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对高校分类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素质,尤其与教师教学能力密切相关。为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就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陶秋燕通过对教师胜任特征及其培育途径的研究,指出胜任特征由个人特质、教学能力、研发能力和合作开拓能力四个维度构成,进而提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应用型大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措施。[1]蔡敬民等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明确办学定位的立足点、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和增强教学实践性等措施。[2]孙裕金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人才引进、完善培养和使用的机制、构建教师激励机制等培养途径。[3]在教师素养提升方面,杨艳梅在对美国新任教师素养提升的研究中,提出培训内容注重实践训练环节、评价体系兼顾教学能力、环境营造重视教育氛围等举措。[4]陈琳等通过对教师完成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及其组合方式的分析,提出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专业能力等素养。[5]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主要侧重于对存在的问题和培养路径的探讨,较少以定量化方法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角度展开研究。为此,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选取该校管理类教师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该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其展开分析,以期为提升此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方法选取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因子分析法。首先查阅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然后通过调查问卷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教学研究四个方面获取调查对象的样本信息;最后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实证分析

1.调查问卷的设计、信度效度检验及数据汇总(1)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主要由问卷指导语、教师基本信息及问卷内容三部分组成,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及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计分。(2)信度效度检验在信度方面,本文以重测法对随机抽取的20个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收回问卷各相关系数的信度系数为0.9132,表明本次调查问卷具有较高信度。在效度方面,本文以逻辑分析检验方法,通过5位专家对问卷逻辑有效性进行审核。结果显示,“可行”占比65.7%、“基本可行”占比34.3%,表明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设置与调查对象的特征具有一致性。(3)数据汇总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管理类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75份,实际收回68份,回收率为90.7%。其中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为88%。2.因子分析为准确掌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但由于收集变量较多,不仅增加了分析工作的复杂性,而且因变量间的相关性会导致信息重叠现象的发生。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重新组构,很好地实现了以较少相互独立因子变量代替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达到具有较强可解释性的目的。为此,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方面展开定量分析,确定公共因子并对其分析,最终确定各公共因子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程度的排序。(1)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的因子分析在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教学意愿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4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7.46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意愿因子”,用F1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7.527%。教学准备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20,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3.021,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准备因子”,用F2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5.311%。教学知识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3,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1.02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知识因子”,用F3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6.816%。教学研究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2.004,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研究因子”,用F4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8.071%。(2)公共因子分析基于上述结果,采用如下评价模型(对公因子计算并得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具体排名见表2):Fi=ΣwiFj(i=1,2,3,4;j=1,2,…,7)其中,Fj为j指标的综合得分,Fi为i主因子的得分,wi为i主因子的权重。wi计算方法为: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值可计算出每个观测值的各主因子的分数,然后对四个主因子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获得各主因子权重wi。

(三)结果及评价

根据表2可知,教学意愿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教师能否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以及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教学研究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次之,其中能否有效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及经常开展教学研讨应予以重视;教学准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定期参加岗位培训;教学知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客观评价仍要给予重视。

三、对策建议

(一)培养敬业精神,鼓励管理类教师争做重品行重实践的人

敬业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其本质是奉献。作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管理类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长远发展。为此,一是要引导管理类教师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情感,筑牢职业理想和信念。同时激发自我主体性,提高自我成就感。二是要完善教育机制,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提升管理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要健全奖罚和激励机制,从正反两面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增强管理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完善考评体系,引导管理类教师重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评体系不仅是对教职工工作实绩的考核,而且也是组织进行管理不可缺少的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已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一要结合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对管理类教师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同时,对其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及其效果也要进行考核。二要注重考核工作信息反馈,通过跟踪考核过程、反馈考核效果,完善考核方案。三要坚持“三公开”原则,成立专门考评机构,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细化目标开展考核工作。

(三)开展教学反思,通过效果分析完善自身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课堂情境和教学活动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及其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批判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它是一种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6]为此,校内学科教研组首先要定期组织学习和探讨本学科优秀期刊论文、教育名著以及资深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其次要定期组织管理类教师开设实践课来反思自身及他人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及时学结;再次要引导管理类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教学过程的方法,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来明确教学改进方向和措施,提升教学能力。

(四)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教师是高等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改变教师才能改变高等教育的本质。教师培训作为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其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教师教学能力能否得以提高。为此,一要转变培训观念,淡化行政色彩,确立以提升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观念;二要结合学校定位和管理类教师的岗位特点制订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三要健全职前职后培训体系,紧扣管理类教师教学过程,实现管理类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五)构建教学督导和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跟踪和效果评价

实现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督导及其评价是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采用这一方法,不仅能通过教学过程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而且能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一要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督导制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信息反馈与处理,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实现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二要强化教学督导和评价工作的执行,严格按照督导制度和评价标准开展工作,确保落实到位;三要完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教研项目及其成果设定硬性规定,使应用性在管理类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凸显。

作者:江燕玲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陶秋燕,张芸.应用型大学教师的胜任特征及培育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94-96.

[2]蔡敬民,余国江.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2-34.

[3]孙裕金,束仁龙.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1(6):112-113.

[4]杨艳梅.美国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尝试———康涅狄格州“TEAM计划”评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19):28-30.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第2篇

Abstract: Based on expound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have, this paper ful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ways to train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young teachers;educat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train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78-02

0引言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年轻、最有朝气的新生力量,也是高职院校科研队伍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生力军,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所说:“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1]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对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使青年教师不仅要能教书育人,还要―边教书一边搞科研,真正做到教学、科研两个拳头都要硬。

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的教科研能力

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代表着教师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目前,对教师应具备的教科研能力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从各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出发,作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其教科研能力构成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1 申报课题的能力课题申报是教科研活动的起点,也是教科研的基础。课题申报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年教师个人教科研能力积累的佐证。该能力集中体现在选题和组织材料的能力上,其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课题项目申请书填报的好坏。一个好的课题项目申请应该有新颖的选题、全面的知识背景、实在的研究内容、合理的技术方案、新颖的创新点、强大的研究队伍、可靠的研究基础、恰当的经费预算及恰当的成果形式等。

1.2 组织实施课题的能力课题的组织实施是指课题立项后由主持人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分工协作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其中,主持人作用发挥的大小、强弱直接关系到教科研课题完成的质量。在此过程中,课题主持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很重要。青年教师在担此重任时往往更具挑战性,除思索如何做好科研外,如何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充分调动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如何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也是对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一种提升和锻炼。

1.3 撰写论文的能力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是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论文写作是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其撰写论文质量的优劣是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而通过论文的撰写也可提高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科研人员数量普遍不足,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数量相对较低,由青年教师担任完成的课题更是聊聊无几,这种现象表明青年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总的说来,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科研意识薄弱、功利思想严重高职院校大多数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薄弱,认为自己只要把书教好即可,教科研工作搞不搞不重要。据统计有65%以上的青年教师对教科研的概念比较模糊,对教科研工作感到十分陌生和遥远[2]。有7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无暇搞教研及科研,认为教科研工作费时、耗力,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不大。[2]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年教师只是到了评职称、定骨干教师、申报教学成果奖及精品课程等方面需要教科研成果作为学术支撑时,才意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对教科研工作抱有严重的急功近利想法。

2.2 申报经验不足、畏难情绪严重当前有些年教师虽然萌发了一定的教科研意识,也已经认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想要在教科研方面有所建树。但是,由于有些青年教师从参加工作以来,从未申报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因此,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时对申报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缺乏相应的课题申报经验,致使申报教科研课题时无从下手,对课题申报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从而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2.3 合作意识不强、组织实施能力差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单打独斗、单兵作战的现象十分普遍,合作也只是为了申报课题而进行的名义上组合。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评价制度更多倾向于对教师个人的定量考核,弱化了团队考核,从而加大了教师个体的竞争,忽略了团队攻关意识与合作精神;使得项目的研究因缺乏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扩展、缺乏个体思想的交流与互动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青年教师在承担科研项目后,在负责项目时由于教科研经验的缺乏,使其在项目的总体设计、规划,分工安排等方面能力缺失,容易导致立项的教科研项目难以如期完成。

2.4 缺乏教科研能力、研究层次较低高职院校一些青年教师由于平时上课忙,缺乏对文献检索和信息处理的学习,不会利用数字期刊。如陕西工业职业学院图书馆专门给教师们购进了中国知网数据资源库,但是平时在线检索的教师数量不是很多。另外,青年教师的科研论文的撰写大都停留在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上,研究层次和水平较低,很少能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而对专业领域的研究涉及的则更少。据统计有近80%的青年教师从未参与过课题研究,有90%上的青年教师没有主持过市级以上的教科研课题。

3高职院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方面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现状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学校的教科研状况,并预示着学院以后的教科研发展趋势,面对现状,情况不容乐观,下大力气尽快提高现有青年教师队伍的教科研水平切实可行,也势在必行。

3.1 组织学术沙龙,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为了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学院应每学期组织一些治学严谨、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沙龙,传授青年教师如何围绕高职院校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对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规格进行探讨;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面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要把教科研工作当作终生的事业来对待,避免急功近利,做好长期规划。通过学术沙龙,最终使青年教师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提高青年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培养其教科研兴趣和意识。

3.2 举办教科研培训讲座,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学院的相关部门如科研处应定期举办教科研培训讲座,向青年教师详细介绍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管理、检查、鉴定、结题的具体要求,各级各类的教科研成果的评奖、出版资助的具体程序、学院教科研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中国知网数字化期刊群的使用方法以及科研处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帮助青年教师揭开科研工作的“神秘”面纱,消除其对教科研课题项目申报的畏难情绪,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3.3 建立教科研导师制度,激发教师青年的教科研热情在高职院校中建立教科研导师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们的特长,形成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带年轻教师;教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欠缺教师的局面,从而保证青年教师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做法如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成立研究小组,共同申请课题,通过这种方法来带动各二级学院的青年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学科带头人要负责申请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推动研究的进行。从细节上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做科研,包括研究具体方案的制定;数据的搜集、处理;论文的写作和修改等,并推荐。而研究小组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则帮助缺乏教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期望通过一两项课题研究能提高青年教师们的教科研能力,以期能培养出一批教科研能力较强的骨干。

3.4 加强团队建设,发挥青年教师的组织协作能力依靠团队的共同奋斗求得教科研持久、突破性发展,是教科研人员取得成功最为重要的条件保障。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心灵沟通、智慧火花的碰撞,会进一步增强信息化的交流。在达到资源共享的同时,可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在互动中及时掌握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抢占学术制高点。在团队中相互支持、真诚合作、共同研究,还有利于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新创造自我,实现以往未能做到的事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因此,要鼓励青年教师确立协同攻关的观念积极加入到团队中去。另外,青年教师在承担教科研项目后,不仅要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规划、分工安排,还负责项目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因此,在教科研工作中不仅能加强他们的团队精神,还能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从而保证项目的实施完成。

3.5 实施教科研激励机制,建立青年教科研人才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关键。教科研管理工作要根据教师对利益追求的层次和内容的不同,制定出适合的激励机制,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能有效的提高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和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对参加不同层次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和取得研究成果的课题组成员,按照教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成果开发程度和成果大小,在评聘职称、晋升、进修培训、奖金等方面给予奖励,以激励青年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最终建立一只优秀的青年教科研人才队伍。

4结语

总之,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培养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当作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只有这样,才能激励青年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高职院校的教科研活动成为带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不断前进的火车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学能力 能力提升 妨碍因素

[作者简介]罗秋兰(1962- ),女,湖南零陵人,广西工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重大项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GZD02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80-03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个体心理特征,是个人智慧在高校教学实践活动中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保障措施提出;教育部在“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本科教学工程”的五个建设内容之一;在教高[2012]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可见,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并没有受到实质上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妨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能力发展机制提出建议。

一、妨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分析

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育质量。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视和关注,对更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观念和模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忽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专家和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而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较少。有人甚至认为高校教师重点在于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其教学能力自然会提高。也有人认为,高校教师是传授学科高深知识,而大学生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思维和学习习惯,高校教师授课不需要像中小学教师那样讲究教学方法。高校的许多教师,虽然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专业训练,他们只要是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就可以成为高校的“大师”“名师”和优秀教师,因此,高校教师没有必要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学习教育专业知识、培养教学能力。鉴于这些观念,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更多是强调科研能力的提升,而教学能力的培养则成为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2.高校教师缺乏教育专业训练和教育教学知识,教学能力较薄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普遍欠缺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导致教师在专业学术发展中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处于明显的不平衡状态。

从职前看,我国目前高校教师的主体以非师范类毕业生为主,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的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们大都经历过严格的学科专业训练,获得了学科专业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但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未接受过专门的教师职业训练。

从入职资格看,虽然实行了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准入制度,但资格认定门槛不高,对资格准入认证缺乏严格有效的执行和管理,聘用时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基本标准,并且是“一聘终生”。

从入职教育看,目前各高校主要采取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方式进行,由于对岗前培训缺乏必要的重视,加之培训时间短暂,并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教学实践训练,很难起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实际效果。

从职中看,教师的职中教育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训练缺失。在20世纪以前,教研室作为高校基层的学术组织,是教师进行课程和教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教师通过教研室活动来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研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青年教师在岗位上提高教学能力。但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不正常,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功能基本丧失。新教师、青年教师仅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就直接充任一线教师,缺乏传授知识的技能、如何为师的素质和教学工作实践经验。

从职后看,教师的职后培训与提高, 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访问学者为主,其中心主要是学科专业方面的学历教育、学术能力培养,很少有职后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和学习。

因此,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缺乏职前、入职、职中、职后的教育专业训练,缺乏教育教学知识,恰当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较低,教学能力较薄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3.高校办学上“重科研轻教学”,教师缺乏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由于“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观念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使科研水平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一方面,政府对高校的评价,如在“985”“211”重点高校遴选和评审,硕士博士授权单位和硕士博士点的遴选与评审,“学院”更名为“大学”等关系到高校声誉与发展资源的竞争性活动中,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科研指标是起到决定作用的指标,而教学工作状况、教学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则放在次要位置。另一方面,社会对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如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的数量、重点学科的数量、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博士和硕士点数量、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科研奖励等,都与科研紧密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对于学校综合排名的影响则无足轻重。不仅如此,人们还习惯于片面地把高校科研等同于学术研究,而否定了教学研究的科研地位,且学术研究项目经费要多于教学研究项目。因而,学术研究成果的“含金量”比教学研究成果更高,从事学术研究比从事教学研究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更多。

在这种导向下,高校为了生存与发展,自然对科研十分重视,为了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的各项制度设计,科研就成为“硬指标”。如,人才聘用,重学历、轻能力;教师职称评定主要是依据科研论文、论著、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的质和量来确定,教学虽然也作了许多规定,但除基本教学工作量能够达到之外,关于教学工作的“质”则是定性描述,笼统模糊,缺乏可比性;教师绩效考核,主要以量化的科研成果为“硬”指标,而教学能力是“软”指标;教师奖励制度,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可比性,且“含金量”高,而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成果是软成果,“含金量”低。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们更热衷于攻读学位、争做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而对于教学则应付了事,只求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高校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精力导向于科学研究,而忽视教学工作。其结果导致教师对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不重视,进而更加不重视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4.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单一,约束和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主要通过高校教师培训途径单一来完成。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立了两类高校教师培训中心,一类是兼有培训基地和组织协调职能的国家、省和区级培训中心,另一类为承担高层次培训任务的重点高校培训中心。在高校教师培训实践中,开展的培训较好地满足了各个历史时期广大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促进了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师培训与师资培养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相互不适应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培训理念落后,培训缺乏系统、科学、长期的规划,高水平教师队伍短缺,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方式整齐划一,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忽视教师实际工作的需要,导致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好。此外,目前各高校针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不落实、措施不配套,教师培训与教师本人的职务晋升、考核、奖励、评优、评先相脱节,因此,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约束和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二、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要切实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应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在宏观层面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引导力,建立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1.树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特定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对教师任职的学历标准、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采取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予以保证。

教师专业化通常被认为是对中小学教师而言,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确有着重要区别,但是,只要是教师,就有专业化的问题。既然高校教师也从事着教师职业,也就有专业化问题。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掌握高深的学科专业领域知识、具有学科领域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要掌握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师德。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育专业精神的培养。

诚然,对于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有所不同,教师专业化的指向和重点也应不同。树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对待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根据其不同定位应有不同的发展机会,引导高校重视教学能力建设,进而引导教师的职业发展,促进教师更重视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尤其是作为教学者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

2.树立教学学术理念。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是学术职业,以学术传播和学术创造服务于社会。学术职业不仅仅包括学术研究活动,还包括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不仅包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应包括教学和教学研究。因此,教学也是一种学术,教学研究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成果应该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成果。树立教学学术理念,有利于纠正人们长期对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内涵理解的偏差,纠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误区,纠正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使教学和教学研究得到重视;有利于高校将教学学术落实到制度设计层面,落实教学中心地位,使教学和科研得到同等的重视;有利于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育专业精神,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

3.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激励机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人格的自主建构、提升的过程,发展的动力有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两个方面。外部动力是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奖与惩,包括组织上所制定的检查性评估、职称的晋升、工资及其他待遇的提高、优秀教师的评奖、社会声望的提高等等;内在动力是自我价值的追求。内在动力比外在动力主动性强, 影响更加深远,优于外部动力。然而, 高校教师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之中,外部动力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激励作用,因此,外部动力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应当设计好激励机制,协调好外部动力与内在动力, 促进高校教师持续、健康地发展。不仅要激励教师注重自身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育专业精神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在学校管理中,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取向,满足教师多方面、多层次价值实现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内在需要和自我提高动力。

结合当今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领域知识学习、轻教育教学知识学习”“重科研能力提高、轻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学校应在教学学术的思想指导下,即将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教学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成果的思想,确立保护教学学术的制度体系。应根据教学学术的思想理念,结合高校的实际,设计教师的考核、评价和管理制度。如,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职务晋升标准的制定和考核、奖酬金的制度设计、学术水平的评价,以及评优评先等,应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效果等作为核心要素予以体现,并加大对教师教学能力考察的比重,建立教学和科研并重的激励机制,使不论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还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师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和待遇,激发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

4.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包括相关政策、制度、组织机构、经费的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与规章,这从法律角度确定了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地位。同时,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也给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从国家层面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程”提出: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同时,教育部将在30所高校建设国家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以推进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与制度化,并起到区域内带动辐射作用。

学校作为责任的主体,应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引导力,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导下,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规划,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制度,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培养培训工作常态化与制度化。同时,建立教师发展的专门组织机构,制订专门的管理方案,完善校本教师培训体系,并在资源分配中划拨专项经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为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孙钰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伦理;教学;科研;联姻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214-01

一、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的弊端,这在大学综合素质排名、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这些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一些科研的硬性指标,而教学只是科研的附庸。[1]这种“重科研”教师职称评定机制的建立,加之市场经济效应的冲击与“科研是王道”的舆论导向,使得很多高校教师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为了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工作,对教学漠不关心,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下降与以下原因有关:

第一,高校教师看重科研经费,热衷出版学术价值不高但市场看好的论文或著作,没有过多的精力投身课堂教学。

第二,部分教师纯粹只是为了课时数量进行教学。

第三,部分教师存在严重的考前划范围、指重点现象,这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认真听课。

第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存在问题,学生对高校教师的“默许”。

第五,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结合要求教师同时具备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两种不尽相同的能力,但并非所有的大学教师都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

深入分析以上原因,我们会发现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皆与目前高校教师教育伦理素养下降有关。

二、教学、科研联姻成长,教师教育伦理素养仍需加强

(一)教学、科研联姻成长

教学和科研从内容到形式有很大区别。同时两者也存在着源与流的紧密联系,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带来正面驱动作用。[2]比如科研成果能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活动有助于教师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利于其自身科研工作的开展。并且,教学也为科研培养后备人才,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未来科研人才的摇篮。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师教育伦理素养

教师职业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只有在道德化的制度指导下高校教师才能熟知并且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制定详尽的实施细则更是重中之重,切勿将红头文件当空架子摆设。必须加强伦理道德规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与评价机制相结合,以评促进,督促师德建设逐渐走入制度化、规范化和健康运行的轨道。

(三)达到“科研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双平衡

笔者认为,对教师的评估必须同时包含科研伦理素养和教育伦理素养的评估,比如可根据单位的工作现实需要以及教师的能力素质特点,将教师区别为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对其评估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3]对于教师的科研工作,可通过专项的荣誉授予、宣传导向等方式对教师加以提倡,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实情,参与科学的发展工作,而不应该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四)教育伦理要达标,师生关系很重要

高教教师与学生之间本应该相互理解、肯定接纳进而达成视界融合;或者表现为师生在认同中质疑、趋近中批判、融合中反思。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师生关系却表现为灌输与接受、演员与观众的关系。[4]为形成高校教师与学生间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两者更多参与到对方的活动范围内。例如可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这既有助于教师科研活动的完成,又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也为学生了解教师提供了更广大的平台。

(五)高校文化氛围与舆论引导

高校精神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习得且共同认同的思想观念、心理倾向或情绪反应方式。[4]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广泛征集师生意见,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激励高校教师建设及提高自身的教育伦理修养。同时,高校应参与协调学校和社会舆论方向。在舆论上充分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本职工作,肯定高校教师教育伦理修养的重要性,鼓励高校教师提高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李彬钰.论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中教学与科研的平衡[J].高教与经济,2011,24(3):43-45.

[2]方黑虎,丁毅信,戴小莉,叶大鹏.论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利与弊[J].教育与现代化,2005(2):25-30.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高校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高校教师除应具备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要求外,还应具备教学研究和创新、信息素养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等能力。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缺陷,高校采取适宜的改善措施是提高其在新环境下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变革也在不断地深人.但这个期间一个普遍共识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善不大。究其原因,虽然与教师队伍迅速扩张所导致的高校教师平均教学技能下降有关(新增加教师的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更重要的、也是对未来教学质量影响更大的一点在于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完全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明确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予以培养是未来提高中国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高校教师作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既应具备一般的能力,又应具备与职业相关的特殊能力,如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体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

高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了解学科的研究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将学科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了解新的知识动向。其次,要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另外,高校教学的内容既应具有实用性,又应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材的遴选上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具有对人选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

(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说,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而充分发挥这种交流、沟通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要从内心关心学生及他们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及需求方面的不同,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有效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将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它反映了高校教师课堂传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它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及内容、借助适当的教学技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它也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

德国柏林大学(1809年)的创建标志着中世纪以来仅仅作为知识保存和传播场所的大学开始成为社会知识更新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场所。柏林大学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反映了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科学研究能够带来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教学能力,它依赖于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此外,高校教师的科研也只有放在教学中才能获得动力。因此,科研和教学活动并不矛盾,但需要高校教师通过适当的手段和途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