职业技能训练;大三注重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个体与整体相结合、技能和素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引导学生树立合作、团队协作、竞争、吃苦耐劳等意识。很多高职院校的考评机制还停留在一张纸、一支笔的考试阶段,这无法有效衡量学生的职业素质。学生对职业素质并不重视,而为了能通过考试,这种考评机制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在职业能力考评中应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此外,可以通过作品考评和师生共同评价相结合、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四)注重专业实践教学,提升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深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要注重专业实践的教学,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启动学校技能精英培养工程,开设技能尖子班,加强职业学生技能培训,加强学生动力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校内专业技能竞赛、校校技能比赛。组织技能优秀学生与行业技术骨干人士开展比赛、营造学技能、练技能的氛围;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实训等专业实践,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综合技能水平。

(五)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职业体验

校企产学研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三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培养、合作就业)、三联动(即政府、企业、学校联动)”的育人机制,让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学校教学,引导学生在校内学习时融入社会,这对形成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很大帮助。高职院校与企业实施联合培养,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政府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参与课堂教学与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吸收高职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把学生课堂搬到企业,让学生边做边学,学做结合。采取这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感受到企业文化,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前适应企业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

(六)强化校园文化引导功能,提升职业精神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培养人。校园文化对健全学生的人格,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具有重要引导功能。第一,高职院校要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组织各类校园活动,引导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乐观愉悦的情绪特征,帮助学生提升组织管理、团结协作等基本职业能力。第二,可以把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校园文化中嵌入企业文化的元素,提前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对用工者的职业素质要求。第三,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积极为学生创造课外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以项目研究与实践的形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第四,以校园文化为基础,开展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和服务、勤工助学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学会交往、包容、竞争和合作等职业能力。

(七)注重职业礼仪教育,提升职业形象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2篇

职业素质包括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显性的职业素质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能力素质、职业形象等,隐性的职业素质如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忠诚度、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素质、健康素质等。随着人力资源观念的日益转变,这些隐性的职业素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这里所说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协作素质、创新素质、健康素质。

2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

近几年国家招生政策显示,本科生招生比例开始下降,高职高专学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号召高校以企业和社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专业和课程,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专业人才。国家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要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学校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关键。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在于:它是高职院校学生夯实专业基本功的基础保障,是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石,是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的敲门砖,它更影响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与深度。所以,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方向,要把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放在首位。

3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

3.1改变学生培养方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一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可以采用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情景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实训环节的培训力度,使学生能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更好的结合。二是可以开展订单班等多种办学模式。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设计课程和教学重点,把企业文化和企业所需的核心技能在日常授课过程中不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三是可以开展双证书培养模式。所谓双证书,指学生在毕业时不仅有毕业证书,还要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例如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前厅、客房、餐饮、播音主持、婚庆策划、调酒、茶艺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工作,为学生提高实践技能提供便利条件。四是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力度。学校要为学生联系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资质的实习单位。通过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熟悉企业文化和职业环境,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有效提高自身竞争力。

3.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强化双师素质

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缺乏相关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更深刻的领悟已掌握的理论知识的真正内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步伐在加快,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已有的理论知识已落后于行业、企业实际。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投身于企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已有的理论知识,不断摄取新的知识。高职院校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使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不断学习行业新的实践技能和操作标准,从而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案例和亲身工作经历应用于教学,会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也使教学重点更贴近于企业现实。

3.3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3篇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可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认知水平,保证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能做到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中的变化,这样就能对学生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2)校园文化与心理教育相融合。校园的文化建设包含多方面内容,体现了学生的精神风貌、学校育人理念等。校园文化可以起到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作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强学生对社会、对校园、对他人的了解与理解,培养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学生更容易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

2.职业指导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

职业指导工作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开设职业指导课,提升学生对当前市场的认知程度同样必不可少。使学生准确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就业指导教师还要在面试技巧、制作求职简历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减轻学生对面试的畏惧感。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学校也可以采取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方式,及时收集毕业生工作信息,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对计算机类高职毕业生具体就业情况进行定性与分析,方便学校开展日后的职业指导工作。

3.学生必须寻求自身的改变

高职毕业生要懂得制定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从入学开始,学生要密切关注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变化和趋势,实现与市场“零距离”接触,根据社会用人所需对个体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衡量自己与实际社会需求的差距,设定与自己实际能力相适应的职业发展目标。利用寒暑假的机会参与社会实习活动,提升自身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高职毕业生也要转变自己的求职观念,大胆尝试不同岗位,突破自身专业对求职方向的束缚。

4.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项目教学

开展项目教学就是将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化,并将这些课程融入实训项目环节中。即大一开设职业素质拓展Ⅰ、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侧重学生团队合作、责任感、交际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大二开设职业素养提升课程,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在今后职场中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完成角色转变;职业素质拓展Ⅱ、就业教育主要面向毕业班学生,侧重学生企业文化教育、就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抉择与转型、大学生成功途径等内容的教学,将其融入专业教育中,通过在教学中设计职业素质教育案例,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体会。

5.结束语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素质 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杨雪冬(1975- ),男,河北邯郸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吴志鹏(1977- ),男,天津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王辉(1984- ),男,安徽蚌埠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素质教育。(河北 邯郸 05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期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GJJG17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87-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下,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分工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国家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劳动力,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提高,还关系到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高职院校应该以服务为宗旨,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目标。目前,工学结合(即以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要的、具备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职业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主流。我们要顺应趋势,整合学校、企业、社会的各种资源,多级联动、多方参与,切实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现状

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满足国家、社会、各行业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需求,因此,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培养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而关键的部分。新时期,培养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采用学校育人与社会育人并重的方法。中国知网对“职业素质”的定义是:“职业素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质是指通过学习和锻炼而具备的、从事某种工作任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高职学生的培养模式、课程计划、教学方式等外部因素和高职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职业目标、就业取向等内部因素都使得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同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与普通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具备共通性。

当前,部分高职毕业生以赚钱为工作的根本目的,只求不出次品;缺乏团队精神;机械工作,不讲求方法、效率;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承担责任;缺乏敬业奉献精神;没有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高职学生只具备专业素质,只能简单地进行机械操作,已经难以契合企业的发展需要。曾经,企业只需要高职员工具备相关专业素质,但现在各行各业都要求高职员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与建筑相关的行业进行调研发现,各企业在选聘高职毕业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基本实践操作能力、正确积极的工作心态、高尚的思想道德、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出色的心理素质、较高的学习能力、较好的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着很迫切的要求。多数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当前最需要提高动手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团队意识、增加企业锻炼经历、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现在各行业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素质要求普遍比以前高,所以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弱化了对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仅仅满足于教师的讲授,缺少自我的思考与提高;在就业过程中,对学校的就业推荐依靠性过大,推销自己、主动求职的积极性较弱。目前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种问题,文化基础薄弱、不善交流、团队意识缺失、协作精神匮乏、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缺乏,对于在学生综合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职业素质了解较少,认为企业在聘用毕业生时考虑专业知识的比重过大,缺少对企业关于员工职业素质方面的了解,从而忽视了自我职业素质的提升,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二、培养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贯穿于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全过程,学校、社会、企业在资源整合背景下全面参与,切实改变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态度、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知识素质、实际操作水平等关系到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分工、符合社会发展与要求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应以各行业对员工的岗位要求为依据,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契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参与,从拓宽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角度,吸引企业融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加大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完善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职业素质的提升带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首先在于改变与提升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素质培养与辅导,帮助学生减轻对就业的恐惧与压力,更好地实现“人职匹配”。其次,通过开展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的职业素质拓展、模拟职场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提升自我职业素质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提升的积极性,达到由“要我提升”到“我要提升”的转变。最后,通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依托各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与外延,邀请具备人力资源管理背景的企业人员向高职学生讲授岗位职业素质要求或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困惑,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提升,完善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完成高职学生由“需要工作的人”到“工作需要的人”的转变。

三、培养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途径

1.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大三学年的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教师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环节中都要重视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讲解相关行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融合职业技能教育,把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教学作为重点。在学生的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环节中,注重学生深入企业岗位实习的学习效果,加强与学生的“企业老师”之间的联系沟通,共同引导学生主动提升职业素质。

2.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入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从学生入学至学生毕业就业都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从言行举止到思想动态,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求职,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辅导员应立足本职工作,通过点滴影响学生,结合经历鼓励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论是在主题班会,还是在与学生交流沟通中,辅导员都应时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辅导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我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拓展职业发展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引领学生的正确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3.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校园文化对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应注重融合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阵地作用、宣传作用、塑造作用和感染作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于学生和员工的职业素质的提升功能有着相通的部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一种人文精神,激励学生或员工积极向上、众志成城、提升凝聚力、增强向心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增强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相关企业或国际知名企业的企业精神文化的融入,让学生在校园内能够了解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于学生职业素质要求的差异性与共同性,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宣传中、在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不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应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提升学生的技术创造能力,还应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心理素质。

4.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入就业指导推荐工作中。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推荐过程中,除了做好以往常规性的工作,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尝试与创新:第一,在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中,可以聘请企业代表、就业学生代表、创业学生代表等共同参与,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学生综合素质的状况与相关行业目前需求的契合程度,讲解相关的就业政策以及在求职、招聘过程中的切身体会等。第二,合理安排学生进行户外体验活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深入理解团队意识、协作意识。第三,适当增加毕业班学生的求职专项讲座,让学生了解简历的撰写与制作的过程以及其他求职注意事项。第四,举办模拟招聘活动,让学生学会推销自我,让学生能更快地融入真正的求职情境中。第五,在各种招聘会之前,对求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求职辅导与鼓励教育,消除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无助感与孤立感,与学生一同分析相关企业的岗位状况,在学生求职过程中提醒学生注重表现自我综合素质。

高职教育应“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同时,高职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文明高速进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于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当是因势利导、与时俱进的;在深化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背景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应当是大刀阔斧、锐意进取的;在区域经济建设与行业企业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开展高职学生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应当是迫在眉睫、众望所归的。

[参考文献]

[1]董红波.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0).

[2]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Z].2004-04-02.

[3]孔克文.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内涵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4]廖宇凡.浅谈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5(11).

[5]陶秀伟,李柏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8.

[6]王开淮.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240

7732.nh&dbname=CMFDLAST2012&dbcode=CMFD&pr=&urlid=&yx=&v=Mjk4N

TVUcldNMUZyQ1VSTDZmWU9kbkZ5amhXcjdOVkYyNkhMZTRHZGJQclpFYlB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第5篇

1.按照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需要,建设学历培训融通课程体系。

对接轨道交通类的人才需求和岗位群标准,立足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学院成立了企业专家、学院教师、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团队,建立了以职业技能递进为序、以技能及相关文化基础和职业道德为主的模块体系;按照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需要,整合课程结构,使教育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实际相融合,使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通;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项目化课程。

2.自主开发“3G实景课堂”,创新“双讲师”制专业教学模式。

学院利用“3G实景课堂”教学系统,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探索“企业专家+学院教师”共同组织教学的“3G实景课堂”教学方式和运行机制,打造优秀企业现场专家教学团队,建立核心课程实景教学模块库,实现职业教育“双主体育人”教学组织模式。通过3G连线,根据教学需要将企业现场操作场景实时引入课堂教学,并由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现场专家共同组织教学,给学生创建身临职场的职业氛围,还能实现学生与企业现场专家的实时交流互动。“3G实景课堂”不仅让学生认知企业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同时把企业文化、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引入了课堂。

3.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集团内铁路站段一线顶岗实践,带着项目任务,参与技术服务工作;推动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定期到学院承担教学任务,促成学院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与学院教师结成“帮扶”对子,共同研讨,相互帮助,相互提升建设了一支现场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数量充足的专业教师团队,确保学生专业水平和能力能满足企业要求。

4.推进教育信息化,做实学生顶岗实习。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存在企业生产规律与学校教学规律不同步、工作岗位与学习内容有差异、工作环境与学生适应力不匹配、学院、企业与家长沟通不畅通、工作地点分散不易管理等问题,为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真正纳入教学管理和监控过程中,真正融入企业生产实践中,实现顶岗实习功能,学院运用云空间平台,创建个性化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环境、建设顶岗实习碎片教学资源和协作教学活动。并将教学环节延伸到顶岗实习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建立顶岗实习空间组织和管理导航,构建顶岗实习组织和管理平台,开设顶岗实习微信微博互动交流管理平台,实现现场管理、交流群组、家校互动,使顶岗实习环节做到了可控、可管、可评,改善了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

5.根据技术和文化差别,推行差异化“订单式”培养。

学院与铁路、地铁公司、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共同开展订单人才培养。由于受地域、工种影响,不同类型的不同企业、甚至同一类型的不同企业,对技术要求、文化要求各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订单人才培养纳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年度计划。学院根据企业对人才需要个性化的要求,以企业名字命名,按照特定企业文化,组建订单班,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提升职业素质为核心,将职业教育深入到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

1.营造学生就业创业文化氛围,职业素质教育全覆盖运行。

经常性邀请就业创业指导专业、企业专家为学生做就业创业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人生观。举办院级、参加市省创业竞赛,举行创业活动。成立就业创业学生社团,创办学生自主创业的学生生活服务中心,营造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业素质教育氛围。学院、各系部、学生工作处还利用院报、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报、世界大学城空间、电子屏、横幅、标语等载体,广为宣传人才供需、企业招聘、竞赛参赛、就业创业等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就业创业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就业创业文化氛围。

2.形成“课堂即职场”职业指导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