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视觉概念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乡村旅游 视觉设计 体验
检 索:.cn
旅游交通,是以旅游为目的的整个出行过程,它以旅游者为主要运送对象,使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客货在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旅游目的地内各旅游活动场所之间产生空间位移,从而实现正常的旅游活动。[1]随着旅游交通工具、旅游路线开发、旅游服务设施的不断发展,关于“行”概念的乡村旅游不再只是强调简单意义上的交通线路,它既包含了景观路、生态路、文化路、交通路的四路合一,也包含了旅游路线设计的多样化。[2]研究以“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视觉设计,传递与受众的信息不仅仅只是传递,而需要更加充分调动、分析识别空间的感知交流。根据包豪斯的设计理念“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设计出符合游客心理认知习惯的多元化导视系统,才能让“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视觉设计更加人性化。
相对旅游交通较匮乏的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大肆兴修高科技交通设施吸引游客实为不当之举。当务之急,应是根据自身特色对景区进行合理的再规划与开发,打造出具有自身品牌优势的精品旅游线路。以合适的形象定位、美学设计、视觉冲击为依据,扩展自己独立的旅游市场份额,使黔东南地区成为贵州省重点旅游品牌以及西南旅游市场的热点。打造精品“行”概念的视觉设计规划应坚持有聚有散,有紧有松,有重有轻的统一发展,明确贵州省“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视觉设计是基于贵州省现有的基础交通设施与当地自然条件、文化资源相互整合并因地制宜发展的资源因素。
一、公共交通设施的导视系统一体化视觉设计
由于近年来政府的政策优惠与支持,贵州省的基础交通建设还是取得了相对性进展。基本成就包括: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铁路网络形成并不断完善;内河航道发展迅速;民用航空快速发展。[3]随着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交通发展的逐步完善,原来的单一局面已逐步发展为有主干道、一般道路、高架桥、隧道等多样化形式。基于黔东南地区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前景,合理、科学的统一发展,促进视觉导向系统的一体化是首要。公共交通是旅游交通组织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实现交通方式、交通形式、交通导视等系统上的设计统一,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完整性不可或缺。由于硬通设施的基本识别性,因此导视系统在视觉设计中应以快速识别为首,特殊效果为辅。
第一,具体航空、公路、大型交通等视觉导向系统应遵循国家标准规定,在其字体、色彩、双文、位置、大小的运用上,尽可能的统一全省的硬通视觉设计。第二,加强完善公共类交通的完整性,易于游客快速识别认知。第三,信息口地方,如进出站口、购票处、询问台、休息区、洗手间等公共服务设施处要有明确的识别符合或文字标示。具体设计可以以颜色、字体、图形的变化来依次呈现空间下的布局,注意公共设施要以人的认知习惯为前提设计。第四,公共交通导视系统化设计的最大特点,是以大量的信息转换为简单明了的有效信息并传达出来。因此有效进行层级设计是公共交通视觉导向系统的关键。第五,由于黔东南地区大部分以隧道、山路为主,因此公共交通视觉设计方面要注意足够的照明系统与危险信息指示。第六,公共交通设施导视系统的视觉设计中,指示牌应放置有利于人们视线所处的位置。其信息不用繁复设计,要做到简洁明了,视觉层次要鲜明的展示观点内容达到有效传递。
二、视觉为主,辅以多元化导向视觉设计
(一)精品走廊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普及,自驾游逐渐成为交通旅游出行的新增长点。黔东南地区独有的生态景致、特色的人文民族风情都可成为宣传热点。其独具特色的山水格局与丰富的生态景观,更是为自驾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车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步步不同景”更有着独特的视觉魅力。
乡村自驾游旅游项目开发的视觉导向系统设计中,有效运用多种导向信息的展示,并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是首要前提。第一,导视牌展示过程中,除常见的悬挂式外可利用周边环境特色形成特色摆放式:如立柱式、依附周边环境的附着式等。材料、尺度、色彩等方面可加入当地环境特色,使用统一化管理带来更好的视觉印象,起到对当地旅游风景的宣传和加深印象的作用。第二,自驾游需求的基本接待设施还有待加强,如公共区、休息区、功能区、停车场、汽车旅馆、加油站等设施需形成统一的导视系统。第三,政府因加强完善自驾游相关信息内服务,如媒体广告宣传。合理美观的自驾游视觉导视系统的开发,正确传递导向信息的同时又丰富了自驾游空间下的艺术视觉。同时也可利用自驾游机动性较强的特点引导部分游客向一些温冷或开放不完善的景点游览并增加宣传范围。
可开发地区:肇兴侗寨、凯里―黄平―施秉一线到镇远、隆里古镇等。
适合人群:精品走廊是围绕自驾旅游而开发的项目,其限制条件适合于有着丰富自驾经验的个人、家庭以及成员。
(二)步行者的时代
黔西南旅游部分景区由于地质原因以及基础交通设施的不完善制约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如何将其劣势转换为优势?当前,“绿色”“环保”“低碳”以成为全球旅游产业关注的一大焦点。相较于其他旅游方式,徒步旅游体验模式的污染无疑是最低碳环保。值得探讨的是徒步旅游发展区域大部分集中于乡村、山区地段,由于道路标识不清晰,造成游客迷失现象不断。正因如此,设置醒目的当地地面标识,通过夸张、鲜艳的色彩和材料应用于指示系统、警告标识等可为徒步旅游提供有力的实际需要。
第一,徒步探访、深林便道、山间小道等设计中可以独特的指示文字吸引游客眼球并传达正确有效信息。第二,徒步旅游中重要的景点信息需及时更新与修正。第三,除了官方标注公路的景点示意图,一些有文化代表性的山寨等地缺乏统一设计。因此发掘当地民俗下的特色风情的设计,可加大徒步旅游对游客的影响范围。第四,深层挖掘特色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如沿路配备必要的排污系统及回收系统,对环境污染有着专门的监管也是很有必要。第五,徒步旅游对于多食少动、工作应酬繁忙的肥胖中青年人以及老年旅游者,都有着极大的好处。它可以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更好的实现减脂的效果也可以改善心脏营养,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因此,徒步旅游形式的视觉设计宣传点以“运动”“健康”为启发。
可开发地区:梵净山、徒步八寨一山、肇兴―唐安徒步穿越、加榜梯田等。适合人群:独步旅游其简单、自由的开放形式较适合于以独立并敢于接受挑战的旅游爱好者们。
(三)水上旅游
人们追求旅游的过程除了舒适感还有娱乐感。旅程中人与自然地互动体验、征服或融入,都会构成游客对旅游点满足与否的直观感受。只有集观光、游乐、参与、体验、互动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才能更好地让传统观光景区重新散发生命力。
随着越来越多大坝的建成,贵州省很快就会拥有大量的湖泊,成为群山、河流、湖泊聚集之地。这些湖泊的四周风景精美怡人,具有开发旅游的巨大潜力。第一,以原生态为导向标识系统与现代化交通娱乐设施项目进行融合。经过分析、设计形成整体的原生态视觉导向符号、导向标志,必定给游客带来独特的引导性信息,如水幕标识。第二,将自然风光的险、奇、秀、游融为一体,以系统化、人性化为原则构建统一的视觉硬件设施。第三,大力发展形象广告与标语,可发展山水相间的视觉设计既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也满足了游客对当地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信息的了解。
可开发地区:舞阳河、杉木河、野洞河等。
适合人群:水上旅游项目属于安全系数较高并轻松的娱乐形式,因此较为适合以休闲为主的个人、家庭与团体。
三、保持本地特点,塑造特色的视觉系统
随着全球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户外旅游开始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旅游方式。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优越的自然地势与无严寒、无酷暑的爽爽气候都是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的理想条件。
根据黔东南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可开展的户外极限项目包括:宿营、探洞、野营、丛林探险等。针对此类旅游交通项目如何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呈现特色。这就要求对于极限营销项目的视觉设计开发从广告、标识、服务区、咨询区等都应从定位、设计、包装中突出个性。第一,认真分析市场潜力,准确地进行视觉定位包装,最好的方法是以点代面,以概括、夸张的设计先突出一部分极限主体发展,这样在二次推广中有较大的设计空间发挥余地。第二,可根据不用特色项目的开发需要,打出符合形象的文字、广告语、标识等,运用得体的编排方式达到最醒目个性的视觉表现力,以不同的设计标语具有不同的个性获得宣传变化。第三,部分森林、草场及饲养基地适合较为轻松的视觉系统表达,可以自由为主题设计,突出个性化却不失变化的可能。通常情况下,虽然会要求项目视觉设计满足现下项目的要求,但是小地区与总地区之间的统一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地区之间的视觉系统不一致,甚至各自独立发展,则会显得杂乱无章,反而影响整体的发展。
可开发地区:梵净山原始森林、黔东南环线行走户外探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等。
适合人群:极限运动属于刺激并富有挑战的运动,安全第一的前提局限于它的适合人群大部分为身体素质较高的成年男女。
结语
“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视觉设计的发展是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优化特色交通与旅游体验的融合,实现项目开发视觉设计的统筹有助于实现贵州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目前来看,以黔东南地区为例分析的贵州省“行”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视觉设计的发展前景是有一定的可观性。只有系统的改善贵州省地区旅游项目中视觉设计的不足,明确本地区独有的特色,建立新颖的视觉导视系统,才能更好的适应于旅游市场的需求,打造独属于自己的旅游交通品牌。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硕士点项目“黔东南乡村文化旅游‘色彩规划’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SSD019)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1] 卞显红:《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的作用探析》,《安徽大学学报》,2003。
[2] 王勃:《重庆市公共交通导识系统视觉识别设计研究――以市区公交车视觉导识系统为例》,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关键词】商标 商标设计 概念 品牌
“意在笔先”,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绘画创作都需要经过作者深入的构思活动,才能得到“意”。对于包括设计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创作活动来说,“意”是创作的灵魂和核心。“意”是艺术思想,也是设计概念。
设计,概念先行。面对一个新的设计项目,形成并提出独特的设计概念是设计师首要解决的难题。概念来自何处?对于商业设计范畴内的商标设计来说,它决不是设计师大脑中偶然的“灵光乍现”。
准确的设计概念是商标设计最终通过市场检验的前提,富于表现力的图文传达是商标设计的视觉体现。商标设计不是设计师的个人艺术创作行为,而是最终要通过市场效益检验的设计活动。成功的商业设计必定是具有足够市场说服力的设计概念。
概念来源于“认知”。宏观来说,是设计师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具体来讲,是设计师对设计对象、市场信息的“认知”。对相关信息的认知过程就是概括、浓缩、提升设计概念的过程。设计师必须具备敏锐的直觉,从各类信息中找到最具商业价值的部分,并运用跳跃性思维和想象力,甚至调动个人的情感经验提出自己独特的设计概念。设计师的“认知”能力直接影响着设计概念的品质的优劣。
一、从事商标设计之前有必要对商标(Logo)的深层意义重新作一下探讨,明确商标设计有别于一般标志设计的要点。
1.商品的标识——识别、推销商品的视觉符号;
2.品牌的标识——品牌视觉形象的核心,品牌文化的视觉
符号;
3.形象的标识——企业、机构形象的视觉符号;
4.具有法律上的专属性、唯一性。商标形象不可有相似的复制。
商标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可识别性是商标设计的显著特征,无论是文字、图形,还是文字与图形的组合,都要立意新颖、独具风格,具有足以与其他同类商标相区别的特点。商标设计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也就是运用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元素作为某种商品或企业机构的符号象征,传达商品或企业机构的信息和理念,以树立商品品牌或企业的形象为设计目标。
二、明晰了商标及商标设计的本质特性后,设计师应搜集设计项目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理性的分析,敏锐地捕捉设计对象最具市场说服力的“卖点”,形成设计概念。
(一)来自设计对象的信息
商品(企业)的行业特征、发展历史、生产方式、原料特色、使用效果、地域特色等信息。面对寻求差异化的营销模式,挖掘设计对象所独有的特点往往就可以提升为商标设计的概念。
(二)来自销售对象的信息
销售对象即指商品的消费群体。“认知”他们的年龄、成长背景、精神特征、审美趣味、生活观念,形成符合特定人群情感精神的设计概念。“人”的因素往往也决定了商标设计的风格。
(三)来自品牌的信息:品牌的价值体系是商标设计的概念之“源”
品牌是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商品及服务或某一类产品及服务的名称、特性、质量、商标、设计的组合。品牌有助于消费者识别产品、判断质量、打消疑虑并获得与品牌联系起来而产生的价值,比如身份、地位的象征;品牌有助于提升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品牌文化体系包括独特的理念、品质、信仰、价值观念。
品牌人格化的形象体系,如同人具有姓名、个性、外在形象、趣味、气质,品牌赋予商品生命。品牌是“关系”:人们不一定是买产品,而是在买品牌——譬如,就好像一位老朋友,有一种熟悉、舒服和信任的感觉,如果想试用一个新的品牌,则会预期建立起一种令人兴奋的新关系;品牌是“感受”:感受本身和关系一样,也能产生影响——就品牌而言,感受则涉及多个方面,譬如产品本身、包装设计、购物环境、服务态度、与产品相关的其他服务、品牌标识的外观和感觉、宣传广告——能否让人们很容易产生联想或愉快的心情。
品牌形象的定位确立了整个市场和消费者对品牌的感觉,同时也确立了对商标的感觉。商标设计必定要体现品牌和人的关系,表达人对品牌的感受。所以,设计师对品牌价值的认知度,对品牌精气神的视觉表现成为商标设计的关键。
(四)“概念”来源于生活
设计师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自身对生活的观念、感受和经验的积累就是一个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库。适时把对设计对象的认知和个人体验的信息加以联系往往可获得富于人情感力量的设计概念。
创造出具有市场说服力又能打动人心的设计作品应成为艺术设计师努力的目标。
结语
成功的商标设计,应该是创意和表现有机结合的产物。创意是设计师根据设计要求,对相关理念、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通过哲理的思考,形成准确的设计概念,然后化抽象为形象,将设计概念由抽象的表述逐步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志勇.标志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关键词:创意产业;设计创新;概念设计
中国的环境设计行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段东拼西凑和学习借鉴的艰难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素质设计师队伍的不断成长,曾经的粗放式发展,重复建设,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需求,以设计创新谋求发展之路成为当代设计界的主旋律。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环境下,环境设计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向创新思维要效益,在设计与教学中,探讨环境设计的创新模式势在必行。
1创意产业背景下,创新产生价值
环境设计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设计师必须丢弃单调的功能主义设计观,逐渐认识到产品和服务包含象征性意义和非功能性价值。借用经济学家JosephAloisSchumpeter对于创新给出的概念:“创新”(Innovation)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JosephAloisSchumpeter经济模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所淘汰。同样,在环境设计领域中“创新”赋予环境空间前所未有的生趣和意境,发挥人们的想象力,承担起艺术“改变生活”的承诺,这种设计将是顺应时代的创新性设计,被大众所接受从而付诸实施,否则将被设计市场所淘汰。在创意产业语境下,产品的设计创新具有特殊性。一般意义上的设计创新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以新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技成果,通过新颖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创造出全新的视觉形象,开发新的使用功能,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而在创意产业语境下,设计创新的重点在于产品的非实质性品质的创新。产品的价值(价格)更多依赖于它们无可测量的非实质性品质,而不是依赖其具有的有用性(使用价值),这些非实质性品质,如风格、新颖性、商标声誉、匮乏性或“独占度”——能授予产品一种与艺术匹配的地位[1]。其中产品的风格、新颖性以及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故事的发掘,正是设计师工作的重要内容。设计创新带来产品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同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创造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设计品质的优劣与市场受欢迎程度,关键在于创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满足了“基本需要”后,还有“爱、友情和归属感的需要”和“尊重需要”,社会现在还能继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逐渐增加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人们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设计创新就是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需要为目的。针对于产品的基本功能需求的设计,处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金字塔的底端,难以调动大众潜在的购买欲望。例如,作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用餐活动的餐厅,只注重饭菜品质就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是要想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甚至更高层次的需要,就要诗意地把握消费者的审美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塑造新颖的餐厅空间情境,让顾客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增加顾客的认可度,这样才有可能带来高附加值,提升餐厅的经济效益。
2概念设计是设计创新的有效方法
从总的社会层面来说,设计创新是人类的财富之源,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设计师个体来说,创新是设计师的立身之本,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设计创新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创新模式。在环境设计中,乃至于设计教学中,设计创新不是具体的知识,它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能力,记住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即可。我们必须去探求这样一套方法去应对设计项目——从客户需求出发,分析研究设计项目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概念设计正是这样一种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可组织、有目标的设计思维模式,它表现为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进化的思维过程。概念设计是从设计对象的众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提取出本质属性,用某种媒介手段概括起来,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2]。就环境设计而言,“概念设计”就是用视觉语言把我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就是我们从事物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概念或思想。这些概念和思想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点子、创意、想法,区别于其他领域,在室内设计中它们都要归结为视觉形态和空间语言。它们构成三维视觉形态,建构特定空间关系,形成市场价值,呼应人们高层次需求。
3概念设计的步骤
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清华美院设计的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就是一个运用概念设计思维模式进行设计创新的成功案例。世博会展馆不仅引领着各个时代的建筑思潮,而且在空间和技术的创造上也一定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空间观念和体验[3]。根据米兰世博会的场地和要求,经过综合分析,中国馆确立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麦浪、田野、城市天际线等视觉形象的展现成为语言媒介的视觉形象转述,很好地体现了设计主题。最终用放样技术把田野和城市天际线相连,自然景观元素与群山型的建筑相呼应,呈现出一片壮阔的中国大地景观。同时,建筑外形提取了传统歇山式屋顶的造型元素,让中国馆打上深深的中国建筑文化烙印。在世博会的国际舞台上,其体现了中国气度,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在有效利用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从米兰中国馆的设计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概念设计做为一种设计创新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分三步走。
3.1概念的提出
概念设计的第一步是对事物作出一个既感性又理性的认识,一方面有对于场地空间的历史、现状、功能需求、技术参数的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在空间中那回眸一望、记忆中的一份感动、使用者的生活琐事等等感性的片断和灵感的闪现,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认识就是我们从事物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概念或思想。美国当代建筑大师斯蒂芬•霍尔在其著作《锚》中也就设计概念的提出讲到,一方面是理性思考的,即“从功能方面对场地的解析、远处的景观、日照的角度、交通的运行以及通道”;另一方面则是灵感、经验的,即“从场地的第一感觉中产生意念……赋予一个新的空间确切内涵。”概念设计的关键在于思想,对于室内设计而言,具有同样功能属性的空间不计其数,尽管现代主义大师们提出“功能决定形式”,但这些空间不可能以同样的面貌存在。不同的地点、不同人使用、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甚至一场、冬天的一缕阳光,抑或门前一棵柳树等不确定性因素,都为空间带来无数的可能性。设计者根据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对室内空间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空间定位,最终形成一个对该空间的独特认识,提炼出设计概念。
3.2.概念的转化
当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确定下来之后,对于空间的完整认识起初可能是以文字语言这样一种媒介表述出来,也可能是文字语言与影像相结合的,最终在环境空间中都需要转换成空间语言与图形语言。概念转化的关键在于设计概念是否能够全面透彻执行下去,设计想法能否有效表达出来并适用于环境空间。在这个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平时训练有素的空间组织能力,需要对图形语言的抽象与构成能力,需要建筑史与建筑理论知识,形成该设计项目的一整套系统造型组织模式语言,用这套模式语言统筹该环境空间设计的方方面面。从设计语言学的角度说,也就是形成一个特定的句法,把这些单个设计词汇组织起来,表达一定的语义,塑造其特有的空间意境。同样的词汇由于句法不同,可以有多种语义,这正是概念设计的创新本质,是我们能够产生新形式、新语言的关键。同样是设计灵感来源于山川的视觉形态,但设计的形式语言组织方式不同,譬如说句法运用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方式与运用立体构成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空间,肯定是大相径庭、各有特色的。
3.3概念的实施
概念设计可以让设计师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精神的世界,但要想概念设计结出硕果,那么就要在概念实施的过程中紧扣主题,始终以设计概念为中心,保持设计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在设计概念的框架下有了整体的视觉形象,让视觉形象统筹整个空间,这样就避免了设计中东拼西凑所造成的空间中各个界面形象的凌乱、不协调。概念设计要有可行性的材料和技术支持,如果现有技术不能完全支撑我们的创意,首先要想办法去解决。在弗兰克•盖里设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时候,其外墙曲面在技术上是个难题,但整个项目没有为此放弃,设计者不是修改设计方案而是请技术人员设计了相关的软件,用于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从而成就了这一解构主义的建筑杰作,也让我们看到了之后一系列巨大体量的曲面有机形态建筑。如果以当时的技术无论如何跨越不了现实与想像的鸿沟,也可以做一些技术上的替换和妥协。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以海面上的白色风帆作为设计概念,计划把屋顶设计成壳结构,但当时的技术和资金无法完成,最终妥协,用同样形状的混凝土结构代替,最大化保持了设计概念,为世界留下了童话般的建筑并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在信息化时代,强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让概念设计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为概念的表达和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设计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4概念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简而言之,在基于概念设计的环境设计创新模式过程中,首先,设计师从理性分析和感性的灵感闪现中确立设计主题,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然后,用视觉语言替换文字语言,对视觉图像和空间进行处理,形成独特的环境空间视觉语言;最终,与现有的材料技术进行整合,把概念转换为物质实体,完成现实环境空间建构。总之,概念设计模式在设计创新过程中思路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如能在设计实践和教学中适当加以运用,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大大提高设计者的设计竞争力。
作者:王莹 单位:大连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英贾斯汀•奥康诺著,王斌,张良丛译.艺术与创意产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50.
[关键词] 电影片头;运动;构成设计
影视作品中片头和片尾是一部影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吸引观众第一注意力、提示主题、展现影片精华、解释幕后制作团体的任务。随着电影传播媒体的发展,电影视觉包装手法更为多样化,片头片尾的制作技术与审美质量在不断提高。许多优秀影片的片头片尾完全可以被看做是一部完整的艺术短片。片头的设计样式尤为缤纷多彩,如《钢铁侠》《逍遥法外》《蜘蛛侠》《小贼、美女和妙探》等电影的片头设计,不仅运用了传统的镜头语言,更结合视觉传达中的构成设计概念,综合空间、图形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点、线、面、等元素共同提示影片的重要信息。
一、电影片头设计中的构成要素
构成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传达中的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意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单元重新组构成一个新的形态。其中立体构成是将各种立体的材料或造型要素按照良好审美的原则进行立体空间的分解与重构以塑造新的形象,它强调各元素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而色彩构成则是在前面两者的基础上着重于色彩关系的搭配与调和。构成设计的要素包括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等诸多方面。[1]它的形成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如对比调和、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其目的是通过设计创造意境。构成设计的诸要素在电影片头包装中同样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电影媒体中的构成设计除了包含视觉传达三大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外,还增添了第四维要素,那就是时间。[2]有了时间的加入,“运动”这一概念也随之产生,再加上“声音”元素,共同营造一个新的构成格局。
二、电影片头“构成设计”的概念
随着电影传媒的发展,电影片头的表现形式与技术的不断更新、观众对画面视觉质量的要求及集体审美情趣的提高,电影片头设计更为精致与考究化。[3]具体表现为:画面视觉效果更新颖,CG虚拟技术运用更广泛,镜头信息容量更庞大,更强调关键帧画面的视觉构成,形式元素动态演绎方式更多样,空间运动更复杂等。电影片头包装这一概念逐渐形成。
近年来,电影片头除了传达影片相关信息外,着重于将单纯的片头文字、背景画面、信息演绎方式、片头色调、配音音效等与整个影片的氛围和视觉特效进行统一与融合。在考虑镜头语言的基础上,电影片头更注重画面的设计,更强调时间线上的各个关键帧画面传达信息的有效率,画面的构成考虑更为严格,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元素及形式要素在画面上的构成安排与出现方式更为考究,单帧时间上的资讯更为密集,允许各条信息间有更强的独立性,视觉样式更新颖。在展现给观众的过程中,镜头的每个关键帧都可成为完整的视觉设计作品。观众在电影信息传达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具有构成与设计感的画面对电影内容及表现风格的整体面貌有所了解。如《蜘蛛侠》系列影片的片头并没有像以往的影片简单地以文字罗列的方式来展现导演、编剧、主演等名称、而是选择了该影片的主要信息“蜘蛛”这一概念,利用其捕猎工具“蜘蛛网”作为视觉要素进行创意拓展。片头设计出虚拟的镜头穿插运动于各个重叠的蜘蛛网线之间,在镜头推拉摇移的过程中,各种设计考究的英文字母组合成大小不一、对比和谐的各种人名等文字信息。多个字母不断的聚散离合,仿佛被捕获的猎物般粘连在蜘蛛网上,显得生动、形象。画面中更有独具代表性的蜘蛛人的形态不断地入场出场,利用其外套特有的血红色作为色彩元素融入片头当中。不管是蜘蛛网切割画面形成的点线面构成,还是文字组合的编排,在《蜘蛛侠》系列影片的片头设计中,构成设计的概念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入围2005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影片《小贼、美女和妙探》,用二维剪影形式作为表现手法、其片头设计强调多重空间的更替、转换与穿插,以一个翻越围墙的小贼剪影引出电影内容的主要元素,如枪支、美女、谋杀场景等。利用层叠方式把各种图形制造出相对复杂的前后位置关系。导演名称、主演名称等文字信息巧妙地贯穿在各个场景之间。片名kiss.kiss.bang.bang四个词语在四声枪响的音效配合下如鲜血飞溅般地映在红色的银幕上,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在片头的局部出现大段的跳跃文字也转变其作为信息载体的功能,被导演安排成单纯表现整个空间构成的形式元素。
从影视作品的片头片尾包装设计中可以看出,此类影视片段并没有强调情节和表现元素的逻辑性,叙事和告之结果并不是它的目的所在,它的重点在于在画面形式元素的不断运动转变中,逐段逐条地展示图形图像、字幕、色彩内容等各自独立的信息,并运用良好的运动构成形式,使观众对影片形成一个初期的氛围印象,起到引起关注又点到为止的号召功能。
三、电影片头构成设计中“运动”的概念
影视视听语言中强调的概念是“运动”,同样它也是电影片头设计的关键,也是吸引受众视线的一个重要因素。[4]既然构成设计是关于编排、分解组合的学问,是多种画面空间的切割与组织,那么这种切割与组织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电影片头的信息传播是以动态为主,它既包括电影媒体传达信息时信息和形式元素的客观运动,同时也代表电影画面中的各元素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信息内容即时发生变化的一种状态。由于电影片头的结构是变化的,画面呈现时间的长短和运动形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观众接收信息的效率。好的片头使观众视线进入虚拟的运动空间中跟随信息元素、形式要素的运动规律了解信息,在关注画面时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为丰富的视觉感受。
电影片头构成设计中的运动按属性分为“单纯形式运动”和“信息发展运动”两种方式。
1.单纯的形式运动
单纯的形式运动是指提取电影内容里的一个或多个重要内容,将其转化为可视的图形图像元素,并配以象征性的色彩,通过设计好的、与电影主题相匹配的运动方法,共同暗示电影主题。此类运动强调抓住重要概念以设计新颖的视觉样式给观众造成深刻的第一印象,以形成对电影的期待,同时也预先传达出了整个电影的视觉质感与影片氛围。在电影画面中,构成要素上、下、左、右、前、后位置的改变,主题形象出画入画,装饰元素形态上的扭曲膨胀等变化是形式运动的基础表现。这种运动可由画面构成元素自身移动形成,也可由摄影机的镜头运动而促成。[5]色彩、整体构成框架与视觉风格的改变,音效变化等是形式运动的延伸。电影画面的形式运动给受众带来了由静到动的运动视觉体验,由视觉到听觉的美好感受。形式运动不仅是为了展现内容主题,也是确立电影片头画面视觉风格与个性的重要手段。
好莱坞的动作电影最强调形式运动,电影画面内容充斥着大量的快节奏肢体动作与动态特效场面,所以其片头设计通常也要配合影片共同营造氛围。
如《钢铁侠》电影片头,提取了影片“科技武器”概念,并选择了贯穿整片的“钢铁盔甲”这一可视化的元素,力求营造一种前卫、冷酷的审美效果。整个片头运用代表着科技化的CG虚拟动画技术,塑造了一个舒展双臂的三维钢铁侠战士的线条形象。虚拟镜头将拍摄目标不断地锁定在钢铁侠分解、聚合的机械结构上,并配以线框化的文字,通过镜头在三维空间中旋转的运动形式来展现信息。象征着冷酷与机械感的黑色背景烘托出了一个硬朗的视觉环境,与接下来的影片内容形成了很好的统一。
2.信息发展的运动
电影片头中包含着的信息每一秒都可能发生变化,每一刻都有新的内容出现。静止的电影画面构成元素,不具备描述事物发展过程的功能。在增加了运动要素以后,文字、图形等信息要素和点、线、面等构成要素可通过特定的运动方式,共同演绎、表达具体的主题含义。
电影片头的信息在持续变化的过程中出现、消失,声音元素同步紧跟,共同诠释相同主题;形式元素、信息元素、构成结构、色彩、声音等每一秒每一分都围绕主题发生未知的变化,变化的节奏有急有缓。电影片头所要表达的人物名称、影片相关信息等在画面内进行即时的转换与更替,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进行发展,并不断扩充、膨胀。电影媒体的灵活和机动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它让观众在观看时无法预知视觉信息的发展,形成起伏跌宕的心理落差。电影媒体利用这一特点,更好地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和加大有效关注时间,以形成更具价值的传播效力。电影片头既可以运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赋予视觉元素与信息一定的逻辑联系,也可以使之独立,在片头演绎完后综合起来让观众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如著名影片《逍遥法外》的片头以流动的线条穿插画面,形成和分割空间,人名在简练的线条伸缩间更迭出现,场景之间的分割线隔开的不仅是画面上的一个个空间与时间 ,也暗示着主角弗兰克这个孤独的行骗者与整个世界和抓捕他的人之间的关系。片头中设计的主角在各个空间中穿梭,不停地转变着服饰和身份,暗示着影片的内容。画面构成中的黑色基调表现剧中展现出的谎言的世界。画面元素的运动采取平和缓慢的节奏,版式空间纵深感被人为地削弱,形式元素运动方向主要为垂直和水平的十字形,十字方向运动的直线线条也作为人物图形出入和转换画面的转换线。整个片头的构成形式性格鲜明,空间分割清晰、干练,运动方式独特 。每个画面内的图像都是相互有联系的,片头信息既相互独立,但又被整个二维动画巧妙地贯穿起来,该片头成功地运用了二维形式元素、信息元素进行了动态构成的演绎,画面构成设计并没有过多炫耀技术,风格平实,但信息元素和形式元素各司其职,各居其位,巧妙而流畅地引导观众的视线进行转换。该片头是平面美术造型巧思与镜头运动构成良好结合的典范。
四、结 语
目前电视、电影媒体受技术设备的制约,呈现方式是单方向的,它依靠设计好的运动形式,对银幕空间进行分割与延伸,达到表现多维立体空间的效果。
无论哪一种传播媒体,都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研究电影片头中动态构成设计的目的除了能使制作出来的片头更好地诠释影视作品的主题、烘托影片氛围、 形成独特的视觉效应、娱乐大众以外,更多的应该是配合电影内容向大众传播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与积极向上的视觉体验,将提升受众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作为己任,使之获得更为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得到智慧与人生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向海涛.视觉表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腾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张洪文.影视美术设计[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李杰,王骏.影视画面分析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概念图;视觉素养;个案实验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039―05
引言
“视觉素养”在国外的教学与研究已经很普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秉持“思维是视觉的”观点创校办学,将视觉经验和操作经验结合进行直观教学。1947年,厄尔.c.凯利出版了《为真实的教育》一书,在其中探讨了视觉经验对教育的意义,该书成为视觉素养的重要参考读本。1966年,J.戴伯斯开始使用“视觉素养”这个术语。1967年,柯达公司出版名为《视觉是一种语言》的杂志,这被视为视觉素养运动的转折点。1970年,在芝加哥召开第二次视觉素养会议,并成立了专门研究视觉素养的国际视觉素养协会(IVLA:The International Visual Literacy Association):并且当时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就已经意识到了视觉材料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要给视觉语言学习留点时间的想法。随后视觉素养教育就逐渐开始发展起来。
然而,在国内,视觉素养的教育和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目前情况来看,视觉素养的研究虽然正在逐渐兴起,但基本上还是处在译介和初步探讨的阶段,理论上很少有创建性的思想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儿童视觉素养的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因此,本文在掌握和借鉴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视觉素养研究的理论成果与经验基础上,选择概念地图支持视觉素养培养,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假设加以验证,从而为儿童视觉素养的培养研究提供支持。
一 概念图与视觉素养的概念
所谓概念图(concept map)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概念地图以视觉化的形式阐明了在知识领域里学习者是怎样使概念之间产生关联的,并揭示了知识结构的细节变化。概念地图是典型的认知地图之一,主要由节点、连线,连接词这三者构成。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连接词即连线上的文字,是节点之间关系的文字描述。[1]
对于视觉素养,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目前人们较公认的是国际视觉素养协会商定的定义:“视觉素养指一个人通过看与此同时产生其他感觉,并将看与其他感觉经验整合起来的一类视觉能力。发展这些能力对人类正常学习来说是根本的。当这些能力得到发展时,它们使有视觉素养的人能区分和解释视觉行动、视觉物体以及自然的或人造的视觉符号。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能力,理解和享受视觉交流的杰作。”[2]
二 研究方法
1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图形联想、图像观察、看图说话、画图表达这四个部分的水平,因变量为儿童视觉素养水平。
2 被试 本研究的两名被试来自浙江省苍南县乡镇幼儿园大班。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学习理论,幼儿大班的学生正处于前运算和具体运算思维阶段之间。此时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已内化为表象,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此外,儿童的非言语表征和言语表征能力也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思维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以下特征:思维的中心片面化――儿童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该事物最突出的(他最感兴趣的)一面,忽视其全貌;思维转换性的无能――儿童忽视、而且也不能把握事物从始至终的整体的变化。[3]本研究所选的两名学生在班级排名相当,成绩中等,其中女生的文科成绩较好,而男生的理科成绩较好,两名被试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3 实验材料与研究工具
(1) 视觉素养水平前、后测表
该测验量表为非文字视觉素养水平测量表,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视觉素养水平测题。第二部分包括图形联想、图像观察、看图说话、画图表达这四个部分。该材料用于学生前后视觉素养水平测量。
(2) 视觉素养评价量表
本实验采用的视觉素养评价量表是借鉴Doctor Roger B.Fransecky(1972)提出的评价指标[4]而制定的,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图形联想,包括联想数目、联想种类、联想频率。联想种类是指学生所联想物体的分类。联想频率是指所联想物体之间的时间间隔。二是图像观察,包括辨别图形色彩、表述准确、表述完整。三是看图说话,主要包括流利程度、表述准确、表述完整。流利程度是指说话是否顺畅、没有明显的停顿。四是画图表达,内容丰富、色彩种类、表达清晰。
(3) 训练材料
本实验所用图片来自于2008年的幼儿画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所选图片为第17期的《手中拿把小雨伞》和《专心致志》,第18期的《亲吻爸爸的小泥人》。
(4) 数据分析与处理工具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工具为SPSS 16.0。
三 实验程序
1 准备阶段
本实验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材料寻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接见与家长访谈三个步骤。
材料寻找:(1)从网络、书籍、期刊杂志上寻找培养资料;(2)在概念图的指导下,设计教学方案;(3)结合国内外视觉素养评价经验,设计前、后测表及评价量表。
实验方案的设计:(1)借鉴国内外视觉素养培养策略的经验,安排实验总体时间为3天,第一天用于准备,第二至三天用于实际培养,第二天培养两次,第三天培养一次,共3次,每次30分钟;(2)实行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每名被试单独指导教学;(3)实验场地设在被试家里。
学生接见与家长访谈:经过学生接见与家长访谈,对两个参与实验的学生特点和视觉素养状况了解如下:(1)被试女生,来自幼儿大3班,性格较内向,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对于一幅图画,她不知道如何观察,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描述,教师没有讲过的故事不会讲。画画时,也是教师没有教过的不会画,喜欢照搬照抄,没有创新意识与自主意识。总是喜欢说:“老师没有教过的,我不会。”(2)被试男生,来自幼儿大4班,活泼好动,上课时喜欢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对图片的观察不仔细,把握不住细节,所以造成描述不够准确,欠完整。在画图表达时,总是想到什么画什么,没有一个总体思路,造成画面混乱,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人也无法理解他画中的含义。
2 实施处理阶段
整个实验处理分四个阶段:(1)教师亲自示范将看图表述要点或绘制图画思路用概念图表示出来;(2)学生构建概念图与思维之间的关系;(3)应用概念图构思表述要点或绘图思路;(4)根据概念图进行看图表述或绘制图画。
各阶段实施情景及采用的主要训练策略如下:
(1) 教师亲自示范将看图表述要点或绘制图画思路用概念图表示出来
实验开始,教师先进行亲自示范,让学生体验概念图的巨大作用,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学生才会更加注意听讲。具体包括:准备与范例相关的图片;根据范例的描述顺序制作概念图;根据范例内容对每个节点进行描述。
(2) 学生构建概念图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这是实验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概念图与思维表述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概念图对思维表述的辅助作用。我们采用逆向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即先有范例,再来建立范例的概念图,让学生将实验材料中的范例“亲吻爸爸的小泥人”制成概念图,具体包括:准备与范例相关的图片;根据范例的描述顺序制作概念图;根据范例内容对每个节点进行描述;将自己的表述与教师的表述进行对比。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建构概念图与思维表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概念图与思维表述的逻辑对应关系。
(3) 应用概念图构思表述要点或绘图思路
当学生体验到了概念图与思维表述之间的关系后,接下来就可以运用概念图构思思维表述了。本实验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完成看图说话和画图表达,即看名为“专心致志”的一系列图片说故事和画一副名为“春天来了”的图画。对于第一项任务,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提供的名为“专心致志”的一系列图片,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教师提供的图片制作概念图。第二项任务,观看教师播放的一系列关于春天的视频和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看过的视频与图片,用教师提供的图片制作概念图。
本阶段,除了学生根据表述顺序,将与表述相关的图片制作成概念图外,关键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和表述的顺序,并能通过概念图表征,如通过对表述主题的分解、比较、组合来增加、删除和合并相关结点,通过分析表述主题的表达顺序来移动相关节点,通过综合分析表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建立各节点间的联系,通过头脑风暴、联想等方法扩展每个节点的内容,对节点的内容进行修饰等。这些将为后续思维表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 根据概念图进行看图表述或绘制图画
根据制作好的概念图,在表述时对各个节点进行扩张与补充,完成表述。
3 数据收集整理阶段
两个学生分别实施3次教学,研究者每次在实验报告上记录的数据包括:(1)教学培养时间;(2)制作概念图所用的时间;(3)学生对所有节点补充的时间;(4)学生使用概念图来辅助表述的主要难点;(5)学生的注意力状况;(6)随机访谈的结果;(7)研究者随笔。每次的概念图作品均保存起来。
4 测验评分
实验之后,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各方面进行测验,并运用评价量表进行评分。测验评分采用百分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分为三个子方面。一是图形联想占15%,其中联想数目、联想种类、联想频率分别占5%。二是图像观察占25%,其中辨别图形色彩占5%,表述准确和表述完整分别占10%。三是看图说话占30%,其中流利程度、表述准确和表述完整分别占10%。四是画图表达占30%,其中内容丰富、色彩种类和表达清晰分别占10%。
四 结果与分析
1 学生整体情况
从表2可以发现:无论前测还是后测,男生与女生的得分所占百分比都相差在10%以内。在图形联想和看图说话这两个方面,男生所占比例较高,对于图像观察和画图表达这两方面则是女生所占的比例较高。
从整体来看,男女生经过培养后,在图形联想、图像观察、看图说话、画图表达这四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后测得分所占百分比比前测平均高出45.75%。区别最明显的是看图说话这方面,前后测相差51.67%。
2 培养策略的影响
为了解培养策略对男女生图形联想、图像观察、看图说话、画图表达这四方面的影响,研究者运用SPSS软件分别对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
(1) 培养策略对男生的影响(见表3)
从表3的配对t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自由度(df)=2,查t值表可知,t(df)0.05=t(2)0.05=4.303。而从表3中可知,图形联想的t=7.000>t(2)0.05,图像观察的t=1.976t(2)0.05,画图表达的t=7.000>t(2)0.05 。从而可以明显得出,除图像观察外,男生在其他三方面均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性差异,图像观察没有显著性差异。
(2)培养策略对女生的影响(见表4)
从表4的配对t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自由度(df)=2,查t值表可知,t(df)0.05=t(2)0.05=4.303。而从表4中可知,图形联想的t=8.000>t(2)0.05,图像观察的t=2.774t(2)0.05,画图表达的t=4.000
(3)培养策略对男女生整体的影响(见表5)
从表5的配对t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自由度(df)=1,查t值表可知,t(df)0.05=t(1)0.05=12.706。而从表5中可知,图形联想的t=15.000>t(1)0.05,图像观察的t=21.000>t(1)0.05,看图说话的t=31.000>t(1)0.05,画图表达的t=25.000>t(1)0.05 。从而可以明显得出,男女生在图形联想、图像观察、看图说话、画图表达这四方面均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性差异。
3 性别对培养效果的影响
为了解性别对学生培养效果的影响,研究者分别统计出男女生的前后测得分,然后进行配对t检验,见表6。
从表6的配对t检验结果和查t值表可知,当前测时,t(df)0.05=t(3)0.05=3.182,而从表6中可以看出,t=0.420
4 文理倾向对培养效果的影响
为了解文理倾向对学生培养效果的影响,研究者分别统计出男生前后测的分数提高值与女生前后测的分数提高值,然后进行配对t检验,见表7。
从表7的配对t检验结果和查t值表可知,t(df)0.05=t(3)0.05=3.182,而从表7中可以看出,t=0.333
五 问题与讨论
由研究与统计结果看出,概念图作为培养策略,对儿童视觉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与显著的作用。男生在图形联想、看图说话、画图表达这三个方面均有显著性提高,女生则在图形联想和看图说话这两个方面有显著性提高。此外,从整体来看,男女生在四个方面都有显著性提高。
1 概念图有助于理清思路掌握视觉整体
学生视觉素养水平高低的主要差别之一就是是否掌握住视觉信息的整体。由于概念图的支持,将学生对视觉信息的表述过程分为简单明了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学生首先对视觉信息进行一个整体的认知与了解,对视觉信息的各个节点做到心中有数、成竹于胸,这样在绘制概念图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节省时间。第二步,在概念图的支持下,理清思路,并将对视觉信息的认识与理解制作成概念图。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进一步理清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确定节点之间的因果联系,并由此逐步加深对视觉信息的认识与理解。这样,学生在表述之前就可以分清视觉信息的主次详略、先后顺序,不会产生遗漏或增加内容、思维混乱、不知所云等现象。最后一步就是在对视觉信息进行表述时,沿着概念图绘制的思路,逐步对各个节点进行扩充与想象加工,这就像是给一副骨架添加血肉,或是给一幅画涂上色彩。主要表现就是联想更加丰富,描述更加具体,表述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概念图的形象与可视化,减少了学生记忆资源的浪费,让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对表述的补充与想象加工之中。这样系统的三个步骤,让学生的表述具有计划性、策略性、逻辑性,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述绩效。绩效是指某种行为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取得的成绩/效率/成就,既包括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也包括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2 概念图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发散思维
概念图作为一项培养策略帮助培养儿童的视觉素养,最为关键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儿童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概念图的形象性与可视化,通过学生的观察与联想,让思维按照一定的顺序向各个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思维可驾驭与可调控,使儿童在表述时不会发生离题、跑题现象。其中男生与女生在图形联想和看图说话这两个方面都有显著性提高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皮尔士按照符号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提出三分法:肖似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象征符号(SYMBOL)。图形联想主要表现为对其中的象征符号进行解读。它主要考察学生的视觉判断、视觉观察、视觉记忆等方面的视觉学习能力。概念图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形式表现出学生复杂的思维方向,避免了思维的无序性与重复性,减少了学生的记忆资源消耗,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绩效。
看图说话则主要考察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和视觉学习能力。概念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视觉整体,确定思维的方向。由此简化了视觉信息的接收、存储、处理等方面的消耗。同时思维的发散性,使学生在表述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丰富表述内容,又不会发生离题、跑题现象。
3 概念图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本研究前后,经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验前,学生认为看图说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他们只会简单复述书本里教师讲过的故事。而现在学生不再觉得看图说话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观察图片,如何描述图片并将其加工成为一个故事。这样独立完成一个故事的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提高又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六 结论
实验结果证实,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引入到培养儿童视觉素养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有力地帮助儿童理清思路掌握知识整体,还能支持发散思维的培养,使他们的视觉素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此外,概念图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再仅仅只是复述教师教过的知识,而能够自主地对所接收的视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对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与其他学业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Robert McCaughan Smith.Learning How to Learn[M].New York a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25-26.
[2] 朱静秋.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研究和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4-15.
[3] 史静寰,周采.学前比较教育[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8-29.
[4]Roger B.Fransecky. A Multivariate Study of a Visual Literacy Training Strategy for Extending Language Study in Elementary Classrooms[D].th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1972
[5] Charles C Thomas.The New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and Learning[M].Publisher LTD 1999:119-123.
[6] Anne G.F.M.Regtvoort *,Theo H.van Leeuwen,Reinoud D.Stoel,Aryan van der Leij.Efficiency of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children at-risk for dyslexia: Habituation of single-trial ERPs[E/OL].
A Case Study on Experiments of Exploring Concept-maps to Develop Children’s Visual Literacy
ZHENG Xiao-li LIN Fei-fe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Educatio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China)