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平面设计图设计

平面设计图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平面设计图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平面设计图设计

平面设计图设计范文第1篇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通过视觉传达信息的表现手法,是指将文字性方案设计成视觉形象,并加以美化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一活动过程。平面设计包括色彩、文字以及图形等元素,使用这些元素并对其进行加工和组合,从而成为传达信息的媒介,人们对其进行解读和理解,从中获取其所表达的思想和信息,并根据自身体会和感受作出反馈,进而完成与创作者的交流。平面设计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如立体主义中几何图像的应用,表达和谐和完整的思想;未来主义具有的先锋意义,追求运动以及变化的设计理念;波普艺术反映出的新价值观及审美观,使艺术趋于大众化和通俗化,想法大胆新奇;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激进和叛逆性以及随意和不确定性,充分表现了创作者的个性使其情感得到释放,并对各种元素进行自由选用,其设计风格具有很大的跳跃性,成为平面设计的主流。另外,平面设计包含的种类也比较多,如招贴设计、广告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等。

二、图形元素含义及特征

图形这一词语最早出自于拉丁文和希腊文,英文称为“graphic”,意思是通过绘画、手写、雕刻以及印刷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形象,并且由此形象可以使其所蕴含的意义的一种传达。在平面设计中,图形具有非常有效的传达功能且其功能形式多样,其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和突出的视觉效果,使其更能表现出隐含在平面设计中的内在意义。图形在平面设计中十分常用,运用图形来进行信息传达的平面设计,不但使形式的本体语言得以保留,还使其在视觉上呈现出极大的张力,从而引起人们与之相应的强烈的心理效应,使视觉形象得以有效传达。图形具有具象性、抽象性、多样性、意向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图形的运用使得信息所要传达的内涵,促使人们进一步的思考,加深了人们对信息的解读能力,也使得信息获取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能够使人们的情绪受到感染,从而使图形所传达的信息表现得更充分,进而使各地区各民族间通过视觉完成艺术的交流。

三、平面设计中图形互动方式的形成、展示和空间

互动设计不仅是一种审美表达,它还融合了文化和科学的成分,是集三者于一体的综合体系,是物质和认知进行交流的媒介,实现并强化了信息的传播功能。图形元素作为平面设计的一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也是进行互动设计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互动设计经过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将文字性方案转化成图片来表达信息和思想,其目的是为了使设计方案得以形象化变成具体的形态,并使设计所传达的信息能够通过可视性的图片进行传播,加深受众的记忆并进一步深化对设计的理解。互动设计选用图形使设计形象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和所要传达的信息得以表达,并达到了所要完成的教育目的,它是一种进行文化沟通的独特表达方式。

1、图形互动表达的形成。

图形的互动性不仅体现在设计的思维和图形上,还表现在受众对图形互动性表达所体会到的视觉感受和理解认知,以及由此所激发起的受众的实践行为,它是各方面相互融合的综合系统。互动设计对图形进行处理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采用相对比较自由的方式进行选用,它所注重的是设计表现的理解性以及其所具备的实践性。

2、图形互动方式的展示。

互动艺术和设计的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内容涉及到了诸多领域,如关系着观众感官的可见性图像、传输给听觉的声音和文学等,平面设计中图形互动表达方式的数字化,充分反映了人们生活形态的多元化。互动的艺术设计在构思的基础上融合了科技和文化艺术,它是一个动态的形式,通过使用某种特殊的图形构架,使其形成能够引起公众某种反应的特定艺术环境。在平面设计中图形的互动表达方式,必须建立在设计形式和观众理解与认识信息两者间存在的关系的基础上。

3、图形在视觉空间的互动体现。

图形具有的二维空间特性,可以由加入设计的语言使平面设计能够使受众,在视觉上感受到立体的三维空间和时空连续的思维空间,从而形成其独特的心理空间,使信息传播完成互动体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断进行更新的新媒介,使平面图形逐渐从原来的正面观转向信息时代的面面观,从而使用图形进行信息传达这一表达方式,具有了新的特征———超前性和智能化,加上图形多样化的表达类型,从而使图形在视觉上的空间感得以进一步强化。

四、现代平面设计中图形的互动表达方式

现代平面设计主要包括平面广告、装帧和界面等的设计,图形元素是其进行设计的基础,也是其进行互动方式的中心。与文字相比在传播性和互动性上,图形元素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在平面设计中用视觉进行信息传递的众多形式之中,用图形进行信息传达使设计具有了不分国界的重大意义。图形在视觉表现上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和丰富性,是进行信息传播的载体,而图形自身具有的艺术性、多样性和欣赏性,使得图形所传递的信息量大大超出了图形本身,从而使受众在视觉上得到享受,并使受众得到认知与创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进而实现在文化上进行交流、在心灵上进行沟通的目的。

1、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的互动表达。

在平面广告中运用图形的形势变化可以体现出互动的理念,起到增强受众好奇心理的作用,并使其参与性得以突出,从而扩大信息的传播效果。在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应按照图形的不同形式进行设定,并结合平面广告的不同类型,如情景式的互动广告必须注重图形和环境的合理融合,情景式的互动广告是按照广告目的进行场景设定的,从而使受众不自觉地参与到广告互动中,对各种类型的广告信息进行体验;参与式的互动广告对设定和变化图形进行一再强调,并在图形表达方式的应用多选用分解组合,对广告信息具有的复合性特点进行表现,从而突出了受众积极主动的参与性。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运用互动图形,使传递的信息得以更加明确,并使设计不受时间和空间等的限制,加深了设计和环境与受众理解和参与等更多方面的密切联系,而且互动图形的表达手法具有多样性,进一步使广告增强了现场感及真实感。

2、装帧设计中图形的互动表达。

图形的互动表达对平面设计进行装帧设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装帧设计的过程中,经过特定的设计可以使读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阅读过程当中,实现读者和书籍的双向互动,从而使读者体会并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并且图形本身具有的可视性和可读性也构成了互动。在装帧设计的形式中,对某些图形的特定互动形式进行强调,可以使阅读更加舒畅,而读者也能把握好阅读的节奏,使其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趣味性并积极参与阅读。

3、界面设计中图形的互动表达。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并正式形成了平面设计中的界面设计,通过手机和电脑等的媒介我们常会看到这类设计。平面设计中界面设计作为人和机器间相互传递与交换信息最重要的媒介之一,通常要求其不仅要在外观上具有创意性,实现吸引大众眼球的主要目的,而且还应根据有关图形及版面的设计原理进行界面设计。此外界面设计的动态图形十分重视表达的简易、灵活以及排列等的功能,一方面使设计的个性化得以体现,另一方面使用户更加方便地使用、对其进行了解,并使用户减少其进行错误选择的概率。

五、结语

平面设计图设计范文第2篇

通过摄影机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最初产生的动因并非是平面设计的要求,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它与平面设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并最终与图形融合,形成了一种重构的审美形式,对平面设计的进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摄影的诞生对平面设计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两者之间逐渐实现了越来越紧密的融合。这种融合似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毋庸置疑,这种融合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早期的摄影器材虽然简陋,却已然具备了较好的瞬间捕获场景和事物的功能,大量真实的社会生活图片及优秀的摄影作品与摄影术诞生之前的平面设计图形相比,更加真实、生动和准确。而这些特征也正是近代杂志、报纸、书籍插图设计所需要的。于是,摄影和平面设计在以上这些领域开始了必然的结合。这些结合多数是具有实用性目的的,即使其艺术性还不尽如人意。真正使摄影和平面设计在艺术层面上的结合,应该是20 世纪 20 年代在前苏联与德国享誉一时的“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设计师们。他们将现代绘画的造型和空间概念运用到平面设计之中,版面中综合运用照片叠印、拼贴等技法,结合几何图形的线条与强烈的对比色彩造成非常刚正有力的视觉冲击,因此作品就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见图 1)。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的平面设计进入发展,摄影技术在平面设计中越来越广泛地得以应用。五六十年代期间,美国涌现出新一代设计师,他们更注重个体观念的形象表达,注重平面设计的感性效果,并大量运用了摄影和插图结合的设计手法(见图 2),自此,摄影与平面设计的结合得以全面推广[1]。通过历史事实的梳理可以看出,摄影与图形的结合是一个自然而然、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由两种艺术语言自身自觉的艺术诉求决定的,这种结合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在将来平面设计的发展进程中也必将继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合理的发展。

二、 摄影与图形的审美特性比较

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语言,摄影与图形各具审美特性。这两者的审美特性既有共通之处,也有一些差别。正因如此,才使得这两种艺术语言的重构成为可能。在研究这两者以何种形式重构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认识一下它们的审美共性和审美差别。

1.摄影与图形的审美共性摄影与图形虽各具特点,但其审美特性却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这一点是两者重构的前提条件。摄影与图形的共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摄影与图形都具有捕捉事物基本特征的审美特性。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讲到:“所谓‘观看’,就意味着捕捉眼前事物的某几个最突出的特征。”[2]而“形状,是被眼睛把握到的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56。摄影和图形都属于平面造型的艺术语言,它们都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准确地把握物体的形状,也即事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摄影与图形都具有较强的审美表现能力。作为平面造型的艺术语言,摄影和图形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在二维空间中实现三维空间的再现或模仿。

第三,从审美功能上讲,摄影与图形都具有大众传播的特性。摄影和平面图形设计自诞生之日起,没有一天离开过书籍、杂志、报纸等大众传媒方式,即使是被用在纯艺术创作之中,这些艺术作品无论如何也都逃脱不了大众的审美与评判。因此,不论是摄影还是图形,二者都是集信息传达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并且只有当信息传达的任务被充分完成的时候,它们自身的审美价值才能够真正地得到确立。

2.摄影与图形的审美差别

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语言,摄影与图形还是具有比较明显的审美差别的。

首先,虽然两者都具有在二维空间再现或模仿三维空间的能力,但是,其模仿的程度显然是存在着差别的。图形的设计是构成空间的设计,它对于三维空间的模仿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或不准确性,而摄影则是三维空间的直接反映与再现,这种模仿的准确性比较高,是图形语言无法实现的。

其次,摄影与图形虽然都融汇着艺术家们的审美理想、审美创意及审美情感,但是这些审美观念在两种艺术语言中融汇的自由度是不相同的。图形语言的运用比较自由,因为图形的设计可以源于某个概念、某种认知抑或某个形象。设计师可以自由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不受限制于约束。然而摄影的创作却没有那么自由,它一般要以三维空间作为创作依据,要靠摄影师独立的思考与操作将这个三维空间提炼或转换成二维空间,在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其创作的自由度明显低于图形的设计。

三、 摄影与图形重构后的审美构成形式

摄影与图形的审美特性各有千秋,因此,这两种艺术语言重构在一起时,如能做到取长补短,,那就必将带来卓越的审美效果。许多设计师在如何将两者重构这一问题上都进行了孜孜不倦地艺术探索,其所探索出的两者重建的审美构成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李西斯基大量地使用摄影蒙太奇手法,将摄影与图形重构在一起,造成视觉的冲击力;再如罗德琴科在为马雅可夫的诗集创作插图时 ( 见图 3),运用摄影蒙太奇的手法将各种不同的照片素材统一在一个图形空间之中,使它们产生相互碰撞的可能性,从而制造出新的视觉及心理含义的画面空间等。

在各种重构方式中,意大利平面设计师和插画家阿尔贝托 塞韦索的创意颇具特色。他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计算机技术,通过图形设计将原本的数码摄影进行解构,并再组合,所以一些作品颇具立体主义的风范(见图 4)。

这种解构与重组打破了摄影的原有模式,造成摄影与图形间的一种视觉矛盾,成功地挑战了传统的视觉方式。形成解构的图形设计无论从线条上还是色彩上都极具现代感与装饰感,与解构之后的摄影恰如其分地重构之后,形成了兼具现代特色与装饰效果的艺术作品。阿尔贝托 塞韦索的作品多以暗色调为主,许多作品常常以配以大面积的黑色作为背景(见图 5)。这种暗色调与大面积的黑色背景恰恰使得画面不会因为图形设计的装饰感过强而显得繁乱喧闹,反而让背景与前景的解构和装饰效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带来更为震撼的视觉冲击。

在当代的平面设计中,致力于摄影与图形重构形式探索的设计师不乏其人,此处不再一一赘述。而需要明确的是,艺术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摄影与图形的重构也不会止于当今的各种重构形式。设计师们将会不断地探索,找出更多的重构构成形式,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四、 摄影与图形重构的审美意义及其价值

对于任何一件艺术作品来说,审美属性在其众多属性中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件艺术品如果不具有审美价值,那我们就不得不质疑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对于平面设计这一艺术门类而言也是如此。如果一件设计作品、一种设计形式不具备任何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那么对于它的任何讨论和探索都将是徒劳无功的。根据设计美学理论的说法,设计美可分为材料美、结构美、形式美和功能美等构成要素,而针对摄影和图形这种重构形式,我们将从结构美与形式美两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审美意义及审美价值。

1. 摄影与图形重构的结构审美意义及其价值

“所谓‘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3]美学家 M 李普曼曾经说过,“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础”,“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由此可见,结构美是一切审美,包括整个设计美的基础,而摄影与图形的重构则丰富了结构美的构成方式,对设计作品的结构审美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以两种不同的艺术语言形式相组合,扩充了设计作品的结构组成,使得设计作品的结构更具层次感,画面也更加丰富。例如阿尔贝托 塞韦索的设计作品,如果只具有单一的摄影或图形,其作品结构就显得单调而乏味,但当设计师用艺术的手段将两者重构之后,作品的结构立即呈现出惊艳的效果,其结构美瞬间就能打动人心。

2. 摄影与图形重构的形式审美意义及其价值

对于艺术作品来说,形式美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它指的是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如色彩、形状、线条和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对称与均衡等,而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其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形式美则指各种设计素材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色彩、线条和形体等形式因素本身所具有的那种被高度概括化、抽象化了的美。歌德曾经说过:“题材与表现它的方式必须与明显的艺术规律有联系,那就是和谐、清晰、匀称与对比等,这样的艺术作品看上去就会觉得美丽。”因此,形式美是审美创造和审美接受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摄影与图形的重构对设计作品的形式美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与审美价值。

首先,从形式上讲,这种重构形式符合形式美的审美规律。形式美的审美规律是抽象的,这些抽象的规律是图形这种艺术语言本身就已经具备了的,当它与摄影重构之后,这些形式美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被加强、被突出了。例如在阿尔贝托 塞韦索的作品中,其图形本身便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是一种富有节奏性、具有不对称特征及强烈对比性的形式美。当它与摄影重构之后,这种节奏感、不对称感及强烈对比就被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它的形式美感被强化了。两者的重构既在审美形式上显得矛盾对立,又在最高审美层面上达到了和谐统一。这种形式美感是单独的摄影或图形都无法实现的[4]。

其次,这种重构形式在形式美的意义上实现了两种艺术语言审美特性的互补。摄影的审美特征是具体、详细而缺乏概括性、抽象性的,而图形的审美特征是抽象、概括却缺乏准确性的。将两者的艺术语言重构在一起则实现了两种审美特征的互补,使得设计作品的形式美既具有抽象美、概括美的简洁,又不乏具象美的细腻,从而达到了形式美的又一新的高度。

平面设计图设计范文第3篇

任何一个设计都必须按照客户的要求去打动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者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在设计中倾注自己全部的感情,只有首先感动设计者,才能让客户满意,进而感动受众,运用各种设计元素进行有机的艺术组合,形成图形有创意,色彩有品位,材料质地打动人。我们可以说,一个好的设计,不仅是图形的创作,也是中和了许多智力劳动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平面设计艺术具有文化产业中的一切特征的综合性。谈谈我们运用传统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影响。

一、运用传统图案的魅力去造型

运用传统图案对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运用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图形创意手法,使自己的设计更有情感色彩,对内含的表达更具哲理性。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将传统图形中的图案运用到现代图形设计中,从传统图形中提取其形的元素,然后再结合构成,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提取的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再将这种立足在传统图形原形上,而又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形糅合到设计之中。这样设计出来的,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还能充分地表达所蕴涵的理念与个性。

第一,要具备个性化设计需求。当平面设计走向程式化之后,其设计创意就必须具有个性化。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设计就成为无限超越自我,获取随心所欲的表达。平面设计行业从业人员通过对设计内容,版式等设计元素的重新组构,在演变中寻找个性,倡导设计风格。施展个人非凡的干劲和创造精神,设计在个性表达的道路上才更有生命力。

第二,具备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由各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设计图像的结合,进入到各国的交流活动中,甚至于引领了更具融合性的年轻一代,伴随它们的则是那种能跟随国家变化而自我更新观念的能力。“简练、达意、巧妙、智慧”观看现代设计的走势,研究现代社会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保持敏锐的设计思维与现代世界设计接轨是十分需要。

第三,时空化设计需求。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差,人的想象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延伸,平面设计也逐步从二维向三维到四维空间延展。设计图象的叠加、透视、错位、渐变等仿佛将我们带到立体思维的大空间,符合了平面设计界较早提出的超越和突破二维平面的提法。

第四,地域本土化设计需求,所指的实际是设计师在本土所处环境通过思考,而逐渐形成的设计思想。无论设计多么入流,由于地域,思维,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设计风格,本土的文化对其设计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具有中国地域特色旧有造型元素其形态上的改造,则使元素不仅传递了现代设计观念,更使旧有元素能够真正传递载体的现代信息,符合现代设计的功用,从而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对本土设计师来说,守一方水土研究自成体系的平面设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第五,人性化设计需求与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思想是21世纪设计的主题,它强调在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在中国,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历程的长期需求,好的设计,将是未来正确价值观的体现。

二、如民间窗花图案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用法

1、“形”的提取与衍生

窗花有固定的组合形式其“形”,一般是中心贴双喜团花,四角贴蝴蝶角花,团花两旁再配一对喜烛和花篮、盘花,以求得较多镂空的面积。窗花的外轮廓和窗架之间要求舒密有致、构图格局均衡。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举凡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

“形”一般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中国传统图形是植根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的,他们与现代图形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中国传统图形主要注重的是实形(或称为正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组构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

2、“意”的沿用与延伸

从古至今,世世代代,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多么美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形后面,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的吉祥意义。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生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崇拜的传统图形,经过时间的衍变,进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美好象征意义来。

平面设计图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吉祥图案;平面设计;表现

吉样图案是古人在理想主义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表达趋吉避凶的内涵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它以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民族语言,传递着人们美好的良愿。研究吉祥图案

的文化内涵与表现特征,目的就是研究其“意”与“形”。研究一种在变化发展中符合中国与世界审美需求的意、形组成形式。

一、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对吉祥图案特征的高度概括。吉样图案中形式美与深层意念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灵感。它于表层意义之外,还在深层隐含着另一些寓意,恰当灵活运用,使人有奥妙无穷之感。这里所说的两层意思虽不是完全相同的一样事物,但大都是表层事物象征里层事物或理想意识,这个原则正好与设计的实质不谋而合。设计是一种整体化、系统化的创作行为,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思想与美的设计形式相结合的实现过程,而民间吉祥文化的特殊图案形式可以说造就了中国古代的实用设计体系,是经过提炼的,大众普遍接受的,承载着一定情感内容的图形符号。吉祥图案所传达的内容和构成这些内容的意象无一不来自大众的生活,它的存在与社会普遍流行的风俗和信仰有关,不取决于某一个人的喜好,它来源于大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着相当稳定的受众性,其设计图案的象征性为公众所周知。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普遍性,把它合理的运用于设计中,无疑会增强说服力和表现力。

二、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

吉祥图案是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图符等进行设计造型而形成的。它以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为背景,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谐音等手法.构成了“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表达形式,赋予其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着人们企盼幸福、长寿、喜庆等美好愿望。因此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表现手法很多。吉祥图案主要通过象征、谐音、比喻等表寓意手法来表现内容,如牡丹象征富贵,石榴象征多子,仙鹤、松树、灵芝喻意长寿,龙凤、麒麟代表祥瑞,盘长、方胜象征绵延不断,如意代表可如人意。最具代表性的龙凤形象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物在不同朝代都有不同形态。谐音是以相近或相同的读音代表某些吉利祥瑞的含义,如以“蝙蝠”谐音“福”,五只蝙蝠与寿桃,寓意“五福捧寿”;以“莲”谐音“连”,以“鱼”谐音“余”,画莲花、鲤鱼,寓意“连年有余”。其它像“六(鹿)合(鹤)同春”、“吉(戟)庆(馨)有余”,“三阳(羊)开泰”等皆是谐音寓意手法来表现。

三、设计中吉祥图案的表现

在吉祥图案中,“意”是人们迷恋其“形”的关键。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的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因而传统图形蕴涵的吉祥意味,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雷圭元曾说过:“妙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是图案的规律之一,是中国传统图案自古以来的一种惯性用的表现手法,是装饰的需要。画之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图案之美在于具象与抽象之间。”[1]现在很多设计师都不同程度地利用民间吉祥图案作为创作素材,传统的视觉形象不时出现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等上面,这无疑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更合理地从博大精深的吉祥文化中吸取力量进行再创造。比如说,圆中有方的古代铜钱包含了丰富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精神,蕴含着天圆地方、包罗万象、矛盾统一的中国哲学思想,设计师靳埭强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选用天圆地方的中国铜钱的图形作为中国银行标志的造型,既符合了银行的商业属性,又从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引申出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大银行。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的“八吉祥”之一的“盘长”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体现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而造型中的十个空处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还是从奇偶来说,整个造型都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意味。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设计中运用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是展示独特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段。

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提到:“借鉴古人,借鉴外国,是提高自己图案创作水平的途径之一,要善于利用。”[2]例如日本,其设计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究其原因,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成功融合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兼容并蓄的设计理念是造就日本设计崛起的关键。作为平面设计的形式本身,图形化倾向一般比较明显,民间图案的应用,可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观者可以从中领悟作品深层的民俗精神和民族特点。因此,在设计此类东西时,离不开对周围民俗精神的考查和认识,因为这些因素理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的内在支柱。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体现民俗观念是一种良好的创意设计方法,因为民俗观念本身与广大受众的交融性,将有助于设计为众多人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设计中的民俗特征不应单单从造型的角度来理解,也应对其深层的民俗基因进行把握,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

四、结语

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断受到新科技与新观念的冲击而更新发展,它的内涵与精神是民族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3]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有着辉煌的历史,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装饰性,因造型简约、对比(下转第144页)(上接第143页)强烈、形状优美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应用。因此,它能够被开发成为中国平面设计可借鉴的资源宝库。在理解透、把握准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吉祥图案进行取“形”延“意”的再创造再设计,一方面使自己的传统文化能得到较好的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通过对西方现代设计的兼容并蓄的学习和模仿,逐渐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设计发展之路,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互借鉴、完美融合的民族特色才是我们所期望的。

参考文献

[1]徐静.浅谈图案在2008奥运景观雕塑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08(8),175

平面设计图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吉祥文化 吉祥图案 平面设计 表现

绪论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条十分重要的支流。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会将其表现在吉祥文化中,或以吉祥图案的形式来表现。

吉祥一词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庄子》:“虚室是生日,吉祥止止。”唐代成玄英《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喜庆吉祥,福寿平安是人们的美好向往,是对中华民族千古永恒的希望和追求,是人生命的孕育和延续的永不凋谢的主题。

吉祥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人们不仅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吉祥字,吉祥辞,吉祥语和吉祥联,而且还创造了许多寄意托情的吉祥神、吉祥物、吉祥俗和吉祥图。吉祥图是一种吉祥符号,在中国传统的风俗理念中有驱恶避邪的作用,能使国泰民安,如:盘长图、古钱图、方胜图等。吉祥俗是由于吉样活动,吉祥心理需求而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吉祥风俗,每一种吉祥俗都有它的特点,习惯。吉祥物分动物、植物、器物三大类,都代表着不同的吉祥喻意,比如:龟、鹤喻意长寿;百合、蜜桃喻意百年和合;戟,瓶喻意吉庆平安等。吉祥神包括福、禄、寿三星。有财神、喜神、灶王、月下老人等,是传统观念中的幸福使者。吉祥字、词语、联包含喜庆、祥和的喻意,常被用来增加喜气、驱恶避邪。 中国吉祥文化有着鲜明强烈的民族特征,它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所要继承运用、开拓创造的坚实基础和独特法宝。吉样图案是古人在理想主义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表达趋吉避凶的内涵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以含蓄、谐音等曲折的手法,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它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起始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时,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它以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民族语言,传递着人们美好的良愿。研究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与表现特征,目的就是研究其“意”与“形”。研究一种在变化发展中符合中国与世界审美需求的意和形的组成形式。

一、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及内涵

我国的吉祥图案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对吉祥图案特征的高度概括,她是具有东方神韵的真正象征性艺术。吉样图案中形式美与深层意念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灵感,在图案的吉祥主题中,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生的各种需要和方方面面。它于表层意义之外,还在深层隐含着另一些寓意,恰当灵活运用设计是一种整体化、系统化的创作行为,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思想与美的设计形式相结合的实现过程,而民间吉祥文化的特殊图案形式可以说造就了中国古代的实用设计体系,是经过提炼的,大众普遍接受的,承载着一定情感内容的图形符号。吉祥图案所传达的内容和构成这些内容的意象无一不来自大众的生活,它的存在与社会普遍流行的风俗和信仰有关,它来源于大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着相当稳定的受众性,其设计图案的象征性为公众所周知.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普遍性,把它合理的运用于设计中,无疑会增强说服力和表现力。

二、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

中国传统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主客体的统一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吉祥图案是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图符等进行设计造型而形成的。除了给人视觉以美的享受外,还涉及到了精神的营养。它以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为背景,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谐音等手法.构成了“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表达形式,赋予其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着人们企盼幸福、长寿、喜庆等美好愿望。因此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表现手法很多:如“鱼”象征富裕吉祥,“牡丹”象征富贵, 仙鹤、松树、灵芝喻意长寿,龙凤、麒麟代表祥瑞, 如意代表可如人意。最具代表性的龙凤形象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物在不同朝代都有不同形态。谐音是以相近或相同的读音代表某些吉利祥瑞的含义,如以“蝙蝠”中的“蝠”谐音“福”,由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表示幸福长久;以“莲”谐音“连”,以“鱼”谐音“余”,画莲花、鲤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谐音“喜”,“桂花”,“桂圆”谐“贵”, “吉(戟)庆(馨)有余”,等均是谐音寓意手法来表现。

三、吉祥图案在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人们对设计的深层次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具有传统特色的审美追求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民族个性的设计风格。

如圆中有方的古代铜钱包含了丰富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精神,蕴含着天圆地方、包罗万象、矛盾统一的中国哲学思想,设计师靳埭强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选用天圆地方的中国铜钱的图形作为中国银行标志的造型,既符合了银行的商业属性,又从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引申出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大银行。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的“八吉祥”之一的“盘长”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体现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 , 整个造型都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意味,充分表明了中国银行面向全球的国际性特点。

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双凤”造型,借用原始社会彩陶上的风鸟图形,运用了中国图案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

吉祥图案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作为平面设计的形式本身,图形化倾向一般比较明显,民间图案的应用,可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观者可以从中领悟作品深层的民俗精神和民族特点。因此,在设计时,离不开对周围民俗精神的考查和认识。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体现民俗观念是一种良好的创意设计方法,因为民俗观念本身与广大受众的交融性,将有助于设计为众多人所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同时,设计中的民俗特征不应单单从造型的角度来理解,也应对其深层的民俗基因进行把握,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也更具说服力。

四、结语

中国吉祥艺术构成了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活观,展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生活观念,生活智慧。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断受到新科技与新观念的冲击而更新发展,它的内涵与精神是民族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有着辉煌的历史,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装饰性,因造型简约、对比强烈、形状优美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应用。因此,它能够被开发成为中国平面设计可借鉴的资源宝库。优秀的设计不仅透过形式来表现意义,在理解透、把握准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吉祥图案进行取“形”延“意”的再创造再设计,去探寻和挖掘蕴涵在它们背后的“意”,一方面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对西方现代设计的兼容并蓄的学习和模仿,相互借鉴,积极创造,逐渐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设计发展之路, 从而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燕,冶建明.浅论中国传统图形艺术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2]寻胜兰,浅论中国象征符号与传统造型 装饰 北京2000年.

[3]雷圭元《中国图案做法初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年版.

[4]赵屹,莫秀秀《吉祥图案》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