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卫生管理档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卫生计生局档案管理是其发展的基础,我国当前的档案管理模式可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档案室形式,第二种是档案库房形式,第三种是专业档案室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因其自身的局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卫生档案的特点,具体分类如下: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责任制档案:建立的内容一般有本档案目录、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立、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一览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等。
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档案:建立的内容一般有本档案目录、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览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文本、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文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一览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等。
3、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档案:建立的内容一般有)本档案目录、生产工艺流程图、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岗位分布及人员接触情况表、人员变动表、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劳动合同、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及警示标识一览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等。
4、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档案:建立的内容一般有本档案目录、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配置表、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定期检定证书、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检修、维护、更换汇总表等。
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档案:建立的内容一般有本档案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日常监测记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整改一览表、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委托书、机构资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与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报告回执表等。
1.卫生计生局档案室管理的模式
档案管理的模式又单位的性质不同、管理的方式等,有很多种模式,就现有的档俺管理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卫生计生局内部设立档案室,有专职档案管理员,有专门办公室和档案库房,负责机关档案工作的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
(2)卫生计生局只设立档案库房,没有档案行政管理办公室,设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员,由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称为机关档案库房模式。
(3)负有某一行业档案监管职能的专业管理机关设置的组织形式,即设有档案保管机构,负责卫生计生局的档案管理工作,履行行业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职能,指导和监督行业内档案工作,称为专业档案室模式。
2.卫生计生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档案的管理工作由于档案比较多,比较复杂,因而在管理起来也会存在着一些漏洞,随着工作的开展,应该及时发展,及时更改,具体归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不足现阶段,不少档案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制度建设缺位等现象,甚至没有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
(2)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较低。
(3)档案管理平台以人工管理为主,导致档案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管理平台的工作效率大受制约。
(4)专业人才培养和输出相对较少,人才资源紧缺。
3.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的改革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档案的管理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服务于社会,取得经济效益。因此,卫生计生委的档案管理模式也敲响了改革的警钟。
(1)社会经济的变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的构成发展跟大的变化。不同时期,卫生计生委需要通过档案的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以便社会发展的管理。尤其是中国在转型的时期,社会成员各个层次的比例,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等等,都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政策的制定等等。
(2)政府信息公开推动卫生计生委档案利用意识的提高
由于档案的发展历程不是很快,档案的社会利用意识一直不高。政府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提出构建民主、透明政府的要求,这就要求卫生计生委的档案也要透明化,具有提高社会对政府的监督意识和查阅市民信息意识,以及推动卫生计生委档案利用意识提高。
(3)档案信息化发展,给档案集约管理提供可能。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使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工作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档案载体从纸质,发展到了纸质、缩微胶片、光盘、硬盘、磁带等多种载体并存的时代。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成就,给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改进,带来了新的契机,并为档案集约化管理提供可能。
4.改进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针对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将整改措施如下:
(1)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执行实效
在新的环境下,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工作要实现质的突破,要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健全的机制和管理制度,使卫生计生委的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并具有很高的执行效率。
(2)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卫生计生委的档案信息化水平。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水平,创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手段,提高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做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卫生计生委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目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辅助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
(3)拓展管理平台,构建卫生计生委档案数据库系统。卫生计生委的档案数据库平台建设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实现档案资料数字化,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的效果。因此,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是推动档案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
(4)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人才素质。作为新时期的卫生计生外的档案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的发展和要求。
为贯彻落实市卫生局、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市学校卫生档案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更好地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学校卫生安全管理意识,提升学校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经研究,决定对辖区内学校、幼托机构开展学校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规范学校卫生档案,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达到保护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标。
二、开展范围
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幼托机构。
三、工作安排
此项工作分阶段、分步骤两年内完成。2012年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公立幼托机构开展学校卫生档案管理工作,2013年对民营幼托机构开展学校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一)部署动员阶段(5月中下旬)
区卫生局、教育局进行动员,召开现场培训会。
(二)指导整改阶段(6月至10月底)
各学校、幼托机构根据文件和培训要求,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区卫生部门加强对各学校、幼托机构的指导力度,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加以改正。
(三)总结验收阶段(11月上旬)
各中小学校、幼托机构于11月10日前将工作情况上报至区教育局,区卫生局、教育局对各中小学校、幼托机构进行检查评估。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升学校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学校卫生工作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涵盖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教学卫生与生活卫生、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学校环境卫生等诸多领域。各学校、幼托机构要作为责任主体,落实专人负责,确保本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职责,执行学校卫生档案管理工作规范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和督促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教学卫生、健康教育等学校卫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做好学校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教育工作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各学校、托幼机构开展学校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并督促学校认真落实各项措施。辖区内学校、幼托机构要根据学校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切实执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做到工作落实、资料齐全,注重过程性资料积累和保存,加强与业务指导单位的沟通,逐步完善学校卫生档案管理。
[关键词]卫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07
[中图分类号]G271;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1
1 卫生行政档案概述
行政档案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内,开展领导和管理工作时形成的历史记录。这些档案资料反映了国家行政机关的历史面貌,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保障。为了方便管理和利用,一个机关的全部档案会组成一个卷宗,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各种档案会按照组织机构、年代进行分类,从而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卫生行政档案涉及人事、财务、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执法等内容。利用这些档案信息,能够为社区服务、医疗资源分配等决策提供依据,具有重复利用、不可再生的特点。正因如此,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其具有高超的管理技术;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档案的应用价值,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2 卫生行政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2.1 档案建设不完善
从目前卫生部门的职能表现可以看出,行政指挥倾向明显,例如行政干预、行政控制等。但部门领导的公共卫生意识不足,缺少宏观的卫生观念,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大多依照上级文件,没有调研基层卫生情况,因此,服务工作和实际状况可能不符。由于卫生服务信息的收集不到位,相关档案资料缺乏,导致领导决策存在盲目性,甚至浪费卫生资源。
2.2 档案利用水平差
从档案管理人员的角度看,由于自身业务水平低,存在有档难用的问题。如,档案室内的档案资料常年原封不动,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也没有翻动;从表面上看档案数量不断增加,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分类存放,但却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为之,实际上造成了资源闲置和浪费。有学者的研究认为,档案利用水平差,和宣传不到位、认识程度低有关。在欧美发达国家,卫生行政档案宣传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能够走进人们的视野。
2.3 档案管理效率低
在信息技术时代,对档案进行电子化改造是必然的趋势,按照目录查找档案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会降低档案管理效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高效、便捷、及时的特点,用于档案的保存、查询、管理等具有诸多优势。然而当前卫生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不完善,体现在缺乏共享平台、编码不统一,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档案数据的开发和利用。
3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政治合格。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学习党的十精神,理解各项制度方针,保证自己的思想、行动和党的发展一致;采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处理问题,落实国家提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原则;同时分析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以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
3.2 具有主动奉献的精神
行政机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和疾病防治、卫生监督等领域的管理人员,是不一样的,因为领导更加注重一线行政管理人员,从而会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效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奉献精神,正确对待不同分工带来的角色差异,不产生消极怠工的心态,保证干一行、爱一行,切实为档案管理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另一个角度看,主动奉献要求管理人员加强服务意识,落实各项制度要求,并提升其自身水平、培养综合素质。
3.3 丰富专业理论知识
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而言,应该具有扎实的档案专业理论知识,这是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也不能故步自封,应该接触和档案相关的文化知识、操作技能,如,公共卫生、社会管理、卫生管理、图书分类学、图书馆学等。努力形成复合型人才,是当今时展赋予的使命,也是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必要条件。
3.4 掌握信息技术技能
分析卫生行政档案工作的现状,可知,各项工作均转向数字化领域,包括卫生资源统计、疾病统计、医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而卫生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对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高要求。管理人员只有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各项办公技能,了解不同软件的功能作用,才能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目标,做好档案数据的保存、调用、统计、分析、管理等工作。另外,云计算平台的发展异常火热,能够避免数据丢失、篡改、系统损坏等现象,但该平台的应用前提是要求管理人员科学使用电脑,严格按照云计算的操作要求,开展数据的输入、输出、传输、存储等工作。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原理,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知识,并能够处理一些常见的系统故障,保证档案运用的安全性,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4 结 语
卫生行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为社区服务、医疗资源分配等决策提供依据。当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档案建设不完善、利用水平差、管理效率低。因此,管理人员的应该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具有主动奉献的精神,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
主要参考文献
1.1卫生监督档案的重点发生变化
卫生监督事业从原有卫生防疫站转变为卫生监督局(所)后,工作职能从原有的以专业技术为主转变为执法和监督档案为主,从原来健康监测为主的技术业务转化为日常监管执法事务为主,因此档案的内容和重点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在档案的分类管理、预立卷和立卷管理、档案收集的重点内容,档案的收集重点也发生变化。
1.2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配套机制未充分建立
卫生监督事业体制改革经过十年后,在卫生监督业务发展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建了科学高效的监管模式,打造出专业引领的执法队伍,培育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卫生监督精神,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后台性的业务和基础性的业务,因此往往处于较为次要的地位,在档案的管理机制上仍显滞后。仍然存在档案组织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需进一步改进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服务卫生监督事业的渠道和方式拓宽不足,档案管理仍停留在收集实物档案阶段,电子档案和实物档案“双轨制”集中管理机制仍未建立,对专业档案、特色档案、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等的文字、声音、影像档案的收集力度仍旧不足。
1.3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上仍有待提高
由于办公场所面积所限,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工作重心主要为日常监管执法事务,也制约了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发展进程。如部分卫生监督机构尚未建立专用档案室,部分单位档案室面积偏小,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较差,思想上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足等,上述问题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卫生监督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也直接制约了为卫生监督事业服务的动力和创新力。
1.4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不高
在许多基层监督机构的档案管理上,仍使用手工整理档案的操作模式,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基本上是通过手工操作,一方面整理工作量非常大,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查阅、借阅档案上极不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准确查询和准确应用,影响了档案价值的充分发挥[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卫生监督事业的不断发展,卫生监督档案包涵的范围越来越广,档案科目越来越繁,新的档案载体越来越多,仅仅依靠手工劳动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仍未能将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存储等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中,严重制约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率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电子化进程较慢,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形势的要求。
2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明确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科学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卫生监督事业发展和卫生执法工作需要作为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主题,建立档案管理创新体制,积极提升档案服务水平为目标,在现有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追求新的发展、实现大的突破,全力推进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优化档案管理体制,拓展档案工作领域,提升档案管理在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力,逐步形成领导牵头、架构清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档案管理体系。
2.2应用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单位、一个系统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以及能否进一步加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卫生监督档案管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档案管理技术和手段也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向以档案内容为重点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并以数字化信息为主要形式向单位内部、社会提供利用服务为重点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过程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装备,从而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启动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纸质档案数字化工程,通过电子软件等现代化信息设备,将档案资源及其管理过程数字化,建立区域性、专题档案目录数据库、纸质档案全文信息库、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完成所有照片、录像、录音档案的数字化工作[2]。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开发,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档案在线归档、查阅、统计分析等多种功能,方便利用者查询和利用,与日常业务紧密结合,为档案信息的及时利用提供了保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数字档案助力一线监督执法工作,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卫生监督日常监管效率,从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效能。
2.3建立卫生监督档案人员的科学培养机制
卫生监督档案工作既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同时也具备政治性、保密性。档案工作不止是机械整理,同时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脑力劳动[3]。因此,必须着力做到以下两点:①提高卫生监督档案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档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以卫生监督大局为重、无私奉献,甘做无名英雄。②要加强卫生监督档案业务培训。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技术性的特点,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收集、立卷、归档和安全保管等有复杂的技术规范。因此,应大力加强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档案管理人员也要自觉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同时,各单位也要把档案业务培训列入卫生监督的整个培训计划中,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鉴定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以适应档案工作的需要。
2.4优化档案文件的集中管理机制
①完善档案集中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文件整理、移交、保管、利用、鉴定、销毁、向档案室移交的流程和规范[4],探索建立卫生监督档案集中管理模式。②探索电子、实物档案“双轨制”集中管理机制建设,建立专题档案数据库、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完成所有照片、录像、录音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运行的“双轨制”归档管理。③加强重大活动和重大项目档案工作。加强专业档案、特色档案、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等的文字、声音、影像档案的收集工作。
2.5积极开展档案管理的宣教工作
①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卫生监督各业务部门的职能,明确应归档文件范围,增强卫生监督员的档案意识,提高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检查实际执行情况,把档案管理作为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之一。②档案管理部门应利用多种机会,采用多种形式,争取领导的重视,经常性地开展档案知识和档案法制宣传工作,采取新闻报道、网站消息等方式档案工作的进展情况,形成全员关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共识,积极参与档案工作。③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表彰、奖励材料收集齐全、分类准确、组卷合理、归档及时、利用得当的部门和个人,促使立卷归档制度的规范执行,逐步使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3结语
关键词:医疗卫生;业务档案;会计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186—02
一、卫生防疫机构业务档案的两级管理
防疫业务档案的“两级管理”是指在卫生防疫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将防疫业务形成的技术档案分别实行站级、科级两级管理。
(一)两级管理的意义
业务档案两级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解决业务档案储藏空间与档案数量之间的矛盾。我国各级卫生机构中,档案室的档案储藏库房均颇为狭小,无法容纳更多或全部的业务档案。所以,可以将那些保存价值较大、保存期较长的档案集中到站级档案室中;而较为一般性的、基础性的材料就可以分散在科室保存。
第二,站级业务档案管理有利于防疫业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站级业务档案管理使“站档案”能够反映业务工作的全貌和工作水平,这为站领导及时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由于站级业务归档范围明确,将具有总结分析性、学术性的材料交站归档,从而要求各科业务人员不能再仅停留在做一般性工作小结,而是要在大量的监督监测材料上做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促进了业务工作的提高。此外,站级档案管理便于开展站际防疫信息的交流,为各省、市,甚至全国的防疫工作提供便利。
第三,科级业务档案管理有利于满足防疫业务工作日常的需要。防疫业务具有延续性特点,在对监测点、直管单位的监督监测中,要经常使用其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特别是随着生产经营单位的变化,有些档案还要不断进行补充或者注销。因此,科级管理可以及时满足卫生防疫的日常需要。
(二)两级业务档案管理的实施
1.建立健全的档案工作网络体系
业务档案两级管理是通过档案工作网络体系层层管理而实现有序实施的,所以,建立健全的档案工作网络体系是卫生防疫档案两级管理实施的组织保障。
建立档案工作网络,即在站级设立由主管站长牵头、各科主任参加的全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站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领导及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同时协调解决在实行两级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站级综合档案管理室依据站档案管理委员对业务档案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除管理站级业务档案外,还要对科级业务档案管理进行督促指导。
2.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对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业务档案,要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在制定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和归档制度时,站级档案管理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主要业务活动,再结合卫生部《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关于业务活动形成材料范围的规定,经过与各科密切协商,具体确定符合业务实际的站级和科级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其次,对于各科的科级业务档案也要同站级业务档案一样,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以确保科级档案立卷的规范。
3.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培训和指导
各科兼职档案员的档案知识相对贫乏,因此,要做好业务档案的立卷归档,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档案室可定期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并将档案业务学习列入兼职档案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同时进行相关评定,以提高学习档案业务的积极性。
4.推行责任制并加强考核
各级防疫站在推行经济责任制时,应将业务档案的立卷归档也明确列入科级管理中,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定期对各科进行考核,并与奖金挂钩。这是确保两级管理实施的十分重要的措施。此外,还应将业务材料的归档列入全站业务人员年终考核评定标准中。
二、卫生监督机构的会计档案管理
随着卫生监督机构的改革任务的不断深入,卫生监督机构的会计工作中财务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财务管理在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卫生监督机构的会计档案记录着卫生监督资金的运作,因此,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的会计档案管理可以促进和保障卫生监督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卫生监督机构会计资料的归档
1.会计凭证的归档
卫生监督机构的会计凭证是记录卫生监督资金运作、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办理卫生监督各项费用征收和登记的依据。它的记账凭证是根据卫生监督机构资金的运作以及卫生监督各项收费的原始凭证编制而成的。归档时应该按照日期顺序、会计记账凭证及时装订,装订顺序以凭证排列先后次序为准。
2.会计账簿的归档
账簿是由账页组成的簿籍。它全面、系统、综合地记录着卫生监督机构资金运作的发生。它将卫生监督机构的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各会计事项一方面要记入总账,另一方面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明细账。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该填写记账凭证上的日期。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应同时归档。
3.会计报表的归档
会计人员都必须全面熟练地操作卫生监督机构的会计报表处理方法。卫生监督机构的会计报表应按月、季、年上报,并及时归档。
4.其他相关会计资料的归档
卫生监督机构会计人员调动的交接手续、会计档案向本单位或上级部门的档案室所移交归档的会计档案的移交手续等,都是卫生监督机构会计资料归档中不可缺少的。
(二)卫生监督机构会计档案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