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21世纪电子技术的新发展及随着我省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专业人才。因此,电子技术专业职业人才培养具有长远而广阔的社会需求。
我校自设立电子技术专业以来,经过多年来的市场调研和不断的教学改革,对该专业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培养目标已经十分明确。可以说,目前我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建设是基于市场导向,符合电子类行业的人才需求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采取实验教学模拟仿真和引进企业实岗实训的模式进行培养,逐渐探索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电子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1.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体表现
如果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按照常规模式,顺着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时间进行学科式的知识体系安排,以理论上的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为方案设计追求的目标,就容易出现职业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学生从学校到就业过渡不畅。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站在用人单位和职业岗位的角度换位思考,沿着学生从就业到入学的时间进程,以职业为导向,筹划各学期的课程。为保证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市场对职业需求、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案三者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培养方案为培养目标提供可靠的服务和支撑。在设计培养方案过程中,一是根据学校所在地区企业相关专业的岗位需求,找准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把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组质量特征;二是综合把握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采取设计课程体系,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依托,组成稳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将相关专业的岗位需求一方面从专业方向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到普通教育课程逐层传导,另一方面由项目应用开发训练、项目能力训练、操作技能性实训到认识性实习逐层传递,确保所设计的课程体系能够对人才培养发挥保障作用,使这门课程都明确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电子技术人才培养需要注重职业内在要求
质量就是要有适用性,所谓适用性就是服务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牢记这样的质量观有助于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键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才培养分类的方法,结合我国电子技术专业教育现状,以及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将职业学校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为研究应用型和应用技术型两种类型。针对我校发展实际,结合我们对我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了企业对高层决策管理人员、产品研发人员、生产线上各层次的应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市场开发人员以及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技术性操作人员需求情况,了解到应用技术型是电子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数量最大的。同时调研了其他职业学校的做法,确定职业类学校电子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类型为应用技术型。即面向企业一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电工电子、电气控制、检测与仪表、计算机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解决普遍电子技术和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电气自动化、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从事系统的分析、集成、研究、设计、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技术型电子类专业人才。
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理解三者的内涵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素质是灵魂,能力是核心,知识是载体。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必须通过知识的传授和适当的实践环节来培养,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是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经训练和锻炼而形成,素质则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良好品质的总和。知识和能力是相得益彰,良好的素质则能够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扩展。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评判合格的自动化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用“谈起来”认为“像”,“干起来”认为“行”,“用起来”认为“值”来衡量:谈起来认为“像”,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认可;干起来认为“行”,是对学生能力的认可;用起来认为“值”,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认可。因此,电子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立足职业需求,使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3. 根据电子技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电子技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扎实的基础理论为前提,以电子技术应用为主线,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设计各方向所必需的课程项目。电子化技术专业可按企业相应技术岗位划分出几个专业方向,即计算机辅助方向、电子设备维修方向。为确保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的符合、课程体系设计与培养目标的符合,采用理论课程以系统、基础知识为内核,以专业方向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普通教育课程,以适应市场需求。
系统知识针对电子技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的领域,从学生未来从事该类工作所直接需要的专业知识出发设置专业方向学习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意愿学习开设专业方向相同的基础课,然后对不同的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主体课程,进行实训联系,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遵循能力形成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以及人才成长所必经的发展阶段,集中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电子技术专业的操作对象及本专业的职业特性,获得感性认识,明确本专业学习目的。在操作技能性实训课程中,包括电工实训、电子工艺实训、维修电工实训等,该课程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生产操作岗位工作的需要,同时为学生开展应用性创新活动打好基础。计算机辅助方向模块课程,包括计算机绘图技术课程设计、PLC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电气设备维护技能能训练。这些课程进行分项的设计训练,使学生可以胜任分配的工作,在学校可以参加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在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中,计算机辅助方向模块课程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实践,锻炼学生在给定任务的前提下,集成各项资源解决问题的统筹能力,实践课程系统不是孤立设置的,它既自成体系又与理论课程体系在学期安排上相互呼应,在学习内容上相互衔接。
总之,职业学校电子专业以实际的岗位需求为起点设计应用技术人才的方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电子技术直接参与到相关工作岗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保持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并驾齐驱,彼此相辅相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让电子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作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使职业教育发展与装备制造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 鹿晓阳,柴琦,吴亚男,王继伟,孙德明.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
关键词:电力行业;输配电工程;专业改革
作者简介:倪良华(1966-),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杨志超(1960-),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2011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62-02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低碳化席卷全球,绿色能源利用蓬勃兴起,智能电网发展方兴未艾,电力行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对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背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为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结合电力行业发展与改革的大背景,为培养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主动适应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变化,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开展输配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从输配电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定位好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整合优化现有教学资源,构造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打造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及现场实习基地,促进教学科研相互融合,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方法;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特点,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让学生学习掌握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这是目前输配电工程专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国家电网发展特高压输电和新能源技术,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涌现,现有输配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没能很好地与时俱进,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第二,原有课程知识体系中,理论课程中部分课程存在交叉重复现象,部分理论教材内容未能及时反映行业领域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滞后于现场工程实际,不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知识和跟踪学科前沿知识,不利于学生从系统角度思考问题,不利于学生未来较快适应现场工作。
第三,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单一,现主要以课堂灌输式讲授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够,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和信息技术资源利用不充分,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第四,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难以全过程监控教学过程,考核手段单一,往往以一份考卷或一份报告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不能多元化检验、评价学生的综合水平,更无法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实践
“十一五”期间,通过承担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的研究和教改试点,经过多年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了一条新时代背景下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之路,取得了颇为丰富的教学成果。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实践归纳总结如下。
1.紧跟电力行业发展,定位好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不断涌现,国家电网正朝着大区域、大规模电网方向发展,同时电力行业需要多种层次的专业人才。认清并明确输配电工程本科专业所培养人才的层次,是形成人才培养理念的关键。为此,深入到电力公司、送变电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监理公司、地铁公司等单位进行广泛调研,虚心听取用人单位对输配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意见,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一要务。目前现场方面的人才层次不高,而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要求所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方面不仅要具备完备的电工理论基础、机械工程知识、电力工程知识、输电线路工程知识,还要求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强、现场适应能力强、管理能力突出、团队合作意识好等综合素质。
认清形势,紧密跟踪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整输配电工程专业发展方向,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建设特色,采取有效可行的人才培养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面向生产第一线、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端专业人才,是南京工程学院输配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走校企合作之路,共建先进实践基地
打造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输配电工程专业改革与建设的目标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在增加实验室建设投资的同时,通过与电力公司和送变电公司等单位合作,在原有已建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共同建设了“输变电工程实习中心”、输电线路施工实训基地、输变电虚拟仿真实验室、输电线路测量实验室、电缆故障测试实验室、输电线路金具陈列室、杆塔模型室等实践基地。实验基地及实验室配置的设备种类齐全,功能全面,技术先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为解决学生毕业现场实习问题,与地方市供电公司大力合作,设立了校企合作培训实习基地,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训练和现场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紧扣行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组优化课程体系
制定出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因素。专业改革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育部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电力行业对岗位职责及知识点的具体要求,以及高等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突出以理论知识扎实工程应用能力强为培养主线,重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课等不同层次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方面,通过开设“电气工程导论”课程,让学生初步感知电力系统,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通过开设三大力学课程和电路、电机和电子技术等电类课程,将力学和电工类课程巧妙融合,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打下了良好基础。专业方向课方面,为突出专业特色,优化相关课程,将“架空线路设计”与“输电杆塔设计”课程合并,将“架空线路施工机具”与“架空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课程合并,增加“电力电缆”课程课时数和电缆故障测试技术相关内容,增加开设“配网技术”课程。专业选修课方面,开设能反映新技术、新设备在专业领域的应用类课程,比如“特高压电网”、“远距离输电技术”、“输电线路概预算”、“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智能输电技术”、“配电网灵活自愈技术”等课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实践课方面,利用优质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参加输电线路施工现场实训,输变电虚拟仿真实验室基地实习,参加一次、二次系统设计和到企业现场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并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设计、科研项目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以“九个结合”为指导,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将输配电工程专业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归纳为“九个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师课堂讲授与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毕业设计与现场工程设计相结合;毕业实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编写或选用教材与企业培训要求相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与科研课题相结合;仿真实验室虚拟培训与现场具体实践相结合。
以“九个结合”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常规课堂教学中辅助运用高级多媒体课件教学,将理论知识和现场知识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聘请高水平的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与师生共交流,拓宽了专业视野。学生毕业设计选题选自实际工程中的项目,做到真题真做,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工程实践,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场实训与在输配电虚拟仿真实验室培训互相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践效果明显增强。
5.重视科研进修实践,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为了不断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应倡导教师积极参加高校进修读硕读博,积极申报并承担科研项目,并深入到电力企业现场参加工程实践活动。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大部分专业教师达到了“双师型”标准,一部分教师队伍达到了“双师型”加“科研型”标准,多名教师成为相关电力企业的特聘专家和顾问。教师的教学、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亦得到了明显提升。教师先后承担省级、校级教研教改及横向纵向项目多项,发表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多篇,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个人和团队奖励,学科研究形成了明确的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科技服务方面,承担了多个变电站及线路工程二次线设计。
6.突出电力特色,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精编适用教材
为了突出输配电工程专业的特色,编写出能反映电力系统自动化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工艺的系列化适用教材,特地邀请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几年来共编写出版各类规划教材8本,其中《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输电线路设计基础》等为“十一五”规划教材。
7.改革课程考核手段,多样化地评价学生的水平
过去仅凭一张试卷或一份报告的课程考核手段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和能力,不能客观、多样化地评价学生。为此,应改革课程考核办法,推行期末考试与平时出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小论文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以确保更公正、更公平、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水平。
三、总结
以上是主动适应电力行业发展,着力改造传统输配电工程专业,通过一系列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组合、先进实践基地打造、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考核方法多样化等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活动。经过改革,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就业率提高,取得的效果令人满意,为培养适应电力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高级人才作出了贡献,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宏斌,等.面向中国智能输电网的智能控制中心[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24(2):2-7.
[2]钟秉林.大学人才培养要研究新问题 应对新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3,(7):4-6.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工学结合
作者简介:黄宽(1977-),女,辽宁鞍山人,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讲师;纪静波(1969-),女,辽宁营口人,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副教授。(山东 济南 2502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46-02
一、确定专业岗位及培养目标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扩张速度过快,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很多本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也是不少高职院校的核心专业。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沿袭了普通本科高校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然而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强调学科体系的本科院校有明显的区别。
根据“十二五”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文件)的精神,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特点。因此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则是专业建设的目标。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兼顾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服务于电气、电子、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电气控制系统安装和维护的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常见电器、电机、PLC、变频器等电气设备,可从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装配、维护、调试、检验和维修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建立适应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原有的专业课程结构中理论教学的学时分配过多,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较少。而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给实验实习分配较多的学时,使学生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原有课程体系是相当封闭的,学校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不高。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后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为了使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通过对人才需求的调研工作分析,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并结合学校办学实际,重新修订了电气自动化专业“2.5+0.5”的专业课程体系,即两年半在校学习,半年工厂企业顶岗实习。新的课程内容在保留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删除了理论过深、实用意义不大的内容,对一些课程进行了整合、调整,新增加了一些实用的技能型课程。专业课程改革前后的对比见表1(本文只对专业课程进行了研究,没有涉及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
1.专业课程的整合
专业基础课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课程设置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吸收学科体系的经典内容,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原有的“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和“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中的电机部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该课程的第一部分即电工电子技术1,主要讲授电路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即电工电子技术2,主要介绍模拟、数字电子技术以及电机的简单理论知识。在所有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周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原有“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中的电气控制部分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整合成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技术,放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这样的整合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电气控制理论与PLC编程技术联系起来,掌握应用编程技术实现设备电气控制的实用技能,强化了专业技能的学习。
2.专业课程的删减与调整
删除原有课程中“机械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三门理论难度较大的课程。把“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应用技术”放到专业选修课中,以满足一部分希望通过专升本考试继续学习深造或是对硬件设计编程感兴趣的学生的需要。
3.专业课程的扩展
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新增加了“触摸屏应用技术”、“工业控制网络技术”、“自动化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支持”、“节能技术”、“电气国家标准”等实践性、实用性较强且理论学习难度不大的课程。
当今社会信息变化迅速,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得新知识和新信息是每个社会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在专业选修课中新增加了电子信息检索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获取高效信息的能力。
4.顶岗实习
为了实现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借鉴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双元制职业教育包括工厂企业实践和职业学校学习两个部分。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学业时间的70%,企业中的实践和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与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还有很大差距,不能照搬照抄德国的模式。因此,结合实际,在五个学期的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进入了顶岗实习阶段。统一安排学生到与专业紧密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满,如果学生的工作能力满足企业要求,学生可以与企业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在企业接受正规职业资格训练,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与就业的“零距离”衔接。
三、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7]而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校企合作。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学院自身发展实际,以山东半岛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围绕技能型人才能力培养的主线,学院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鼓励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企业参与学院发展和教育教学环节的管理与任务实施。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分别与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中德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探索建立了“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强化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在现有实验室的基础上,通过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的方式建立“校中厂”。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实习、实训项目全部在实践基地完成。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这种将课堂与工厂相互融合的做法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第二,强调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实践教学的学时数超过总学时数的50%。在教学改革中树立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校内实验教学体系。
第三,加强兼职教师的培养和管理。为了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迫切需要打破封闭教学模式,聘请行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校内外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聘任有利于优化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体现高职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然而在兼职教师的聘任中也存在诸如聘任难度大、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教学经验不足以及聘任缺乏规划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制定了针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首先,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学管理,由系部定期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其次,通过不定期的教学培训和师生座谈使兼职教师了解教学规范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积累足够的教学经验。再次,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吸引行业的顶尖人才、专家到学校任教。另外,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储备数据库,对兼职教师进行动态管理,并做出兼职教师聘任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使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工作稳步开展。
第四,为了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把培养和提高职业技能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部分职业技能要求纳入教学计划,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可获得高级维修电工、CAD绘图员或数控机床操作中级工等职业资格证,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进一步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采用多维立体考核方法
在能力本位的课程考核中,依据课程性质可以采取多维立体考核方式。其改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过去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做法,考核方式改为过程性考核,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二是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理论与实践结合,既要有以测试认知水平为主的理论考核,又要有以考核技能为主的操作考核,并适当增加技能考核的比重;三是考核标准由标准答案向综合评价转变,减少客观题比例,让学生不要把精力放在具体题目的选择答案上,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课程的性质不同,具体考核方法如下:
理论课程:课程综合成绩=50%考试成绩+50%平时考核成绩;理论+实践课程:课程综合成绩=40%考试成绩+20%平时成绩+40%实践成绩。
对学生实践环节成绩的综合评价不能以实验、实习的最终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必须结合整个实验过程综合考虑。实践成绩应由课前预习、实验报告、操作过程、实习、课程设计报告等组成。另外,各实践项目完成的速度也要作为考核的重要因素,因为实践操作速度往往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水平。
五、结束语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专业建设的方向,决定着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和综合素质水平。而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常常需要经过很多人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逐渐形成。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还缺乏足够的经验,与企业的合作还不够深入等等。因此,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电气自动专业人才,还需要不断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推动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等.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唐立伟.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3]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4]纪静波.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实践课程对我国高职实践教学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5]陈湘,陈美珠.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24(2).
[6]杨建国,张轩.略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4).
【关键词】产业升级换代;“教、学、做一体 ,产、训、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电子类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依托西咸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电子产业基础雄厚优势,服务于电子行业、企业,为社会培养从事电子电力产品设计制造、电子产品测量、可编程逻辑控制、表面贴装等技术人才。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建设,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依据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重点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特色,构建“教、学、做一体,产、训、工融合”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成立由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校内外知名教授、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教学改革,针对企业对应用电子技术岗位群的不同技能需求,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重点培养电子产业、行业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务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结合职业岗位能力修订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等五融合,为学生搭建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3个平台。
1.教学安排上保证“教、学、做一体 ,产、训、工融合”
按照电子企业岗位群的技能需要,改革该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按“2.5+0.5”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时,“2.5”即为前四个学期,学生以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训为主,主要完成公共课及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第五学期完成专业拓展技能课的教学任务。“0.5”即第六学期针对具体岗位技术能力的要求,将岗位、实训分成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PCB板设计、电子控制线路初级设计等方向,通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途径实现岗前职业能力训练。针对具体岗位技术能力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等途径实现岗前职业能力训练。在教学安排上保证了“教、学、做一体,产、训、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2.项目导向,落实“教、学、做”一体
依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形成了课内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加强技能训练。以实践性课题作为项目教学内容,在真实企业环境中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以项目实训促进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并由企业和指导教师共同考核评价学生实践技能。
3.“教、赛、证” 结合,促进“教、学、做”一体
积极引入技术含量高的职业资格认证种类(无线电装接工,运维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以认证考核标准完善课程标准,促进职业技能提高;积极参与省级和国家级电子技能大赛(电工电子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同时在电视技术、家电维修技术、低压电气设备维修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引入竞赛机制,并把竞赛的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环节,通过竞赛项目快速提升学生应用技能,以竞赛促教学改革和考核机制的转型。
4.建立进阶式技能教学体系,实施“理实一体”教学
建立进阶式理实一体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专业基础技能,即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以及电子产品的组装;第二层次:专业技能,即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检测、电子生产智能化设备维护、维修以及工艺文件制定;第三层次:拓展技能,即初步电路设计,单片机程序设计等。有序的组织学生按照进阶式理实一体教学体系要求在完成理论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任务。对学生进行全面、全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
5.工学结合的实景教学,实践“产、训、工融合”
在学校校企共建电子装配生产线,引进企业产品,进行实景性生产,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制作工艺文件、按企业生产流程进行管理,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先后与“西安森舍电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合作,在“电子生产装配线”对外加工生产“电子检波器”、“卫星电视高频头”、“自动缝纫机控制电路板”、“ LED照明灯”等产品。引企入校,在学校实训室建立LED大屏幕显示生产车间,学生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生产制造LED显示屏20余套。在校内实训基地,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学生按企业项目进行实景教学。在满足教学实习的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由于有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保障,天津力神、广东美的、宁波奇美、等知名企业纷纷前来洽谈合作,由企业提供奖助学金、实训设备乃至学费的“力神班”、“奇美班”应运而生。这种合作模式受到了学生、家长和企业的欢迎和肯定,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通过上述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实现就业提供模拟、仿真乃至真实的生产学习、实训环境,改革了教学方法,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通过改革,突出专业培养的实践性、职业性特点,构建了以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拓展技能实训课程构成的进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凸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改革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形成了“教、学、做一体,产、训、工融合”电子类专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佩禹,张新芝,李亚平.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02):34.
[关键词]区校合作 工学结合 AB交互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24-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作为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的省级开发区,嘉兴工业园区着力打造通讯电子、汽配机电、香精香料等多个百亿产业集群,已成为嘉兴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点区域,目前已有近500家企业落户在此。近几年,出现的“技工荒”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运营。以本土技能人才为主体、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政府招商引资、企业人才管理、职校学生培养的共识。而以职校生为主体,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本土化,也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技能人才培养与应用战略。
一、“区校合作 工学结合”AB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
彰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院积极探索与实践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区校合作 AB交互”模式,即角色交互、岗位交互、主兼交互。所谓“角色交互”,指以学期为时间转点,以校企为空间易点,实现学生与员工、教师与师傅的角色转换;所谓“岗位交互”,指在同一企业,依据不同学生的实训情况,适时调整实训方案,制定不同实训个体的轮岗周期,定期进行岗位轮训;所谓“主兼交互”,指在嘉兴工业园区不同产业集群对专业人才技能标准需求的视域下,综合考量专业学生发展的主攻方向与兼顾方向,实行学生在工业园区相关专业的企业间的交互实训。
通过职业认知、职业熟练和职业发展能力递进的培养思想,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和项目课程及特色选修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将每个学年两个学期的培养地点放在学校(A)和企业(B)进行,每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以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AB相互渗透,融合递进。
1A(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以学校课堂教学实施为主,课程设置主要为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基本素养为主。公共课程安排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经济政治与社会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核心课程安排有电工基础和安全用电,项目课程安排有电工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计算机中级职业能力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在班级德育管理中以3Q7S为载体,采用现代企业层级管理制度,成立班级俱乐部和就业信息站等方式渗透企业文化。
1B(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以企业基础性岗位实践为主,通过焊接、产品制造、设备操作岗位项目训练,掌握企业人才要求的基本技能,体会真正的企业文化。通过教师下企业方式,结合企业岗位要求,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基本技能的项目教学,达到企业生产与教学内容的AB交互对接,树立正确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2A(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以学校“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实施为主,课程设置主要体现专业综合知识和职业综合技能学习,在专业教室、实训车间开展。结合企业出题方式引进创业创新项目,强化校企产学研合作。公共课程安排有职业道德与法律、体育与健康,核心课程安排有电子技术基础、供电技术和电机与变压器及弱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项目课程安排有机械识图、电力拖动技能训练、电子技能训练。选修课根据区域经济选择安排由企业技师辅导创业创新课程与实践。掌握无线电装接工中级职业能力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2B(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以企业技术性岗位进行轮岗实践,通过组装、设备保养与维护、质检等岗位强化训练,开展企业出题、学校选题、教师析题、学生破题的创业创新项目,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达到职业熟练程度。
3A(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以学校专业知识拓展为主,结合企业认证项目。公共课程安排有体育与健康,心理辅导。项目课程安排有机械常识与金工实训、电力拖动技能训练、电力电子及变频器技术、传感器与PLC控制技术及液压与气动,选修课安排企业认证技能项目学习。掌握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能力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3B(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以企业职业能力拓展为主,通过调试、维修与生产管理等岗位定岗实习,结合校企合作进行毕业设计,走金蓝领职业发展之路。
二、 “区校合作 工学结合”AB交互式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在“区校合作 AB交互”实践过程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以职业能力为依据,采用专业基础专业技能技能强化系列螺旋递进方式。形成产教实习证书、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评估考核机制,加强专业教师和管理教师全程下企业和企业师傅“一对一”结对推进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建立“四级三方”管理机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就业办公室主任为调控员、专业教学部主任为组员的四级管理体系的毕业生实习管理工作组,通过阶段性会议实施推进,编织学校、企业、家长三方联管网络,各方签订“区校合作 工学结合”《学生产教实习家校协议书》、《学生产教实习协议书》、《产教实习校企协议书》,明确各自权利与义务,细化管理责任,简化管理环节,优化管理手段。
在评价方面,根据AB交互的时空变换,遵循评价目标多维性、评价标准科学性、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手段多样性、评价结果激励性原则,实现校企、区企、区校“三位一体”有效形成性评价。
三、 “区校合作 AB交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意义
“区校合作 AB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促进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专业教师在理论研究、技术实践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放、师资培养、技能训练等工作的实质性开展。
“区校合作 工学结合”AB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的地方特色,通过培养减轻了学生家庭的负担,增强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激发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推进了校企合作向“产学研一体化”等领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金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实验师技术与管理,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